A. 誰能給我一篇小學英語教學案例
教學詳案 課題名稱 Colours
教學內容 詞彙 red、yellow、blue、green、pink、purple、orenge
句型 A: colour is it? B:It』s…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怎樣用英語表達事物的顏色,掌握相關的單詞:red\yellow\blue\green\pink\purple\orenge和句型What colour is it?It』s…並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組織對話完成一定交際任務。
2、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3、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水平,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4、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 創設語言情景,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用英語表達事物顏色。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設各種真實或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體驗參與,主動學習事物顏色的表達法。
課前准備
1、CAI課件;
2、「red、yellow、blue、green、pink、purple、orenge」單詞卡片及「What colour is it?It』s…」句型卡片;
3、調色板、水彩顏料、鉛畫紙若干及一些帶顏色的實物;
4、小動物頭飾、色塊卡;
5、歌曲Colour Song錄音、投影器;
6、在教室里掛上一些五彩氣球和綵帶,營造課堂氣氛,同時作為獎品,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的年齡在九、十歲左右,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思維,對游戲、競賽、畫畫特別感興趣。學生學英語不久,有可能說的不好,有的還不敢說,課堂上要以表揚為主,注重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說、積極做、努力唱!
教學步驟
Step1 Free talk
1、Sing a song:「Morning Song」
2、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Nice to see you.
Ss:Nice to see you,too.
分別與單個學生對話:Hello!/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Where』s your nose?/Touch your face,please./Show me your pencil./What』s this?(頭、手、鉛筆、橡皮、蠟筆……) Step2 Introce T:What』s this?
CAI演示:一陣雷雨過後,太陽露出了笑臉,天邊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
引出rainbow
T:Wow,how beautiful!Today we』ll learn a lesson about the colours of the rainbow.
CAI演示:彩虹的七條不同顏色的光帶逐漸分離,搖身一變,成了由七個彩色字母組成的課題Colours. Step3 Presentation(1)
1、 Learn the new words:red,yellow,blue
T:Now we』ll draw a beautiful rainbow.
拿出調色板及紅、黃、藍三種顏料,一邊畫一邊教學red,yellow,blue
(畫一種顏色教一個單詞,卡片認讀,並貼於黑板,跟讀幾遍,個別學生抽讀)
2、 Learn the sentence pattern:It』s…
T:When you want to introce the colours,you can say,」It』s…」
教學句型It』s…
隨音樂唱唱、做做,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Free talk幫助學生適應英語語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 再通過一連串「What』s this?」的問答,自然地引出課題。
美麗的彩虹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感受、欣賞美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本課所學的顏色有一個整體知,為以後的教學活動作了鋪墊。由七彩虹演變成Colours,課題的出示獨具一格。
從前一步「看彩虹」自然過渡到「畫彩虹」,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把美術課上的調色板帶入課堂,進行學科交叉,體現了課改新理念。先教學三原色red,yellow,blue, 分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B. 我想要一篇完整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一、教學內容:Lesson 6 Do you like pears?
二、教學目標:
1、 能聽懂會說單詞:
orange , apple , peach , watermelon , pear , grapes , banana .
2、能聽懂並且會用下面句子進行會話:
Do you like peaches?
Yes, I do. / No I don't.
What about pears?
Oh, I like them very much.
Let's have some peaches and pears.
3、 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感受並運用語言,進一步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4、 通過「猜謎」「表演」開展「 Fruit party 」等富有情趣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多說、多用、多練的良好學習習慣,並使學生能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運用語言,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5、通過師生互動及小組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團結協作精神。
三、教學策略:
1、本節課根據學生模仿力、表現欲、求知慾強和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的特點,教師採用綜合的教學路子,在教學中注重創設游戲情景、運用體驗法、情景法、任務型教學法、交際法等教學方法。寓教於樂,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2、本課例藉助實物、圖片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內容直觀化,並富有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 課前准備:
1 、七種水果實物以及這些水果的圖片、水果托盤。
2 、 錄音機、多媒體課件等。
3 、 Miss White 和 Amy 的頭飾。
五、 教學過程:
Step1 Warm up:
1、 Draw a picture of the teacher, Miss Tang with an apple in the mouth.
