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
*****先教分解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我還是推薦這一種,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Ⅱ 幼兒園數學加減法的教學,怎樣能讓孩子快速的學會呢
樓上說的像是耍猴,我覺得可以把這些加減法融入到故事裡,一邊給孩子講故事,一邊讓孩子算。
初中生的見解,希望對LZ有幫助
Ⅲ 幼兒園大班數學20以內加減法怎麼教學方法
手指速算秘訣 初級:100以內加法 准備:教師在帶讀以下口訣並做相關手指游戲前,需發出口令「清零」,幼兒馬上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聚精會神做好准備。(注意:手心朝里,兩拳間隔距離以方便雙手出指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一、手指定位口訣 我有一雙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會數; 右手定個位,從一數到九;加減很方便,計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數口訣 食指伸開「l」,中指伸開「2」; 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數。 三、右手出指練習口訣 一馬當先,二虎相爭,三言兩語,四海為家,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萬火急。 一言九鼎,二龍戲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穀豐登, 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瓏,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註:念到「十萬火急」或「十全十美」時,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進位。) 四、左手出指練習口訣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註:念到「一百」時,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 五、雙手出數練習 15、23、46、99、58、73、61 …… (註:根據各年齡段幼兒認知水平,選擇出數的大小。) 六、加法練習 注意:在做加法練習時,比如「3+5」,右手先出「3」,「+5」的過程是:嘴裡念「加1」,出小拇指;嘴裡念「加2」,四指一提伸大拇指(注意在出指的過程中大拇指只代表「1」,只有在定數的時候,大拇指才當成「5」);嘴裡念「加3」,出食指;嘴裡念「加4」,出中指;嘴裡念「加5」,出無名指。此時開始定數,右手手指只有小拇指未打開,結果即為「8」。 (1)個位數加法練習(10以內加法練習) 1+1 2+l、2+2 3+l、3+2、3+3 4+l、4+2、4+3、4+4 5+ 1、5+ 2、5+ 3、5+ 4、5+5 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9 2+l、2+2、2+3、2+4、2+5、2+6、2+7、2+8 3+l、3+2、3+3、3+4、3+5、3+6、3+7 4+l、4+2、4+3、4+4、4+5、4+6 5+ 1、5+ 2、5+ 3、5+ 4、5+5 (2)十位數加法練習 10+10 20+l0、20+20 30+l0、30+20、30+30 40+l0、40+20、40+30、40+40 50+10、50+20、50+30、50+40、50+50 10+10、10+20、10+30、10+40、10+50、10+60、10+70、10+80、10+90 20+l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 30+l0、30+20、30+30、30+40、30+50、30+60、30+70 40+l0、40+20、40+30、40+40、40+50、40+60 50+10、50+20、50+30、50+40、50+50 (3)一百以內加法混合練習 3+ 5、4+5、l+5、6+5、8+7、9+l、9+3、7+10 13+12、24+17、49+2、47+ 6、43+8、46+54,38+62…… (4)一百以內連加混合練習 23+18+19+24+16、18+6+49+27……
Ⅳ 幼兒園二十以內的手指算加減法怎麼教
幼兒園二十以內的手指算加減法怎麼教?
