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 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做微課
根據「微處入手,快樂生活」的5分鍾生活微課的理念,發掘幼兒生活中的自護、自理、勞作、交往等生活內容,梳理5~10分鍾微課教學
內容,根據不同的對象形成多種模式的微課內容。
針對成人的微課,包括傳授說課類、精華展示類、個案追蹤類等,主要用於分享教學設計,指導家長配合家園共育,幫助指導者提高對幼
兒生活能力培養的技能與能力。
針對幼兒設計的微課,主要有認知演示類、生活重現類、點睛學習類、游戲模擬類等種類,能夠集中生活中的
某個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學習與感受。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
和樂觀生活態度的重要階段。健康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基本生活能力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幼兒階
段是處於直覺行動思維的發展階段,根據幼兒的學習注意力時間研究,真正有效的為5~8分鍾。但是幼兒園現有的教學活動中時間長,大班課
堂教學需要30~35分鍾左右。許多幼兒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並不需要花很長時間,5分鍾左右即可。
微課採用信息技術,越來越多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更好地滿足幼兒個性化學習,猶如高手指點新手,點到為止,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對微課
中呈現的畫面、聲音更感興趣。
在此背景下,生活微課的設計與形成適用於幼兒園孩子,它以生活教育為主,聚焦幼兒生活中的某一個點,利
用較短的時間進行理解與學習,更具有微的特點,短時高效,彌補現有教學方式與時間上的缺陷,有助於幼兒快速、集中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和碰到的困惑。
② 如何理解微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微課的特點決定它目來前不能像自傳統教學那樣普及,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初步實現,但是目前由於種種原因(有教學進度制約,有學校財政或者教育體制制約,也有學生家長和教育主要負責反對),開展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引用,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加以強化,學生在視頻中能生動的學到知識,記憶時間長,印象深刻。
③ 幼兒園 什麼樣的內容適合做微課
幼兒園的內容適合做微課的也有,但是針對幼兒園小朋友的特性,這個微課是否有必要做呢?他們在這個階段不是靠老師教授學習,而是在玩中學,微課無法做到陪他們玩。
如果只是為了練習自己的微課製作水平,那可以考慮大班中的幼小銜接的內容可能好點。
④ 如何理解微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微課有哪些作用呢? 一、在新授課上微課的作用 1.課前復習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製作好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先看此微課,為新課做好准備。 2.新課導入 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製作此微課。在開始上課後先讓學生看此視頻。 3.知識理解 教師對本節重難點做點撥,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在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後一起看此視頻。 4.練習鞏固 教師設計好少而精的習題並製作好微課,用於鞏固本節知識。 5.小結拓展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重點及規律,讓學生將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再適當設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學生拓展延伸練習。此視頻用於結束本課前放。
⑤ 微課怎樣更好地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相結合
一、微課教學符合幼兒的認知心理規律,促進幼兒自主性學習 幼兒期的認知過程以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為主導形式,並逐漸開始帶有一定的自覺性,微課以聲像結合、圖文並茂的方式展開教學,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並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中,無論...有沒有老師、家長的陪伴,幼兒都能通過觀看微課的視頻,進行自主性的學習。 比如:我們製作了科學活動《神奇的水中花》,通過製作紙花、放入水中、水進入紙的纖維里,紙開始膨脹,將花慢慢地打開,到啟發幼兒觀察不同質地的紙花在水中的不同狀態等環節,簡潔的語言,生動的圖像,動靜結合的畫面,智能性的啟發和引導,使孩子在觀看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充滿了好奇,引發幼兒深層地探究和思考「神奇」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微課的形式還解決了幼兒個體差異問題,能適應不同能力的幼兒。幼兒動手能力有高低,製作紙花的速度有快慢,觀察花在水中打開的過程會因為其他幼兒的狀況而產生干擾,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集體做水中開花的游戲會導致幼兒製作過程不充分、觀察思考的過程更不充分。