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小班學弟子規的教案怎麼寫
經典原文: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 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 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動畫故事《...卧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 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裡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 提問: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 小結:親人這么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 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 "親愛我,孝何難"。 (1)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讀這句話?(點頭讀) (2)還想怎麼讀?(搖頭,加節奏) (二)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1. 觀看第一部分:動畫片里有誰?媽媽的態度怎麼樣? 2. 觀看第二部分:接下來後發生什麼?媽媽怎麼了? 3. 觀看第三部分:王祥是怎麼捉到魚的?媽媽說了什麼? 4. 小結:為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么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為。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B. 幼兒園國學小課本《弟子規》第一課教案怎麼寫
《弟子規》教案 【第一課】 一、禮儀訓練:教站姿、坐姿(15分鍾) 二、教讀《弟子規》「總敘」和「入則孝」部分(15分鍾)(休息5分鍾) 三、教「孝」(1個小時): 1、在黑板上寫「孝」的篆字解釋涵義(師生互動階段) 2、講母親懷孕和生產的過程,啟發孩子的孝心 我們在母親的子宮中最開始只是一個極微小...的細胞,然後細胞通過吸收母親的營養不斷分裂長大,開始的3個月,我們的母親往往會出現嘔吐、惡心、睏倦、失眠,甚至頭疼、發燒、咳嗽等現象,有的母親會吃什麼吐什麼,大多數的母親這個過程會很難受;接下來的3個月,母親身體的不良反映會小一點,但母親會因為懷孩子而去吃一些不喜歡吃的食物,我們同學們平時吃飯會說我不喜歡吃這個我不喜歡吃那個,可是我們的媽媽在懷我們的時候只要我們好什麼難吃的都會吃下去,想想媽媽的辛苦我們應不應該挑食?(不應該)我們挑食身體長不好對不對得起媽媽?(對不起);最後的幾個月是母親最難受的階段,我們的媽媽肚子上會時刻承受近20斤的壓力,走路看不見前面的路,睡覺抱著近20斤的「石頭」,腳會腫,而且腰酸背痛。當「十月懷胎」成熟一旦「瓜熟蒂落」就是母親過「鬼門關」的時候,母親生產的痛苦大過世界上任何痛苦,所以在醫院的產房裡面產床床頭的鐵欄桿經常會是彎曲變形了的,就是母親生產的時候痛苦拉拽所至。想到我們的母親如此辛苦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我們怎麼還可以對她大吼大叫,怎麼可以再讓她痛苦傷心。 3、怎樣孝順父母? 孩子們會說:幫父母做事,給父母端水等。老師要告訴孩子們,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因為生氣會讓我們的父母長白頭發、生病、老得快。 韓伯俞的故事:古代有一個孝子叫韓伯俞,從小母親處罰他,他都欣然接受,沒有哭過。後來他長大了,有一次他犯了過失,母親處罰他,打他,結果他抱頭痛哭。母親很驚訝,她說,從小到大打你,你都沒哭,怎麼這一次哭了?他說,母親啊,十多年來你打我,我覺得很痛啊,我都忍下來。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覺不到痛,可見母親您的身體一天一天衰弱了,我奉養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所以,古代的孝子都有一種哀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樹枝不想搖動,可是風不停的吹,能不能停下來?(不能)當我們做子女想要孝養父母的時候,可能父母都不在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傷痛呀!所以,各位同學,要看得到父母的辛苦,所謂「絲絲白發兒女債,道道深紋歲月痕」!(可列舉自己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切身體會)所以,各位同學,行孝要趁早,人生知恩、感恩、還要趕快報恩吶!當機會不在,你想抱恩都不行了,那時,你的內心會有無限的遺憾跟感慨。 《弟子規》上告訴我們要做到孝順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講解課文意思) 四、靜定訓練(30分鍾) 使用ICI國際文教基金會《幫孩子找到心靈寧靜的角落》教材,和孩子們一起做 1、2兩段靜定練習(把線上運動安排到最後進行)。 布置作業: 1、每天和父母一起讀《弟子規》總敘、入則孝部分5遍; 2、在生活中盡量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叫,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不惹父母生氣,記住惹父母生氣的次數,下節科還課評獎。
C. 上弟子規課時怎樣帶動幼兒進入主題
比如:
小班開展《幼兒園禮儀》讓幼兒知道從入園一直到離園,其中的各內活動環節應如何有秩序容地進行。《交往禮儀》讓幼兒知道「請」「對不起」「別客氣」等禮貌用語要常用,並學會正確使用。到別人家做客時應該輕敲門,禮物要雙手送,在別人家不能吵鬧發脾氣,不能亂翻別人家的東西等。以及愛護公物、進餐、接打電話、尊敬長輩等等。通過弟子規,讓孩子們讓孩子習得良好的禮儀行為,也了解了經典禮儀在生活中帶給我們的快樂。孩子們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氛圍中,逐步懂得了傳統的禮儀,讓孩子們養成知禮、謙遜的美德,培養了溫文儒雅的氣質!
D. 幼兒園小班弟子規教案置冠服
教學准備: 1、裝有紅、綠兩種顏料水的瓶子。 2、紅色、綠色玩具餅干。 3、紅色、綠色小毛驢。
E. 怎樣教幼兒園孩子學好弟子規
學弟子規,關鍵在於做到,形成習慣。最好老師帶頭做到,小孩子會背誦。遇到事情時,告訴孩子怎樣做,慢慢使弟子規融入生活,打好孩子做人的根基。
F. 如何對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展弟子規教育
5月給本園全體員工每人發一本《弟子規》,要求每個員工必須在5月份把《弟子規》的內容背下來, 2、5月份進行2——3次對老師進行《弟子規》的培訓和教學教研活動。 3、從小班開始,每個班把《弟子規》的總敘學完。 4、每個班選擇《弟子規》中的一門課,結合著本園發給各班的吟唱《弟子規》內容的光碟排練節...目,准備六。一活動時演出。 5、從6月份的第一周開始,各班有計劃的、系統地學習《弟子規》。從第一門課「入則孝」學起,老師認真備課,通過講故事、做課件、排練節目、演小品等形式讓兒童在理解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地學會《弟子規》的內容。 6、各班每周一、三、五學習《弟子規》,周一、周三各學習一小節,周五復習周一和周三學過的兩小節。每學完一門課後要利用一周的時間復習學過的《弟子規》的一門課,以此類推,本園各班計劃利用一年的時間使小班以上的兒童都能夠融會貫通地地學會《弟子規》的內容。
G. 幼兒園弟子規總序教案全集及教後記
總序:
復弟制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2.學習誦讀弟子規。
二、活動准備:
本段大範例,《弟子規》教材,《弟子規》視頻。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給幼兒講述「百善孝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規》總序內容。
2.教師出示本段內容的大範例,逐字講解《弟子規》總序內容,讓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裡,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說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並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的道理。
4.幼兒在古典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弟子規》P1-10,感受經典美文的韻律感。
5.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學了弟子規的總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順父母,回家以後,每一位小朋友都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