加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
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後面的數開始點手指,15後面
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
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
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Ⅳ 幼兒園數學10以內加減法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完成後將物品歸還原處。
活動准備:
1.焦距准備:2個塑料簍子做"糧倉"、"糧袋"(上面寫有10以內的算式)
2、學具准備:雙色圓片10個(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算式卡片若干,飛行棋、汽水蓋,塑料碗、撲克牌、紅棗等。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游戲:拍手問答游戲。教師提問10以內的分解組成,幼兒回答。教師問到:"小朋友,我問你,10 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訴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戲活動。
創設游戲情景:游戲連環套。游戲王國的國王知道小朋友門都喜歡做游戲,於是國王派使者送來了許多的游戲。今天我們就一起玩個夠。
1.游戲"雙色卡"。有那10個雙色卡(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向上拋去,雙色卡落地後,數一數紅色的有多少片,藍色的有多少片,紅色的和藍色的合起來有多少片?教師將幼兒說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來。
2.游戲"扣碗"5人一組,每組准備10個汽水瓶蓋,一個塑料碗,一名幼兒左手向桌面上撒開瓶蓋的同時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蓋,大家一起數一數桌上剩下瓶蓋,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幾個瓶蓋,可以調整瓶蓋的總數來復習10以內的減法。
3.游戲"抓抓抓"將小鞋盒挖個洞,裡面放10個紅棗,請幼兒將手伸進洞里抓出紅棗,數一數抓了幾個紅棗,算算盒子里還有幾個紅棗。
4.游戲"小馬運糧食"幼兒分成兩隊扮演小馬運糧食,(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老師發出命令後,兩隊排頭跑向"小河邊"拿起一袋糧食,"糧食上貼有10以內加法和減法算式題目,幼兒將答案填在等於號的後面,跑向"糧倉"答案正確的才能將糧食袋放到糧倉,再將每隊的第二名幼兒上來運糧食,依次進行,相同時間里哪隊雲的糧食多為勝利。
三、分組活動。
1.雙色圓片游戲,幼兒操作雙色圓片完成算式後,把得數填寫在方框里。
2.撲克牌游戲,幼兒兩人一組,撲克牌1到10,兩人各自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大,用大數減去小的數,或者將兩張牌合起來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戲。2到4人為一組玩飛行棋游戲,每人兩次擲2次,顯示的點數相加就是飛機要走的步數,最後誰先到達中點誰就是勝利。
4.交流小結:
Ⅵ 幼兒園加減法
(參考範文)
《數棒加法訓練》
一.課程簡介
繪本故事簡介:《讓我安靜五分鍾》介紹了:象媽媽好忙好累,很想自己安靜五分鍾。可是,孩子們黏得可緊呢!他們想和媽媽一起吹笛子、念故事、玩玩具、泡水、看漫畫、吃蛋糕……可憐的大象媽媽,要怎樣才能安靜五分鍾呢?你能幫她想想辦法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孩子而幸福,是所有媽媽心裡的話,兒子像小膏葯一樣緊緊黏住媽媽,媽媽則累並快樂著。
蒙特梭利簡介:促成人類建立愛心的動力是本能,也是生命創造力的原動力。
二.課程目標
1、准確識別數棒的數量,並能夠初步的認知數棒的簡單加法。
2、記住數字1--10的順序。
3、讓孩子能夠明白,媽媽不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自己上面,媽媽也有自己的空間。
三.活動重點
1、了解數字與數量之間的關系。
2、發展孩子的獨立性以及精準性。
四.活動難點:
1、能夠准確的記住1--10的順序。
2、能夠將數棒正確的從1--10的順序擺放並打亂將其配對。
五.課程准備
1、教材准備:繪本《讓我安靜五分鍾》。
2、課程音樂:林海《琵琶語》。
3、課程教具:工作毯2個、數棒、一套寫有1--10數字的卡片、已學過地蒙氏教具工作、操作單。
4、自備道具:水彩筆或者彩鉛。
六.課程流程
1.開場介紹(5分鍾)
1、教師引導孩子進行獨立的自我介紹。
2、教師走到幼兒面前對每一位幼兒進行愛的抱抱,並可以說一說你們之間的悄悄話,潛移默化中增進了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情感。
3、知識回憶;教師引導孩子回憶上一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師:今天又哪個小朋友知道我們要復習的是什麼內容呀?對,今天我們要復習的是數棒的記憶游戲;我想今天***小朋友上來試一試!
