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學科教研》是正規期刊嗎
《學科教研》是正規期刊。
是由遼寧省教育廳主管、遼寧師范大學主辦的教專育理論刊物屬,為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
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為繁榮教育理論研究,促進教育科學發展,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成功的教育經驗、實驗和理論,繼承民族教育遺產,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
(1)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論文擴展閱讀
【投稿須知】
1、論文要求: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語言文字合乎規范,有獨到見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踐借鑒價值(來稿一律採用電子版本word文檔);
2、文章的格式要求為:在題目下邊寫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省份、城市、郵編,然後是摘要、關鍵詞、正文;很多作來者稿署名時須徵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後次序,接到錄用通知後不再改動(附個人聯系方式);
② 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有效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論文教師
頒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意義《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語言專文字方面的專門屬法律,它的頒行是我國社會語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一)有利於鞏固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事實上的「全國通用」地位,增進各民族、各地區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是使口語書面化的工具。(二)有利於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 (三)有利於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工作,是普及教育、發展科技、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先導工程。 (四)有利於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社會應用的管理。(五)有利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③ 急需關於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的論文。格式必須是標准格式 字數在3000字左右 網上下的不要!
可以的,你q我幫你寫
④ 急需關於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的論文。
【內容提要】:探究源於問題,有問題才會引發探究的興趣和深入。如何讓學生了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順利地完成探究活動,並使探究充實有效,是一線科學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更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重要過程和方法。
【關鍵詞】:探究學習 提出問題 有效教學
科學探究學習中,問題是探究的起點,更是貫徹整個探究活動的主線。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只有產生了問題才會去試圖解決問題,為解決問題而建立假設進而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收集有關證據用來檢驗假設,因此如何使學生產生有價值的問題,並且在有限的時間里展開有效的探究,是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傳統的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的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方面有獨到的一面,但是它最大的不足是忽視了學生的主觀的動性和創新意識的開發和培養,因此,教師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的主動發現問題、產生問題並提出問題。
一、在觀察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兒童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慾望是科學探究的問題 「葯引」,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極大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面對一些新鮮的事物,學生總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來。可是,如果教師在科學教學開始就讓學生直接提出問題,這樣學生會由於缺乏對認知對象的充分感知和細致的觀察,他們提出的問題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並且渴望得到終極的直接的答案,這種做法將是影響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與科學課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相違背。所以要想學生們主產生問題就必須注重觀察——有觀察對象、觀察目的、觀察要求等。
問題的產生源於對自然現象、生活現象的觀察,在觀察中才能獲得對認知對象充分的感知,才容易形成明確、具體的問題。學生由於細致觀察,而獲得了大量感性認識,對觀察到的現象能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作出合理的解釋,當解釋不了時,問題就產生了。由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建立在認知的基礎上,所以問題就會集中而明確,充分突出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在進行有結構材料的探究活動教學時,總是採用這種教學過程:先進觀察方法的指導,然後進行觀察記錄,並提出自己的問題,它是有一定的引導性和暗示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生通過對結構材料的觀察所以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如在《認識常見的岩石》一課是,我把一塊大石頭放在桌上展示讓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後提出的問題有:這塊岩石從哪兒搬來?岩石有哪些特點?岩石有哪些種類?岩石有什麼用途……基於親身的感知,學生提出的問題具有明確的現實性和科學性,而對這些問題,我讓學生思考:哪些問題比較適合我們在課堂內解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使課堂教學緊湊而有效。
二、在矛盾沖突中促使學生產生問題
當現實與已有的認識、經驗發生沖突時就會產生矛盾。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製造這種矛盾、利用這種矛盾,更要突顯這種矛盾,促使學生產生問題,從而建立探究的目標和方向。
在突顯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已有的認識、經驗,然後就針對性地選擇事例或現象,列舉常見現象按常規容易出現錯誤或意外的結果。
如要求學生對 「加穿衣服讓我們熱起來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問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後,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假設衣服能給我們增加熱量,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思維論證——那麼衣櫃里掛滿衣服,為什麼衣櫃的溫度不會上升?這與假設的結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設不能成立,這矛盾的基礎進而提出要證明衣服能否給身體帶來熱,我們應該設計一個什麼樣的實驗來進行觀測呢?這種通過思維論證,又通過實驗驗證,學生深切體會到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不斷產生新問題,這些新問題能促使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究,這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所追求的目標嗎?
