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教師如何撰寫教學論文
一、教學論文的分類和格式狹義的教學論文是教師教學研究的記錄和總結,也是與內同行交流的一種容方式,它要回答以下問題: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如何研究這個問題的?研究中發現了什麼結果?這些結果有什麼意義?1.按教學論文的形式分類(1)教學類論文包括: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教育教學管理、綜合素質培訓、研究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材分析、教育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研究、教育教學評價、信息技術應用、教學方法研究等。(2)科研類論文包括:教育思想探索、心理問題研究、教學理論研究、課改理念研究、相關課題研究等。(3)經驗類論文包括:教學反思、教學經驗總結、教育敘事、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2.教學論文格式論文格式分為標題、署名及隸屬單位、內容提要、正文和文獻附錄五部分。二、教學論文的撰寫1.觀點要正確寫論文的第一要素就是觀點要正確。教師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如果對搜集的大量資料不加以任何甄別,見到所謂有用的資料就照搬照用,難免有非理性、甚至是錯誤的思想觀點充塞其中,這不僅不利於引導人、教育人、激勵人,相反會對教育教學產生不良的導向。2.選題要適當選題是撰寫論文的重要起點,主要包括:內......
② 小學教師問什麼要寫教育科研論文
開欄的話:很多教師覺得寫論文令人頭疼,就像學生寫作文一樣難以下筆。一到評職稱、評優秀的最後關頭,才想起還有寫論文這么一檔子事兒,於是七拼八湊地搗鼓出一篇,質量當然不敢保證,原創性也頗令人生疑。還有的教師抱怨對論文有要求是故意折騰一線教師,甚至把寫論文看作是個人謀取「功利」的事情。這也怪不得教師,我們的師范教育好像缺少這么一塊內容,到底一線教師為什麼要寫論文?寫論文與做研究之間有什麼聯系?寫論文有哪些方法、步驟和規范?這些基本問題連一些有多年教齡的教師都沒弄清楚。盛群力教授是課程與教學論和教育技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指導教師寫論文方面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形成了系統的想法,對教師創作的論文中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弊病深為不安,覺得有必要將教師對論文寫作的偏見、誤解和盲區一一加以澄清和梳理。在盛教授的支持下,我們開辟了這個欄目,衷心希望廣大教師能夠立足教學實踐,利用好自己手頭的條件和資源,滿懷信心地投入到教學研究和論文寫作中來。□浙江大學教育學院盛群力中小學教師學會做研究與寫論文,是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教師對此想不通,覺得自己教好書上好課已經夠辛苦了,幹嘛還非要做研究與寫論文呢?這是專業研究工作者做的事情嘛,難道一個臨床醫生診治疾病,還要跑到實驗室做實驗嗎?我們認為,教師作為一個專業崗位,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甚至有點挑剔),乃是因為學生作為復雜的生命體,其心理生理特點理應受到細心呵護,其間的各種教育活動有許多科學的道理需要探討。那種認為只要擁有學科專業知識就能勝任教師工作的想法是越來越行不通了。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是非常復雜的學問,沒有任何理由去輕視。中小學教師必須時時刻刻用教育理論武裝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學、學生心理、班級管理藝術、教學理論與設計、家庭與社區溝通理論等等,這就離不開借鑒別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獨立地開展相關的研究。教師學會做研究和寫論文,除了體現崗位業績之外,更要緊的還應有內部動力的激勵。現在許多人都在講「幸福指數」。如果僅僅從完成工作任務,得到別人的獎勵或者認可來看,做研究和寫論文的幸福指數可能還是不高的,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苦不堪言,哪有什麼幸福可言?但是,如果我們將做研究與寫論文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個人成長、身心愉悅的經歷,那就會有長遠的發展後勁。現在許多學校和教師在做科研和寫論文的過程中,太講究功利性的業績,恨不得一二年就有驚人的變化,放出一顆大衛星來讓人刮目相看。其實我們要明白,做好一項課題,寫好一篇論文,都不算什麼難事,難的是不斷有新東西推出來,超越自己。做研究和寫論文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任何投機取巧、沽名釣譽,甚至違背學術道德規范的做法,也許會獲利於一時,但決不會將自己塑造成大家,更難以有毅力一直做下去。許多脫穎而出的中小學教師為什麼能甘於寂寞做研究和寫論文,這主要是為了生活中的追求和內在的愉悅感。中小學教師在開展教科研工作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要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不要人雲亦雲、盲目跟風;不要輕言發現了什麼了不起的奧秘,或者領先於別人多少步雲雲。教育現象的復雜性、教育規律的隱蔽性決定了我們每前進一小步都要花費相當的力氣,都需要有驚人的毅力和善於吃得起苦並且耐得住寂寞,時時刻刻想「造勢」和「超越」的人,基本上屬於「無知者無畏」一類的表現。