(備註:有個別孩子可能膽子比較小,但是他都會,所以教師要學會觀察,多給他一些表現的機會,給予肯定與鼓勵)
(備註:教師選取三組數字板和數棒,請個別孩子進行工作的再次示範並鞏固前期所學的經驗)
2.繪本閱讀及分享(15分鍾)
(1)互動閱讀。
師:小朋友們,現在又到了我們繪本閱讀的時間,今天我帶的繪本是和什麼有關呢?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想一下哦。
出示圖書,引出故事。
師:這句話是誰說的呢?(大象媽媽)她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書本。
引導學生觀察小象們吃早餐的樣子。說說你的感受
師:那媽媽是怎麼做的?(學習如何把話說得有條理)
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象媽媽,此時你的心情怎麼樣?又想做什麼呢?(請同學們互相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的看法。(同學們都能體會到象媽媽的辛勞和煩惱,這是非常好的,可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此時的身份是一位媽媽,你有關愛自己孩子的責任,可是你們剛才很多的討論中都是只有自己,這點要注意)
(2)互動交流。
引導幼兒討論問題,了解故事情節。
師:出示繪本中最後一頁,觀察象媽媽在干什麼,此時她的心情又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廚房會發生事呢?
師:如果你是小象的朋友,你會和小象們說什麼呢?你是不是也和小象一樣,這么黏媽媽呢?
討論:愛媽媽,應該怎麼做?
(3)主題結尾;你們的媽媽都是非常愛你的,但是媽媽偶爾也需要自己的時間,所以老師要悄悄地告訴你們及時媽媽有的時候沒有陪著你們,但是她依然是非常愛你的!
3.數棒加法的教學與示範(15分鍾)
1、將數棒按順序擺放到工作毯上,紅色的一端沿著工作毯左邊對齊。
2、把數字卡片按照順序反放成一疊放在工作毯的左下方。
3、告訴孩子:「今天,我們要用數棒組成10。」把數棒10拿到工作毯中間,用兩根手指邊觸摸邊數。把數字卡片10從卡片的最上方抽出,放在數棒10的右邊。
4、找出數棒9,放在數棒10的下方,將數字卡片9放在數棒9的下方。將數棒1放置到數棒9的右邊,兩根數棒間稍留空隙。將數字卡片1放在下方。指出9和1,並解說:「9加1等於10。」同時將數棒1拉到數棒9旁,與數棒10作對比。
5、這樣繼續用8和2,7和3,6和4進行組合,當做到5的時候,用特別的動作往右翻轉,並將數棒的落點用手指標出。告訴孩子:「5加5等於10。」
6、在用5組合10的時候,如果孩子產生混淆,可邀請孩子取來第五根演示5加5等於10。
7、經常用口頭練習的形式來復習10的組成。在復習的時候要向孩子指出組成10的等式。
15、教師引導幼兒一一收回教具,並放到教具櫃上。
(備註:兩兩孩子在一起操作,一個觀看工作,一個進行工作;剩下的孩子進行繪本再次閱讀)
七.活動延伸(10分鍾)
教師引導孩子進行操作單地操作;
1、教師介紹名稱,今天我們將進行規律小跑的操作單練習;
2、教師介紹規則;
師:小朋友們,我們進行了數棒的加法工作,那我們今天就進行和數棒有關的操作單。
3、操作結束後教師引導孩子欣賞每一張作品,並及時地肯定與鼓勵。
八.活動結尾 (5分鍾)
師: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的,今天我們的活動就即將要結束了,還記得我們今天是怎麼做工作的啊?老師說的細節點你們可以來和我們分享分享嘛!今天老師認為你們表現的都非常的棒,都能夠自主大膽的進行工作,真的都是進步非常大呀!最後老師也很感謝小朋友們的配合,謝謝你們,老師期待著下一次能夠和你們再次相見哦!
溫馨提示:
1、在拿取長的數棒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關注,避免數棒打到其他小朋友。
2、教師要無時無刻的關注著孩子的學習情況,避免孩子發生爭執用數棒打彼此。
3、及時的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
Ⅶ 幼兒園20以內減法最簡單的方法,怎麼教
活動目標:
1、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的操作,嘗試進行20以內簡單的減法運算。
2、能積極思考、細致觀察,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活動准備:
1、教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2個圓形的蒙氏線場地;數字卡1-20;戒指樣的小圓圈若干。
2、學具准備::「加法、減法板」;20以內的減法算式;作業單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31-32頁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青蛙跳水。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兩個蒙氏線的圓圈上,每組小朋友記住自己組的人數,邊聽音樂邊走線。當音樂停止時,教師任意出示一張數卡。如「8」,每組8個小朋友跳進圈裡,再數數線上每組還剩下幾個小朋友。游戲可反復進行。
2、集體活動(1)復習10以內的減法。
教師出示答案在10以內的減法算式,請幼兒口算得出結果。
(2)學習20以內的減法。
創設情景:神奇工具又現身。小朋友,誰又來到我們班上作客啦?
