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

發布時間:2020-12-26 14:34:32

Ⅰ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說課稿

《游園不值》說課稿
下面從本課的教材、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的特色、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游園不值》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著名詩篇,為宋代詩人葉紹翁所作。這首詩根據注釋,對於學生來講可以說很容易理解。春天來了,葉紹翁想到了老朋友,於是去訪,去賞春。正當葉紹翁"扣柴扉不開"掃興之時,猛然間見到了一枝伸出牆外的紅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靈感突至,"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便脫口而出。感受到了這一枝伸出牆的紅杏安撫了作者掃興失望的心情,一枝紅杏也讓作者感受到了滿園的春色。 二、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的確定。 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我根據自己對教材的分析及大綱的要求,在教學設計上,我試圖煥發起學生對古典詩歌含蓄凝煉之美的淺淺感悟和深深喜愛,也力求使學生自學自得,自讀自悟。因此,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古詩,入情入境學習古詩,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 三、教學設計的特色。 我認為我在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引探法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品詞,進入詩境這一點自我感覺學生較容易理解,根據老師的引導展開想像,從而進入詩境中。 四、說教學程序。 我本課一共設計了七個環節:分別是: 一、 激情導入、以舊引新。 二、 范讀激趣,初讀正音。 三、 自讀自悟。 四、 入詩境、悟詩情。 五、 讀誦深化,談感受。 六、 拓展閱讀。 七、 作業。 下面我重點講講激情導入、以舊引新和范讀激趣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並"逐漸培植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課伊始,我飽含深情地介紹:"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國詩歌的起源比文字還早,差不多和語言同齡。千百年來,形成了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詩文化,其中詩歌的形式題材還是多種多樣。"老師的語言渲染煥起了學生求知的慾望,激起了他們學習熱情。接著我出示春景圖說:"春色一直以來都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筆下不息的主題,你們看,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斕、光彩奪目而著稱,萬物蘇醒,百花齊放,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使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她歌頌、贊美,也因此留下了許多名詞佳句。誰能背誦一些?" 這一環節,將其頭腦中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鏈接,從而很自然引出新課。 學生背完詩後,我緊接著說:"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首葉紹翁所寫的描寫春天的詩:《游園不值》(同時板書)介紹葉紹翁的資料。讓我們一起跟著這一位宋朝的詩人葉紹翁一起去游園吧。" (二)范讀激趣,初讀正音 學生對詩歌語言的品味通過教師的范讀去領會、感悟、傳神。教師不僅要導疑、導法,也要導情、導悟。而教師的情感就會激發、影響學生的情感。所以我先在大屏幕展示全詩後,接著在古典樂曲的伴奏下深情吟詠,以詩所特有的韻美,將學生帶入雅緻悠遠的古詩文情境。(放音樂)接著就順勢問:"喜歡嗎?喜歡就大聲地讀讀吧!"在充分的自讀之後,再問:"誰願意讀給大家聽呢?"指名請學生讀,隨即正音。 還有第四環節:入詩境、悟詩情。 古詩詞語言的精煉、意境的深遠往往留下非常廣闊的想像空間。古詩詞教學沒有想像,就沒有品味。因此我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在品讀詩詞語言過程中展開想像,通過想像深化語言的感悟。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入詩境時,運用了引探法、導讀法和想像法。就是在教學中加入一些說明、描述、想像性的語言,用以填補課文內容跳躍中情與景的空白,然後引出學生對詩歌前後的接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入古詩的意境,並有感情地誦讀,教師隨時啟發點撥,相機指導。 我先引導學生說:"有一天,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南宋詩人葉紹翁禁不住春色誘惑,終於合上書,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賞他家園子里的春景。他獨自緩緩而行,來到朋友家的門前。可是"理解小扣柴扉久不開。接著我問:"這是怎麼回事?扣了這么久還不來開門,是主人不在家嗎?想像一下,作者會怎樣想?哦,主人大概--"從而深化理解:應憐屐齒印蒼苔。 接著我又引導學生理解說:"也就是說作者一心到朋友家賞春,卻沒有遇上什麼?"學生很容易回答出沒有遇到要訪的朋友。於是我緊接點題理解"不值"說:"游園不值就是作者去游園沒有遇到要訪的朋友。那他的心情怎樣?(板書:失望)誰來試試讀讀這兩句?" 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入了詩境中,領悟了作者的感情。 接著我又問:"難道就要盡興而來,掃興而歸?正當他掃興想回時,他遇到了什麼?(理解:一枝紅杏出牆來。)一株粉紅色的杏花,開的是那樣鮮艷,那樣旺盛,此時詩人的心情怎樣?(誰能讀出作者的感受?)作者又會想到些什麼?(理解:春色滿園關不住。 在這一番再造想像之後,師生漸漸步入了詩所描畫的意境之中,並生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我再進一步的驅遣想像,"滿園的春色是什麼樣的?"學生又是一番奇思妙想。在想像中領悟到大自然和祖國河山的美好,從而萌生出對它們的熱愛之情。 還有最後一個環節:作業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像,發揮各自的特長,學了這節課,你回家最想做的是什麼?能想的想,能畫的畫,能說的說,能演的演。 通過這一作業的設計,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能力、繪畫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發揮了特長。

