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現代詩歌怎麼教
小學現代詩歌教學過程中一般遵循這樣的一個流程:
導入——導讀——詩歌賞析——結束。
舉個例子:
題目:《如何學現代詩歌》
一.導入:
還是那句話「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第一單元的詩歌教學,我想我們很有必要來談一談如何學習現代詩歌的問題。
二.詩作導讀。
1.讀題識金。
舉例:顧城<一代人>,北島<生活>。
2.知人論事,了解背景。
舉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再別康橋>中的尋夢
3.感知全文,了解內容。
三.詩作賞析。
著名美學家,教育家朱光qian先生在<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一文中提到「去求藝術家對於人生的深刻的觀照以及他們傳達這種觀照的技巧。」
這其實是從創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寫什麼和怎麼寫」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因此,相應的,我們讀詩,也將圍繞對詩歌的情感內容和藝術表現兩個方面。而詩歌的思想內容又是融合在藝術表現之中。文藝理論指出「形式本身就是內容」,比如<康橋>的段落句式,給人以美感和詩的意境是相同的。所以無形中它傳達出了詩的主旨。因此我們學習的重點應該是從藝術表現的鑒賞中領會詩的妙處。
關於詩歌的藝術表現又可分為詩作表現和詩作技巧兩個方面。
(一)詩作表現。
1.意象,意境。
1)。意象。
含義:「意「就是情,「象」就是景,物。或寓情於景,或觸景生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客觀印象的事物我,透過主觀的美感,經驗,予以剪裁,融合,去蕪存菁的創造後,成為可感的具象就是意象。簡單說,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例:<再別康橋>中,西天的雲彩。「離別」本是痛苦的。駱賓王<於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小猶寒。可是<康橋>沒有這種悲涼,「輕輕的,我走了….」。
西天的雲彩是個典型的意象,雲彩飄浮不定。自由自在。加上「輕輕的」是一種動作,「我」和「雲」。我也像雲一浮來又浮走。即來即去。
2)。意象系統。
如果意象只有一個,稱為「單一意象」,如果有好幾個,稱為意象群。如果意象群中個別意象間,互有關聯,形成有意的共同指涉。那就是「意象系統」。一首好的詩,其中的意象多能有所共同指涉。
比如:<長沙>中一段,
看:……
其中物象有:漫山紅葉,碧清的湘江水,爭流的百舸,搏擊的雄鷹,自在的游魚。
這些物象在每一個腦海中各自有自己的意象。但它們有共同的指涉,即自由!積極向上的一種生命狀態,因此才有下句帶有哲理性的概括-萬類霜天竟自由。
3)。意境。簡單說即是畫境,詩中有畫,即是指意境而言。
4)意象和意境的關系。
意境的營造離不開多個意象,意境是畫,屬於全詩。而意象的畫是全部畫的一個部分,同時,意境又不只是意象的簡單相加。用鏡頭和蒙太奇說明這一點。
2.節奏――音樂性表現。
音樂美並非是必須的,但音樂美卻能增強聽覺美感的享受。
音樂性是指文字本身所形成的節奏,節奏表達情緒之變化,傳達給人以聽覺美感的享受。
形式上:
音韻上:隔行押韻,韻腳為:ai 來,彩。這是較明顯的一點。
音節結構上:音節:能夠表意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頓的作用。隔行節奏相似。音斷氣不斷。
1)。音韻。<康橋>
⑵ 如何進行小學詩歌教學課件
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教學,就去研讀教參,教參上有很多教學建議指的參考。
⑶ 小學古代詩歌如何教學
小學古代詩歌教學,首先讓學生熟讀詩歌內容,然後進行字詞的落實,理解文章大意,之後要求背誦課文。
⑷ 怎樣進行小學語文現代詩教學
以駱賓王《詠鵝》一詩為例。在教學中不妨可以設計一個「詩畫」相結合的環節,逐步引導學生分析詩歌,一層一層撥開文字的外衣,共同尋找隱藏著的美。課堂中,教師可以將事先准備好的三副畫展示於學生面前。根據畫幅引出課題《詠鵝》,並設疑:這三幅畫中只有一幅畫才是駱賓王《詠鵝》中描寫的那隻鵝,你們想知道是哪一幅嗎?——引導學生自由讀詩,試著理解詩意。學生闡述自己對正確畫面理解同時,正是教師一步一步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驗文本,感受詩情的過程。學生探索「三美」的過程,同時也幫助了學生醞釀了情感,為朗讀做好情感的鋪墊。
①曲項向天歌(為什麼歌唱?歌唱什麼?)——學生在想像中說句——在想像中感受到快樂——有感而發的朗讀。
②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試著讓學生描述想像中白鵝在水中嬉戲的情景——想像說句——指導朗讀)可提供的句式訓練,例如:
句式一:你瞧!它的羽毛多呀,就像!
