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
2)談論法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啟發法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
Ⅱ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四年級教學質量
一個學期匆匆的過去了 ,拿著手中的成績單我做了透徹的分析,從中找出了自己在一學期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這學期我繼續教四年級的數學,相對於他們來講,兩個班的成績不是很好,但都有不少的進步。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我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求真務實,做好常規
(1)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領會「課標」精神,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和落實好「課標」的具體要求。
(2)要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實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為學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必備的、扎實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合理制定好教學目標和要求,准確扎實地教好每一個知識點,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獲得發展。
(3)加強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實際的聯系: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具有「生活原型」的數學材料,讓學生親歷將生活經驗抽象成數學模型及應用的過程,使學生明確數學來自生活又能為生活實際服務。
(4)加強概念辨析與分析數量關系的教學:概念教學要加強辨析訓練,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分析數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引導學生根據題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理清各種信息的來龍去脈,正確解答。
(5)重視練習設計:力求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必要的練習,使學困生能保底,學優生能吃得飽,從而進一步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此同時關注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6)提高學生的讀題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大部分學生往往會得到問題的答案,而讓他們自己做作業時,卻有些困難。原因很簡單,孩子們不會讀題,或者不理解題意。本班的學生獨立性比較差,還是以教師范讀和學生齊讀為主。在做題目之前,我先范讀,接著讓個別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麼?通過理解條件和問題存在的聯系,結合實際生活學生解答起來就會輕松多了。
二、培優補差。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 --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Ⅲ 如何 提高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一個學期匆匆的過去了
,拿著手中的成績單我做了透徹的分析,從中找出了自己在一學期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這學期我繼續教四年級的數學,相對於他們來講,兩個班的成績不是很好,但都有不少的進步。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我制定了以下措施:
一、求真務實,做好常規
(1)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准》:領會「課標」精神,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和落實好「課標」的具體要求。
(2)要堅定不移地抓緊抓實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為學生學習和發展奠定必備的、扎實的基礎。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合理制定好教學目標和要求,准確扎實地教好每一個知識點,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主動探索,積極思考,獲得發展。
(3)加強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實際的聯系: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具有「生活原型」的數學材料,讓學生親歷將生活經驗抽象成數學模型及應用的過程,使學生明確數學來自生活又能為生活實際服務。
(4)加強概念辨析與分析數量關系的教學:概念教學要加強辨析訓練,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分析數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引導學生根據題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理清各種信息的來龍去脈,正確解答。
(5)重視練習設計:力求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必要的練習,使學困生能保底,學優生能吃得飽,從而進一步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此同時關注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6)提高學生的讀題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大部分學生往往會得到問題的答案,而讓他們自己做作業時,卻有些困難。原因很簡單,孩子們不會讀題,或者不理解題意。本班的學生獨立性比較差,還是以教師范讀和學生齊讀為主。在做題目之前,我先范讀,接著讓個別學生讀題。然後讓學生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有哪些?問題是什麼?通過理解條件和問題存在的聯系,結合實際生活學生解答起來就會輕松多了。
二、培優補差。
(一).思想方面的培優補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根據學生的素質採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課堂練習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必做題」—基礎題,第二層:「選做題」—中等題,第三層「思考題」
--拓廣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Ⅳ 如何提升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我在任教數學多年以來,從他人的經驗以及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前
1.課前積極備課
備課時應積極鑽研教材,首先應明確本學期各單元的主要知識點,把握好各單元之間的聯系。最主要就是把握好每課的知識點,教學重點和難點。這里我可以從一些練習中去把握,通過習題不僅可以知道本課考核的知識點以及可以出的題型。每課我都堅持去做練習,看本課的書本、課堂作業本以及課外的習題,還會看後面的練習課中的習題。都說數學就是掌握各種題型,通過教師的課前備課,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率地接觸各題型。
還應該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教師應該關注情境創設,把握知識點的由淺到難的引導以及習題設計。對於比較簡單的習題則採用獨立思考,對於較難的題目則可以採用小組合作,讓學生通過合作,回答時再以小組形式進行匯報,當然匯報時教師可以採用小組競賽的形式,總之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快樂學習。
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和教學設計,還應該備學生。在教學中,我會分出基礎題、綜合題和拓展題,基礎題是全班學生必須掌握的,綜合題是中等以上必須掌握的,對於拓展題則要求優秀生掌握。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學難點都有所差異,教師應該把握好。
2.學生課前積極預習
從課前預習來看,不僅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更重要的是讓我更好地把握每課知識點。在預習中我會去抽取後進生、中等生和優秀生三類學生的預習作業,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了解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另外,學生課前預習可以採用小組合作解決新課中的難題。
二、上課
1.上課我積極引導、積極評價
首先,課堂上我應該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用自己的情緒狀態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該老師的課堂是輕松愉快的。最重要的是根據教學設計積極引導,時刻關注學生的注意力。積極提問,讓學生時刻保持思考學習的狀態,可以讓學生重復他人的問題和回答。最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即時評價,對學生來說,很渴望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不要只是簡單的「好」、「很棒」等詞,可以結合學生平時的和最近的學習表現,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受教師關注的。總之,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2.上課學生積極傾聽,積極思考
