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課堂樂器小學音樂教學

課堂樂器小學音樂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28 12:13:51

Ⅰ 小學音樂中的打擊樂器有哪些

三角鐵、板抄鼓、小鈸、書鼓、沙槌等。

1、三角鐵

三角鐵又稱「三角鈴」,是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是管樂隊、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乃至歌舞劇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打擊樂器。常常在華彩性的樂段中加入演奏,以增強氣氛。

2、板鼓

板鼓,因常與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稱單皮(一面蒙皮)、班鼓(過去戲班專用)。是漢、納西、土家、侗、蒙古等族棰擊膜鳴樂器。流行於雲南、貴州、湖北、湖南 、廣西、廣東、內蒙古、河北等省區及全國各地。

3、小鈸

小鈸,又名小鑔。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京、水、仡佬、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壯語稱斜埃。流行於全國各地。 響銅制,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面直徑12厘米~14厘米,碗徑5厘米~7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碗頂鑽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

4、書鼓

書鼓,是漢族傳統棰擊膜鳴樂器之一。流行於全國各地,專用於中國北方說唱音樂「大鼓書」等各種鼓書伴奏。

5、沙槌

搖奏體鳴樂器,亦稱沙球。起源於南美印第安人的節奏性打擊樂器。傳統沙槌用一個球形干葫蘆,內裝一些干硬的種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蘆原有細長頸部為柄,搖動時硬粒撞擊葫蘆壁發聲。

Ⅱ 如何有效地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中實施民族樂器教學

音樂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音樂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影響到孩子的興趣、情操與個性的發展。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將來的高素質國民,音樂就像一把鑰匙,這把鑰匙不僅打開音樂體驗之門和為多學科的學習打開視窗,更加為人們的生活作出良好的導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於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審美情趣、塑造美的心靈具有重要的意義

Ⅲ 大家小學的時候音樂課都學的什麼樂器

豎笛,口琴,陶笛,這幾個花費小好入門。學校強一點的有揚琴神馬的。

Ⅳ 我是學聲樂的,也沒有接觸過其他樂器,現在在一個小學裡面教音樂,有興趣培訓課,我該設置點什麼科目呢

小學生嘛~除了聲樂也就是能弄一些器樂提高一下興趣了!小孩子嘛~好奇心強,啥都想專試試!不如你屬自學一點樂器?你學聲樂肯定有一定的基礎(個人沒學過聲樂)只要會樂理還有和聲學,那一般的樂器學到教小學生應該沒問題~但是這也需要時間……呃!那就做一點音樂相關的游戲活動?

