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招聘中,足球方向是什麼意思
一、考試性質
曲靖市教育系統公開招聘教師考試屬選拔性考試,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從事教師工作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按招考錄用計劃擇優錄用,考試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一定的難度。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閉卷,筆試。「專業知識」滿分100分;考試用時100分鍾。「教法技能」滿分50分;考試用時50分鍾。二者合卷滿分150分,考試限定用時150分鍾。
試題類型:「專業知識」的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教法技能」的題型為簡答題、簡述題、教學設計題等。
三、考試內容
專業知識
以現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為依據,結合小學教材知識塊,突出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方向(專業)的主要課程內容,以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要求為重點而確定考試內容。
(一)專業理論
1.運動解剖學:細胞和組織的結構;人體各系統、器官的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態及結構;人體生長、發育規律,青少年的解剖結構特點;體育鍛煉對人體形態、結構的影響;體育動作的解剖學分析。
2.運動生理學:人體功能活動的基本規律和原理;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或在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影響下,人體功能活動發展變化的規律;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齡、性別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判定人體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依據人體功能變化的特點,分析體育教學和訓練的生理學原理。
3.運動訓練學: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的概念;運動員選材的生物學基礎;運動訓練的基本原則;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運動員體能及訓練;運動技術訓練的基本要求;技術、戰術訓練常用方法;課、周、年度及多年運動的訓練計劃與組織。
4.體育保健學:體育保健學概述;營養保健;衛生保健;健康檢查;體育運動的保健指導;運動性病症;運動損傷;按摩和常見病的體育康復。
5.學校體育學:學校體育的目標;體育教學原則、內容和方法;體育教學工作計劃與考核;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及設計;學校體育管理;學校體育研究。
6.體育心理學:體育與心理的關系;體育動機,興趣和態度;體育教學心理,課外體育活動心理,體育競賽心理,運動技能心理,體育心理訓練,體育品德心理,體育活動群體心理;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體育心理學研究方法。
7.體育游戲:體育游戲的概念、特點與作用;體育游戲的創編與教學;對發展學生身體具有實效性的實踐性游戲。
8.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測量與評價的概念;評價的基本形式和評價標準的類型;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及情感和個性的測量與評價;體質測量的內容及綜合評價;新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
9.運動競賽學:運動競賽定義及構成要素;運動競賽的價值;運動競賽發展簡史;田徑、球類運動競賽的編排和競賽方法。
(二)技術理論
1.田徑:田徑運動基本知識;田徑運動技術原理;田徑教學與訓練;田徑競賽的組織與裁判法;中學體育教材中田徑項目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
2.籃球: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籃球教學的原則和技、戰術基本理論;籃球運動的裁判工作、組織競賽和籃球運動場地器材及設備。
3.排球:排球運動的發展簡史;排球技術分析,排球技、戰術的教學與訓練的手段與方法;規則裁判法與組織編排等。
4.足球:足球運動概述;足球技術,足球戰術,足球教學與訓練,技、戰術訓練方法;足球競賽的組織與規則裁判法;足球運動場地器材和設備。
5.體操:體操基本理論知識;體操教學基本能力;隊列隊形練習;基本體操;技巧、單杠、雙杠、跳躍等基本動作;群眾性體操比賽的組織與裁判法。
6.武術:武術運動基本知識;長拳、太極拳技術分析;武術教學法,武術競賽組織與裁判法;武術圖解知識;武術主要基本功和基本動作;小學武術教學內容,武術初級套路。
7.健美操:健美操的特點、教學方法及裁判法;健美操的基本動作,基本姿勢和健身健美操1—2套。
8.游泳:游泳運動基本知識;教學方法及裁判法;游泳的基本技術動作;游泳競賽組織與裁判方法;游泳池場地設備與管理。
教法技能(體育教學)
1.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課程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
2.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總目標;分類目標。
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內容標准:
(1)運動參與: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對體育課表現出學習興趣,樂於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
(2)運動技能:獲得運動基礎知識(說出所做簡單運動動作的術語,知道所練習運動項目的術語,觀看比賽);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初步掌握運動基本技術);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知道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危險,說出不同環境中可能面臨的危險和避免方法)。