「問題——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產生新的問題……」這樣一個連續的探究過程,對學生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對問題和現象進行探究、驗證,養成科學學習的方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三、在探究過程中促使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
科學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無止境的探究過程。杜威說:「知識決不是固定的、永恆不變的,它是作為一個探究過程的起點,它始終有待再考察、再檢驗、再證實、如同人們始終會遇到新的不明確的困難情況一樣。」
在《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中,在這之前教學內容安排的都是在關注物體本身上,學生也很少會關注到液體的性質。在第一個活動中——同一個馬鈴薯在不同液體的不同狀況的現象出現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很自然就會提到液體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變化,這與前面所學的有關物體沉浮的知識聯系起來了,展開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的探究。這樣前一個探究結果很自然的就延伸到下一個問題了。
液體對物體沉浮的影響雖然早有定論,但今天是學生直接探究活動中自己發現並提出的,他們雖然不是科學家可他們確確實實直接在搞「科學」,這難道不正是我們科學課教師所追求嗎?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發現問題,並主動提出問題,從而養成對科學探究的興趣,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古人雲:「學則須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做學問的開始,是吸取知識的動力。在科學探究學習中,發現總是是思維論證和假設的基礎,是科學探究的前提。
「學貴有思,思起於疑」問題是探究的起點,也是探究的核心,在科學教學熾,要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使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會提問題,敢提問題,善提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書目:
1、〈〈科學(3-6年級)課程標准〉〉(實驗稿)
2、張紅霞 《科學究竟是什麼》
3、韋 鈺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
⑤ 初中語文副高職稱論文題目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對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申報一級教師任職資格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學校教師
(2013年,作為過渡,在教育教學類CN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1篇,經專家鑒定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視為符合教科研課題要求)
(二) 教研人員
1、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2篇。
2、並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1篇。
申報高級教師任職資格人員具備條件:
(一)學校教師
1、在教育教學類CN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2篇,經專家鑒定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視為符合教科研課題要求
(三)教研人員
1、省教研員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教科研論文3篇(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市、縣教研員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教科研論文2篇,鄉鎮中心學校從事教研工作的人員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學科教科研論文1篇。
申報正高級教師任職資格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學校教師
1、 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學科學術論文3篇(其中至少1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正式出版學術著作1部(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或參編過經國家、省中小學教材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教科書或3萬字以上的教師指導用書,同時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1篇。
(二) 校(園)長
1、 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學科學術論文3篇(其中至少2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正式出版學術著作1部(本人撰寫6萬字以上),或參編過經國家、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教科書或3萬字以上的教師指導用書,同時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本學科學術論文2篇。
(三) 教研人員
1、 在教育教學類CN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學科學術論文5篇(其中至少3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或者正式出版學術著作1部(本人撰寫10萬字以上)、參編過經國家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教科書,同時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獨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學科學術論文3篇。
九品論文網、提供論文發表,職稱論文發表,教育論文發表,學術論文,建築論文發表,醫學論文發表。論文領域:教育,建築,經濟,管理,社科,醫學 ,文學 ,農業 ,體育 ,財會,科技,機械 ,計算機 ,法學,藝術,新聞,工程 ,交通 ,理工,護理等專業。
⑥ 學科教學屬於教育學嗎
屬於。學來科教學是以實自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教育學考研屬於我國正規研究生考試中的一個一級學科專業。其擁有二級學科諸如教育學原理、教育史、比較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特殊教育學等。
二級學科之下,還分為諸多教育學方向,如教育學原理二級學科下面常見的專業方向有:教育基本理論與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與法學,家庭教育,德育原理等。
(6)中小學各學科教學論文擴展閱讀:
學科教學就業方向
1、普通高校
這是教育學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學、比較教育學、教育哲學等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的主要的去向,但現在碩士生進高校越來越難,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學歷,所以考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讀博士的准備了。
2、中小學校
隨著中小學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教師這個職業本身比較穩定,越來越多教育類專業尤其是課程與教學論的碩士畢業生開始進入中小學校。
3、特殊教育機構
特殊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他們畢業後主要在特殊教育機構及與特殊教育相關的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理論研究、管理工作等。
