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班幼兒應該學會的20首古詩有哪些
中班幼兒應該學會的20首古詩如下;
1、詠鵝 【唐 】 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2、 靜夜思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3、憫 農 1 【唐 】 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憫 農2 【唐 】 李紳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5、 春 曉 【唐 】 孟浩然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6、山 村 【宋】 邵 雍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7、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8、絕句(二) 【唐 】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9、 古朗月行 【唐】李 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10、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11、秋浦歌【唐 】 李白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12、池 上 【唐 】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13、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14、 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15、江雪 【唐 】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16、鹿 柴 【唐 】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17、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18、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19、 風【唐 】李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20、相思【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㈡ 幼兒園中班上教學視頻
網路視頻有
㈢ 幼兒園中班音樂(鴕鳥)教學視頻
教學內容
藝術(音):大鴕鳥
教學目標
1、 用較輕快、活潑的聲音學唱含有十六音符的歌曲。
2、 在學唱過程中,勇於接受挑戰,克服困難。
教學准備
1、 課件
2、 配套CD。
教學重點與難點
用較輕快、活潑的聲音學唱含有十六音符的歌曲。
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提問法
教 學 過 程
老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出示圖片,導入主題。
師:(出現畫面)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誰呀?
小結:這叫大鴕鳥,它是一種不會飛的鳥。今天,我們就來學《大鴕鳥》這首歌曲,你們願意嗎?
1、集體觀看畫面,並自由進行猜一猜活動。
2、集體認真傾聽老師小結。
以「猜一猜它是誰」導入主題,藉助課件讓幼兒猜測出大鴕鳥,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下面學唱歌曲做好准備。
二、 學唱歌曲。
1、 看畫面,觀察大鴕鳥走路。
2、 師:那你們知道大鴕鳥是樣走路的?像在做什麼?
幼兒模仿大鴕鳥走路的動作,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3、 出現畫面三:播放視頻「鴕鳥」。
(1)放慢速度,整首學唱歌曲。
(2)重點練習含十六音符的樂句。
(3)用全體、分組等形式進行練習,能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1、集體觀看畫面,並學大鴕鳥走路。
2、集體跟教師學唱歌曲,並進行各種形式的練習。
結合課件,讓幼兒模仿大鴕鳥走路,再讓幼兒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中,先通過整首教唱,再分組練習的形式來展開,並讓孩子們一邊模仿大鴕鳥走路,一邊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興趣很濃。
三、 創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
1、提問:
「哎呦呦呦呦」著一句歌詞是什麼意思?可以用什麼動作表演?你能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來表演嗎?(幼兒創編各種動作)
2、出現畫面四:各種各樣的鴕鳥。鼓勵幼兒進形創編表演。
師:你們看,這里有許多大鴕鳥,下面我們一起來一邊唱歌,一邊用各種動作表演,好嗎?
3、幼兒完整歌表演,突出「哎呦呦呦呦」的身體動作。
1、集體自由創編歌曲動作。
2、集體觀看大鴕鳥的畫面,請幼兒進行創編動作。
3、集體完整表演。
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老師進一步讓幼兒為歌曲進行創編各種動作,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他們一邊歌唱,一邊表演,感受表演的樂趣。
四、 創編歌詞,集體表演。
1、師:除了大鴕鳥,還有什鳥也不會飛呢?(企鵝)
2、出現畫面五:企鵝。
(1)幼兒仿編歌曲。鼓勵幼兒將不會飛的鳥編入歌曲中。
3、集體演唱表演,突出「哎呦呦呦呦」的部分。
1、請個別幼兒回答老師的提問。
2、集體觀看企鵝圖片。
3、請個別幼兒進行創編歌詞,並請集體幼兒進行表演。
在此環節中,能拓展孩子們的想像力,通過提問,讓幼兒為不會飛的鳥「企鵝」創編新的歌詞,然後進行歌表演,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是學會十六音符的節奏與唱法,此節奏較以前的歌曲來說較快,對孩子們來說要唱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重點教孩子打准十六音符的節奏和唱准此節奏。從這次音樂活動的組織中,我也感受到作為老師要想教好孩子本領,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做好准備,認真分析教材,找出重難點,設計好活動。通過練習節奏後再學唱歌曲,歌詞「哎喲喲喲,喲喲」孩子們很快學會了。
㈣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視頻完整版看圖認字
活動內容:小狗寄抄信(看圖講述)襲
活動目標:
1、 較清楚的連貫的講述小狗寄信的過程。
2、 學慣用「先┉後┉」的句式表達。
3、 了解寄信的常識。
活動准備:
教育掛圖《小狗寄信》
活動過程:
1、 觀察圖片①②,講一講:小狗做什麼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2、 讓幼兒猜想小兔叫住小狗的原因,學習小兔的動作和喊聲。
3、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③④講一講小兔對小狗說了什麼?小狗怎麼想、怎麼說的?