教師出示工具「加法、減法板」,按順序擺放好。
教師:看,他又說話了:小朋友們好,又和你們見面了。我是加法、減法板,做起減法也有招。先把大數固定好,根據小數取藍條。數數看看剩多少,減法計算完成了。
教師從題卡中任意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4=,教師先讀算式,然後再找出加法減法板中的數字16
,用小圓圈圈住,再從藍色定規中取出4擺放在右端靠著數字16下面的格子中,最後數出前面還剩下幾格,剩下的格數就是答案。即16-4=12。
(3)用加法減法板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師從題卡中取出一個減法算式如16—9=,用相同的方法操作加法減法板,得出正確答案。
3、分組活動教師:加法減法板想檢測一下小朋友學的怎麼樣,我們每個人都來露一手,比試比試吧。
第一組:利用學具加法減法板做減法練習。教師事先准備好減法算式,請幼兒看算式,操作加法減法板計算出結果。
第二組:利用劃點子的方法進行減法練習。每張作業紙上都有一道減法算式題和被減數的點子,減去幾,就劃去幾個點子,最後數出剩下的點子數量,記錄在作業單上。
第三組:做花環。操作加法減法板完成《操作冊》32頁的活動「美麗的花環」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Ⅷ 幼兒園大班數學20以內加減法怎麼教
幼兒園大班數學的話教他們20以內的加減法你肯定還要以實物教學為主不能用那種抽版象的邏輯的教學方式教給他權們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雖然已經是大班了,但是對他們來說理解起來這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對幼兒園大班的數學20以內的加減法,尤其是,20以內的加減法,這個時候,是小學一年級左右教的,所以一定不能只給孩子講單純的概念,你要給孩子具體的一些東西,如你可以准備ppt上面有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也可以用簡單一點的比如就是20面小旗拿走了多少面,還剩下幾面,這種能讓孩子一眼就看懂的,這些,然後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因為他們這個時候學習的目的還不是以數學教學,這種為目的的。20以內的數學加減法一般來說都是到小學一年級左右才開始慢慢的學習所以這個時候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盡量就是教給孩子一些能讓他懂得就行,不要給他很大的壓力,一定要讓他記得一定要讓他懂的。你要讓他能看到這個,然後能明白就行了。因為這個。抽象邏輯思維的話,還是在後面才會發展的現在的。大班小朋友可能已經在逐漸發展了,但是並不完全發展,所以還要等後面慢慢的一步一步來,不能太著急。
Ⅸ 幼兒園中班加減法教學要注意些什麼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繼續感知三幅圖之間的關系。 2、獨立將三幅圖連起來,表達其中的含義,運用正確的詞彙表達圖意。 3、敢於克服膽怯的心理,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准備: 1、教具:有關4的減法圖三幅。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游戲「看誰說得快」。 教師提出要與幼兒玩游戲,隨後講一講游戲規則:教師說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它後面的一個數字。教師報數,全體幼兒嘗試回答,當全體幼兒玩的比較熟練後,可以與小組的幼兒玩。 教師說出遊戲的另一個規則:教師說一個數字,幼兒說出它前面的一個數字。教師報數,全體幼兒嘗試回答。 (2)學習4的加減法。 教師依次出示三幅圖,請幼兒說出其中的含義,注意提醒幼兒用正確的詞(來了,一共;走了,還剩下)表達圖的含義,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接著,教師請幼兒為圖列出算式,個別幼兒列,集體進行認讀兩遍。 2、操作活動。 (1)看圖列加減算式。 啟發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啟發幼兒用「又來了」、「一共」、「走了」、「還剩下」等詞彙,講一講三幅圖的含義,再正確區分加法題和減法題,最後,為三幅圖列出算式。 (2)看圖形找特徵。 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特徵,分別在表格的相應位置上打√。 3、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圖片的內容,讀一讀算式,並帶領全班幼兒一起讀一遍算式。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用詞是否正確。對用詞准確、計算正確的幼兒給予全班表揚。
