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班畫秋天教案
設計意圖:
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引導幼兒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進行製作或開展其它活動。本次主題活動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們發現地上的落葉,繼而與之游戲而引發的。我們藉助隨手可見的樹葉,讓幼兒說說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引導幼兒在用樹葉拼貼、組畫的過程中,表現他們的創意和審美能力。我們把各領域的內容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主動學習,用兒童的各種語言表示對樹葉的喜愛,增加對樹葉的了解。在幼兒了解樹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結合手工製作的美術活動"美麗的秋裝",此活動我們綜合了語言、音樂、律動等來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引發幼兒的興趣,用剪貼的方法讓幼兒創作樹葉粘貼畫,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一、活動目標:
1、萌發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不同形態,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像,並嘗試用不同的樹葉剪貼組畫,創造性地裝飾衣服。
3、幼兒能充分發揮想像,結合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進行創作。並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利用樹葉裝飾衣服。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發揮想像,大膽進行創作。
二、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
1、課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樹葉。
2、廢舊衣服、雙面膠、剪刀、彩筆等。
3、收集一些秋裝的圖片,及老師事先裝飾好的衣服。
經驗准備: 幼兒會使用雙面膠。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秋天到了,你發現樹上的樹葉有什麼樣的變化嗎?(請幼兒說說、唱唱、表演一下樹葉飄落的情景)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進行合理想像。請幼兒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樹葉並說一說它像什麼。(幼兒自己尋找、想像)(二)觀察服裝,了解裝飾特點。
1、今天,邀請大家用我帶來的這些秋天裡的禮物,裝飾一下衣服,使它們變成有自己特色的服裝。
2、幼兒觀察自己及同伴的服裝。
你的衣服是怎麼裝飾的?它有些什麼圖案和花紋?在衣服的什麼地方?
3、與幼兒共同小結:小朋友的衣服是裝飾得各種各樣,很漂亮。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4、師幼共同觀察總結:有的衣服領口有一圈花邊;有的胸前有一個大的圖案;有的是條紋衫,一條綠一條紅有規則的排列的;有的衣服上都是樹葉小圓點。
(三)拼拼擺擺,大膽構圖。
1、設問:你想怎樣來裝飾衣服?引導幼兒抓住動物(或物體)的主要特徵,自選樹葉進行剪貼活動。
2、交代操作要求:
鋪平衣服;合理選材、布局;用料時,用點拿點,多了放回去。
3、幼兒分小組進行操作。
(老師觀察幼兒選用的樹葉與表現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合理構圖,表現事物特徵。可以啟發幼兒利用樹葉形狀特徵剪貼成可愛的小動物,或者可以中心貼、對角貼可貼成美麗的裝飾畫)4、欣賞並簡單評價第一次操作。
(1)師幼一起欣賞幼兒的作品。(流動式)(2)你在衣服的什麼地方用的什麼裝飾的?
(第一次拼拼擺擺,讓幼兒初步構圖,感受裝飾活動的樂趣。)(四)拼拼貼貼,裝飾背心。
1、怎樣才能讓漂亮的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2、這么漂亮的衣服如果穿起來一定會更漂亮,可是如果現在就穿起來,上面的圖案會怎麼樣?(掉下來)那怎麼辦?
3、幼兒第二次操作,將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要求:用雙面膠時撕下來的紙放在盆子里;粘貼時可以重新構圖;先完成的小朋友相互幫助穿衣服",並互相看看講講。
4、幼兒展示作品,師生共評。傾聽幼兒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第二次操作是第一次操作的提升,鼓勵幼兒重新構圖,將圖案、花邊固定在衣服上,讓幼兒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互幫互助則讓幼兒體驗到了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溫情。
(五)大膽表現,體驗成功。
1、哇,你們的衣服多漂亮呀,我們來場時裝表演,讓大家都來欣賞欣賞我們漂亮的衣服,好不好?