4、 請幼兒議一議,如果沒有小兔的糾正,小狗信能寄出去嗎?
5、 請幼兒與夥伴相互將圖片完整的講述一遍。
㈤ 幼兒園中班古詩《畫雞》教案
1、手指讀《畫雞》詩歌兩遍。 2、再讀詩歌,在課文中圈出二類字,並熟讀兩遍。 3、熟讀詩歌用直線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 4、書空生字,並口頭組1至2個詞語。 5、試背誦古詩《畫雞》。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要求認識的字,會寫3個字。 2、學生能理解詩意,能背誦全詩。 3、體會學習拼音識字的樂趣,加深理解字與拼音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初步運用拼音試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教具准備: 生字卡、小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文結合,初感詩意。 1、出示插圖,請大家猜猜圖上畫的是什麼?(引出雞)(出示公雞圖) 2、雞在干什麼?(叫) 3、認真觀察圖上的雞是什麼樣子?(雪白、紅冠子) 4、有位詩人叫唐寅,寫了一首詩叫《畫雞》。這首詩寫的就是同學們畫的這只大公雞,你們想學嗎? 二、初讀古詩,趣學生字 (一) 1、試讀古詩,初步運用拼音來學習生字。同桌互讀,相互知道學習生字。 2、聽讀古詩,糾正字音。 3、指名試讀古詩,注意生字詞的發音。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 4、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為,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6、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助於兒歌的整體輸入。 7、全班齊讀 8、分組比賽讀 (二)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 「開火車」、「搶答」等多種游戲學習生字。 4、其它方法識字。 1)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餘;千:一個字,有十撇。 2)編故事。生(牛 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 3)數筆畫。萬:一筆橫,二筆撇,三筆橫折鉤,一共有三筆。 4)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 5)找朋友。戶:「屍」字上面加一點,就是「戶」字。 6)出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領讀) 7)給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給戴上。 ——————課間休息,唱「大公雞」及校歌—————— 三、再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麼。 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並板書。 樣子:頭上紅冠 大公雞 顏色:滿身雪白 打鳴:一叫門開 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 四、品詞賞句,感悟詩情 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只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麼特點?(頭上紅冠 ,滿身雪白。) (1)出示圖片,讓學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 (2)指名表演大公雞「走」的神態。 (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只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麼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讀第二句,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 (1)理解「叫」。 (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干什麼?(學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後,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像) (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 (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只大公雞嗎?為什麼?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六、回讀古詩,完成作業 1、按古詩原文填空。 不敢輕言細語,一叫 開。 大公雞 樣子 顏色 打鳴 2、畫一隻大公雞,看誰畫得又快又好。在畫的左上角題上《畫雞》這首詩,左下角寫上自己的名字。 七、課外延伸,積累語言 選擇一種動物,介紹它的樣子。
㈥ 幼兒園必背古詩大全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譯文: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譯文: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譯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5、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譯文: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家鄉的孩童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㈦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可以教哪些古詩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㈧ 幼兒園中班該教哪些古詩 要簡單易懂的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㈨ 幼兒園中班古詩課《拜新月》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回鳥有同情心,能用實答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鳥的生活環境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對小鳥有同情心,能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鳥的愛。
教學准備:
1、鳥(貓頭鷹、啄木鳥、杜鵑、海鷗)。
2、茂密的森林掛圖、小鳥無家可歸的掛圖。
3、自製鳥窩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