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怎樣講好
課文講述了一隻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雲兒請教後,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學生想像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學生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像一下小島現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誇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可以通過聽學生的朗讀,看學生的表情判斷學生是否感悟。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裡。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裡。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一、激趣導入
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隻什麼?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 小猴 荒島
天空 夢見 孤零零
一座 一年 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出示: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1、 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 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裡嗎?(簡筆畫:荒島)
想像:荒島會是什麼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麼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真想找朋友啊!——誰再來讀讀這一段?讀出小熊特想找朋友的語氣?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啊!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麼了?(貼「雲」)——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麼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雲,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1)多著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雲兒是怎麼說的呢?快點往下讀讀——生自由讀——誰來說說雲兒怎麼說的?(還有誰也找到這個地方了?
(2)師演示:把白雲變成一棵樹
問:雲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麼?
那雲兒這是什麼意思啊?誰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麼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4)那麼種了這么多小樹,小島怎麼樣了?再接著往下讀一讀,示:「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3)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學生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像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麼?(花,草)——指導學生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像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4)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啊?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麼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麼來的?小象說什麼?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麼?——小鹿呢?
「這兒真好」,好在哪裡啊?
(2)分角色朗讀——學生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小島上不只來這幾位朋友,一定還會來好多朋友呢!小朋友想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它們會說些什麼?
6、學習第6自然段
小鳥、小象、小猴、小鹿都在這兒住下了,現在最高興的是誰啊?——誰來高興地讀讀最後一段?
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五、復習生字詞
故事中的生字寶寶還捨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獎——課後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一、復習檢查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 )的荒島,後來小熊在這里種了( ),幾年後,這兒( )( ),( )、( )、( )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裡?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座 玩 空 呀 年 象 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麼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互相交流)
2、結合學生發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 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裡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 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裡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 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 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部分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鬆散現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後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保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部分只佔二分之一。中間部分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理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教後小記: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以游戲為主線「活」化課堂教學——《aieiui》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ai ei ui》是義務教材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復韻母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但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語文課程標准》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我就讓游戲貫穿整個課堂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樂學氛圍,從而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使孩子們在會心的笑聲中動手動腦,合作探究。
❸ 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案人教版
漢語拼音1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准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
3.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重點:a、o、e的音、形教學。
難點:掌握o的發音,學會a、o、e的四聲。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a、o、e三個單韻母,讀准音,認清形。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個聲調,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不認識的字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學會了漢語拼音,你們自己就可以讀帶有拼音的故事書,而且還能學會很多的漢字。
我們先來學習三個單韻母,齊說「單韻母」。
二、 學習a、o、e三個單韻母的發音
1.教學單韻母a
(l)演示課件,問:它們在干什麼?(小姐姐在練嗓子,小姐姐張大了嘴巴發出a的音)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個單韻母a,它就念a,發音時嘴巴要張大,讀音要拉長些。
教師示範發音,學生練習發音。
指名讀,齊讀a。
(2)認識四聲,掌握a的四個聲調
「a」是單韻母,出示四音效卡片,ˉ、ˊ、ˇ、ˋ,這些就是四聲符號。
我們先給a戴上一聲的帽子,讀1(板書:1)范讀,指名讀,一聲要讀得很平,記
住:一聲平。
(出示二聲符號)這是二聲,把它戴在a上,讀2(板書:2)范讀,指名選,二聲要往上揚,記住:二聲揚。
(出示三聲符號)這是三聲符號,戴在a上後,a要讀成3(板書:3)范讀,指名讀,三聲發音時要拐旁,叫「三聲拐彎」,再指名讀,齊讀。
(出示四聲符號)這是四聲符號,a戴上它後就讀4(板書:4)范讀,指名讀,發四聲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聲降」,指名讀,齊讀。
復習聲調規律,齊背兒歌:一聲平、二聲楊、三聲拐彎、四聲降。
2.教學單韻母o
(l)看圖,指明說圖意。
(公雞在打鳴,喔喔地叫),我們要學的第二個單韻母和公雞打鳴時發出的「喔喔」聲很像。
(出示單韻母o的卡片)指導發音:嘴唇要攏圓,范讀,齊讀,指名讀。
(2)掌握o的四聲
依次出示o的四聲,分別問:這是幾聲?怎樣讀,練習發音。
3.教學單韻母e
(1)看圖,你發現了什麼?
「鵝」的音讀平了就是e的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單韻母,指名讀,齊讀。
(2)在學習a、o四聲的基礎上自學e的四聲
分小組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出示a、o、e的卡片,復習發音。
2.出示a、o、e的四音效卡片,依次讀,打亂順序讀。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漢語拼音的第一課,認識了三個單韻母a、o、e並且掌握了它們的四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直接熟練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
2.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3.能正確書寫a、o、e。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幾個單韻母,誰想念給大家聽?