課堂上我應通過提問讓學生時刻保持思考,這里我可以積極提問,讓學生重復我、同學的話語。課堂上豐富的習題也是讓學生積極思考的好方法。這里練習環節中,教師應該多加關注中等以下的學生,對他們進行輔導,還可以採用小老師的形式,進行互助學習。
三、課後
1.課後教師及時反思和積極輔導
對於每節課上完後,教師應該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反思,反思自己的備課和上課的引導,。通過學生的練習了解自己的教學中對知識點的把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本課中應該把握的知識點。在練習中,我對後進生降低要求,讓每個後進生和本組內的優秀學生進行對接,採用幫助的形式完成練習。我發現一些優秀生的輔導很有小老師的模樣,他們的提問和引導,都讓我對他們刮目相看。
2.課後學生積極完成練習
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完成教師要求的練習,這里要求組長進行階段性監督檢查。後進生未完成的對後進生和他的小老師進行適當批評。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對每個學生制定了自己的目標成績,在每次的考核中,對超過目標成績的及時表揚及獎勵,而低於目標成績的學生則要求他進行自我反思和採取師生談話的方式,重新制定下次的目標成績。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不能急於求成,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特別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應該對學生提高要求,對每個問題和每次作業都要進行及時評價。教學中還應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用愛去欣賞每個學生,讓學生愛上你,愛上你所教的學科,因為興趣才是最大的老師。
Ⅳ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2016年上學期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數學教學以《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為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等方面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共有學生56人,男生有30人,女生26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
總體上看,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教材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既注意體現新理念,又注意繼承傳統數學教育的內涵,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並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利用各種形式幫助中下生趕隊,狠抓雙基教育,提高教學質量。
6、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六、教學進程:
周次
日期
內 容
必備課時
機動課時
1
2.22~2.15
四則運算
4
1
2
2.16~2.22
四則運算
測試及分析
2
2
1
3
2.23~3.1
位置與方向
3
2
4
3.2~3.8
位置與方向
測試及分析
2
2
1
5
3.9~3.15
加法運算定律
3
2
6
3.16~3.22
乘法運算定律
3
2
7
3.23~3.29
簡便計算
4
1
8
3.23~4.5
營養午餐
單元復習
測試及分析
1
1
2
1
9
3.23~4.5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3
2
10
4.6~4.12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3
2
11
4.13~4.19
生活中的小數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3
2
12
4.20~4.26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整理和復習
測試及分析
2
1
2
13
4.27~5.3
期中測評及分析
(五.一放假)
2
14
5.4~5.10
三角形
4
1
15
5.11~5.17
圖形的拼組
測評及分析
2
2
1
16
5.18~5.24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3
2
17
5.25~5.31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3
2
18
6.1~6.7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測試及分析
統計
2
2
1
19
6.8~6.14
統計
測評及分析
2
2
1
20
6.15~6.21
數學廣角
4
1
21
6.22~6.28
小管家
測評及分析
總復習
1
2
2
22
6.29~7.5
總復習
期末測評
Ⅵ 四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
1、建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同一個班級,有的教師一進教室,學生就面帶喜色,友好親切,熱情高漲;而有的教師走進教室,學生們則坐立不安,冷淡沉悶。這說明:課堂氣氛活躍不僅與教師的教學有關,而且與師生形成的關系有關,師生關系融洽,相互信任、尊重、理解,就為形成積極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打下基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高高在上的思想,用新理念去指導自己的言行。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教師的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友好的信任和尊重,從而在師生間形成親切、友好的雙向交流,才能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而專制和放任的教學作風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2、堅持鼓勵:鼓勵質疑問難,鼓勵見解獨到,鼓勵與眾不同,鼓勵標新立異,鼓勵高人一籌。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取發言,當他們的某些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後,從學生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到他們得到極大的滿足。教師用一個眼神,一個個性的、有針對的評價去和學生對話,達到賞識和激勵的效果。
3、做到兩個呵護,用真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用愛心呵護學生創新的萌芽。通過這些使學生敞開思維的大門,敢想、敢說,會想、會說。在這種課堂氣氛下,老師常常有驚喜,常常被難住,常常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愉悅中體驗成功,發展自我。
4、注意因材施教,調動積極因素
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形成「學」的積極心態。人的感情、行為、習慣都可改變的,學生會在自己適應的環境中,並發出無限的熱情和積極性。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和掌握知識程度的差異,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生動的形式,形象的語言,創造一個多層次、多形式、因人而異、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對活潑好動的學生重在培養注意力;對於性格內向、自卑膽怯的學生多鼓勵表揚;對惰性較強,思維較慢的學生,強化自尊、自愛、自強、立志成才的教育,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和熱情,以創設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
5、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語言感染學生
我們都知道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著學生。
教師的微笑會帶給學生們自信,教師的熱情會燃燒學生們求知的慾望,教師的開朗會培養學生們的豁達、堅韌和剛強。教師詼諧幽默的語言能使許多教學內容或難點都被以幽默的方式加以解決。我們的教學,既需要青春活潑的風格,也需要理智的儒雅,同時也需要幽默的輕松。其次作為每一位教師都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生的素質。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新課程倡導課堂的開放性,那麼,我們就要解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問題。在新課程中,教材作為一種文本,已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了,教材受教學時間的限制,永遠是有限的;教材受編寫者認識的局限,永遠是片面的;教材受編寫周期的制約,永遠是滯後的;因而企求完美無缺的教材,既不可能,也沒意義。同樣的教材,不同的教師會教出不同的效果。一個思想僵化、學識匱乏、只會照本宣科的教師,再好的教材也會被糟蹋;一個有學識、有思想、有本領的教師,完全可以在有限中展現無限,在片面中構架完整,在滯後中開掘鮮活,久而久之,乃至他本身就是一部鮮活的教材。教材難度相對降低了,但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不僅要掌握教材內的知識,還要掌握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大量知識,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隨時提出的各種問題。活而不亂需要有一段時間進行有效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培養好了,活也就不亂了。
希望幫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