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科學陀螺轉起來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陀螺轉起來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0-12-27 13:02:06

Ⅰ 怎麼才能讓陀螺轉起來

1.將桑樹皮系於棍尾。
2.再將桑樹皮順時針方向纏繞在陀螺頭部近1cm處。
3.將陀螺版放權於平地上,左手輕按陀螺頭部防倒下,右手拿住棍頭用力一扯,陀螺就開始轉了。
4.開始轉動時,你要揮動棍子帶動桑樹皮平行於陀螺的方向抽打陀螺腰部(力度要稍大點),陀螺就穩了。

Ⅱ 怎麼先讓陀螺轉起來

1、紙陀螺,由於紙來陀螺的源體積小,所以只要利用大拇指和食指,緊緊地握住紙陀螺的軸柄上端,急速捻轉放在桌上,紙陀螺就會單腳獨立旋轉起來。

2、銅錢陀螺,銅錢陀螺的玩法也和紙陀螺相同,用手捻,就可以旋轉了。

3、線軸陀螺,線軸陀螺的玩法,也是利用手捻的方式就可以旋轉了。

4、竹陀螺,先將粗棉線穿過竹片,然後纏卷在竹柄上,要注意,應該由上而下繞。等到纏好了以後,一手執線端,向後抽,兩只手同時用力的時候,陀螺就會向前沖過去,而且發出嗡嗡的聲音。


(2)幼兒園科學陀螺轉起來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陀螺原理

陀螺在旋轉的時候,不但圍繞本身的軸線轉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作錐形運動。也就是說,陀螺一面圍繞本身的軸線作「自轉」,一面圍繞垂直軸作「進動」。

也即陀螺並非垂直立於地面之上,而是對地面法線有一定的偏離,向地面有一些傾斜。所以重力對陀螺的力矩不為零,而陀螺的進動角動量可以平衡重力矩的作用,所以陀螺在旋轉時不會倒向地面。

陀螺圍繞自身軸線作「自轉」的快慢,決定著陀螺擺動角的大小。轉得越慢,擺動角越大,穩定性越差;轉得越快,擺動角越小,因而穩定性也就越好。

Ⅲ 陀螺為什麼轉起來就能 尖足而立,不轉就會歪倒

高速旋轉的東西有一個特性,就是它能保持轉軸的方向不變。這個特性就叫陀螺的穩定性

Ⅳ 我們玩的陀螺轉起來是平移現象. ___(判斷對錯)

我們玩的陀螺轉起來是旋轉現象,不是平移現象;
故答案為:×.

Ⅳ 課本立起來,陀螺轉起來的作文

「爸爸,那是什麼啊?」「那叫陀螺。」從小對一切事物擁有強烈好奇心的我,心裡總是滿載著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父母便是我的「智慧老人」,那時的我總感到他們真是無所不知!望著在地上轉動的陀螺,心中不免產生一種嚮往感,但我心知家中並不富裕,怎會花錢給我買?這個小小心願便在心中發芽了。
陀螺在我小小的心靈中轉啊轉,轉眼到了我上學的年齡,爸爸問我:「月,你該上學了,爸爸可以給你買個禮物,想要什麼呀?」我驚訝萬分,心中不免有種說不出的激動。機會將至,我鄭重地向爸爸說:「爸爸,我想要個陀螺!」「好,沒問題,咱們去上學,明天就給你買。」我激動不已。第二天一大早,我摸到枕頭邊,只感到有一硬物,我起身一看,只見一精美陀螺正安穩地躺在我的枕邊。啊!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試著拉動它,陀螺邊在床頭安然自得地旋轉起來!我的小小心靈,真正得到了充分的滿足。陀螺真正旋轉了。
陀螺轉啊轉,瞬息之間,我已上了小學,尖子生行列必然有我,但我從不會驕傲,因為母親告訴過我一個關於陀螺的秘密:陀螺只會原地打轉,這樣它才會轉得更久;但人如果只會原地打轉,那麼失敗將成為必然。我深記母親的教誨,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那一刻,陀螺在我的學習之路上,旋轉向前。
陀螺在回憶中轉啊轉,一直轉到了我的初中生活,開始了我的自立之路。一周一回家,我第一次又了想家的感覺,走在回家的鄉間小路上,清新的空氣吹走了我一周的煩惱,到家了,父母第一次這樣大費心思地款待我,一大桌的飯菜暖了我的心房,母親一邊噓寒問暖,一邊一大塊兒一大塊兒的肉夾到我碗里,放到我面前,父親雖不語,但依然樂呵呵的。家,原來如此溫暖。心中的陀螺在冬日的餐桌上,飛快而平穩地轉啊轉,轉出了家的溫暖,轉出了希望……
小小陀螺,承載著母愛如大海無邊;陀螺轉轉,蘊含著父愛如高山巍巍。我在幸福中陶醉著……

