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課觀察金魚250字作文
我家養了兩條小金魚。一條叫「一點紅」,因為它全身都是白色的,只有頭頂上有一塊小紅點兒。另一條遍身都是紅色的,挺著大大的肚子,尾巴在在水中飄飄搖搖,像小姑娘的紅紗裙,所以我就叫它「紅綉球」。在我心裡,「紅綉球」還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呢!呵呵,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好運!
兩條小金魚剛住進我家的時候,對周圍的一切都感覺很陌生。只要我一走到它們面前,它們就會在魚缸里亂撞,不是撞到了魚缸,就是兩個小傢伙撞個大碰頭。我非常擔心,因為我生怕它們被撞傷了。所以我只好遠遠地看著它們。
過了兩三天,它們像是熟悉了這里的環境,當我靠近的時候,它們依然悠閑自在。每次走近它們,「一點紅」總是最先浮上水面,不大一會兒,「紅綉球」也探出頭來。兩個小傢伙嘴巴一開一合,原地繞著圈圈,好像在問我要吃的。看到它們可愛的樣子,我就會低下頭跟它「聊天」,賞它們一些美食。每當這個時候,我發現「紅綉球」總是欺負「一點紅」,愛從它嘴邊奪食吃。難道,「紅綉球」看透了我的心思,它也知道我特別喜歡它?
說真的,至從有了這兩「紅」,我的日子還真算得上紅紅火火呢!
【第二篇】:金魚來了我家
「嘟嘟」你瞧,爸爸回來了,我打開大門,就看見爸爸手裡提著瓶子裝著的兩條小魚,一隻金色的金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很興奮的樣子,另一隻是黑色的金魚,它的頭搖來搖去,好像在看它的新家。
我把小魚放進魚缸里,可愛極了,就把一隻海豚的雕塑玩具放進了魚缸里。小魚更開心了,金魚在海豚的邊上游來游去好像在保護這只海豚,黑色的小魚的頭碰著海豚的頭,小魚好像在說:「我們一起捉迷藏。」
那隻金色的小魚穿著金色的百摺裙,在水裡轉著圈好像在跳芭蕾舞,頭有節奏地搖了搖,眼睛一眨一眨好象在說:「我跳得好看嗎?」。
我每天給它們食物,我把食物放進魚缸里,金色小魚慢慢地游過來在咬到食物就往後游,而那隻黑金魚不這樣,它在我面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看了很奇怪,就問媽媽這是為什麼。媽媽回答可能是黑色的魚不怕人吧。
晚上我去看小魚,我看見小魚一點也不動,就動了它一下,小魚就馬上游到了海豚邊上,而那隻黑金魚是把肚子向上,我也動了一下,小魚也馬上游到了海豚邊上。原來它們這樣睡覺!!!!!
我的小魚可愛吧!你喜歡嗎???
㈡ 小學科學實驗:魚的觀察和研究
「今天好快樂復,半個小時就制寫完了作業,真棒! 」我自言自語道.剩下的時間做什麼呢? 我該去看看媽媽買來的小金魚.我快步走到扁圓形的魚缸前,魚兒好像歡迎我似的,一上一下地向我游來.其中,獅子頭金魚揚著大腦袋,甩著紅白相間的尾巴,好像在炫耀自己的美。
㈢ 幼兒小班科學《不眨眼的小金魚》教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版、情感態度價值觀。權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㈣ 托班小金魚找尾巴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及要求:
1、能將樹葉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2、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版快樂情緒權
活動准備:
導入部分
1、出示掛圖
2、根據掛圖教師創編故事(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有幾條小金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做游戲,忽然有的小金魚尾巴不見了,小金魚很著急,小金魚說,小朋友們,我沒有尾巴就不會游泳了,怎麼辦呢?小朋友們,我們幫小金魚想想辦法好嗎?
尋找金魚的尾巴
1、下位尋找樹葉,教師引導幼兒在樹葉中識別,找出最像小金魚尾巴的樹葉。
2、找到後請幼兒回到位子上去
小結:這下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好嗎?