2.齊背四聲兒歌
3.復習發音:
二、認識四線格
在黑板上打好四線格,問: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學生哪格是上格、中格、下格。
三、 教生書寫a、o、e
l.學習a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a佔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
學生書空,並在練習本寫三個a。
2、學習o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o也佔中格,一筆寫成,學生書空,並在本上寫三個o。
3.學習e的筆順
教師示範書寫:e也佔中格,先在中格的中間寫橫,然後連著寫左半圓。注意:e是
一筆寫成的。學生書空,在本上練習。
4.小結:a、o、e都佔中格,並要佔滿格。
5.學生練習書寫。
四、練習讀書
教給兒歌:張大嘴巴:aaa
攏圓嘴巴:ooo
扁扁嘴巴:eee
五、總結
我們認識了單韻母a、o、e,掌握了它們的音、形及書寫,又認識了四線格,學會了如何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字母。
六、布置作業
1.在家庭作業本上將每個單韻母的四聲書寫一遍。
2.練習朗讀短文。
七、板書設計 1
❹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材編寫,主要著眼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力求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下面從三個方面做介紹:
一、教材的編排
本冊教材主要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等幾大板塊。入學教育有四幅圖,向學生進行愛學校、愛學習的教育。「漢語拼音」13課,為便於鞏固,將13課分為四組,每組之後安排一個復習。「識字」全冊共8課,分兩次安排,每次學4課,獨立成一組。「課文」全冊共20課,5課為一組,編成四組。為了復習鞏固所學內容,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識字和課文後有練習題。每組「識字」或每組「課文」後安排一個「語文園地」。每個園地後安排一次「口語交際」,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書後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教材中還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圖畫。圖畫是課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極為重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教材力求搞好低幼銜接、穩步推進。從一年級下冊開始適當加大改革力度。依據這個編寫設想,本冊教科書從內容到形式有了更大改進。
本冊教科書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設8個專題,分為8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護環境,快樂的夏天,動腦筋想辦法,我們的生活多麼幸福,我們都有好品質,有趣的自然界。這8個專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含教育價值,把知識與能力、方法與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融為一體。
每組包括1課「識字」、45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課文34篇,有2篇連環畫形式的課文(不注拼音);選讀課文5篇,內容豐富多彩。
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詞語、三字經、對對子、詩歌、謎語、諺語等形式。
「語文園地」面貌一新,包括四個欄目:「我的發現」──引導學生探究發現,掌握學習方法,主要是識字的方法;「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優秀段篇;「口語交際」──與專題聯系,在雙向交流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展示台」──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所得,特別是課外學習所得的舞台。
❺ 小學一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怎麼寫
一學期來,我全心全意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認真扎實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工作加以總結:
一、提高專業素養,與時俱進。
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認真參加教學活動,積極找問題,謙虛請教他人,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依然像以前一樣認真鑽研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備好課,上好課。平時,我堅持自己獨立備課,因此在課前的准備是很充分的,為加強教學常規的養成奠定了基礎。課堂上,我著力抓好課堂常規。並以學生為主體,有目的、有條理地引導他們進行學習,特別注重指導預習,鼓勵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已經學會帶著問題認真地進行語文合作學習,學會了針對文本提出一些有質量的問題。課余,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教研活動,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吸收一些適用的方法,更新一些教學理念,從而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
二、積極開展語文活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低年級教學方法上,我總結出了兒歌識字,字謎識字,形象識字,游戲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一系列學生喜歡的識字教學方法。平時,我盡量讓學生多識字。除了課內識字外,我還鼓勵學生在課外識字,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課外書,同學朋友的名字,學校各處的名稱以及大街上的廣告牌,家裡的報紙、包裝袋、超市的貨櫃都是我們一年級小朋友識字的好地方。低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鞏固識字、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詞語是否正確地認讀,詞語的積累重視不夠,而本期我注重了這一點。課堂上,我藉助圖片或客觀事物,化抽象為具體,為學生輕松理解詞語服務。有時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指導學生反復運用詞語,如「連連看」讓學生對一些反義詞、近義詞,「詞語接龍」,使學生思維更敏捷,詞語得到有效鞏固。圍繞課文教學,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詞語積累范圍,經過一系列的詞語積累練習後,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語庫,從而提高學生課堂表達能力。
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本著「扎實打基礎,認真來學習」的原則,除上好語文課以外,我還組織了以下活動:一是堅持早自習引讀生字筆順訓練,培養學生識記生字以及正確書寫的能力。二是天天少量的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拼讀水平,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三是開放式作業,促進學生觀察、思考習慣的養成,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
三、 加強希望生轉化工作,縮短學生差距。
本班個別學生與其他同學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總之,本學期師生共同努力下,學生有了很大進步。很多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逐漸增強,並積累了那麼多語文知識,每個的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內心感到非常充實、安慰。
教然後知不足,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