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參觀老街幼兒園教學教案

參觀老街幼兒園教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30 13:48:26

1. 幼兒園中班烏衣巷教案

大班古詩《烏衣巷》
教學目標:
1、帶著感情和詩意認讀古詩,並准確背誦古詩。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古詩的創作背景,感悟作者創作時的凄涼心情。
3、引導幼兒感悟詩意,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古詩,並准確背誦古詩。
2、引導幼兒感悟詩意,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景教學法、互動交流法
教學准備
語言表達書、PPT課件
一、常規部分:
1、兒歌律動《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2、師生問好
二、導入部分:
小朋友們,我們學過很多描寫春天的詩,誰能說一說?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看看它是怎樣來展現春天的。(出示PPT課件)

三、新授部分:
1、請幼兒翻開課本第7頁,你從圖片中看到了些什麼?
2、師泛讀《烏衣巷》(請幼兒注意聽老師泛讀的語氣及詩句如何停頓)。
3、 師講解古詩的創作背景,出示朱雀橋繁榮和凄涼景象圖片的對比。
提問:你覺得朱雀橋繁華時,可能是什麼樣子的?凄涼時,又是什麼樣子的?
4、分句教讀古詩。
5、師根據詩句,講解古詩全文大意,請幼兒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詩意。
6、古詩游戲:「填一填」。
7、引導幼兒帶著感情和詩意齊讀古詩。
8、分形式朗讀古詩。
9、幼兒准確背誦古詩。

2. 幼兒園教案

語言:彩色牛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有關「彩色牛奶」的變化過程,感受想像的神奇與有趣。 2、嘗試根據故事中的句式進行仿編,表達「變」的過程。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故事PPT、各種常見蔬菜的圖片、 2、幼兒知識准備:熟悉蔬菜的名稱和顏色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出示奶牛的卡片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奶牛擠出來的牛奶是什麼顏色的?牛大叔家的奶牛可不一樣,它有一個神奇的本領,是什麼神奇的本領呢?你們聽了故事就知道啦。 (二)欣賞故事,初步熟悉故事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彩色牛奶》。 (2)提問:牛大叔帶來的奶牛有什麼神奇的本領? 小動物喝了有顏色的牛奶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三)PPT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變」的過程 1、播放第一、二段後提問: (1)小白兔給奶牛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蔬菜?奶牛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變成了一隻什麼兔? (2)我們一起說說這件神奇的事(講述第二段)。 2、小黑貓也想讓自己變顏色,他是怎麼做的呢(播放第三段) 引導幼兒講述小黑貓給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蔬菜?奶牛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小黑貓喝了變成了一隻什麼貓。 3、播放第四段課件內容,提問幼兒: 小花鹿給奶牛吃什麼?小花鹿喝了牛奶變成什麼? 教師: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話連起來說一說。 4、播放第五段課件內容,提問幼兒: 灰狐狸給奶牛吃什麼?灰狐狸喝了牛奶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一起講述灰狐狸變成紅狐狸的過程。 教師小結前面部分故事:喝了彩色牛奶,小動物們都變了樣,小白兔變成了***,小黑貓變成了***,小花鹿變成了…… 5、討論:小動物們能變回原來的顏色嗎?怎麼變? (四)幼兒根據故事中句式仿編 1、小動物們有了神奇的牛奶後,為什麼特別高興? 2、你想不想讓自己也變一變? 3、游戲「餵奶牛吃蔬菜」, (1)出示蔬菜圖片,幼兒自由討論、創編故事。 (2)個別幼兒上台用故事中的句式完整表達自己的變化過程。

3. 小班參觀校園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慣用自然聲音愉快的歌唱。
2、嘗試邊唱歌,邊根據歌詞內容自由做動作。
3、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體驗與別人一起歌唱的歡樂。