Ⅹ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公開課怎麼上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公開課教案: 一、 ; 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習5的加法,是幼兒在學習5的組成知識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為了更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這種能力,為了以後孩子能在數學計算中得心應手,我在設計《5的加法》這節課時,抓住幼兒愛玩的心裡,將每環節都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擠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又滿足了孩子的快樂。注重從感知入手,有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豐富多彩的情境和數學問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並從中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復習數字1~5和1~4各數的加法。;學習5的分成與組成掌握5的加法。認識「+」號、「=」號,會正確認讀。通過觀察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一圖兩式的一般規律,並會列式計算。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教法、學法: 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等方法,指導幼兒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展開課堂教學。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入手,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 四、 教學准備:; (1)鉛筆、小鴨、耳朵、紅旗、金鉤圖片各一張。 (2)太陽、青蛙、蜜蜂、小貓圖片各五張。 (3)「+」、「=」圖片。 (4)花圖片若干。; ;1~5的數字卡片,算式卡片 五、 ; 活動過程: (一); ; ; ; 律動導入:《五隻小鳥飛呀飛》,幼兒與老師一同做手指游戲。 (二); ; ; ;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的袋子,這個袋子裡面有好多好多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裡面有什麼?讓我們閉上小眼睛。;; 1.; ; ; ; 睜開你們的小眼睛,看!; ;(出示1~5的數字卡片,幼兒復習認讀數字) 2.; ; ; ; 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數字都像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請小朋友跟老師說: ; ;; ; 1 像鉛筆來寫字,2 像小鴨水中游,3 像耳朵聽聲音,4 像紅旗迎風飄,5像金鉤來釣魚。 3. 我們的數字寶寶不僅像鉛筆、小鴨、耳朵、紅旗、金鉤,他們還會變魔術,請小朋友們一起和老師玩《數字變變》的游戲。伸出你們的小手,和我一起做。 (三)我們的數字寶寶和小朋友做游戲很開心,又給小朋友帶來了兩位小客人,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吧!(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讀)。 (四)復習1~4各數的加法。 (五)學習5的分成及組成。 ; ;; ;分成 ; ;; ;;;5 ; ; /; ;; ; 1; ; ; ; 4 2; ; ; ; 3 3; ; ; ; 2 4; ; ; ; 1 ;;1.游戲:《我來問你來說》。 ; ;; ; 小朋友告訴我,5可以分成幾和幾?; ;; ;; ; 1和4 ; ;; ;;;……; ;; ;; ;; ;; ;; ;; ;; ;; ;; ;; ;; ; …… 2.組成:教師示範把分成組成算式引導孩子們將算式寫出。 例:1+4=5(引導幼兒將以下分成列成算式得出結果,並給予鼓勵。) (六)看圖片列算式: 1.今天啊,從森林裡來了好多小動物,他們聽說小朋友們在上數學課,他們也要來和大家一起學,順便考考小朋友們。大家來拍拍手歡迎他們吧! 2.小朋友看(出示青蛙圖片)這是誰啊?來了幾只青蛙啊?(幼兒看圖回答)又來了幾只青蛙?一共有幾只青蛙啊?(引導幼兒列出算式,並引導幼兒發現一圖可以列兩式,例:1+4=5/4+1=5) 3.出示蜜蜂圖片、太陽圖片、小貓圖片,依次提問,讓幼兒觀察回答並列出算式。 (七)練習: 游戲《送花》 1.請兩位小朋友上台,拿規定花送給老師。 提問:一個小朋友送三朵,另一個小朋友送了兩朵,那位老師一共有多少朵花啊?(幼兒思考回答,並上台列出算式得出結果。給予幼兒獎勵與鼓勵。)多次練習,讓幼兒掌握知識.. (八)游戲:《坐車》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