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考本科怎麼考
自考本科生在最後一學年是可以考cfa的,在畢業前12個月之前是不被允許參加cfa考試的。
cfa報名條件:
根據CFA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的要求,報考不限定專業,如果你對資產管理、投資研究、咨詢服務或投行感興趣,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就能報名參加CFA考試:
1.學歷要求: A、4年制本科或以上學歷者可直接報名參加考試
B、本科在校學生,畢業前12月之內即可參加CFA報名考試
C、3年制大專學歷加上1年全職工作經驗
D、2年制大專學歷加上2年全職工作經驗
2. 基本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CFA考試中,道德與職業規劃是很重要的課程,要從自身做起。
3. 能夠完成注冊和報名以及支付費用;
4. 能夠用英語參加考試。 補充說明:
學歷要求——考生在報名參加考試時,要具備本科(或相當程度)的學歷。大專兩年半加上一年半的工作時間;高中以上四年符合資格的專業工作經驗;自學考試同樣可以報考,只要具備相當程度的學歷和工作經驗。
專業方面——具體並未限制。
英語水平——考試對考生的英語水平無特別要求,但鑒於考試為全英文試卷、全英文做答,故考生的英語水平應建立在正確理解試題及正確表達考生觀點的基礎之上。
數學水平——CFA考試對數學要求,CFA考試數理分析難度不是很高,一般數3即可,側重概率統計相關知識的考核應用。
⑵ 跪求上海大學本科會計學教學計劃
1. 基礎會計A(1-2)(6學分)
課程目標:
理解和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並為以後學習和理解專業會計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課程內容:
作為會計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本課程著重論述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本課程對於會計基本理論的闡述,力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介紹會計核算前提、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對象等基本理論的同時,主要以工業企業的基本經濟業務為例,闡述了包括填制審核憑證、登記賬簿和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過對會計基本理論、方法和操作技能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賬務處理程序,具備會計學的基礎知識。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任永平、張佳春、陶瓊、曹雅姝等編著,基礎會計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
先修課程:現代經濟學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備註:雙語教學(部分教師)
2. 財務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財務會計學》(上)的內容,主要掌握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中基本和常見內容的會計處理和基本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
課程內容:
闡述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框架和內容;掌握資產要素中貨幣資金、存貨、固定資產的內容及會計處理;掌握負債要素中流動負債的內容和會計處理;掌握所有者權益的內容和會計處理;掌握收入、費用、利潤的內容和會計處理;掌握會計報表中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內容和編制方法,為進一步學習《財務會計通論》、《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公司理財》、《審計》、《會計理論專題》等課程打下基礎。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徐文麗、徐宗宇主編,財務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3. 公司理財(4學分)
課程目標:
掌握籌資、投資、資產管理、財務分析等公司理財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
課程內容:
闡述現代理財的目標,內容,環境及方法;樹立現代企業理財的新的觀念。如效益觀念,風險觀念,邊際觀念,競爭觀念,機會成本觀念,資金時間價值觀念等。掌握企業籌資決策技巧,能正確運用負債經營,提高財務杠桿效應,降低投資風險,掌握企業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以提高企業的價值。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戴書松、李遠勤、方宗、陳可喜、李建華編著,財務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年
先修課程:財務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學生
4. 基礎會計B(4學分)
課程目標:
使學生了解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
課程內容:
作為會計學科的一門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內容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在介紹會計基本理論如會計核算前提、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對象等的基礎上,結合工業企業基本經濟業務著重介紹設置賬戶、復式記賬法、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等會計基本核算方法,使學生了解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賬務處理程序,學習和了解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能初步掌握閱讀主要會計報表所必備的基礎會計知識。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任永平、張佳春、陶瓊、曹雅姝等編著,基礎會計學,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年
先修課程:現代經濟學
建議選課對象: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備註:雙語教學(部分教師)
5. 管理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系統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課程內容:
管理會計是把管理與會計這兩個主題巧妙地結合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現代會計科學的新發展。它主要是為強化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目前,管理會計在我國尚未形成體系。故本課程重點介紹西方現代管理會計學中可以借鑒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現代管理會計的主體基本上可以區分為「決策與計劃會計」和「執行會計」兩個組成部分。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許金葉編著,管理會計,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
先修課程:會計學、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學生
6. 審計學(6學分)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幫助學生了解審計標准和審計法律責任,學會根據審計目標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審計程序,採集審計證據,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告、經濟活動及資金收支情況發表審計意見,出具不同類型的審計報告。