活動准備:
幼兒在園內的生活照片四張、幼兒園主建築照片一張、小朋友做游戲的照片一張、小朋友拍手唱歌的照片一張、小朋友跳舞的照片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小朋友在幼兒園的生活照片,傾聽教師范唱歌曲。
——教師共同分享照片的內容,啟發幼兒說說:照片上是什麼?
——教師邊指照片,邊范唱歌曲一遍。
——教師以愉快的情緒邊做動作邊示範唱歌曲兩遍。
2、學唱歌曲。
——教師用留白的方式提問歌詞,引導幼兒有重點的學唱。教師:我愛我的……,幼兒園里……多,好朋友在一起干什麼呢?又……又……,大家一起真快樂。
——引導幼兒跟唱,並盡可能帶領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
每唱到「大家一起真快樂「,引導幼兒和周圍的好朋友摟一摟、抱一抱。
4、和朋友一起,分享幼兒園里哪些好玩的玩具呢?現在,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去玩,好嗎?在准備工作中看照片部分我改成:課前帶領孩子參觀校園環境,讓孩子熟悉幼兒園,感受幼兒園優美的環境。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小班上學期的第一次音樂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設計中,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為主,幼兒通過動作的參與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活動中對幼兒的動作表現和演奏技巧沒有提出一定的要求,目的是給幼兒寬松的集體生活的氛圍,減輕幼兒活動緊張程度,讓幼兒在放鬆的狀態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更好地促進幼兒接納新生活。這里也體現和滲透了社會適應性的話題。

在活動實踐中我覺得可以先讓幼兒看幼兒用書,理解歌詞,學唱歌曲,活動時可以讓幼兒欣賞教師演唱,在反復欣賞中熟悉歌曲的旋律與歌詞。在此基礎上,學唱歌曲,就相對容易接受。

