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制定教育教學計劃
如何制定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可以幫助你有計劃實施自己的想法,並能合理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便於以後總結自己的教學情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積累經驗,發現不足提供可能條件,制定教學計劃有必要。
從學科教學來看,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結合班級的學生情況,有目的的研究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明確教學任務,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方面,以此來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顧名思義,就是要明確自己每天、每周、每月都應該做點什麼,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要做到什麼程度…………
一份好的教學計劃,要務實,可操作,學生習慣,學習方法,思維能力等方面真正受益,將每個想法落到實處。
一、 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的構成大至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本學期教學的總目標和總要求
2、 對學生情況的簡要分析
3、 對本學期教材內容、對教材的簡要分析、學期教學重點和難點
4、 提高本學期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5、 教學課題的課時分配及進度
二、 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的要求
首先,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綱的要求,要做到概括性強,條理清楚,知識點全面。
第二、在教學目的要求方面:要強調教學的結構,強調通過教學使學生達到的標准,目的要切實可行。要做到「突出綱目,啟智導學」。教學計劃要簡明扼要,對應傳授哪些知識、技能,培養什麼能力,解決哪些問題、主要步驟等,要清楚地列出綱目。不要長篇大論,連篇累牘。
第三,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方面:重點、難點要分開。可依據大綱和教學參考書制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另外,在教學中,教學難點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因此要依據對學生的了解確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難點。
第四,在教學措施方面:教學措施建立在教師對教學大綱、教科書和學生「三熟」的基礎上,教學措施要體現教師對大綱、教材的准確把握和對學生情況的深入分析,既要「依綱扣本」,又要「有所創新」。應注意巧妙、新穎、精要的「三結合」。教書育人和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第五,在課時和進度方面:一般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進行安排。
附1:制定學年、學期教學進度計劃技能評價量表(表5---4)
評價標准
評價等級
權重
得分
A
B
C
D
1、概括性強、條理清楚
0.22
2、教學目的要求切實可行
0.16
3、重點、難點准確
0.20
4、著重培養學生能力
0.16
5、課時分配適度合理
0.14
6、整體評價
0.12
合計得分
附2:學期教學進度計劃範例(表5—2 )
表(5---2) 北京某中學1998—1999學年第一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學科
代數
周學時
3
任課年級
初二
任課教師
***
本
學
期
教
材
分
析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代數第二冊包括以下內容:因式分解、分式、數的開方、二次根式
1、 因式分解是代數式中一部分重要內容,它與前一章整式和後一章分式聯系極為密切。因式分解的教學是在整式四則運算的基上進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論依據是多項式乘法的逆變形。因此,在教學中對這部分內容給予足夠的重視。
2、 分部分的學習是學生將來學習函數和方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
3、 學生通過查表求出平方根和立方根,並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
教
學
目
的
要
求
1、 使學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義及其與整式乘法的區別和聯系
2、 使學生正確了解分式和有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並能熟練地進行通分和約分
3、 使學生掌握分式四則運算的法則,能夠進行簡單的分式運算
4、 了解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並能用根號表示它們;能用平方與立方運算求某數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5、 使學生了解無理數的意義,會按要求對實數進行分類,了解實數的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了解實數與數軸的點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了解有理數的運算定律與運算性質在實數范圍內仍然成立
本
冊
教
學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
1、 因式分解的四種基本方法
2、 分式的四則運算
3、 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的概念與求法
教學難點:
1、 掌握分解因式的諸多方法和技巧,理解因式分解的理論
2、 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
為完成教學任務,根據學生採用的措施教學法
1、 在教學時要按照要求進行教學,防止隨意拓寬教學內容,加深題目的難度,對因式分解應採用對比的方法,從多項式乘法出發,根據相等關系,得出因式分解公式和方法
2、 關於分式四則的混合運算,在教學中,除了要講清關鍵內容——分式的概念和分式的基本性質,以打好基礎作好准備外,對多項式的因式分解、項的符號、系數、字母、指數以及分式四則運演算法則、運算順序等,都應結合講解和練習,進行必要的復習和詳盡的分析,以求突破這個難點
3、實數概念比較抽象,初二學生較難掌握。因此在教學時要把握住要求,對實數及其有關概念採用淺顯、直觀的描述講法,力圖通過後面知識的學習逐步加深對它們的認識。本章概念較多,要抓住主要概念,並運用對比的手段弄清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Ⅱ 小學二年級上冊的科學教學計劃怎麼寫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創新為動力,以省「減負」精神為宗旨。為打造 「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對基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狠抓落實,大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促進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班級分析
執教的班級共有51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後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後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並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
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
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