Ⅳ 如何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組織簡單器樂教學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中心學校,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小學科的教學,所以我有幸一直擔任專職音樂教學。但是據了解,其他好多村小根本就沒有音樂專職教師 。大部分農村小學因為條件差,教師嚴重缺編,只能先將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主課排好,其他的課就算安排了,也沒有老師能勝任,會識譜、彈琴的老師少之甚少。音樂課上要是唱歌就唱流行歌曲,更多的被老師用來上語文、數學課。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我們的生活需要音樂,我們的教育需要音樂,我們的學生更不能沒有音樂,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不容質疑,根據我校的教學經驗經驗和長期摸索我總結了幾點方法。
一、加強專業知識培訓
面對農村小學專職音樂教師緊缺的現狀如果只靠分配一兩個專職音樂教師那也只能說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久而久之,我們的學生對此就要付出對音樂一無所知的沉痛代價。這次有幸參加暑期小學音樂教師在線培訓,真的是受益匪淺,我覺得對現有的教師進行最基本的音樂知識培訓就是個很好的辦法。農村小學的音樂課基本上是語文、數學、英語老師兼代,不少學校在排課表的時候也考慮到將音樂課排給在這方面有興趣愛好和基礎的教師,這個做法就很實在,更重要的還要對這些教師進行音樂基本技能的培訓。如果每個學校領導都非常重視這緊缺學科教師的培訓,並且想辦法去提高教師的素質,我想用不了多久我們的教師中就會涌現不少優秀的專、兼職的音樂教師。
二、重視課堂教學
音樂課堂教學,不能滿足以教唱幾首簡單歌曲為目標,更應該嚴格按照課本進行,因為它是一套比較科學的、系統的美育教材,其中圖文並茂,對學生的智力、興趣和知識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當然除此之外,新創作的優秀兒童歌曲,抒情歌曲和影視插曲,只要是適合兒童的心理、生理和小學課堂的,也未嘗不可,教師可以有所選擇。主要應以課本為核心,緊抓唱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欣賞三個部分的教學,其中唱歌和欣賞是主要內容;唱遊教學和器樂教學也是今後音樂教學中逐漸充實和完善的內容。唱歌教學中應著重訓練學生唱歌的基本技能,即姿勢、呼吸、發聲,咬字吐字等,結合歌曲採用導入新課、范唱、簡短討論、學習歌詞、學習歌曲,鞏固新歌的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聽覺和形象思維。適當向學生介紹變聲期與嗓音的保護知識,使他們不至於亂喊亂叫,掌握唱歌的基本技能。課堂力爭運用電子琴或手風琴為學生伴奏,條件不具備的學校教師可以選用適當的節奏樂器為學生敲出節奏,讓學生一邊聽節奏,一邊看譜唱曲填詞。引導學生用手劃拍子或擊掌拍出節奏,或按課本中的圖示要求用手勢做出2/4、3/4、4/4等拍子,課堂採取多種形式:如集體與個別、小組與小組爭奪小紅旗(或小紅花),男生與女生、上台表演與評論相結合的演唱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在導入新課後,首先讓學生聆聽歌曲音樂,如果採取這樣的方式:教師利用琴法中的刮奏奏出C大調音階1 2 3 4 5 6 7 i,這時學生即作伏桌休息狀態,此時讓學生仔細聽兩遍音樂,聽完又用刮奏i 7 6 5 4 3 2 1,學生立即恢復成聽講狀態,這樣就比直接讓學生聽音樂印象更深,課堂也活躍得多。
三、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也不可輕視
培養學生聽唱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具有音樂的表現能力。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形象化的直觀教學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有關音樂知識。常用的直觀教具有:①卡片;②掛圖(音樂家肖像、唱歌時各韻母口形圖等);③運用錄音機、錄像機、VCD、簡單多媒體等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直接感知、提高感性認識。此外,還可以根據條件和需要,在教學中製做更多的直觀教具(如人物、動物頭飾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樂理部分也可以採取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辦法進行,使學生得以掌握和鞏固。
四、把握欣賞教學的內容
許多老師對這方面的內容認為是無足輕重的,其實它也是音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部分。它的基本組織形式可分為課內欣賞和課外欣賞。課內欣賞的方法有:教師演唱、演奏或聽錄音和唱片,或觀看錄像。教師通過有表情的演唱或演奏,可以為學生創造直接模仿的條件,還可以即興設計一些舞蹈動作,師生共同表演,提高學生欣賞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對歌、樂曲的感受和理解。運用唱片或錄音、錄像進行欣賞,是擴大學生音樂視野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電化教學使學生經常欣賞音樂。
五、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聽說好多比較發達的國家現在都把課外活動視為正課,記入工作量,稱之為學校培養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搖籃。好多農村小學在課外活動方面,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它需要我們音樂教師的辛勤努力,密切配合課堂教學,才能使音樂教學成為一個整體,美育教育才不至於成為一句空話。
偉大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法國作家雨果也曾指出:開啟人類的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老一輩音樂家賀綠汀同志說過:音樂是培養人民高尚道德品質、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Ⅵ 小學生音樂課堂樂器的名稱

那個叫奧爾夫教具,有很多很多種

Ⅶ 小學音樂課什麼樂器適合進入課堂

器樂進課堂是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呢?我認為必須符合以下回這幾個條件答:一是要有統一調高的樂器,便於集體演奏;二是要價格便宜,經濟實惠;三是要音質好,音色美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四是技術要求不高,簡單易學。在豎笛、口琴、口風琴這三種樂器中,豎笛最便宜,攜帶方便,它是學音樂的入門樂器,不像竹笛大部分小學生都吹不響,又要笛膜。豎笛小學生一吹就響,容易掌握,只要老師教學得法,小學生很快就可掌握,一定能激發他們學音樂的興趣。口琴也體積小,攜帶方便,缺點是音孔不能直觀,低音區和高音區音階又不按順序排列,吹吸音也難記學生較難掌握,但只要能下功夫苦練,它確實是一件很好的樂器,它不但音色優美,還是一件和聲樂器,能獨奏、伴奏、合奏,各年級學生都適用。這三件樂器中,我認為口風琴最好,它是鍵盤樂器,鍵盤有利於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口風琴音量大,音色美,它能吹奏雙音、和弦、能轉調。學會口風琴後,再學鋼琴、電子琴、風琴、手風琴,就很省事。口風琴有十三鍵的、二十四鍵的、三十二鍵的,其中十三鍵的沒有黑鍵,不能變調,低年級初學者可選它。

閱讀全文

與課堂樂器小學音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