2 、Sing an English song: An apple a day.
(評:教師通過自畫像引入蘋果,再由蘋果引入歌曲「 An apple a day 」,一方面可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可使孩子情緒得到放鬆,從而為下面學習知識作好准備。)
Step2 Presentation:
Greeting: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iss Tang.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評:師生相互打招呼,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體現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Step3 Revision:
游戲:猜猜是什麼水果?
多媒體出示七種水果: orange , apple , peach , watermelon ,pear , grapes , banana , 每種水果只露出一小部分,讓學生猜猜是哪種水果,猜對了多媒體出現掌聲,猜錯了,教師給予鼓勵和提示,可以再試一次。
(評:利用游戲復習學生學過的七種水果,目的是通過猜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下面學習句子作好准備。)
Step4 Presentation:
1、教師指著多媒體畫面導課:「 Look, so many nice fruit! Do you like them?
S: …
T :「 Ok. Let ' s have fruit party now. We are going to buy some fruit. 」
S: …
2、 多媒體呈現四組情景:
Miss White: Do you like peaches?
Amy: Yes, I do.
Miss White: Do you like oranges?
Amy: No, I don't.
Miss White: What about pears?
Amy: Oh, I like them very much.
Miss White: Let』s have some peaches and pears.
Amy: Ok.
(評:這四組情景的展示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通過交際雙方的行為表現以及語言的表達而理解本課句型的含義和語言的實用場合及范圍。)
(評:通過模擬真實情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10、教師播放話題內容,學生先聽一遍,然後跟讀。
11、 教師把教壇創設成水果店的情景,請兩名同學分別戴頭飾扮演話題中的人物,共同示範表演話題內容,並請其他同學自願上台進行會話表演。
(評:通過為學生創設話題情景,啟發學生使用語言,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協作、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12、教師請同學看多媒體畫面,創設四種情景:
At the birthday party, At the fruit shop, At home, At the restaurant
讓學生積極思考,發揮想像力,自由組合,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自由交際,並且分組上台表演,展示學習成果。
(評:這是拓展環節,讓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Step5 Homework:
學生課後完成。
Name pears oranges apples watermelon bananas peaches
Amy …
( 評:進一步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並用於實際生活 )
六、課後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難易程度,分階段、由易到難地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其中我覺得最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 、復習水果名稱與新課導入這個環節,我精心設計 Guess 這個游戲,既復習了舊知識,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識的學習,做到環環相扣,步步設營。啟發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多次創設真實的情景,如把教室創設成家,讓學生當主人邀請客人吃水果的情景,又把教壇假設為水果店的情景,利用多媒體創設 At the birthday party , At the fruit shop , At home, At the restaurant 的情景。通過情景的創設,鼓勵學生大膽使用英語,為他們提供了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3 、在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學生的情感,想方設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如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我都很尊重每個學生,特別關注學習困難和性格內向的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4 、由於本班學生人數太多,在個別教學環節中學生不能人人參與,這是一個遺憾。在教學中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不夠合理,這有待以後加以改進。
C. 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分析
買一本《小學教材全解》(金星教育)切記
D. 淺談小學英語情景教學的幾點做法