(3)身體健康: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注意正確的身體姿勢,基本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能夠用正確的身體姿勢進行學習、運動和生活);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發展靈敏、協調和平衡能力,發展速度和平衡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知道身體各主要部位的名稱和自己身體的變化,描述身體特徵,了解青春期的衛生保健知識);懂得營養、環境和不良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了解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了解從事體育活動時的營養衛生常識)。
(4)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體驗身體健康狀況變化時的心理感受);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在體育活動中具有展示自我的願望和行為,正確對待生長發育和運動能力弱可能帶來的心理問題);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說出自己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觀察並說出同伴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知道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節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在體育活動中適應陌生的環境,在一定的困難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敢於進行難度較大的體育活動)。
(5)社會適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體驗集體活動和個人活動的區別,在體育運動中尊重他人,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合作行為,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對弱者的尊重與關愛,表現出與社區活動的聯系);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健康知識的方法(了解體育與健康資源)。
4.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實施建議:
教學建議:
(1)正確認識與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地方課程實施方案;針對各校實際編制學校課程教學方案。
(2)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來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結合選擇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內容時數比例的原則;注意教學內容的組合和搭配。
(3)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要注意班級教學與分組教學,注意組織教學的靈活性;在教學方法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強學生學法的指導,加強教法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評價建議:
(1)評價與教學過程較為相關的態度、行為等;評價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評價所選運動技術的運用和運動參與程度;既評價最終成績,又重視學習過程和進步幅度;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相結合。
(2)強調學生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主體。
5.小學體育教材教法:體育教學的目的、內容、任務、過程、特點、原則、組織、方法以及體育課的類型、結構、密度、運動量、准備、進行和分析等。
6.體育教學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特點;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對體育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學設計原則和程序;體育教學目標、策略、過程的設計;體育課結構概述;體育課類型的設計。
四、考試要求
專業知識
1.考核考生掌握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專業理論和技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以及結合實際對本學科的理論前沿與發展動態的了解情況。
2.考核考生靈活和綜合運用師范類(中師以上)體育教育專業理論和技術理論知識,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體育課中的教學步驟有些什麼
一、點名
當體委把學生帶到操場以後,老師首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清點人數,避免出現學生不來上體育課的現象。一些身體較虛弱,或者是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往往會出現私自在教室里邊寫作業或者是做其他事情而不去操場上體育課的情況,這是不被允許的。
二、熱身
學生上體育課之前往往都是在教室裡面坐著上課,身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僵化,還沒有做好高強度體育運動的准備。因此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這一點在冬季尤為重要,稍有不慎由於身體過涼,血液流通不暢,容易引起扭傷拉傷等情況的產生。
各位體育老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帶領學生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做一些簡單的熱身操都是對於學生的熱身運動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些身體較為虛弱,或者是有疾病的同學,體育老師可以安排他們作為旁聽生,切不可盲目的讓他們加入到體育運動中來,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三、教授課程
體育課與其他所有的文化課一樣,也是有著嚴格的課程標准以及詳細的授課計劃的。每堂課每一位體育老師都會給學生們准備不同的內容,當學生完成熱身運動以後,教師就可以給他們教授本節課的內容了。
各位體育老師在做示範動作時一定要力求標准規范,將自己的專業素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示範做出正確的動作,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可應付了事,這樣只會降低學生們對於體育課的興趣,認為體育課只是玩玩球,跑跑步,這是不利於體育課的長期開展的。
