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該具有的三個特徵是
我在不同的參考題遇見過很多種類型的題,關於樓下說的課程計劃 跟教學計劃,我想做一點補充。1992年該教學計劃為課程計劃 改教學大綱為課程標准。
㈡ 拜求教學計劃書怎麼寫 急急急急急急!!
僅供參考
---------------------------------------------------------------------
一、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全院計算機教學第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專門面向全院非信息專業學生開設的第一層次計算機必修課。總學時數為56,其中教學時數為28,學生上機實驗時數為28。學分為2。本課程系統地介紹計算機文化概論,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2000 操作系統,漢字輸入和辦公自動化,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0,電子表格軟體Excel2000,文稿處理軟體PowerPoint2000及計算機網路基礎等。
二、課程教學要求
1、了解計算機文化的概念;
2、基本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與基本工作原理知識;
3、具有較好地使用Windows2000操作系統平台的能力;
4、了解漢字編碼的概念,熟練掌握一種Windows2000下的漢字輸入方法;
5、掌握字處理軟體Word2000的使用方法,能較熟練地進行實用文檔組織與處理;
6、具有電子表格軟體的基本知識,掌握Excel2000的使用;
7、掌握文稿演示軟體PowerPoint2000的使用,能靈活地組織多媒體信息進行發布;
8、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常識,掌握電子郵件和瀏覽器的使用;熟練掌握OutlookExpress/Internet Explorer,具有網頁製作的基本技能;
9、了解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常識。
三、課程教學各部份的重點與難點
第一部份 計算機文化概論
重點: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性能指標和應用領域:各種數制的基本特點以及相互之間的轉換;計算機中字元的表示方法;存儲地址的含義以及地址線和存儲空間的關系。
難點:各種數制的基本特點以及相互之間的轉換;二進制的各種基本運算。
第二部份 計算機基礎知識
重點:計算機系統硬體的基本組成及每個部件的特點和作用;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鍵盤的使用;外存的分類及各種外存的主要特點和使用場合;計算機軟體的含義和分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的特點和使用場合;語言處理程序的分類;計算機病毒的含義;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難點: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基本原理;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的特點和使用場合;語言處理程序的分類。
第三部份 WINDOWS2000操作系統
重點:文件和文件名的基本概論以及樹狀結構和路徑的概念。Windows2000的啟動和退出;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文件、文件夾和快捷方式的基本操作;控制面板、任務欄和列印機三個應用程序進行基本的系統設置。
難點:樹狀結構和路徑的概念;文件、文件夾和快捷方式的基本操作。
第四部份 漢字輸入與辦公自動化
重點:區位碼、國標碼、輸入碼、機內碼之間的關系;點陣漢字的存儲原理和輸出過程;Windows98漢字輸入法的安裝、設置和切換;標准輸入法的使用。
難點:漢字編碼的發展;區位碼、國標碼、輸入碼、機內碼之間的關系;點陣漢字的存儲原理。
第五部份 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0
重點:文檔的輸入和編輯;製表及表格處理;常用的排板技術;文檔的列印。
難點:製表及表格處理;模板和宏的概念和使用。
第六部份 電子表格軟體EXCEL2000
重點:工作表的編輯;公式和常用函數的使用;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圖表的建立。
難點:絕對引用和相對引用;函數的使用。
第七部份 文稿演示軟體POWERPOINT2000
重點:演示文稿的創建、打開、保存和關閉;演示文稿的編輯和幻燈片的放映設計。
難點:演示文稿的編輯和幻燈片的放映設計。
第八部份 計算機網路基礎
重點:電子郵箱賬號的設置和電子郵件的收發;瀏覽器的使用。
難點:Internet 地址和 TCP/IP協議;電子郵箱賬號的設置和電子郵件的收發。網頁內容的保存。
四、課程教學時間安排
具體教學進度計劃安排(本學期因計算機實驗中心建設問題,上機教學時間有可能減少3機時,請學生平時多上機練習)
周次
教學內容
計劃授課時數
上機教學內容
計劃授課時數
第7周
第一章
1.1計算機的發展和應用
1.2計算機信息的表示與存儲
1課時
2課時
1、 介紹計算機大致的各個部件
2、 學生熟悉鍵盤指法,學會運用「英、中」文輸入
3、 運用「TT」「打字高手」速成等軟體練習
3課時
第8周
第三章
3.2辦公自動化軟體office2000介紹
3.3 word的基礎操作(窗口組成、文檔錄入編輯、保存等)