而通過微課形式,幼兒可以在成人的引導下,在自主的空間學習和反復操作試驗,根據接受知識的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於是就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微課的製作和運用促進了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微課是針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或某一環節設計的,因此在選材和確定微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深層次地思考教學目標和內容,研究重點和難點,尋找突破口,充分地研究學情,做到課堂無幼兒,心中有孩子,這本身是一個「備教材、備孩子」的教學准備過程,加深了教師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 微課短而精,正好彌補了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弱點,但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教學要領清晰地展示出來,就要求教師語言簡明扼要,邏輯性強,並易於幼兒理解。於是教師不斷地錘煉語言,提高了教師知識講解與總結的能力,促進了專業化成長。 比如:我們製作了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版畫》,通過畫、刻、上色、印等四個環節條理清晰、講解精煉、環節流暢、非常直觀地展示了版畫製作的過程,每個環節都有重點語言和操作提示。孩子、家長以及一些沒接觸過版畫的幼兒教師通過本課都能了解版畫藝術,愛上版畫創作。教師在製作過程中對版畫的教學也有了更嫻熟的把握。 微課的主體是微視頻,製作微視頻就必須掌握PPT演播、手機拍攝、錄屏截屏、攝像等技能技巧以及後期製作的方法,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微課的製作讓教師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變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三、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引發的思考 1.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內容的設計要適合使用多媒體特性,對於不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的內容,製作的結果是適得其反。幼兒的思維方式最主要的還是具體形象性思維,面對面、手把手地教與學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式,不能為了微課而微課,比如:有的老師為了追求「微」時尚,將洗手、穿衣、吃飯等常規培養製作成了微視頻,而這些動作要領在老師當面示範時效果是最好的,做成微課反而浪費了時間,多此一舉。 微課一般在5~10分鍾左右,而在幼兒園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講解一般也在十分鍾之內,這引起了部分教師的誤解,以為幼兒園所有的教學活動講解部分都可以用微課的形式來呈現,於是我們看到網路上有些幼兒教師共享的美術活動、語言活動其實是不合適採用微課形式的,因此微課的選材一定要慎重考慮。 2.微課的製作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目前幼兒園教師在拍攝錄像方面問題不大,但在後期製作過程中存在技術缺陷。這就不能將一些好的思路更清晰地融入到微課中,影響了微課的效果。因此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極其重要。 3.微課在幼兒園中的價值不僅在於本班孩子的需要和教師個人的發展,它可以通過資源建設來實現交流和共享,當「微課庫」里存放大量的微課以後,教師可以象課程用書一樣取之即用,用之改進,不斷完善,將可避免很多的重復勞動,讓更多的幼兒和教師受益,這就要求建設一個良好的微課資源庫。有關教育部門應該通過培訓、比賽、展示、獎勵等方式,鼓勵廣大幼兒教師製作各種教學內容的微課,並通過建立微課平台、集中展播和共享交流等長效機制,向廣大教師推薦優秀微課作品,扶持微課製作和積累,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微課在幼兒園的興起是一次思想的改革,是一種促進教師和幼兒自主學習的新模式,值得幼兒園教師去揣摩、製作和運用。
⑥ 微課怎樣更好地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相結合
微課怎抄樣更好地與幼兒園教學襲活動相結合
微課是針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或某一環節設計的,因此在選材和確定微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深層次地思考教學目標和內容,研究重點和難點,尋找突破口,充分地研究學情,做到課堂無幼兒,心中有孩子,這本身是一個「備教材、備孩子」的教學准備過程,加深了教師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
微課短而精,正好彌補了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弱點,但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教學要領清晰地展示出來,就要求教師語言簡明扼要,邏輯性強,並易於幼兒理解。於是教師不斷地錘煉語言,提高了教師知識講解與總結的能力,促進了專業化成長。
⑦ 幼兒園微課視頻製作方法有哪些
好的微課製作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微課的定義:「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
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
點。
二,好的微課的標准:1.簡單精煉;2.體現教學主旨;3.趣味性強(吸引學生)4.技術與知識的
完美結合。
三,微課技術支持:以德勝智課為例:
提供多種形式的微課形式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需求。
2.先進的儀器設備,支持高清視頻課件並能與老師互動;
3.完整的後期製作團隊,支持視頻的剪輯包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