(例:你瞧!它的羽毛多白呀,就像白色的雲朵飄浮在藍天上。……)
句式二:你看!它的腳掌多呀,就像!
(例:你看!它的腳掌多紅呀,就像火紅的楓葉在風中舞動。……)
句式三:快看哪!它真像。
(例:快看哪!它多像一隻潔白的小船浮在碧綠的水面上,兩把紅色的小船槳輕輕地劃動著清清的河水,多美啊!)
在引導中注意把握《詠鵝》中隱藏著的三個「美」。
①「形體美」——曲項
②「音樂美」——向天歌
③「色彩美」——白毛、紅掌(綠水清波)
(水「綠」,水「清」都是對白鵝美的一種襯托,也可以借機誘發學生們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通過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句去理解把握詩意,由局部到整體的感知,在想像說句的基礎上挖掘詩歌中蘊藏著的美,從而幫助學生初步體會到文字的魅力所在。學生深入文本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逐步接近「美」的過程。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情感積累,在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中逐一得到了發揮與展現。在此番與「美」的較量之後,讓學生再次朗讀這首古詩,相信一定能將鵝的美,鵝的自在,鵝的快樂,以及對事物的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習古詩,從而又跳出古詩;感受美好,從而又衍生出美好。這就是我們應該給予學生的學習語文的樂趣,感受語言的魔幻,在親近文字的行進過程中一次一次地讓學生體會到熠熠生輝的不僅僅是書本的語言,更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聲音,這聲音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聲的。因為潤物的恰恰是無聲的。
⑸ 小學一組現代詩的教學課時怎麼安排
夢游
夢游者,在女人的廢墟上
拱起一座拱門
無數棵枯黃的彤雲內
擁抱在一起的太陽
曠野容里潦潦的秋水
葉子像無數肥碩的星星
風雪中的天空
一隻蒼狐在鳴叫
她那嫵媚的眼睛
一場風雪吹不散的眼睛
吹不散林中的紫紅
夜間便承接了兩片迷人的憂郁
一具枯石般的骷髏
尋找另外一條航程
帶著蝙蝠的美麗
尋找綠蛇環繞的山房
褐色的、位於海邊的
註定不會生育的漁翁
汛期過後聽取蛙鳴
浪濤的皮癬滋養了他的一生
暮年最美最美的波斯王後
而收屍者如千年石像
玫瑰叢中珊珊走來
雨夜棲於樹冠的影子
醒來紛紛死於樹下
⑹ 適合小學生的現代詩
1 春天的手 佚名
春天的手,溫暖輕柔。
春天的手撫摸著大地,大地一片新綠。
春天的手掠過小河,小河唱起了快樂的歌。
春天的手拂過樹梢,枝頭傳來小鳥的歡叫。
春天的手拍著我們的肩膀,小朋友個個活潑又健壯。
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頭。
2 花兒也會放風箏 佚名
天,是這樣藍,風,是那樣輕,我們蹦蹦跳跳,蹦蹦跳跳,來到綠瑩瑩的草坪。牽著一條渴求的線,放飛了 長尾巴和不長尾巴的——風箏
這時,我們跳著、嚷著,遠處的花兒也一樣高興。它們對我們說:「你們瞧,你們瞧。——我們也會放風箏了!」
我們朝著花叢望去,一點不假,它們沒有騙人。花叢中果然飛出許多小風箏——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突然,一位小朋友嚷起來了:「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彩翅膀的蝴蝶,長尾巴的蜻蜒。」3 滴哩滴哩 佚名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
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滴哩滴哩滴哩哩……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紅的花,映出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滴哩滴哩滴哩哩……
春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看見紅的花,看見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滴哩滴哩滴哩哩……
4 春雨沙沙 佚名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細如牛毛,飄飄灑灑。飄在果林,點紅桃花;灑在樹梢,染綠柳芽;落在田野,滋潤莊稼;降在池塘,喚醒青蛙。淋濕我的帽檐,沾濕她的花褂。我們頂著蒙蒙細雨,刨坑種樹。把祖國大地綠化。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5 草葉上的歌 高洪波
大森林裡有塊草坪,一塊綠茸茸的草坪,一塊亮晶晶的草坪,一塊笑盈盈的草坪。
當春雨們淅淅瀝瀝,擁擠著跳下雲層,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睜開了明亮的眼睛——多美啊,綠茸茸的草坪,溢出春光的一隻瞳孔。
