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古詩優秀獲獎教學設計

小學古詩優秀獲獎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6 00:39:45

『壹』 小學古詩寫教學設計一般用幾課時完成

一般詩詞短的五言或者七言律詩,1個課時就可以了,具體的視情況,看學生的基礎,最多2個課時吧。

『貳』 優秀教師菊花古詩的教案

[教材分析]
《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元稹。菊花是詩人們喜愛的歌詠題材。有的人愛菊是因為菊花不畏風霜,有的人愛菊是因為菊花蕊潔香遠,詩人喜愛菊花的原因則是:不是因為百花之中我最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凋謝之後就沒有別的花可欣賞,人們的愛花之情自然集中到菊花上來了。詩人的立意新穎別致是詠菊詩中難得的篇章之一。
這首詩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
[學情分析]
學生對古詩的學習有一定困難,對詞句的理解、情感的體會、引發想像是難點。可以藉助注釋、插圖,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從理解詩句的意思入手,啟發學生想像,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學為主,可藉助於字典和注釋自己試讀試講對不懂的地方,可展開小組和全班的討論。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展開想像,逐步理解詩中所表現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詩中的生字。
2、理解古詩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要結合起來,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准備]
課件,生字卡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詩中的生字會認「舍」,會寫「菊、舍、遍、漸、偏」。
2、理解古詩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唐代詩人元稹,一次在欣賞菊花的時候,有感而發,以《菊花》為題,寫了一首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2、板書課題。
二、自學古詩
1.出示自學提綱:
①理解「秋叢、繞舍、似陶家、籬」等詞。
②觀察插圖,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2.學生自學。
3、小組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不懂的地方和同學討論、交流。
三、理解古詩
1、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小組匯報:
古詩大意:一叢叢的秋菊環繞著屋舍好像是陶淵明的家,我沿著籬笆,欣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漸漸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後,再也沒有其它花了。
四、重點探討:
1、提出問題:這首詩前兩行描寫了什麼?後兩行呢?你有什麼感受?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匯報:前兩句著重描寫了詩人欣賞菊花的情景,後兩行是作者的感觸,菊花開過後就再也沒有花了,作者對菊花作了熱情的贊賞。
五、有感情地朗誦。
1、教師范讀。
2、指導學生怎樣停頓,帶著贊美的語氣去朗誦。
3、學生試著讀。學生評價讀的情況,指出優點與不足。
六、自主學習生字。
1、小組內互相認讀生字。
2、交流難字的記憶方法。
3、學生書寫。
4、小組內展示,指出寫得漂亮的字。
七、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板書設計]
菊 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閱讀全文

與小學古詩優秀獲獎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