⑦ 江蘇省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有什麼用
為了總結、交流全省廣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取得的寶貴經驗,鼓勵教師和教研員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特別是課堂教學的研究,促進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業務水平,進一步推動我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我室決定組織2014年江蘇省優秀教學論文評比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評學科
2014年江蘇省優秀教學論文評比的學科有:幼兒園,小學品德、數學、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初中數學、歷史、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高中數學、生物、歷史、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二、論文要求
1.教學論文應突出科學性、前瞻性、實踐性,立意新穎,觀點明確,論證充分,給人啟迪,對學科教學有較深刻的見解;能體現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探索、新成果;關注教學改革、評價改革的熱點,關注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有自己的思考與發現等。
2.參評論文題目自擬,內容自定,應注重理論思考和實踐研究,屬於工作總結或解題指導等文章不予評比。
3.引用他人原始資料的信息、觀點、句子等應做標注,文責自負,堅決反對抄襲行為,一旦發現將取消參評資格,並通知作者所在單位及所在市、縣(市、區)教研室。
4.論文字數在3000 - 5000字為宜。
三、報送要求
l.各市在廣泛發動的基礎上,經評審後推薦幼兒園和小學、初中參評學科各20篇,高中參評學科各10篇(包括紙質稿一式1份和電子稿1份),參加省優秀教學論文評比。
2.參評論文的作者,必須填寫《2014年江蘇省優秀教學論文評比申報表》(見附件2)並置於論文前裝訂,隨參評論文一起上報。每位作者只能報送1篇論文。
3.論文的格式為:標題用宋體三號加粗,正文小標題用宋體四號加粗,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不加粗。「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用【】黑體五號加粗,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內容用宋體五號不加粗。論文標明頁碼「第1頁,第2頁…」,用A4紙列印。
4.送評論文,各市請以學科為單位填寫《2014年江蘇省優秀教學論文評比各市匯總目錄》(見附件1),於2014年10月15日前,將本市的參評論文和附件1(文本和電子稿各1份)報至我室各有關學科聯系人。
⑧ 學科教學論文
如何轉化後進生
〔關鍵詞〕 後進生;轉化;策略;心得
滿腔熱誠,奉獻愛心
世界上萬事萬物盡管其復雜多變,但只要做具體工作的人以誠摯的愛心執著地去做,事物總會朝著人們的願望來發展和轉變。轉化「後進生」的工作也一樣需要誠摯的愛心和執著的努力。
後進生往往容易受人指責和歧視,他們渴望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寬容。當老師和同學誤解並苛責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不滿、委屈和壓抑,從而產生對抗心理。所以,教師只要對「後進生」特別的關心和愛護,就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使他們主動地接受教育並努力學習。我班學生楊某,經常遲到早退,上課打瞌睡,很少交作業,頂撞老師,任課老師都對他很反感。為了教育好他,我通過一些途徑弄清了原因,原來他父母已離異,這給他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因而他對身邊的人沒有親近感,對學習沒有興趣,不遵守校紀校規,徹夜迷戀武俠、言情小說,以尋找新的精神空間。我知道他希望有人理解他、親近他。於是,我便經常和他談心,告訴他,父母的離異是家庭的不幸,做子女的在短期內自然很難接受,但是一味地陷入在對此事的考慮和怨恨之中,既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又疏遠父子、母子關系,同時還給自己增加無端的痛苦。學習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如不及早省悟,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高中階段的學習很快就要結束,到那時升學無望,豈不是更痛心,又讓父母親失望?我的一番勸解起到了良好效果,幾周後,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沉默寡言了。同時我還告訴全班同學不要歧視他,要主動和他交朋友,使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經過多方面的工作,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各方面均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生楊某的轉化告訴我們,只要尊重、信任、平等地對待「後進生」,用自己的愛心去呼喚他們的心靈,我們的教育就會達到目的。
找准「閃光點」,揚長避短
一個工作細心的老師對「後進生」心中細微的變化和生活中的異常舉動都能及時發現。特別是能夠找到「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對他們每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能及時而恰當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領略成功的快感,從而增強自信心,以激勵其進步。我班另一學生陳某,因家居縣城,在讀小學和初中時,和周圍一些輟學的未成年人交往較多,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說謊、抽煙、打群架,無視校紀校規,確實是班上的「老大難」。但是該生卻有一個明顯的長處——樂於助人,熱心為同學服務,關心班級榮譽。於是我就充分肯定他的這些長處,多次和他談心。我告訴他,一個人來到世上,無論做什麼,做大事或做小事,都要受到人們的評價。當然誰都希望自己周圍的人對自己有個好的評價,這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人的本性。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但一個善於改正自己缺點的人才會走向成功。
在我和學生陳某多次談話之後,我讓他擔任生活委員,負責班上的衛生工作。他不但工作負責,還克服了紀律性不強的缺點,逐漸杜絕了吸煙等不良習慣,也從未和其他同學打架,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的進步。
持之以恆,耐心轉化
後進生的轉化,一般要經過醒悟、進步、反復、鞏固、穩定的過程。「反復」說明轉變工作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後進生內心世界常處於矛盾和沖突之中,自信與自卑、努力與懈怠、開朗與憂傷、大膽與怯懦、自主與依賴交替發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持之以恆,要有足夠的耐心,按照「反復——鞏固——再反復——再鞏固」的規律,深入細致地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以前我帶的班上學生丁某原來只是紀律性不強,學習不努力,成績較差,經過一段時間的說服教育後他有了明顯的進步,能較好地遵守紀律,學習比原來認真了許多。可是半學期後,卻突然發生了變化,他開始迷戀網吧。發現這一變化後,我立即找其了解情況,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起初,該生拒絕和我進行思想交流,不告訴其中原因,似有難言之隱,面對這種情況,我主動去家訪,始知其父患重病,家庭經濟困難,無力供她上學,打算讓她去打工以緩解家庭困難。對此,我又找她談心,對她的家庭狀況深表同情,讓她和班上優秀學生坐在一起,並且鼓勵她要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給她補課,讓她完成學業。同時還讓班上學生代表到她家看望她患病的父親,勸導不要讓丁某輟學。盡管如此,丁某仍對繼續學習信心不足,時有遲到現象發生。有一次她遲到五分鍾,我不但沒有批評她,反而表揚她說:「你昨天遲到了十五分鍾,今天只遲到五分鍾,有進步,相信你明天能准點進教室」。果然,從第二天起她再也沒有遲到過。在以後的日子裡,她紀律性強多了。幾周後,她開始與班上紀律性強、學習好的同學來往,也告別了網吧,並認真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畢業後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