當清涼如水的微風,追趕著金色的黎明,草葉上酣睡的露珠們,快樂地探身相迎——多好啊,亮晶晶的草坪,映照春色的一面明鏡。
當木瓜落地,蚱蜢騰空,蟋蟀們發出歡快的笑聲,蝴蝶和蜜蜂醉入花叢,草尖上蜻蜒舞步輕盈——多甜啊,笑盈盈的草坪,大森林頰上深情的酒坑。
大森林裡有塊草坪,一片溫柔的和平,一個搏動的生命,一朵綠色的雲彩——帶著奶漿味的草香,飄進我們的金色
⑺ 小學兒童詩歌的教學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加強朗讀指導,讀出節奏韻律。
兒童詩優美的語言,除了詞語的錘煉要准確恰當外,詩的聲音節奏更應具有音樂性,即詩的音韻要有美感效應。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現是聲音節奏,而文學意義反在其次。文學意義所不能表現的情調常可以用聲音節奏表現出來。」比如,啟蒙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葉老的名詩《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裡面大量使用
2/5頁
疊詞,如果能知道學生在疊詞處加以強調和停頓,並注意朗讀的音調和速度,就能幫助學生找到詩歌內在的韻律,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美,並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二、採用表演誦讀,加深情感體驗。
在進行詩歌誦讀時,在適當之處我喜歡讓學生適時採用表演誦讀。因為表演誦讀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朗讀表演中能更好地激發情感,理解詩意。比如我在教學《童年的水墨畫》這首詩的第三幅畫面時,為了讓學生感受詩中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我採用了誦讀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邊讀邊表演「扇動翅膀拍水戲耍,一雙雙小手撥弄著浪花,你撥我濺笑哈哈„„」學生邊誦讀邊做出相應的動作:學生用雙手拍水,用雙手撥弄著浪花,用雙手啪啪啪地打水拍濺起水花„„在這樣快樂的體驗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更好地讀出詩歌的感情來。
三、教師激情引領,體會詩歌意境。
兒童詩是比較歡快活潑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激情,學生怎麼可能將自己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其中呢?有研究表明,在課堂上,教學效果等於7%的言語+38%的聲音+55%的面部表情。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及豐富的表情。我們不難想像,沒有激情的課堂對學生來說是多大的煎熬。沒有溫度的課堂學生是熱不起來的。只有老師有激情,課堂才有溫度。
⑻ 如何教小學語文現代詩歌
一年級:《小小竹排畫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小小的船》《影子》《比專尾巴》《我多想去屬看看》《柳樹醒了》《快樂的節日》二年級:《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株紫丁香》《歡慶》《假如》《四季的腳步》《雷鋒叔叔,你在哪裡》《看浪花》三年級:《聽聽,秋的聲音》《太陽是大家的》五年級:《七律長征》六年級:《中華少年》《有的人》
⑼ 如何進行小學詩歌教學
作為我國來古老的文學體裁之源一,詩歌語言詼諧精練,節奏鮮明,寄託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和情感,將社會生活集中地反映出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語文教學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單純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其審美情趣、文化品位與道德修養,使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能夠繼承並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必須認識到教材中詩歌教學的特點,並制定有針對性的詩歌教學策略。
⑽ 小學生自編現代詩
四季的風
我喜歡湛藍的天空
我喜歡清澈的湖水
我喜歡美麗的小鳥
但我最喜歡的是——四內季的風
春風吹過柳枝
拂動容她婀娜的身子
夏風吹過海面
激起一陣洶涌的波濤
秋風路過果園
帶來了水果的香味
冬風吹過大地
給大地披上白衣
我喜歡你,季節的風。
你給大地帶來了生機,
帶來了美麗,
還帶來農民伯伯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