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快樂是什麼活動反思
大班閱讀《快樂是什麼》 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推測人物間的對話。 2.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3.大膽講述各角色的快樂,嘗試用簡單標記製作快樂計劃。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活動准備 大圖書,音樂,故事讀本...人手一冊,黑板,各種職業的圖片,空白快樂計劃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幼一起做律動。 (2)教師:誰能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在和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律動時有什麼感受呢?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你們認為快樂是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2、談話引出故事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跟小朋友學習一個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呢?出示大圖書的封面——《快樂是什麼》   (2)、小朋友你們平時遇到過什麼快樂的事情嗎?誰能把自己認為最快樂的事情說出來給老師聽呢?(幼兒自由回答)   (3)、提問個別家長,讓家長也說說自己最快樂的事情?(個別回答)   (4)、教師總結:爸爸、媽媽說得太棒了!
『貳』 幼兒園怎樣落實"快樂體育活動的"的反思
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孩子最喜愛的一個領域。
雖然冬天已經到來,但內每次一提到要容進行體育教學,孩子的興趣特別的濃厚,在這個時候孩子們都不會覺得冷。
今天我給班級幼兒上了一節體育活動—單腳跳。在學習此本領前我先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幼兒當小特警,先練習本領,並學會新的本領 ——單腳跳。讓孩子自由探索單腳連續跳的方式。在此過程中,我在語言的引導方面不夠嚴謹,首先在自己這一塊思路有些亂,在本次的活動中的探索部分,我忽視了一個最不應犯的錯誤,——孩子的安全,首先孩子拿到器械時的一些安全隱患沒有提示孩子。通過讓小特警分成兩隊去執行任務競賽時,幼兒的興趣特別濃厚,但班級幼兒在進行體育活動的常規不太好,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孩子的。在設計教學時尤其體育應有一種挑戰性的狀態在裡面,讓孩子由易到難,不斷的進行挑戰,激發大班幼兒的挑戰慾望。
通過本次教學,也發現了自己在本領域中還是比較欠缺經驗的,這也要求我每次在此領域一定要多用心去研究,怎樣能夠更好的完成體育活動。怎樣能讓自己在此領域更得更心應手一些。
『叄』 幼兒園快樂是什麼的教學反思
和孩子一起成長 和所有父母一樣,在孩子日復一日的成長中,我們體會著點點滴滴的感動與喜悅。然而細細想來,卻沒有可供總結的任何心得或理論,一切,原來就那麼順其自然地「無為而治」了。 這也許是一種自我開脫的借口吧。但平常我們確實把自己僅僅定位於父母而非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更注重與孩子相處時間的質...量而非數量,希望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與老師的在校教育形成合力,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
『肆』 幼兒園讓自快樂的教學反思
本周的主題是「不一樣的我」主要讓處於大班的幼兒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步入小學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而本主題就是給每個幼兒提供認識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來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的自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讓每個幼兒都成為天空中一顆閃亮的星星。 《我很特別》雖是周二的教學內容,但我覺得這堂課相當地有趣,有延伸教學的必要,因為從孩子們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們雖然知道「我」和「別人」不同,但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特別」,更無「我很棒,我也有好多優點」的意識。因此,利用下午游戲後的時間,我組織了一次「我特別,我能幹」的討論活動。 所思所悟: 《我很特別》是從外形入手感知「不一樣的我」,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在活動中,我發現到幼兒只是從眼睛、臉型、身高、穿的 服裝比較出不一樣的地方時,我就讓幼兒再次照照大鏡子,進行比較,結果這一次,幼兒在交流時,發現了自己和朋友許多不同之處,有的說:「我們的皮膚不一樣。」有的說:「我們的說話聲音不一樣。」有的說:「我們的手不一樣,我的大,他的小。」也有的說:「我們的耳朵不一樣,我的耳朵大,你的耳朵小。」就這樣,統計的結果是自己和好朋友之間有二十多處不一樣。當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平時未曾注意到的某些特徵時,他們顯得興奮和好奇,這種學習積極性將成為他們繼續探索的動力。在活動中,觀察的重點從粗略引向細微,既是對幼兒觀察能力更進一步的要求,也有利於幼兒感受個體的多樣性。 在初步了解自己和別人身體特徵等不同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自由說說平時最喜歡做的事,讓幼兒自己進行對比,這一下,孩子們各自的優點馬上突顯出來了:有的能幫爸爸、媽媽到門口的下店裡買東西,特別是能點清媽媽給的小鈔票,從未錯過;有的孩子能說好多的廣告詞,流利的很;還有的幼兒說自己長大了,每天照顧自己家的小狗,給小狗洗澡……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但對6、7歲的孩子來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別是當大家都投來羨慕的眼光時,孩子們心中湧起的是自豪和滿足。 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自己和同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讓我發現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閃光點。教學活動讓孩子們收獲了,更讓我收獲了!