四、自由活動
教師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以後,我們可以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籃球等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各位體育老師當學生自由運動時,老師一定要在現場。一是為了照看好學生,避免出現受傷等突發事件,第二是避免學生因一時的沖動,在操場產生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影響了學生的上課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體育課
3. 大學選修的武術套路有哪幾種
如果是選修課的話,學習內容就比較簡單了,包括以下內容:
(1)五步拳
(2)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
(3)初級長拳
(4)初級棍術
(5)男生初級刀術 女生初級劍術
(6)可能安排一些散打技擊的內容
如果是專業院校的話學的就比較細了,比如: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學院就下設武術套路、散打、體育養生以及民族民間體育等比較細致的專業。
大學武術教學的基本內容及其優勢
(一)武術教學的基本內容
武術的內容豐富多彩,分類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按照運動形式可分為套路運動和格鬥運動兩大類。在當代大學的實踐教學中,套路運動教學占據內容。
教學中武術的套路運動和正式的武術套路運動一樣,是以踢、打、摔、拿、擊、刺等動作,遵循攻防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規律組成的徒手和器械套路演練。在大學的體育教學中,武術主要有拳術、器械、對練和集體項目等。格鬥項目在校園體育教學中開展的比較少,因為格鬥運動在進行的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的幾率比較大。現在校園體育開展的格鬥運動有散打和太極推手。
(二)武術的特點
1.動作具有攻防技擊性。
2.具有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運動特色。
3.內容豐富多彩,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三)優勢
武術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優勢,源於起深厚的傳統文化色彩,以及其強身健體的顯著功效,同時也可以鍛煉一個人意志力,起到教人做人的作用。中國武術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外衣,使其成為國人心中神聖的行為。這正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所帶來的效果。同時也因為武術神奇的強身健體的功效,也為其贏得了廣大學生的喜愛。
一般的體育運動效果都僅僅是對外在表現的強健,然而武術確實一種壯內強外內外兼並的健身運動。武術強調的是內外俱練,身心雙修。通過練習對外可以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特別是太極拳強調用意識引導動作,長期鍛煉對調解人體的陰陽平衡,調氣養血,改善人體機能和精神狀態,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增強體質、增進健康都有很大的作用。
武術的套路運動和格鬥運動,都是以攻防的動作為主要內容,可以起到一定的自衛防身效果。這同其他的體育教學是有很大區別的,其他的體育項目能做到的僅僅是強身健體的效果,卻不一定在自衛防身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對於練武的人,歷來就提倡「夏練三伏,冬練三九」,激勵習武者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進行鍛煉。這不僅僅有利於提高練武者的武術基本技藝,而且能培養人的吃苦耐勞、果敢頑強、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長期以來中華武術都有重禮儀、講武德的優良傳統。通過習武正在成長的學生可以學會做人的道理,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禮儀守信、寬以待人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質,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武術項目的觀賞價值很高,不論是技術動作的藝術美,套路演練時的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和諧美,還是團體競賽時團隊的團結一致的氣勢,都給人以美德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勵。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特別是太極拳,在表演的時候,動作行雲流水。在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上,就有一段太極拳的表演,是那般的安詳、優雅、流暢。一身白衣,疾徐有序、鬆柔圓活的身架,直如雲生雲滅,潮來潮去。這是別的體育教學項目所無法企及的。
武學內容豐富,理論博大精深,功夫亦無止境。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通過互相學習,切磋技藝,交流體會。這不僅僅擴大了學生的交往,增進了友誼,豐富了業餘生活。
4. 小學體育課為什麼不教武術呢
小孩心性未定,過早接觸武術,容易逞兇鬥狠,造成意外。許多武術在小時候都版只是修習基權本功,至其心性一丁,在傳授精湛技法。也有傳民國時期,收徒一般都是收20歲左右的白丁,因為一般這樣的人才有耐心與定性去學習傳統武術,領悟其精妙。
5. 大學體育課程中的武術課具體學什麼的
內容限於以下范源圍:
(1)五步拳。
(2)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
(3)初級長拳。
(4)初級棍術。
(5)男生初級刀術、 女生初級劍術。
(6)可能安排一些散打技擊的內容。
(5)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武術滲透的實踐研究擴展閱讀
五步拳屬於查拳入門拳套也是學習國標武術入門之基本拳術組合套路,是中國青少年學習武術的初級必學套路,他包含了武術中最基本的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和拳、掌、勾三種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摟手、沖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蓋打等手法。
通過五步拳的練習可以增進身體的協調能力,掌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領,提高動作質量。為進一步學習武術打下基礎。