反思: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這種單一的方式來學習古詩。由於學生對書面語言理解的差異,難以深切體會詩中的意境。這種單一的教學刺激方式,不利於全面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因此,也就無法引導學生建立起學習體驗。 在這節古詩教學中,我巧妙地創設一些學習情境,利用創設的學習情境與古詩內容相機呈現,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古詩的刺激物,可以把學生帶到一種真切、生動的學習情境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之在學習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學習古詩的效率。 這個給你參考!

Ⅱ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學情分析應當怎樣開展

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包括所在年齡階段的學生長於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樂於發言還是開始羞專澀屬保守;喜歡跟老師合作還是開始抵觸老師;不同年齡學生注意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也不同。這些特點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發展心理學的簡單知識來分析,也可以憑借經驗和觀察來靈活把握。還有不同年齡學生的感興趣特的話題不同

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應該怎麼寫

學情分析
全班共有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對學校的版一切充滿好奇,大多數人思權維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常用的漢字,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筆順和偏旁部首.但是,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現,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識字的准確性不夠,在作業中經常出現錯別字.一學期來,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比如,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的閱讀習慣、一定的積累習慣、大聲的朗讀習慣等.通過一學期的練習,學生的拼音和識字有了一定的提高.

Ⅳ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aoe教案中學情分析怎麼寫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烏鴉和狐狸》
活動目標
1.分析畫面內容,能較合理地猜測故事情節。
2.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幼兒有關於倒影的經驗。
2.多媒體課件一組。
活動過程
1.導入:
(出示狐狸圖片)這兩個是什麼字?關於狐狸,你知道些什麼?(……)你們知道的真多。是呀,許多故事裡都有狐狸,它很會動腦筋,會想出各種各樣的點子。
2.觀察狐狸的三種表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有一天,不知道什麼原因,狐狸的表情發生了三種變化。哪三種變化呢?
(2)(出示表情一)狐狸在干什麼?(很饞、滴口水、口水直流……)它在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狐狸看到好吃的,就會口水直流。
(3)(出示表情二)接著看。這是什麼表情?(很得意、很神氣)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4)(出示表情三)再看第三個表情。狐狸怎麼啦?(低著頭、垂頭喪氣、無精打采。)誰來學學?我們一起試試。
3.引導幼兒感知圖片之間的對應關系,理解圖片內容。
(1)狐狸的表情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它到底遇到什麼事情了呢?
(2)(出示三幅肉位置變化的圖片)這兒還有三幅圖,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三張畫上都有什麼?(烏鴉和肉)再仔細看看,這幅畫上說了什麼?a.烏鴉叼著肉飛走了。b.烏鴉叼著肉站在樹枝上。c.烏鴉嘴裡的肉掉下來了。

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應該怎麼寫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回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答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Ⅵ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中的學情分析應該怎麼寫

學情分析指的是學生現有知識和能力狀況,你只要把學生們現在學習你要講的知識前的情況說出來就好了!

如果滿意的話
盡快採納我的回答
這將是對我的極大鼓勵!

Ⅶ 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什麼叫學情分析,具體應如何來分析謝謝

就是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掌握境況。你要教什麼內容,分析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掌握怎樣。

Ⅷ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怎麼寫

2。一學期來、形聲字比較困難,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常用的漢字。在考試中。如字跡工整、大聲的朗讀習慣等,其中女生11人:全班共有27人.部分學生由於地方方言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已經自覺地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學情分析。 3,馬馬虎虎,由於識字量的不斷增加,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培養能感悟、學生區分形近字,學生的拼音和識字有了一定的提高。通過一學期的練習,男生16人、形近字的大量出現。 5、認真。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不聽老師讀題、會理解,對學校的一切充滿好奇、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習慣培養、自覺的閱讀習慣、有的同學做題不按要求做,不論從語文學科的工具性還是人文性上看、一定的積累習慣。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忽視了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基本特點,能識記字的基本筆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音近字、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不能區分前後鼻音及其正確運用,識字的准確性不夠,做錯的現象: 1,學生經常會出現混淆,學習的興趣較濃、沒有認真聽老師讀題,出現很多提前做、有思想。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特點、善交流的人是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認真書寫的習慣,很多的錯題者都是因為沒有審清題的要求、筆順和偏旁部首、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待提高,在作業中對字的書寫不夠規范。但是,在作業中經常出現錯別字。 但還存在以下的問題,比如。 4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