教師示範粘貼方法
1、把樹葉的一面塗上漿糊,貼在小金魚的尾部,用手輕輕按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小結:對幼兒作品教師表示肯定。
活動延伸:讓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
活動效果評析:
㈤ 一篇小學生科技小論文、關於養金魚、
喂金魚的時候不能放太多食物,否則它會一直吃,一直吃,直到撐死為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簡單地想一想就知道,無論是野生的鯽魚,還是公園池塘里養的金魚,都有吃不完的水草魚蟲,它們都好好地活著,也不會把水裡的食物全吃光,這就說明金魚和其他魚類一樣,並不是不知饜足的。
金魚:脆弱不是我的錯
要弄清楚金魚會不會吃撐死,先來了解一下金魚消化系統的構造,看看它有沒有先天不足的地方吧。
不同種類的魚,消化系統差異比較大,從消化道的角度來說,魚分為有胃魚和無胃魚,鯽魚和常見的鯉魚、草魚等都屬於無胃魚。對無胃魚而言,在食道後部和腸道最前部之間有一個膨大部分,但卻不能算是胃,這個膨大部分只有貯存食物的功能,而不能分泌胃蛋白酶參與消化,因此消化能力較差。無胃魚的飽食感往往比較遲鈍,一般有胃魚能量攝取足夠時便不再就食,而無胃魚在飼料充足的情況下則容易吃得比需求量略多,但「反應慢」並不意味著就是「不知飽」。
有胃魚多是肉食性的,腸道長度很短,而無胃魚多是雜食性的,由於沒有胃,消化功能全由腸道完成,因此擁有比有胃魚更長的腸道,但與陸生動物相當於體長5-6倍的腸道相比,無胃魚的腸道還是很短,多為體長的2倍左右。總體而言,魚類消化道短,容納能力差,因此飼喂時往往採取「多次少喂」的方式。
此外,魚類的食管很短,而且多數雜食性的魚沒有牙齒,所以對食物的顆粒大小、形狀都有較高的要求,鯽魚也具備這兩項特點。
魚類的消化吸收能力比陸生動物弱,對食物的要求又高,無胃魚的飽食感又更為遲鈍,因此飼喂不當容易造成死亡,而金魚是根據外形進行選育的,其身體調節能力和抵抗力比野生鯽魚要更差,這就形成了「金魚容易被魚食撐死」的現象。
兇手還是「剩飯」,「撐死」卻是假象
真正養過魚的人,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金魚還是熱帶魚、龍魚等家養觀賞魚類,在投入過多魚食時,並不會把魚食全部吃掉,而是吃飽了就不吃了,但魚食過多確實容易造成魚兒的死亡,這是為什麼呢?
金魚的飼料一般有活食(如魚蟲、孑孓、紅線蟲等)和合成魚食,無論是哪一種,投喂過量時金魚都會將吃不完的飼料剩下,這就造成了問題。
作為無胃魚,在魚食充分的條件下,金魚會吃得有點撐,這對魚類脆弱的消化系統就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同時飽食後的金魚為了消化食物,需氧量會增加。而過量的食物在水中會被微生物分解而腐壞變質,一方面腐壞過程中會產生各種有毒害的代謝產物,污染水質,另一方面分解過程會消耗水中溶解的氧,如果投喂的是活食,則魚蟲本身也會爭奪水中的氧。
於是,在過量投喂魚食後,就會出現水質變壞,以及水中的含氧量下降,而金魚的需氧量增加的問題,當水中溶解氧不足時,金魚就會由於缺氧導致各器官機能出現障礙,而消化道此時已承受了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金魚就很可能死亡。因此,金魚「被撐死」的問題關鍵不在於金魚「不知飽」,而在於「剩飯」。
當然,其他一些原因也有可能導致形成金魚「被撐死」的假象。比如合成魚食吸水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膨脹,可能撐壞金魚的消化道;魚食顆粒過大或粗糙尖銳,損傷了金魚的消化道等。不過,在大多數被誤認為是「撐死」的案例里,消耗掉水中溶解氧、產生毒素的魚缸內過量魚食,才是殺死金魚的真正兇手。
㈥ 觀察金魚的科學觀察報告怎麼寫格式。
3月14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我家養了七條生龍活虎的錦鯉。有的是大紅色,如一個個游動的小太陽;有的是橙色,像一個個大橘子;還有的是花色,像一條條變色龍。小魚兒的形狀是流線形,體長在6~12厘米之間。我同時喂給它們魚食和花捲末,它們似乎更愛吃花捲末。它們呼吸和進食時,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張一合,利用吸力將食物送入嘴裡。
3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 陰
今天,我家的小錦鯉特別活潑可愛!我餵食時,發現它們個個擺動著長而白的尾鰭和長在腹部的鰭,利用流線形的身子和靈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搶食。它們的膽子也很小,一有什麼動靜或聲音,就會滿池子亂跑。有時兩條魚撞上了,還會用尾巴擺動著打對方的背鰭,好像在傳遞什麼信息。它們游動時尾巴在98~180度之間擺動。很悠閑時,它們會一條一條地「躺」在魚池角落裡休息,好像怕影響了同伴似的;生氣或害怕時,回很快「躲」到其它魚中,好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一樣。
3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今天,我剛喂完魚食,只見一隻體寬2厘米,體長7~8厘米的花斑錦鯉從口中吐出一條2~3厘米的深綠色物體。它吐完後,用嘴吸了幾口氣,遊走了。其它幾條魚也接二連三地吐出此類分泌物。我想,這種白色和深綠色的分泌物可能為它們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細菌……。看來,沒有豐富的知識無法探索大自然!
3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 雨轉陰
今天,我將魚食放在一個鉤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鍾,一條貪吃的小魚遊了過來。突然,我將小鉤提起,小魚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擺動,兩個肚鰭用力前後搖動。一轉眼,跳離水平面2~4厘米,然後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渦。我查找了資料:鯉魚(錦鯉)確實會跳,最高跳過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鯉魚經常在太陽落山時跳出水面嬉戲。民間也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3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 晴
今天,我要給魚換水了。換水前,魚兒都靜悄悄的,好像怕誰發現了,「躲」在水深8~9厘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東西,也「守株待兔」,等著它自己沉下來。可剛換了水,魚兒們都把魚鰭一搖一擺的,互相追逐嬉戲。餵食時,個個爭先恐後地吃著食。為什麼前後變化這樣大呢?我個人認為:鯉魚雖是在河、湖中長大的,習慣了長期不換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歡干凈的家一樣,魚也喜歡干凈的水。干凈的水不僅「空氣新鮮」,而且沒有滿池的排泄物,魚當然喜歡!
