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劃,貫穿於教育各領域,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覆蓋到所有學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不斷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青少年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深化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中學德育課教育教學,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引導廣大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主動配合學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社會風氣鞏固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會與學校攜手育人的強大合力。
拓展中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完善實踐教育教學體系,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打造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組織中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愛心公益活動、益德益智的科研發明和創新創造活動、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和勤工儉學活動。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學校報刊、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Ⅱ 如何在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有怎樣的價值觀念,就會有怎樣的行動。培育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中小學生階段是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抓好了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倡導核心價值理念,更能夠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社會制度和公民道德價值取向,對中小學生加強這些價值觀的教育,對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社會風尚均有奠基性功能。因此,加強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價值觀和促進文化發展、文化強國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職責。
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中小學生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中小學生是未來建設的接班人,擔負著神聖的職責。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是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而立德樹人恰恰做出了最為誠懇的回答。我們培養的人不是只會考試的做題機器,疲憊不堪的分數奴隸,疲於奔命的就業機器,而是有著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命題。美麗中國,需要的不是高分數機器,而是有道德的現代的人。因此,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的需要,是進行社會主義五個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
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加強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結合實際,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首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教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貫穿於實際教學始終。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發揮應盡的職能和義務,讓廣大中小學生在學校受到全面的教育,加強對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榮辱觀教育、勞動觀教育、自覺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等等,把中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從而教育學生砥礪品格、磨練意志、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
其次,把挖掘中小學生自身存在的潛力貫穿於實際教學始終。中小學生是富於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要讓他們在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樹立正確道德觀念的基礎上,勇於創造、善於創造、不斷創造。傳授給中小學生豐富的知識,使其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領,使其具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進而讓廣大中小學生自覺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理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緊緊相連,自覺服務祖國,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斗,不懈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在實踐中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文明人。
Ⅲ 當代中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著重落實在行動上。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精神,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儲備好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其次要樹立服務的理念,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習慣,使其成為一種人生的態度,通過參加各類志願服務工作等平台,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再次要勇於擔當社會責任,英雄集體的行為詮釋著青年對社會的責任,我們肩上負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義務。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我們以後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方向的強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大勢,正確認識社會思想意識中的主流與支流,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
二是我們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現階段,全社會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理想,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們要強化理想信念學習,深刻理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於當代中國進步與發展的深遠意義,自覺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這個共同理想化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並堅定地為之努力奮斗。
三是我們要學習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們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激發愛國熱情,使我們一方面以開放的心態,虛心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長處,另一方面樹立堅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四是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我們道德實踐的評判標准,引導我們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分美醜。榮辱觀是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只有知榮明恥,明辨善惡美醜,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我們應該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道德規范。
Ⅳ 中學生怎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精神,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儲備好將來報效祖國的本領。其次要樹立服務的理念,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習慣,使其成為一種人生的態度,通過參加各類志願服務工作等平台,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要勇於擔當社會責任,英雄集體的行為詮釋著青年對社會的責任,我們肩上負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義務。
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在我們未來的成長和成功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理解社會發展規律、把握未來方向的有力思想武器。
只有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上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的總趨勢和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和分支,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到本質,明確方向。
2、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這種共同理想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們要加強對理想信念的研究,深刻認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當代中國進步和發展的深遠意義,自覺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這一共同理想轉變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並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
3、學習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我們要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激發愛國熱情,一方面虛心學習世界各國的力量,另一方面樹立堅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和自豪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尊嚴。
4、是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我們道德實踐的評判標准,引導我們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分美醜。榮辱觀是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只有認識榮辱,區分善惡、美醜,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覺遵守「愛國守法、禮貌誠實、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
價值意義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適應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迫切需要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一個人、一個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更加嚮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強大的價值支撐。要振奮起人們的精氣神、增強全民族的精神紐帶,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
從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看,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
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Ⅳ 青年學生應當怎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古希臘哲學家說,知識即美德。我國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大學的青春時光,人生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
2、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
3、要明辨,善於明辨是非,善於決斷選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們付出的辛勞才能結出果實。
4、要篤實,扎扎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價值觀才能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准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
(5)中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主體地位,關注人們利益訴求和價值願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鑄牢人們的精神支柱;
3、堅持聯系實際,區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找准與人們思想的共鳴點、與群眾利益的交匯點,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
4、堅持改進創新,善於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群眾便於參與的平台,開辟群眾樂於參與的渠道,積極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和基層工作創新,增強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