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
數學活動
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
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
數學活動
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
應用題
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
教案
,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措施
我班後進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們不能把握學習語言課程的要點,常常不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怕苦畏難,不肯去做認真理解的細致工作,久而久之,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銳接受新授知識的能力喪失了,他們不差也變得差了。要轉變他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應以精彩的語言引發話題,及時點撥,准確評價,創設出和諧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圍,使後進生暢所欲言、主動表達出自己的見解。
2、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常常向取得進步的學生豎起大拇指;有時給表現好的同學獎勵一本本子;還有時投給學生一縷贊許的目光,伸手親切地摸摸學生的頭,拍拍他的肩膀……
3、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學科,教師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後進生的注意力,通過直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性質。
4、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難易適中,
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後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特別注意克服急躁冒進情緒,如對後進生加大、加重作業量的做法。對待後進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從起點開始,耐心地給予輔導,讓他們一點一滴逐步提高。
培養優等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設競爭的氛圍,如優等生他們之間的競爭,挑戰難題的競爭等,促使他們的思維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
2、為他們制定更高層次的目標,在完成一個個既定的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以及增強對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3、鼓勵他們盡量用多種方法,多種思路解決數學問題,盡量想一想與眾不同的方法,提高發散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發展。
4、教育他們多幫助需要幫助的其餘同學,在幫助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六、全冊課時安排(約60課時)
(一)、長度單位(4課時左右)
(二)、100以內的加、減法(二)(13課時左右)
1、兩位數加兩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兩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
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
(三)、角的初步認識(2課時左右)
(四)、表內乘法(一)(13課時左右)
1、乘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
2、2——6的乘法口訣
5的乘法口訣……………………………………………………2課時左右
2、3、4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
6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復習和整理………………………………………………………1課時左右
(五)、觀察物體(4課時左右)
(六)、表內乘法(二)(13課時左右)
7的乘法口訣……………………………………………………5課時左右
8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
9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
看一看 擺一擺…………………………………………………1課時左右
(七)、統計(3課時左右)
(八)、數學廣角(2課時左右)
(九)、總復習(4課時左右) 七、教學進度
周次
日 期
內 容
8月31日——9月2日
學生繳費、始業教育
9月3日——9月9日
長度單位
9月10日——9月16日
兩位數加兩位數
9月17日——9月23日
兩位數減兩位數
9月24日——9月30日
整理和復習 我長高了 評估
10月1日——10月7日
國慶放假
10月8日——10月14日
角的初步認識 練習 評估
10月15日——10月21日
乘法的初步認識 5的乘法口訣
10月22日——10月28日
2、3、4的乘法口訣
10
10月29日——11月4日
6的乘法口訣
11
11月5日——11月11日
整理和復習 練習 評估
12
11月12日——11月18日
觀察物體
13
11月19日——11月25日
7的乘法口訣
14
11月26日——12月2日
8的乘法口訣
15
12月3日——12月9日
9的乘法口訣
16
12月10日——12月16日
整理和復習 看一看擺一擺
17
12月17日——12月23日
統計 評估
18
12月24日——12月30日
數學廣角 練習評估
19、12月31日——1月6日
單元復習
20
1月7日——1月13日
單元復習
21
1月14日——1月20日
總復習
Ⅲ 教學計劃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課程標准要求
語文丶數學丶圍棋丶美術音樂丶思品丶體育
Ⅳ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S版) 語文二年級上冊 教學計劃 教學具體措施
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逝去了天真爛漫小學時光,我跨進了中學校園的門檻,開始了我五彩繽紛的初一生活。 我剛進入初中的第一天,我心裡非常興奮,因為我看到了自己六年的勞動成果。記得在小學我是多麼渴望能盡快的進入初中,今天我終於實現了我的夢想。
當我走進一個新的班級時,看到一位位新同學,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我想起了那活波可愛的小學同學。看到每位新老師,他們在黑板上寫的每一個字,讓我想起了我那慈祥的啟蒙老師。我看到了這寬闊的教室,使我想起那狹窄的小學課堂,我的初一生活是「酸」的。
當我在座位上悶悶不樂時,同學們都在一旁問長問短。當我需要幫助事,他們都身伸出援助之手來幫助我,因為我在小學並沒有在學校住宿過,還不熟悉。每次我沒有水用,他們都不睱思索的去幫我抬水,一剎那我感受到了我的初一生活是「甜」的。
在分層考的時候我沒有考好,看到那人人討厭的符號「叉」時,聽到老師批評的話語,回到家父母就急著問我的分數。我無可奈何,只好硬著頭皮把成績告訴父母,這時我感到我的初一生活是」辣」的.
期考很快要來臨,作業;試卷即將增多,光是作業就壓得我咽不過氣來,一張張白白的稿紙又來了, 在學校寫、在家裡寫;課上寫、課下寫;白天寫、晚上寫……一整天都沒有閑的時候,這是我感到我的初一生活是」苦』』的.
我的初一生活真有趣,參雜著「酸. 甜 苦 辣」,這些只是我的初一生活的一些插曲,這個集體給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使我的生活更充實 動人 愉快……..
千言萬語,只有一句話:我愛我的初一生活!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S版)
語文二年級上冊 教學計劃
教學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