Ⅵ 科學教案旋轉的陀螺《陀螺怎樣才能轉更久》中班

活動目標:
1、知道陀螺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並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准備:
幼兒用齒輪炮彈自製一個陀螺、齒輪炮彈玩具若干。記錄紙、筆人手一份。多媒體、投影儀 。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同伴之間相互觀察並玩一玩,啟發幼兒說出陀螺有三部分組成:發射器、發條、陀螺。
二、幼兒結伴玩陀螺,在講講、玩玩、比比中探索影響陀螺旋轉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說一說自己的陀螺是什麼形狀、什麼樣?
(2)玩一玩,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想一想為什麼陀螺會轉?
2、幼兒結伴遊戲,記錄游戲結果。
3、交流記錄情況,談談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因素。
提問:為什麼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轉的時間短?怎樣使你的陀螺轉的快而時間長?
(使用長的發條、拉發條時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
小結:就象小朋友自己說得一樣,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可使用長的發條且在抽拉時要用力和速度快,這樣陀螺在旋轉時會快而時間長。
4、探索發現:一樣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設計疑問討論、個別幼兒比賽、驗證。
小結:陀螺應有中心支撐點,旋轉應有力度,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用力的大小、方法有關系。
三、嘗試改變原有陀螺,比較改變前後轉動的結果。
1、提問: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轉面邊緣的一端多拼插或減少一個齒輪炮彈,結果會怎樣?
2、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想,嘗試驗證後再將結果記錄。
小結:陀螺旋轉面應以支撐點為中心對稱。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旋轉面是否對稱有關。
四、開展"陀螺高手"比賽活動,在愉悅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不同接觸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繼續探索發現並記錄交流。

Ⅶ 為什麼陀螺轉起來不會倒

當一個力學系統(物體)受到數力的作用,若其合力(大小、方向)為回零,且各力對任一點答之力矩和亦為零時,就稱此力學系統是處於平衡狀態。換言之,當物體呈現一種「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的狀態時,即可稱之為「平衡」。物體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呈現平衡狀態,不只是在靜止的時候,當它在動的時候也會達到平衡(包括星體的運行也是),有些平衡狀態能持久,而有些只是短暫現象。一般而言,靜態的平衡大多屬於穩定平衡,動態的平衡則多屬於不穩定平衡;當陀螺受力旋轉時,因各方向離心力總和達到平衡,因此陀螺能暫時用軸端站立,保持平衡現象,接著受到空氣阻力、地面摩擦、或陀螺重心問題等各因素的影響,使其旋轉的力道逐漸減弱,等到旋轉的動力消失時,陀螺也跟著左搖右晃的倒了下來。因此,如何製作挑選好的陀螺、拿捏拋擲的力道與掌握要訣,讓陀螺拋得更准,轉得更久,便成為玩陀螺者挑戰的終極目標。