2、幼兒進行時裝表演。
(此處是活動的最高潮,幼兒個個大膽展示自己的衣服,通過表演,他們體驗到了一種成就感以及裝飾活動帶來的樂趣)3、活動最後,師生共同與作品合影留念,讓幼兒再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在以後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創作精神。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用秋天的種子、樹葉等進行創作,讓更多的人參與時裝表演。
❷ 幼兒園大班秋季期的主題有哪些分別有什麼課程
大的主題有五到六個吧,好像是: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愛祖國、愛家鄉主題的、然後就是多彩的秋天,反正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再往後就是往冬天主題了,再加上一些動過手動腦的,比如「我發現的」等等,具體課程就不好回答了,得看教材,僅供參考。
❸ 什麼是幼兒園的主題活動
主題教學也可稱為多元智能主題活動。多元智能相信父母有所耳聞,多元智能是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的,他認為傳統的對於兒童智力的評價是錯誤的、單一的、片面的,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八項組成。這八方面的智能在不同的個體上表現得不一樣,所以教育工作者不能以單一智能評價幼兒。主題教學活動就是在此基礎上誕生的,主題活動是以一個話題為中心,進行延伸擴展,進而形成更多的話題和活動,在活動中貫穿語言、數學、空間、運動、音樂、人際等能力的培養目標。如秋天到了的主體,就是以秋天為中心,然後擴展到幾塊:秋天的天氣、秋天的衣服、秋天的果實、秋天的樹葉,再把每一塊細化為為具體活動,如:秋天的果實這塊,分為四個活動:果實分類(數學),採摘果實(自然認知),摘果子(音樂),撿麥穗(運動、數學),秋天的果實(散文詩,語言)。 1、主題活動貼近日常生活,幼兒興趣高。 幼兒園的主題一般選擇季節性、節日性以及幼兒的興趣點為話題,這樣的話題貼近生活,更容易被幼兒接受,幼兒也會比較感興趣,而且由於貼近生活,更具有實用性,能夠學以致用,當幼兒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後,學習的興趣會更濃。 2、主題活動更具系統性。 相對於傳統的分科教學來說,主題活動更具系統性。因為,主題活動是以一個話題為中心進行延伸的活動,這些活動僅僅圍繞這個話題而進行,這個話題始終貫穿與主題活動的始終,小的活動構成一個小主題,幾個小主題就構成最後的大主題。 3、主題活動更具靈活性。 相對與傳統的分科來說,主題活動更靈活,它可以根據時間、季節、節日以及孩子的興趣靈活地確定主題的內容,可以定一個大主題,幾個月完成,也可以定一個小主題,一個月或半個月完成,這樣的靈活的教學形式,是傳統的分科教學所不具備的。 另外,主題活動更注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區域活動就是一大特色,每次主題活動時,都會相應地組織一些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是主題教學的一部分,在主題活動中,幼兒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因此,有可能父母在某段時間會感到孩子不像分科教學那樣學到很多知識,但是長久的您就會發現,孩子的能力再逐漸提高,而且知識面會很廣,而不僅僅局限於書本的知識。
❹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找秋天反思活動
活動名稱:社會活動內容:金色的秋天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喜悅。 2、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和人們的活動,進一步認識秋季特徵。 活動准備:圖片、水果。 活動過程: 1、回憶秋遊的見聞。 2、觀察圖片。 (1)觀察圖片裡面菊花、一串紅等花卉。... (2)觀察柿樹、棗樹、石榴樹等結果的情況。 秋天,哪些花開了?許多樹上都結了什麼?秋天的樹木和夏天的有什麼不同?你知道哪些樹落葉嗎? (3)幼兒討論交流。 3、秋姑娘的禮物。 教師扮演秋姑娘,送來秋天的禮物,請幼兒品嘗水果。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中的圖片介紹,小朋友們能夠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變化,體會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對秋天裡的各種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體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