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學校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是創辦於1902年的一所百年名校。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學校均被公認為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校風嚴謹篤實、學生全面發展、科研成果顯著的學校。建國後,學校先後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學制改革試點學校、首批省級重點小學、首批省級實驗小學。是全國百所名牌小學之一、全國文教先進單位。曾獲得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等幾十項榮譽稱號。1992年以來多次獲得南京市文明單位、南京市模範小學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學校又獲得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文明學校、省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實驗學校、省體育傳統學校、省體育健康監測點學校和南京市教育系統師德先進群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坐落於雞鳴寺旁,北極閣下。佔地面積18132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 U字形教學樓大氣磅礴,學校整體建築風格朴實厚重。校園環境優美怡人,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金魚游弋,白鴿翩飛。蒼松翠柏,古樹名木是學校悠久歷史的見證;民國建築「杜威院」、「望鍾樓」得以保留,也見證了學校的百年滄桑。
我校的教師隊伍整齊,後勢強勁,學校現有37個班級,1600多名學生,95名教師。其中特級教師5名,中學高級教師12名。教師專科和專科以上學歷佔99%,其中碩士12人。學校共有區級和區級以上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科帶頭人43名。所有教師都具備合格的學歷和較強的專業技術水準及團結協作的精神。老師們處處以身垂範,愛崗敬業,使我校「代代名師代代強」的計劃得以有條不紊地推進。
1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我校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教育教學特質。學校從創辦之日起,就十分重視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建國以後,學校仍十分注重實驗研究。五十年代,學校先後進行過分組討論教學法、大單元教學法、蘇聯凱洛夫教學法的實驗研究,數學、自然、語文等學科的實驗研究持續不斷。1958年初,我校接受了省教育廳下達的試行小學五年制的實驗任務。試點班的斯霞、劉祥發老師自己擬定大綱、選編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積累經驗,使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斯霞老師總結出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章」的隨課文分散識字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法,並在全國推廣,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小學教育界的梅蘭芳」。 1980年,學校被列為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後,加大了在各學科堅持改革實驗的力度,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1983年由老校長陳樹民領銜開展的「聽讀欣賞」試驗,在省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總之,我校豐厚的歷史積淀、優質的辦學資源、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贊譽。
繼承前人思想的我們從學校一個多世紀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不斷尋找具有南師附小特色的教育理念,這就是「愛的教育」。它已經成為南師附小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辦學主張。
在「愛的教育」的指引下,我們在課程校本化建設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近幾年來,我校「訪學護照」的強勢推出,「閱讀銀行」的成功建立,「家長學堂」的多次舉辦,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創建了新的平台,這些舉措都讓人耳目一新。為了體現「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為學生持續發展奠基」的學校教育的使命,凸現我校「培德、啟智、融情」的新校風的精神實質,將活動課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我的課程我做主」,2008年,我們我們確立了每月一個主題的「附小兒童節」,通過感恩節、運動節、讀書節、藝術節、禮儀節、明星節等主題,開展綜合性的課程活動。努力為學生創造富有意義和童趣的校園生活。這些活動緊扣時代主題、學校特色和學生的生活實際,依據學生年齡特徵,分層次、有計劃地開展,讓南師附小真正成為了孩子們的「花園、學園、樂園」。
我校在閻勤校長的帶領下,努力以「愛的教育」為指導,「懷大愛心做小事情」,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立足課程校本建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堅持以建設「國內領先、國際知名,實驗性、示範性」的學校教育為目的,按照「觀念為先導、課堂為核心、科研為動力、內涵發展為方向」的辦學思路,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樹立質量意識、奉獻意識、特色意識和品牌意識,以飽滿的激情、科學的精神、求實的作風,為將學校真正建成全體師生的幸福家園而共同努力!
B. 小學教育教學中有哪些先進的教育理念
蹲下身子看孩子,經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孩子需要經常表揚和鼓勵,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等等吧,因為時間的關系不說了
C.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的學校簡介
南京市夫子廟小學始建於1907年,時值「廢科舉,辦新學」,就夫子廟學宮建校,是版中國最早興辦的新式學校之一,權是全國惟一一個以「夫子」命名的小學度過了100年的風雨歷程。1956年,因辦人民游樂場學校遷址。夫子廟小學秉承偉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弘揚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精華的同時,還在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學習方法、教育環境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和進展,學校編輯出版了專著《孔子教育智慧踐行錄》和校本教材《星星論語》。1989年起,學校毅然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開展了《教學過程中進行系統性分散考查》的研究,改一次性卷面考試為分散的多種形式的考查,改變百分評定法,採用等級評分和無劣等考查,改革了傳統的成績報告單。「考試改革」針對應試型教育的弊端,創造了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學生在「負擔的減輕」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D.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學校簡介