Ⅷ 為什麼陀螺轉起來了以後,就不容易倒下

陀螺效應
所謂「陀螺效應」,就是物體在旋轉中能保持軸的方向的能力,舉個例專子吧,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屬陀螺吧,在別人玩時你只要仔細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陀螺在高速轉動時,它的軸會穩定地保持著一定方向,即使你故意用手撥它一下,使其軸暫時歪斜,但過不了多久,它又會自然地恢復到原來的旋轉狀態,這就是「陀螺效應」在從中作祟了。

Ⅸ 陀螺為什麼轉起來就能尖足而立,不轉就會歪倒

高速旋轉的東西有一個特性,就是它能保持轉軸的方向不變。這個特性就叫陀螺的穩定性。陀螺轉起來以後總能保持著轉軸向上,雖然它腳下很尖,卻也不倒。陀螺的穩定性是轉動慣性的一種表現。為了揭開陀螺穩定性的秘密,不妨再分析一下用紙板和火柴棒做的那種簡易陀螺:它轉起來以後,能尖足著地。這是因為,圓盤轉起來以後,各部分都有了水平方向的速度。運動慣性要保護原速度的方向不變。對紙板的各部分來說,由於這個向心力是沿著水平盤面作用的,因而速度方向的改變,只限於在水平盤面內發生,並不會發生偏上偏下的變化。也就是轉動的紙板部分都要保持在水平面內運動,使得轉動平面和軸線的方向保持不變。當把旋轉的陀螺拋向空中時,只在軸上加了力,沒有在轉動平面上加力,所以轉動軸的方向不會改變。總之,陀螺的穩定性就是陀螺在高速旋轉後,如不受外力作用,轉軸在空間的方向不變,這個特性在各種機械上用途甚多。自行車便是向陀螺學習的一種機械:兩個輪子就像兩個陀螺,只有轉起來才不倒,輪子轉得越快,穩定性就越高,車就越不易倒。輪子轉慢,穩定性就差。鑽頭旋轉起來,有轉動慣性,能保持它轉軸的既定方向,打起孔來就不易歪。在風浪中顛簸的輪船,為了減少輪船的搖擺,人們在船艙的底部裝上很重的飛輪,讓它高速轉動,由於飛輪能保持自己的轉動軸線方向不變,輪船就有力地抵抗了風浪的影響。大家知道,慣性與質量有關,質量大,慣性就大。轉動慣性也是這樣,旋轉體的質量大了,轉動慣性也就會增大,因此,機器上的飛輪都作的比較重。由於飛輪的轉動慣性大,使它轉動起來以後,再改變它的轉速就不那麼容易———大飛輪比較容易保持均勻穩定的轉速。這在許多機器上是極有用的,例如手扶拖拉機的發動機是柴油機,柴油機氣缸中的四個沖程中,只有爆發沖程做功,柴油機使出的力總是一下一下的沖擊力,曲軸的轉動就會不均勻,甚至無法轉動。有了巨大的飛輪情況就不同了,轉動起來也就均勻多了。要使質量大的旋轉體減速乃至停止轉動,由於它的轉動慣性很大,需要的阻力也就比較大。正像使飛駛的火車減速,由於其慣性很大需要的阻力很大一樣。根據作用力的原理,質量大的旋轉體會對阻礙它轉動的物體產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利用這一點,可以使機械為我們做功:沖床、剪床上的大飛輪就能成為大力士。艦船在浩瀚的大海里,飛機在茫茫的天空中,航天器在無限的太空內,都需要隨時知道自己的航向、姿勢、位置和速度。根據陀螺的特性,人們製造了陀螺儀,讓它來當向導。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以後,不能東倒西歪,任意翻滾,必須讓它保持一定的姿態。這樣,天線就應當總是對准地球。怎樣讓人造衛星的姿態穩定呢?人們想到了利用陀螺使人造衛星繞著規定的軸總是指著規定的方向,這就保持了一定的姿態。但是,天線跟著轉就不能對准地球了,怎麼辦?就讓天線和必要的部分沿著同一個軸反方向旋轉,這樣,天線就總是對准地球了。這就是人造地球衛星的「雙旋穩定技術」。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科學陀螺轉起來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