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 晴轉多雲
魚兒是很喜歡玩耍的!它們時而向上撲食,時而向下沖擊,時而在水中你追我趕。可是,這些都是魚的正著游,難道它們不會「倒著走」嗎?通過觀察,我的答案是會。不信,看看我家的錦鯉。小傢伙向前游時,肚鰭向後劃,身體和尾巴左右劃動,產生一股旋渦流推動魚向前。所以有時它們可以藉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後游時,肚鰭向前劃動,像我們劃船一樣產生一股推動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擺動,魚自然就「倒車」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㈦ 小學科學說課稿反思與評價怎麼寫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自選課題口語交際《可愛的小動物》。本課有三幅圖,圖上分別畫著小男孩喂小兔子、小女孩喂雞、小男孩觀看金魚。圖下有兩個討論題,第一題要求學生回答有沒有養過小動物,最喜歡哪種小動物;第二題要求學生回答喜歡這種小動物的原因。2.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本課學習目標如下: (1)能力目標: A.學習觀察畫面內容,培養觀察能力。 B.能用幾句話說出自己喜歡哪幾種小動物,為什麼喜歡,並通過問答、評議、補充等,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2)情感目標: A.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 B.與別人交談時注意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建立表達的自信心。 (3)知識目標: A.了解一些有關小動物的知識。 二、說教學方法、教具准備 1、教法、學法 針對學生和本課的特點,我認為應以形象思維為主,談話教學法貫穿始終,並輔以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引導學生主要採用提問法、小組交流法,鼓勵學生加強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 2.教學准備 根據兒童心理學的提示,低年級學生的無意注意佔優勢,為了刺激學生的無意注意,我在課前准備了CAI課件。 三、說教程 如果說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那麼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養過小動物嗎?喜歡它們嗎?你瞧,小哥哥、小姐姐和它們多親密啊! (播放由課本中三幅插圖製作的動畫片) 教師:這節課,你們就把自己喜歡的可愛的小動物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板書課題:可愛的小動物 (二)依據課件,指導說話 1.請小朋友看圖畫,畫面中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你為什麼喜歡? (學生說話時可播放相關的動畫) 2.指導學生說話 (學生可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如小動物可愛的外形、動作、叫聲、生活習性、與人的關系、為人類所作的貢獻等) (教師利用教學條件,再現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形象) (三)小組交流,練習說話 小動物是多麼可愛呀!每個小朋友都想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說給別人聽,是嗎?請同學們按共同的愛好自願結合成小組,互相說一說。 (自由組合,靈活的練說形式加強了學生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每個小組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件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四)集體交際,反饋說話 1.在黑板上貼「小動物展覽會」的字樣,請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圖片、照片、錄音、錄像)或者把沒有危險的小動物帶來,進行展示,自己擔當講解員。提醒學生注意說出介紹的是哪種小動物,為什麼喜歡它? 2.小朋友根據展出的小動物互相質疑(如:對小動物不了解的方面),展示的同學要做出回答。同學之間也可以針對討論互相質疑答疑。 (五)動物欣賞,擴展說話 1.「小動物展覽會」多熱鬧呀!你要評選誰做最佳講解員?為什麼? 2.說一說你又了解了哪些小動物呢? (六)趣味練習,鞏固說話 播放「動物世界」的生動錄像,學生以搶答競猜形式指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形象,並說明理由,教師獎勵表達優秀者小動物頭飾。 (七)擴展活動 請爸爸媽媽在節假日里帶你到動物園去參觀,並在參觀過程中向爸爸媽媽介紹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
㈧ 幼兒園科學〈美麗的小金魚〉公開課教案設計意圖
一、選題 選題在學術論文寫作中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只有研究有意義的課題,才能獲得好的效果,對科學事業和現實生活有益處;而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 論文寫作得再美,也是沒有科學價值的。錢學森教授認為:「研究課題要緊密結合國家的需 要。……在研究方法上要防止鑽牛角尖,搞煩瑣 哲學 。 目前 在 社會 科學中,有的人就古人的 一句話大作文章,反復考證,寫一大篇論文,我看沒有什麼意思。」因此,我們要選擇有科 學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和寫作。那麼,應該根據哪些原則來選題呢? (一)具有科學性。它應包括:急待解決的課題;科學上的新發現,新創造;學科上短 缺或空白的填補; 通行說法的糾正;前人理論的補充;等等。 (二)有利於展開。指的是:要有濃厚的興趣;能發揮業務專長;先易後難,大小適中; 已佔有一定的資料;能得到導師指導;在一定時間內能完成;對題目加以限定。 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發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根狀莖的發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