山東師范大學附抄屬小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自1955年春創建迄今已半個多世紀,近五十年風雨洗禮,鑄就了附小優質教學、全面發展的品牌和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的精神,是一所具有實驗性、示範性的省級規范化學校。現有在職教工15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達90%,省、市、區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60餘人。現任校長苗禾鳴。學校現有電教中心、微機室(2個)、語音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教科研室、電教信息中心等現代化教育設施,並實現了電視機、投影機、錄音機、錄像機、屏幕四機一幕聯網進教室的目標。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校領導正帶領全體教工面向二十一世紀,不斷深化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在辦學方面、辦學特色、辦學效益等方面追求規范、發展特色、創造卓越,爭創齊魯名校,努力擠身全國一流學校的行列。
E. 勝利小學的學校簡介
杭州市勝利小學系浙江省實驗學校,是教育部首批授牌命名的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素以專歷史久、設屬施全、觀念新、教風實、質量高著稱。其辦學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書院,是浙江省辦學歷史最長的學校之一。
其辦學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書院,是浙江省辦學歷史最長的學校之一。其辦學理念為注重生命關懷,提倡學校是孩子們的天地和樂園,學校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樂園;要為學校里的每一個人創造幸福的每一天。
師資力量: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校擁有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共有教職員工81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名,小學高級教師32名;省市教壇新秀13名,省市學科帶頭人3名,區級教壇新秀、區優秀教師27名。
辦學設施:
據有關數據顯示,學校擁有31個教學班,建有先進的校園網路、閉路電視系統、全塑膠的操場、跑道;擁有計算機房2個、多媒體教室31個、計算機100多台;演播、音樂、美術、舞蹈、電子琴、自然實驗、圖書、閱覽、勞技、科技、少先隊等專用教室一應俱全。
F. 知春里小學的學校簡介
知春里小學坐落在海淀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地帶,是一所年輕的,充版滿朝氣和活力的全權日制寄宿學校。學校擁有優美的育人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及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富有創新精神、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多年來,學校本著育人為本的思想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學生,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近幾年學校注意加強與國內外的文化交流,特別是與德國友誼校的交流互訪活動,為師生提供了開闊視野、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機會。我們以嚴謹求實的態度,不斷創新的精神,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使學校成為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樂學的現代化的優質學校。
G. 崇文小學的學校簡介
崇文小學位於東城區花市棗苑12號,交通便利,緊鄰東二環和明城牆遺址公園,是北京市唯一的公立全日制寄宿學校,擁有40多年的辦學歷史,自建校之日起就服務於外交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等中央單位,被稱為外交官子弟的搖籃。2003年9月遷入新型現代化社區,崇文區花市棗苑。全校佔地面積1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擁有一座五層的教學樓,教室寬敞明亮,配備美術、科學、舞蹈、音樂、計算機、鋼琴房、電子圖書室、電視台等專業教室,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衛生設施完善;擁有一座六層的宿舍樓,全部採用中央空調控製冷暖,1708米的地下溫泉讓孩子們天天享受溫泉浴;擁有一座兩層的綜合樓,一層是整潔衛生的餐廳,二層是標準的室內籃球館和羽毛球館;除此以外,學校還擁有一個200米環形跑道、100米直道的現代化室外運動場,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廣闊和安全的活動空間。學校現擁有28個教學班,1000多名學生,教職員工95人,擁有兩名特級教師和多名中學高級教師、市區級骨幹教師及區級學科帶頭人。崇文小學與多米尼克國是同心結結對國。現任校長白淑蘭,同時兼任崇文區政協委員、崇文區青聯委員,曾獲得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崇文區「10大優秀青年」、崇文區素質之星等榮譽稱號。
H. 實驗小學的學校簡介
漣水縣實驗小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與優良傳統的百年老校,她始建於1905年,是江蘇省首批確定的省級實驗小學,是國家、省、市重點課題實驗基地,是全縣基礎教育的窗口學校,龍頭學校。目前,學校地處漣城鎮中心地區,面臨五島公園,背依繁華市區,地理位置優越,校園環境優美,佔地2萬余平方米,在校生3000餘人,教職工160餘名。
百年來,學校以「創溫馨校園,辦模範學校,出一流質量,育全面人才」為目標,始終秉持「育人為根本,科研為先導,教學為中心,質量為生命」的辦學宗旨,著力實施依法管理、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力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打造「輕負擔、高質量、有特色」的品牌學校,取得了累累碩果。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小學語文自輔實驗研究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小學數學嘗試理論研究先進單位,全國教科研先進單位,全國體育達標先進單位,江蘇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單位,淮安市教學質量先進學校,淮安市平安創建先進基層單位,淮安市軟環境建設十佳單位,淮安市優秀家長學校等數百項殊榮,並連續八年榮獲縣教育系統年度目標綜合考評總分第一。
今天,漣水實小將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老校優勢,全力打造更高品位、更高氣勢、更優效益、更優質量的新型現代化學校。
I. 東風小學的學校簡介
東風小學位於九江市潯陽路,面臨秀美的甘棠湖,背依浩瀚長江。始建於1948年,原名新安小學,創始人吳震東(現為湖南大學教授)。1949年6月九江市政府接管後改名為九江市第三小學。1951年6月收編了美國教會——翹材小學。1966年8月更名為東風小學。學校總佔地面積43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 東風小學現有學生3000多人;擁有一支由百名教室組成的高素質隊伍,其中中教高級6人,小教高級教師53人,在課改大潮中,學校涌現出了一批業務精良、品德優秀的課改先鋒和師德標兵,其中市、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明星28人。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建立了校園網,成立了自己的網站,面向全國發布校園信息。
東風小學一貫注重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以「誠實、文明、活潑、進取」的校風自勵;以全新的理念、務實的態度、科學的管理來狠抓教師隊伍的建設和規范學生行為習慣。
1998年評為全國嘗試教學基地;2000年教育部「四結合」教改實驗學校和少兒計算機培訓基地;同年評為江西省現代化教育示範學校;2002年評為中央電教館「全國素質教育電影課題實驗學校」;2002年評為九江市德育體示範學校,同年被人民解放軍94940部隊評為「擁軍楷模學校」。2003年創建「學習型學校」,2005年申辦為:「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實驗校(國家十一五重點課題)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授予教育信息化理事單位。2001年以來校內教師獲得省級以上獎項40多人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