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小學四年級數學拆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四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折線統計圖,並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及科學的態度。
教具准備: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到哪些地方玩?那你們去過科學宮嗎?科學宮每年都會在春季舉行科技展,下面就是我市1998~2003年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的人數,你能根據相關數據製成條形統計圖嗎?下面就讓我們共同完成這個統計圖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完成條形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數據,獨立完成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的條形統計圖,並說說根據這個條形統計圖能發現哪些信息?
師:其實統計圖也可以這樣畫(課件演示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大家注意觀察,這個統計圖是怎樣完成的。
師:請你們比較一下手中的這兩個統計圖,看看它們有什麼異同?請同學們想一想,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全班匯報: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概括折線統計圖的特點並為其取個名字,豐富學生的想像力。
觀察折線統計圖。
師:你還能從折線統計圖中發現哪些信息?有什麼感想?
引導學生觀察參加科技展人數的變化情況,並談自己的感想,培養學生關心周圍事物的興趣並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三、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十九中第112頁第1題。
2.補充練習。
我國近年沙塵天氣發生情況一覽表
請根據上面的統計表,把下面的折線統計圖補充完整。
(1)從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折線統計圖預測一下明年沙塵暴天氣發生的情況嗎?
3.實踐活動。
(1)請你調查自己及身邊不同年齡段的人每分鍾的脈搏跳動次數。
(2)根據收集的數據把折線統計圖補充完整(事先發給學生空白的統計圖)。
(3)根據統計圖說說自己發現了哪些信息?
(4)根據自己調查的結果,查閱相關資料,寫一篇關於脈搏的科學小短文。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想?
B. 小學四年級平均數和條形統計該怎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並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數據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准備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鍾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後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並不清楚應該在什麼地方增加護甲,於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後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後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後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倖免於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麼作用嗎?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鍾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綻放其生命色彩。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情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麼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一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准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一個思維的碰撞。】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徵。(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著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說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當數據比較大時經常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並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對知識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
C. 北師大小學數學《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案教學設計
http://wenku..com/view/678771ec5ef7ba0d4a733b12.html
這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