3.4 word的排版(重點部份)(字處理、段落處理、邊框底紋、項目符號、題注注釋、樣式分欄、視圖)
1課時
2課時
1、介紹新建文件夾、新建文件、文件的保存目錄、路徑
2、利用word練習文檔的錄入編輯、保存等)
3、 學習區域網的登錄,從伺服器上復制word 習題一,練習
4、 參照實踐教程實驗三――實驗四
1課時
2課時
第9周
3.5製表及表格處理(可以先初點,以後在講excel可以對比)
3.6繪圖及圖文混排(重點部份)(藝術字、公式)
3.7列印文檔(可以先介紹在控制面板中列印機的安裝與使用)
1課時
2課時
1、 完成本章上機習題
2、 完成伺服器word習題二的練習
3、 要求學生用word自製一張多面的報紙,圖文並茂,體現word編輯效果
1課時
2課時
學生課後作業上交
第10周
第四章
4.excel的基本介紹
4.1 excel的基本操作(數據輸入、修改、刪除、移動、復制、查找替換)
4.2公式與函數(重點部份,可以布置相應書面作業)
4.3工作表的格式化
1課時
2課時
1、 對照實踐教程實驗五和實驗六,進行練習
2、 完成伺服器excel習題一的簡單部份練習
2課時
1課時
第11周
4.4圖表的建立與編輯(重點)
4.5數據清單(重點)(創建、編輯、記錄排序、自動篩選、高級篩選、分類匯總、數據透視表)
4.6列印(列印區域,提示與word不同處)
1課時
2課時
1、 參照實踐教程實驗七和實驗八,進行練習
2、 完成伺服器excel習題一和習題二的練習
3、 要求學生設計一份數據報表,要求體現圖表、記錄排序、分類匯總、高級篩選、列印區域等特點。
1課時
2課時
學生課後完成上交
第12周
1、 回顧ASCII碼
2、 3.1漢字信息的基礎
3、 計算機中的存儲地址
第一章
1. 3計算機硬體系統
1. 4計算機軟體系統
7.2計算機病毒
7.5軟體知識知識產權
1課時
2課時
學生自行練習word、練習excel
單元小測試(期中測試)
2課時
1課時
第13周
第二章
2.1操作系統概念
2.3文件系統概念
2.2windows2000基本操作
1課時
2課時
1、 參照實踐教程實驗一和實驗二
2、 伺服器上文件操作習題和windows操作習題
2課時
2課時
第14周
2.3.3windows資源管理器操作(文件與文件夾新建、復制、移動、查找等)
2.4windows2000控制面板
2.5windows附件應用介紹(系統工具)
1.5課時
1.5課時
1、伺服器上文件操作習題和windows操作習題
2課時
第15周
第五章
5.1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重點是視圖、模板、向導、母板)5.2powerpoint文稿的修飾(配色方案、背景、可視化項目)
1課時
2課時
1、 參照實踐教程實驗九和實驗十
2、 伺服器上PPT練習
2課時
1課時
第16周
5.3電子演示技術(重點)
第六章
internet使用介紹(IE瀏覽器、電子郵箱申請,Outlook使用、搜索引擎使用、FTP、BBS等)
1課時
2課時
1、讓學生設計一個PPT,內容自定,要求體現美觀,新穎(課後自行完成並通過電子郵件上交)
2、提供學生2課時上網時間,使用Internet,參照上機實踐平台實驗十一、十二、十三。
2課時
第17周
1、 網路基本介紹
2、如何組成網路並連入INTERNET
3、 信息安全與職業道德
4、復習課
1課時
2課時
1、 使用考試練習系統熟悉上機考試環境
4課時
五、選用的教材和主要參考書目
教材: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Windows2000、Office2000版)
參考書目:《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計算機操作與應用入門圖解》、《個人電腦使用基礎教程》
參閱:《中國計算機報》、《計算機應用文摘》、《微型計算機》等雜志
另外:本次教師統一備課准備了很多電子學習素材,屆時我們將放在計算機實驗中心的伺服器。存放的位置與內容,我們將通過任課教師通知各位同學。
六、課程自學內容
1.FrontPage (要求能設計自己的個人主頁,參照實驗教程實驗十四和實驗十五)
2.個人電腦安裝 (在機房伺服器上放有計算機安裝的學習資料,要求掌握安裝步驟,參照實驗教程實驗十六和實驗十七)
七、課程考核辦法
考核:理論考試佔30%;上機考試佔50%;平時成績20%;
1.上機考試或理論考試低於50分,總評為不及格;
2.平時上課、上機考勤;課後作業;上機作業;課程設計作品;課堂表現等都記錄平時成績;
3.理論考試與上機考試各1小時,上機考試前請仔細閱讀《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上機考試說明》(屆時在實驗中心區域網上將會有文檔)。
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學生學習強調以自學為主、動手為主,必須加強上機實驗。課堂上認真聽講,理解各個知識要點,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掌握操作步驟,上機時認真實踐,完成各個實驗任務。平時多接觸計算機的書刊文摘,多用計算機,多使用新的軟體。
㈢ 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有哪些基本特徵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2、統一性
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准、教學標准、經費標准、建設標准、學生公用經費的標准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3)教學計劃的基本特徵擴展閱讀:
義務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奠基性工程。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黨和政府的庄嚴承諾,是全社會的共同期盼。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效顯著,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
㈣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特點有哪些簡答題
質:基礎性,非義務性,適宜發展性 特點:啟蒙性,生活化,游戲性,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潛在性 15 科學的評價標準的四大基本特徵 准確性,保證所獲得的信息是需要的、可靠的 有用性,即評價結果具有實用價值 合法性,評價過程應符合社會道德准則、尊重機構和個人...權益 可行性,即切實可行、投入的人力物力適宜有效 16 作業教學的主要任務及教師的作用 作業教學的任務重在利用兒童的自發經驗, 引進中心概念, 以此為基礎幫助兒童形成系統化 知識和認識方式 在作業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十分重要, 作業教學應有的發展功能能否實現, 兒童能否形成系統 化知識和認識方式,主要取決於教師的領導 17HIGH/SCOPE 學前教育方案的特點 1 以結構化了的「關鍵經驗」作為建構課程的框架 2 通過環境進行教育 3 在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同時,突出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4 重視語言在幼兒思維活動中的作用 5 方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18 區域活動設計的基本思路 1 將教育意圖或目標轉化為活動材料的環境 2 透過創設環境影響幼兒的活動 3 通過幼兒的活動達到預期的發展
㈤ 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是( )
正確答案:D
解析:教學計劃是指導和規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具備三個特徵,即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三者缺一不可。
㈥ 對於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
幼兒園教師舞蹈培訓計劃篇一:
依據本園制定的園務計劃,為了提高教師的文化藝術素養,確保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我園在十一月份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每周舞蹈專項培訓。其目的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促進教師工作、學習又好又快的發展。
一、培訓目的:
1、通過專業與系統的培訓,幫助教師們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全體教師都能達到動作協調、形體優美、提升教師自身的氣質。
2、通過對舞步的速度、重心、節奏、行走方向、步伐大小等不同的變化,以及動作的分解教學形式提高每位教師的舞蹈教學能力,為幼兒舞蹈教學做好准備。
3、通過學習古典身韻組合,掌握古典舞基本舞步、舞姿的造型、動作基本韻律的特點,擴大豐富教師的舞蹈眼界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教師自身鑒賞舞蹈、表演舞蹈的能力。
二、培訓對象:
幼兒園青年教師。
三、培訓時間:
每周星期一上午:配班教師
每周星期二上午:主班教師
四、培訓內容:
1、古典舞基本氣息與指法練習。
2、組合一《提沉》。
3、組合二《舞姿與氣息》。
4、組合三《古典手位》。
5、
五、培訓形式:
以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訓練為主,新課傳授、自我練習與檢查指導、評價相結合。
六、培訓地點:
幼兒園三樓多功能廳。
幼兒園教師舞蹈培訓計劃篇二:
一、 培訓目的:
為了提高青年教師的文化藝術素養,豐富青年教師業餘生活,確保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我園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每周舞蹈專項培訓。其目的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自身素質,更好的服務與教育教學,促進教師工作、學習又好又快的發展。
二、 培訓對象
新入職3年以內的青年教師
三、 培訓內容
1、 形體訓練
2、 踢踏舞
3、 新疆舞
四、 培訓形式和時間
採取集中培訓和自訓自練相結合的形式
每周的周二、周三中午12:50——2:50進行培訓
五、 培訓安排
1、XX年9月上旬,制定培訓方案,具體部署
2、XX年9月下旬------XX年1月,培訓工作全面展開
9月——10月形體訓練、踢踏舞的基本步伐練習
10月——11月踢踏舞成品舞
11月——11月中旬新疆舞基本組合
11月下旬——1月結合元旦節目綜合練習
六、 說明
1、 參加培訓的;老師請自備舞蹈鞋、舞蹈褲
2、 地點:四樓多功能廳
幼兒園教師舞蹈培訓計劃篇三:
一. 教學目標
1. 正確理解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的概念,了解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的常用編排方法,並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與創編要求進行創編。