4. 幼兒園園本課程教案參觀古老建築

園本課程的構建越來越成為當前幼兒園園所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得益於國家扶持學前教育的政策,幼兒園教師也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到各地參觀和學習,同時外來的各種幼兒園課程理論不斷沖擊著國內各地的辦園理念,各種園本課程參差百態,不斷涌現。如此繁華之表象,一方面表明國內的幼兒園確實在積極地謀求更好的課程,以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而另一方面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和警惕背後存在的偏差與問題。 一、園本課程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園本課程建設是一種極具幼兒園教育特色,也符合幼兒園教育特點的課程形式,因此自提出以來就引起幼兒園的研究和探索,但令人遺憾的是,其中很多探索是走偏的,尤其是在當前充斥各種雜亂信息的社會,「新」似乎成為了評價事物的重要標准,而「好」和「正確」越來越被忽視。 (一)盲目架構課程 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兒園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一些幼兒園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在園本課程建設方面進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也有一些地區和園所在課程開發上存在明顯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傾向,不研究、不調查,漠視園本實際,忽略過程推進,而重形式、走過場,盲目進行課程的開發,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西方課程的盲從。對國外一些著名的課程模式趨之若鶩,什麼時髦就直接拿來裝點門面,而實際上對這些西方課程的內涵、現狀、操作實施要點只有模糊的認識,或是一知半解;二是園本課程構建的盲目性,把課程建設等同於教案編寫,把追求建構一套「與別人不一樣」的課程作為目標,甚至簡單地認為開發園本課程就是給幼兒園「加門課」,在普適性的課程基礎上每周加上一節包含「本土化內容」的活動即可;三是缺乏科學的建設理念,有的把時尚的理念當標簽,有的缺乏明確的行動路徑與規劃,還有的無視師資和環境實際,盲目地投人人力、物力、財力,不僅是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1] (二)隨意拼湊課程 園本課程的構建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工程。幼兒園自主確定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課程更適合本園的教育對象,讓本園的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但一些幼兒園在園本課程開發時卻隨心所欲,課程目標出現了明顯的缺損或過度的重復。沒有內在的核心理念統領,必然是淺層的、缺少深度和靈魂的,也就必然會使園本課程出現嚴重的偏傾和失衡,使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受到嚴重威脅。這些拼湊的做法背離了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侵犯了兒童受適宜的教育的權利。[2] (三)簡單貼牌課程 幼兒園追求特色發展無可厚非,但擺在第一位的是要辦好幼兒園,第二位才是辦有特色的幼兒園。事實上,特色也不是一朝一夕「創辦」出來的,而是在幼兒園發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來的。一所優秀的幼兒園總是能夠顯示出某方面的辦園特色,但當前以「特色課程」代替整個幼兒園課程的現象並不少見,許多教育行政部門甚至把「園本特色課程」作為評估幼兒園質量的重要指標。所有幼兒園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滿足幼兒全面的整體的發展需要,讓每一個幼兒健康幸福地成長,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必要進一步考慮彰顯某一方面的特色。有的幼兒園為了招生的需要,有的為了政令的需要,有的為了管理者政績的需要,掛起「雙語」「多元智能開發」「藝術」「科技」等五花八門的特色旗號,以為只要搞了一個特色活動,有了一項特色項目,編寫了一些特色活動教案,就有了特色課程。而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特色」根本不是在幼兒園文化根基上生長出來的,也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幼兒園的整個課程體系中。 二、解決策略 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園本課程樣式,幼兒園領導者必須保持足夠的清醒。形式的多樣化是教育的恆久追求,但其依據應是教育對象的多樣化,是為了滿足教育對象的多樣化需求,而不應是幼兒園追求的根本目的。任何形式的課程建設都是為了滿足幼兒多樣化發展的需要、為了兒童生命的成長和整全。為此,園本課程建設必須在以下方面著力。 (一)需要以園本文化為根基 園本課程建設的關鍵在於課程理念的形成與踐行。課程理念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伴隨著課程實踐,在園本文化引領下自然產生的。園本課程一要啟蒙兒童,二要尊重兒童的本真,三要實現創造的教育。這樣的園本課程不可能憑空創造,而只能基於現實,在專家引領和歷史積淀的基礎上形成。首先,園本課程的構建需要藉助教育專家的力量,因為教師的經驗通常具有很強的個體性特徵,其推廣效應有限,憑靠教師自身難以上升到課程建設的高度。專家對教師經驗的提升和總結,可以形成有效的適合幼兒園的課程體系,進而提高幼兒園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其次,園本課程的構建必須建立在本園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統之上,通過對傳統積淀的思考與實踐,不斷對現有課程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借鑒其他優秀課程的經驗,提煉整合的課程理念,才有可能形成體現愉悅性、自主性、創造性和規則性的園本課程。可見,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思的實踐過程。相應的,園本課程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種積淀和傳承,不能現成復制,不能隨意照抄,也就無法急功近利。 (二)必須服務於兒童的生命成長 課程開發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幼兒、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兒童的生命是幼兒園一切工作的核心,一方面由於幼兒的不成熟性,其自理能力未達到滿足自身需要的水平,仍需要成人的看護,這決定了幼兒園保育具有重要的價值;另一方面由於幼兒的精神成長處於關鍵期,其發展具有無限可能,幼兒園有責任和義務在尊重孩子精神成長的生理條件和特點的基礎上為幼兒的精神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具有激發性的學習內容,這也就決定了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必須始終關注幼兒,專注地做促進兒童生命成長的事情,就需要教師將目光聚焦在兒童身上,通過對兒童活動時的需要和狀態的了解與把握,捕捉價值瞬間,生成有意義的課程內容,如此幼兒才能在教師的點撥、引領下開展新的、針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三)必須以游戲精神為引領 游戲精神是個體自主的態度和體驗,[3]本身是一個去形式化的存在,需要在教育活動中尋找實際的內容,課程正好可以與之形成理想的契合,即游戲精神的引入可以改變課程的存在方式和運作方式,讓師生以開放的、自由的姿態共同對課程知識做出選擇和分配,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游戲是兒童的工作,也是兒童的生命。對於回到兒童世界的實踐追求,游戲精神始終是我們審視、衡量、檢驗園本課程質量的有效原點。在以游戲精神為引領的園本課程中,幼兒必然是愉悅的、自主的、富有創造性的,因為游戲精神蘊含著創造的特質,游戲者主動自願的內部動機、游戲自由的活動氛圍與多變的形式都和創造力所需要的元素在園本課程中達成了一致,即課程游戲化的主體自由、專注與充分的情感體驗,最容易激發兒童的創造熱情,從而最有利於幼兒的自主健康發展。 (四)必須尊重兒童的學習方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兒童教育者應理解和把握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4]因此園本課程作為尊重兒童的課程,必須是基於兒童作為一個獨立人、獨特人的基本判斷,順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載體,即園本課程必須依據幼兒的立場來改善其學習狀態,使其學習方式更靈活、更多樣,學習環境更豐富,體驗更真實,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幼兒多種智能的發展,進而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促進幼兒探究能力、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總之,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始終遵循兒