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學習起來會感覺比較吃力,尤其是在語言的聽說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著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一定的社會情景,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能夠及時運用,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本文中,筆者將從情景教學法的優勢入手,具體分析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近幾年英語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由於其符合認知發展規律,符合語言獲得規律,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說水平,因此受到了廣大英語教師的一致歡迎。那麼情景教學法具體有何優勢呢?我們在教學中又該如何運用呢?下面筆者將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情景教學法的優勢
(一)符合認知發展規律
認知發展學認為,兒童在4-7歲已經開始從想像思維向運算思維進展,7歲以後進入具體運算階段,這種思維的運算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有些問題在具體事物的幫助下才能運行。兒童認知結構的這一特徵決定了該階段教育模式的創建應傾向於具體性、直觀性、靈活性。而情景教學法中,一般的情景都比較真實、直觀、靈活多樣,正好符合這一發展規律。
(二)符合語言獲得規律
關於語言獲得的環境論認為,兒童不是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語言,而是在交往中學習,社會交往說代表人物布魯納也強調了交往對語言獲得的決定性影響,所以,我們在進行語言教學中就應該遵循它。情景教學法正好符合這一規律,由於課堂上我們創設了具體的語境,所以學生能夠在運用中學習語言,進行交流,深化認識,這樣就能免除母語中介,不僅能提高外語教學的效率,而且能直接建立學生的外語思維,為學生牢固地掌握外語提供必要條件。
(三)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說水平
在情景教學法中,我們創設了符合英語教學內容的情景,比單純講授知識點更為直觀、有趣,可以激發學生愛玩、愛表現的心理,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情景學習中掌握更多的交流技巧,寓教於樂,提高聽說水平。
二、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
(一)創設直觀情景
小學生思維還缺乏一定的抽象性,偏向於直觀思維,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創設直觀的情景,利用這種最直接的方法令課堂趣味盎然。直觀情景主要是一些實物或者圖片,比如水果、文具、卡片等實物,或者一些圖片,在教學那些單詞時指給學生看,使學生聯系實物與圖片,加深印象。比如,在教表示色彩的形容詞時,設制一個會轉動的可固定在牆上的小圓卡,裡面有不同顏色的小扇形,並固定一個始終不變方向的指針,撥動小圓卡讓其轉動,停住後讓學生說出指針所指的扇形區的顏色。教師問:What colour is it? 學生答:It's green/red...既直觀又明了。
(二)注重趣味性原則
小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有趣的、新鮮的東西,所以我們創設情景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趣味性原則,為他們創設一些有趣的情景,如游戲等。比如,在教學人體器官名稱的時候,單詞很多,又難以記憶,學生學習起來缺乏興趣,於是我創設了游戲情景。首先,請一排同學起立,然後用英語發出口令:「Touch your nose/hand... please!」及時按照口令摸對身體部位的學生可以坐下,摸錯或者沒有反應過來的學生繼續站著,由後面的同學對其進行監督,然後請第二排的同學起立,根據口令作出相應動作,由後排同學監督,以此類推。到最後依舊站著的同學再聽老師口令作出相應動作,由全班同學監督,如果依然做不對或者沒有作出反應,則要接受小小的懲罰――唱英文歌。如此,一堂課下來,學生准確地記住了身體各部位的單詞,並能很快做出反應。
(三)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情景
很多情景是我們在生活中無法創設或者不便於創設的,也有的情景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藉助於多媒體,使學生根據多媒體創設的情景來加深對某個句型或詞彙的理解,聯系多媒體情景深化認識。比如,練習聽力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英語對話的視頻,配合著動作、表情、場景,學生即使聽不懂,也能猜到一二,多聽幾遍,就能加深印象,並會躍躍欲試。
(四)把課堂變為微型社會,使情景深入人心
很多教師創設情景都是僅限於上課時,而且是十分需要創設情景時才會隨便創設一些情景,這樣的話雖然也是有效的,但畢竟是短期的、暫時的,在學生長久的英語水平的提升上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從日常入手,把課堂變為微型社會,處處皆場景,使教學情景深入人心。如:布置教室以創設英語學習的環境或是在自己的課桌、文具上貼上相對應的單詞句子,以讓學生受更多的英語熏陶。還有就是充分利用好教室里的宣傳欄、黑板報,讓學生在黑板上輪流著寫自己收集到的「英語新發現」,教師可以為學生集體錄制一些有關英語學習的新信息及有價值的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氛圍。
三、結語
以上,我們從「符合認知發展規律」「符合語言獲得規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說水平」三個方面分析了情景教學的優勢,又從「創設直觀情景」「注重趣味性原則」「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情景」「把課堂變為微型社會,使情景深入人心」四個方面分析了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景創設的方法。總之,我們要創建一種開放、和諧、積極互動的語言活動氛圍,努力產生浸潤性的效果,讓學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語環境之中,自然地、不知不覺地吸取和操練,增強語感,不斷提高英語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