3. 通過此次培訓,在創編實踐中培養幼師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小組共同合作的能力。
二. 教學重點
掌握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的常用創編方法。
三. 教學難點
合理運用創編方法進行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創編實踐
四、 教學方法
欣賞觀摩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講解法、實踐練習法等。
五、 教學准備:
幼兒律動、幼兒集體舞教學參考資料與多媒體播放設備。
六、 教學時量:
4課時
一、幼兒律動創編
(一)幼兒律動基本知識
什麼是幼兒律動?分析幼兒律動的年齡特點有哪些?幼兒律動的教育意義? 討論歸納:幼兒律動的定義:幼兒聽音樂做有韻律節奏的身體動作。
幼兒律動的年齡特點:小班律動——節奏非常簡單,旋律比較平緩;動作單一,重復再現;速度較慢,情緒穩定。中班律動——節奏感強,音樂情緒歡快活潑;
表現內容較廣泛,動作有起伏變化,復合性動作增多。大班律動——節奏形式更豐富,音樂更富有表現力;表現內容很廣,動作復雜性增強。
幼兒律動的教育意義: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發展幼兒動作的控制與協調能力,奠定學習舞蹈的基礎,增強幼兒對藝術美的體驗與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與思維內化過程。
(二)幼兒律動創編指導
教師講授:幼兒律動創編內容的選擇;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律動的內容;
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選擇幼兒律動的內容。
歸納:幼兒律動創編的基本方法有模仿法、想像法、擬人法、局部變化法等。
(三)幼兒律動創編步驟
課堂實踐:分組創編三個不同年齡階段幼兒律動;
討論分析:結合自己的練習過程分析律動創編的步驟;
教師歸納:律動的創編步驟;
確定內容,選擇音樂——根據教育需要選擇確定幼兒律動創編的內容與音樂;
運用方法,設計動作——根據內容需要與幼兒
㈦ 判斷正誤:活動課程是課程計劃以外開展的體現自主、靈活、廣泛、實踐特徵的課程形式。()
課程計劃以內的。
㈧ 如何制定幼兒園各種教學計劃
也稱班級保教工作計劃。是指導一個學期班級各項工作全面、有效開展的規劃,除包括班級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外,還包括家長工作、環境創設等方面的內容。包含要素:現狀分析、學期目標、具體措施、主要活動等。
遵循原則: 1. 遵循「分析掌握在前,目標在後」的原則(分析:分析之前幼兒發展狀況,班級整體工作情況;掌握:掌握熟悉本年齡段幼兒發展目標要求)
2. 遵循「立足園所、班級實際」的適宜性原則
3.遵循「年級組成員、班級成員全員參與、充分溝通」的原則。
包含要素及各部分制定要點:
(一)現狀分析
把握要點:1.分析什麼:主要分析幼兒上學期發展狀況和教育目標完成情況。
2.怎麼分析:(1)先進行整體分析,再按領域和項目依次進行分析;(2)保證分析的真實准確,既要兼顧整體又要兼顧個體。
3.新班級主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教師以往的經驗」進行分析。
範例:
1. 整體分析:本班共32名幼兒,其中15名女孩、17名男孩,經過一學年的學習生活,班級整體呈現寬松融洽的精神氛圍,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比較積極主動,由於班級特色活動的開展,本班孩子在三方面表現突出:1.圖書閱讀(對圖書的興趣、閱讀的方法的等)方面表現突出,2/3的孩子能獨立閱讀簡單的圖書;2.孩子們喜歡繪畫活動,繪畫技能提升很快,有了初步創造性表達的意識。3.各種運動技能發展較好。存在不足:1.科學探究活動開展少,幼兒主動發起問題機會少,缺少觀察、探究的意識。2.部分幼兒交往主動性不強,幼兒間交往的策略還欠缺。家長工作方面:本班家長參與園所活動的積極性呈上升趨勢,能積極主動配合班內各項活動,在家庭育兒經驗方面還有待提升;教師與不同家長溝通的適宜方法還需進一步探索。
2. 領域分析: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興趣,但還不善於主動發起提問;喜歡飼養小動物,對本班飼養的小雞熱情很高,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表達自己的發現,記錄能力還欠缺。喜歡玩沙、玩水,但深入探究的意識不強。29名幼兒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量,分類、比較大小、多少方面掌握較好;時間感念還需進一步鞏固。數學方面作品完成中,幼兒理解畫面的能力還需增強;部分幼兒按照物體大小、長短等方面特徵進行排序的能力還需提高。
(二)學期教育目標:
把握要點:1. 怎麼制定:考慮每領域的關鍵經驗(參照《和諧發展課程》《快樂家園指導用書》)、幼兒的年齡及發展特點、班級幼兒實際水平確定班級本學期各項重點目標。
2.怎麼書寫:按領域及項目依次進行制定。
㈨ 有關教師資格考試: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是 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具有的三
答案是D。
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徵是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