課程內容:
本課程教學主要分為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兩部分。在審計理論部分,主要闡述審計的產生與發展,政府審計、民間審計和內部審計的聯系與區別,審計職業組織與結構。並以民間審計為主重點介紹審計標准和審計法律責任,如何根據審計目標制訂審計計劃,評估審計風險,並通過對內部控制的評估,選擇適當的審計策略,進行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在審計實務部分,主要介紹如何應用審計理論與方法進行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生產循環、籌資與投資循環等具體業務審計以及驗資等活動。並熟悉標准無保留、保留、否定和無法表示意見等各種審計報告的出具條件和出具方式。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徐筱風、李壽喜主編,現代審計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先修課程: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經濟法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法律類等專業本科生
7. 中級財務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財務會計學》(下)的內容,主要掌握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大要素中有關專題經濟業務的帳務處理及報表的編制。
課程內容:
闡明企業財務會計有關專題的基礎理論;掌握資產要素中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及會計處理;掌握負債要素中非流動負債的內容和會計處理;掌握費用中所得稅會計的理論和會計處理;掌握外幣業務的理論和會計處理;掌握會計報表中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會計報表附註的內容和編制方法,為進一步學習《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公司理財》、《審計》、等課程打下基礎。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徐文麗、徐宗宇主編,財務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學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8. 成本會計(6學分)
課程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產品製造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種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以及編製成本報表和分析成本報表的各種方法。
課程內容:
闡述成本的經濟內涵,成本會計的職能和任務及成本會計對於加強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掌握產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掌握產品製造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種要素費用的分配方法;掌握產品成本計算的各種方法:如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和編製成本報表及成本分析的方法:如因素分析法,差異分析法等。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許金葉、孫晶主編,成本會計—基於價值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學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9. 會計信息系統(6學分)
課程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原理,並具備相應的熟練作會計電算化軟體的能力。
課程內容:
本課程是財經類大學會計專業、財務管理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學習使用計算機的一門必修課程。它標志會計工作的現代化,即使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發生了變化形成一個新的會計信息系統——電算會計信息系統。本課程主要內容有:一是學習如何研究開發、設計企業財務信息系統的理論知識,如:企業管理及其財務信息需求的編寫等。二是如何應用財務信息系統,如應用金蝶ERP財務軟體、用友ERP財務軟體。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歐陽電平編著,會計信息系統,科學出版社,2009年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計算機應用基礎
先修課程:會計學、
建議選課對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會計專業本科生、及其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學生
10. 會計專業英語(4學分)
課程目標:
幫助學生熟悉專業英語,提高閱讀英文會計文獻和用英語理解和處理會計問題的能力。
課程內容: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技能課。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外語常用及文章的語言結構,使學生能較熟練地閱讀專業書刊及提高口語能力。本課程以英語介紹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介紹資產,負債,權益,收益,費用,理論的會計處理方法;介紹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以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學完該課程,可以流利閱讀英語財會文章。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約翰.J懷爾德等著,崔學剛改編,會計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學及相關專業學生
11. 銀行會計(3學分)
課程目標:
掌握中央銀行的基本業務以及商業銀行基本業務的會計核算方法和業務核算手續,了解中央銀行會計和商業銀行會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銀行會計業務核算的基本程序。
課程內容:
闡述銀行會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銀行會計基本核算方法和業務核算手續以及財務分析的技巧。具體講述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業務,國庫業務,商業銀行繳存存款准備金業務,貸款業務和公開市場業務的核算;講述商業銀行的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結算和貼現業務,現金出納業務,聯行往來業務,金融企業往來業務,外匯業務的會計核算以及商業銀行本身的資產,收入,成本費用,權益核算業務。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王允平 李曉梅主編,商業銀行會計, 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 7月第二版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學、財務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生
12. 外匯會計(3學分)
課程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外匯業務原理,外幣業務會計基本核算方法和外幣報表換算業務等知識。
課程內容:
本課程以記帳本位幣和匯兌損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為出發點,主要闡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日常可能遇到的外幣業務所常用的核算方法,由此進一步講述外幣投入資本和清算業務,對外投資和負債業務,外幣營業收入和利潤分配以及外幣風險及會計處理。二是講述外幣資金報表的編制和外幣資金報表換算的知識等。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徐文麗編,涉外企業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11年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學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本科生
13. 政府及非盈利組織會計(3學分)
課程目標:
了解預算會計的概念、特點和基本內容;掌握預算會計的核算對象及核算特點、預算會計的課目設置及賬務處理辦法以及預算會計和報表種類格式及編制方法。
課程內容:
預算會計是各級政府財務部門,使用預算撥款的各級行政單位和各類事業單位核算和監督各項財政性資金活動、單位預算資金的運動過程和結果以及有關經營收支情況的一門專業會計。
本課程主要闡述預算會計的核算對象及核算特點;闡述預算會計的課目設置及賬務處理辦法;闡述預算會計和報表種類格式及編制方法。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趙建勇主編,預算會計(第四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學,財政學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學、財務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生
14. 高級財務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企業合並、合並財務報表、外幣交易、外幣報表折算、物價變動、租賃、所得稅、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有關概念和會計處理。
課程內容:
本課程運用國際通用的財務會計理論和方法,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闡述獨資與合夥、公司、總分店經營不同組織形式所有者權益的會計處理,介紹企業合並、合並財務報表、外幣交易、外幣報表折算、物價變動、租賃業務、所得稅、非貨幣性交易、關聯方及其交易、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以及公司整頓與破產清算等特殊業務專題的會計處理。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徐文麗著,高級財務會計,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4月;
徐文麗主編,高級財務會計 習題與解答,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年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會計學、財務管理及相關專業學生
15. 稅法與稅務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使學生了解有關稅法與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方法及程序。
課程內容:
本課程闡述我國稅收法規的基本原理、現行規定,以及各種稅收的徵收對象,課稅計算和會計處理,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和所得稅的徵收計算,以及會計核算。並了解各種稅收的現行優惠政策和稅收籌劃的基本方法。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蓋地主編,稅務會計與納稅籌劃,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五版
先修課程:財務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信息管理類等專業
16. 國際財務管理(4學分)
課程目標:
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跨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課程內容:
本課程闡述國際財務管理的基本特點及國際籌資管理、國際企業投資、外匯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跨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夏樂書、李琳主編,國際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先修課程:基礎會計、公司理財
建議選課對象:財務管理、會計學及相關專業學生
17. 高級管理會計(4學分)
課程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管理會計學科發展的動態及趨勢,了解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所遇到的理論及實際問題。
課程內容: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網路化的發展,企業內部的有效資源配置、充分利用的信息機制――管理會計也發生變化。本課程講述的內容,是有關管理會計學科發展的動態及趨勢及企業管理會計實踐所遇到的理論及實際問題,如:資本會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作業成本計算與作業成本管理,企業績效評價系統等。旨在擴大學生的視野及專業知識面,為學生培養成為企業首席財務官服務。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許金葉編著,管理會計,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
先修課程:管理會計
建議選課對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會計專業本科生、及其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工程類、信息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專業學生
該信息瀏覽次數: 10032
⑶ 如何制定企業培訓課程計劃
由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管理咨詢協會特別支持,深圳市私營企業協會咨詢培訓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市博明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大英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攜手多家媒體、網站共同推出的「領航2012中國企業培訓與發展高峰論壇」於2011年12月06日-10日在深圳隆重舉行,屆時預計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位人力資源及培訓負責人齊聚深圳風雲際會。
從2011年開始,中國企業將進入最關鍵的五年。如何將企業的發展戰略與人力資本有效結合、保持高度一致?如何滿足企業快速擴張引發的對人力資源投資增加與實際效果之間的矛盾?如何促使培訓效果轉化、行為改進與績效提升?企業培訓思維的轉型!是新五年的超越之道!
「領航2012中國企業培訓與發展高峰論壇」致力於全景展示企業培訓的前沿理念與方法,引領及推動全球商業智慧與本土最佳實踐的融合,借培訓之力助中國企業騰飛。本次論壇共分四個會場,通過專題培訓、嘉賓對話、主題沙龍、培訓博覽會、企業大學參觀等五大模塊,特邀國內外30多位企業界及學術界重量級嘉賓圍繞企業大學建立、行動學習、E-Learning、學習路徑圖、培訓體系規劃、人才梯隊建設、培訓效果評估、打造學習型組織等近20個主題內容展開。
「卓越人才戰略、卓越培訓模式、卓越學習績效」成為本屆論壇新的人才發展理念。謹此,誠摯的邀請您與國內最優秀的管理精英共同探討企業面臨的培訓境況和未來的發展機遇
⑷ 如何較好地完成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制定學習計劃
.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 金融 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專務管理專業側重於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於投資學和金融市屬場學。對於財經類大學來說,由於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