24式簡化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現為國家體育總局)於1956年組織太極拳專家汲取楊氏太極拳之精華編串而成的。盡管它只有24個動作,但相比傳統的太極拳套路來講,其內容更顯精練,動作更顯規范,並且也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6. 體育武術課評課怎麼評
上周五,我校XX老師上了一節體育展示課,教學內容為武術操和游戲。聽了X老師的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X老師所任教的班級紀律良好,組織嚴明,學生能按教師的意圖,進行練習,課堂氣氛好,師生互動良好。
在這堂課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融合統一,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愉悅的心情下掌握所要學習的本領。
通過學生與老師的石頭剪子布的小游戲中,教師的動作示範不僅是給了學生一種直觀的視覺感受,而且促使學生在玩的同時不知不覺中掌握不同的步行和手勢的變換。每一位學生均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嘗試、探索不同的姿勢變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練習充滿了比賽的激情。當學生戰勝老師的那一霎那,教師一個贊許的眼神更是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鼓舞。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動作加以正確的規范要求,學生也能夠較好的接受和理解。
武術操是我們學校的特色操,每位學生都必須要會做。接下來的課程中教師先復習了1-3節的武術操,本課重點是教會第4節。武術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一般採用的是示範教學法,示範是武術教學中最易被學生接受的方法,示範在直觀教學中佔主導地位,它可以使學生了解所有動作的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但丁老師採用了一個新方式,先讓學生分小組自主探究學習,這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激發學生習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動作,可是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卻被調動了起來,不是跟著老師被動的掌握動作的組合,而是充滿激情的討論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學生自主學習後丁老師再進行正確而優美的示範動作。你瞧,他們跟著老師精神飽滿的喊著一個個口令,儼然一個個小小武術家。集體隨口令學完後再分組參與表演,更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天地,讓學生在看的同時再次鞏固所學內容。
課程中稍顯不足的是分組展示時間過長,形式單一。最後以太極操匆匆結束,使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放鬆。
總的看來,X老師的這節課是成功的,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課堂氣氛活躍,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LZ把一些關鍵字換掉就可以了
7. 武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調查與分析
武術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喜歡的人多,實際操作有困難。
某中學七~八年級8個班全體學生(共322名學生)就對上武術課的興趣、對學校武術教學器材配備狀況和體育課武術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問題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發322份問卷,收回322份問卷,有效問卷320份。對問卷所獲得的相關數據進行數理統計處理。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如下:
總體上學生對武術的興趣較高,大部分喜歡武術課,在對武術的重視程度上,有16%的學生對武術重視,有72%的學生對武術持一般態度,說明大部分學生對武術比較重視。喜歡武術的有25%,但對武術持重視態度的只有16.5%。
影響武術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1.教學形式單調和教學比重不足。
教學形式不多,主要還是以訓練隊、興趣小組為主,課堂教學所佔比例很少。
2.教學方法單一。
武術的練習方法,是枯燥單調、缺乏生氣的形式,簡單的機械重復太多。
3.教師自身因素制約。
由於武術教學和一般的體育教學有所區別,對教師的要求也相當高。
4.學生學習興趣亟待提高。
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想學的情緒比較高,普遍覺得是中華國粹有學習必要,女生則多覺得可以防身。
5.外來格鬥技能的影響
外來文化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對我國青少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韓國的跆拳道吸引了大批中國的青少年參加,而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學習反而淡薄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受到沖擊和挑戰。
8. 大學體育課中武術學什麼
內容只限於以下范圍:
(1)五步拳
(2)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
(3)初級長拳
(4)初級棍術
(5)男生初級刀術、 女生初級劍術
(6)可能安排一些散打技擊的內容
9. 如何上好小學體育課武術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目標是「領頭羊」,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專前提。過去我們制定的教學屬目標比較抽象、模糊而缺乏區別對待。如果學生不明確教學目標,那麼,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動的。體育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與評價的功能。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目標的功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進行體育學習。體育教學目標,一是要明確,具體;二是學生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