5. 幼兒園大班教案《參觀博物館》

參觀地震博物館 活動意圖: 「地震」這一詞原本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是那麼陌生和遙遠,然而「5.12」特大地震,讓孩子們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開始感到害怕和恐慌。他們不明白一夜之間為什麼房屋會倒塌、農田被摧毀、生命被吞噬„„孩子們缺乏對「地震」這一自然現象的科學認識。為此,我班設計...組織了這次參觀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對地震有一個淺顯而科學的認識,知道它是一種自然現象。學習一些基本的防震知識和自救方法,讓孩子們正視地震,不懼怕地震。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地震博物館和搜集相關資料,使幼兒了解簡單的地震知識,知道地震是怎麼回事,能正視地震。 2.參觀活動後,組織幼兒游戲,並分組以家庭為單位講述自己搜集的與地震相關的小故事,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加深親子之間,家長之間以及與教師之間的友情。 3.隨時隨地的對孩子進行戶外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 活動前開家長會,介紹活動內容,要求家長與幼兒共同搜集閱讀有關地震方面的知識,准備1—2個有關地震的小故事。 2. 踩點,聯系好相關事宜,確定出發路線。 3. 向幼兒提出參觀要求,教育幼兒要愛護博物館的各種展品和設施,不亂摸亂動。外出活動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和環保。 4. 活動前發給家長一份邀請書、注意事項和活動反饋表。 5. 教師准備喇叭、葯棉、碘酒、創可貼、紙巾、報紙等備用物品。 6. 活動前將幼兒分組,並准備紅、黃、藍、綠四面小旗和即時貼、小獎品等。 活動過程: 一、 參觀地震博物館 1. 帶領幼兒有次序的進入博物館洞內觀看洞內壁畫,地震儀器、資料,認真傾聽講解員的講解,了解相關知識。 2. 提醒幼兒不要亂摸亂動館內展品和設施,不允許私自走動離開集體。 二、分組游戲,以家庭為單位講述關於地震的小故事。 1. 將全班幼兒,家長分成四組,分別為紅組、黃組、藍組和綠組。每組由一名教師及兩位家長負責組織游戲,每組幼兒身上分別貼上與該組名稱相對應顏色的即時貼。 2. 每組自由選擇游戲,如:「切西瓜」、「丟手絹」「擊鼓傳花」、「占報紙」等。每次游戲後選出一組或幾組家庭來為大家講述與地震相關的小故事。

6. 幼兒園參觀小吃街教案

可以到中國幼兒教育網課件下載欄目裡面去看看

7. 幼兒園教案我最喜歡的地方

要做好一份教案PPT其實很簡單的
1、先第一張是這節課程的標題與主講老師
2、第二版張把本節課的內容列出來權,標明重點
3、每一個內容進行詳細講解說明,尤其是重點內容
4、進行總結回顧
5、標題下節課是什麼內容就可以了

8. 中班出去逛逛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來
1.能說出自己是XX幼兒源園的小朋友。
2.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3.用簡單的語句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活動准備:
選擇好帶幼兒參觀幼兒園代表性的地點。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2.提問: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
3.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園名和園徽。
參觀幼兒園大門,看著園牌告訴幼兒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 X幼兒園"。欣賞園徽。
引導幼兒觀察園徽是什麼樣子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園徽所代表的意義。
4.參觀幼兒園全貌。
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地方坐坐、玩玩。玩大型運動器械。
建議:
散步時還可以帶幼兒去參觀幼兒園的美工、電腦等各個活動室,參觀幼兒園中、大班。
評價:
1.能說出幼兒園的名稱。
2.有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閱讀全文

與參觀老街幼兒園教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