『伍』 幼兒園社會健康快樂的一天活動反思
即把自己抄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陸』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隨音樂《甩蔥歌》入場。 2、教師出示「表情圖」,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娃娃煩惱的原因。 (1)有請客人小娃娃,出示表情娃娃(哭臉)。咦!娃娃這是怎麼了?我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請幼兒說說這個表情娃娃是什麼樣子的?(傷心、難過的)請幼兒講述自己不開心的經歷。讓幼兒猜一猜表情娃娃為什麼不開心?引導幼兒說出讓自己開心快樂的方法? (2)再請一位小娃娃,看他表情是怎樣?出示表情娃娃(笑臉),請幼兒說說這個娃娃的表情是什麼樣的?(開心的)鼓勵幼兒講述自己開心的經歷。讓幼兒猜猜表情娃娃為什麼開心?開心好不好?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經常不開 心對身體有害,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快樂起來。 3、播放課件:採用關鍵中斷法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並進行討論。 (1)講故事到「可是公主一點都不快樂」後討論: (1)小公主為什麼不快樂?(因為她沒有朋友 (2)你能想辦法讓小公主快樂嗎?(多交朋友,多些朋友和她玩就會快樂) (3)接著講故事到「小公主摘下一個金手鐲送給小老鼠」後討論:小老鼠會把金手鐲當成什麼?怎麼玩? (4)繼續講完故事討論:A.小老鼠的心情怎麼樣?B.看到小老鼠那麼高興,小公主的心情是怎樣的?C.小公主最後明白了什麼,她眼中的快樂是什麼? 4、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開心快樂的心情並繪畫表情娃娃。 (1)故事中的小公主和小老鼠非常開心快樂,他們的好心情也感染到了老師,小朋友們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啊?(開心、快樂)小公主和小老鼠快樂時高興得又唱又跳。那我們現在很開心,小朋友們想怎樣來表達一下?那我們把現在的心情也用表情娃娃表現出來好嗎? (2)展示自己的表情娃娃,相互討論自己此時的心情。拍照留念! 5、請幼兒討論,如果生活中遇到不高興的事兒,該怎樣讓自己快樂呢? 6、用唱歌、跳舞、擁抱的方法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並想把好心情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結束活動。
『柒』 幼兒園快樂的音樂教案反思怎麼寫
大班音樂《快樂的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音樂是人類靈魂深處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樂欣賞是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通過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它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歷屆新年音樂會中是必演曲目,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能夠讓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養,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經驗,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快樂的音樂》活動。 組織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目標: 1、結合自己的日常經驗,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2、能將這種感受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3、樂於運用身勢大膽表現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准備: 音樂CD 重點難點: 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 活動過程: 一、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樂的事情時,你會有什麼樣的表情?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現你的快樂? a) 談談日常生活中快樂的節奏。 b) 欣賞音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c) 再次傾聽,並介紹音樂背景。 d) 第三遍欣賞音樂,仔細分辨。 二、 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你聽了以後感覺怎麼樣? 三、這首曲子什麼地方強勁有力些?什麼地方又優美柔和些? 四、幼兒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音樂內容。 相關信息 樂曲介紹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作者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已成為一種傳統。 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茨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從德、奧出版的歷史書看,拉德茨基被視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義大利則認為他是一個侵略者。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風。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對這支曲子所歌頌的人並不感興趣。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常見的版本還有為管樂隊所作的改編曲。這里選用的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束時《拉德斯基進行曲》的錄音片段,為管弦樂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彷彿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時而輕快時而有力的走過大街(片段 1)。反復一遍之後,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後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片段 2)。音樂最後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著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像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範,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不足之處: 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多鞏固,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活動不單單是一節音樂,更多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滲透了教師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的取向。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