中小學教師做研究和寫論文的具體性質是什麼呢,該如何定位呢?我們認為,研究工作有不同的類型,例如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開發研究和應用研究等,中小學教師的研究一般屬於應用研究。也就是說,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進工作和提升、愉悅自己,並不在意要發展多少新知。不管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兩者只有目的不同和性質差異,並不必然存在著水平高低和精細粗野之分。教師完全有理由欣賞自己的研究心得,別人甚至包括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專職教育科研人員,都應該張開雙臂歡迎教師的研究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是互相聯系的。論文本身就是研究工作的成果;研究需要用論文的形式加以表達。一般來說,會做研究工作是寫好論文的前提。沒有深入地做研究工作,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另一方面,有時候確實開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論文的質量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也是常見的,尤其是在一線教師的身上會體現出來。
③ 中小學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
第四講李鐵安(中央教育研究所課程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教育科研是一種相當復雜的思維活動,並且又需要把其科研成果描述出來讓別人了解。我們進行教育科研、思考問題,只憑腦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問題、研究的成果,進行加工、整理、提煉、記錄下來,使創造性的思考一層層展開、一步步深入,並在紙面上視覺化,這就是教育論文。教育論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等都把論文的發表作為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因此,教育論文的寫作問題是現代中小學教師在學會教育反思、學會寫案例後也必須掌握的知識。第一節教育論文的常見類型由於教育科學研究對象的復雜化、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其論文的寫作的表述方式也豐富多彩,但是,為了實現論文的認識價值與實用價值,人們在長期的寫作實踐過程中,對某些文體文章的寫作逐步形成了一些特定規范——即結構的基本型。這種「型」開始是某個人的創造,但是由於它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所以一直被沿用下來,並在人們的反復運用中逐步完美、定型化。這主要是:研討型論文、經驗型論文、述評型論文、報告型論文、學位論文與敘事研究報告。這種「型」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人們共同思維規律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利用這些「型」來寫作,不但能比較省力,便於組織材料表達觀點,而且這種「型」符合人們的思維規律而便於人們閱讀。這是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國內的各類主流學術刊物,在多年辦刊過程中,也根據自身專業領域的特點,形成了一定的編排格式。它們遵循「國標」的寬嚴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即為了信息傳遞的便利、觀點交流的順暢,以及知識產權的保護。教育教學論文和其他專業領域的論文在形式上沒有太大差異,教師寫的論文與在校學生的論文也是一樣的道理,格式可以互相套用。當然,「型」不是個死板的套子,不考慮內容如何,一律削足適履地塞到里邊去也是不行的。從總體上看,論文寫作水平與理論研究水平是聯系在一起的。論文格式的混亂,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局限,缺乏經常的專業學術訓練,至少是對寫作不夠重視。注意論文規范和遵守交通規則是一樣的,司機不懂交規沒法上路,作者不懂得用規范的文字寫作,觀點再好別人也無法看到。一、研討型論文研討型論文是針對教育理論或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或薄弱環節進行專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解決方法的論文。它的關鍵是「立論」,這是所有教育論文的基本特點和基礎。撰寫這類論文,所研討的問題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以確鑿可靠的材料為立論的依據,重在以事論理;其結論(研討結果)要符合客觀實際,要有獨到見解和實用價值。如《作文教學中的「急功近利」傾向應該克服——小學作文指導現狀分析》,就是一篇遵循以「發現(小學作文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存在問題—解決存在問題」的思路撰寫的一篇研討型教育論文,作者通過發現和分析當前小學作文「在目標上追求近期效益」、「在方法上尋求『立竿見影』的模式」的傾向所帶來的危害,提出了「作文教學中的『急功近利』傾向應該克服」的觀點。文中以大量確鑿的事實作為立論的依據,並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進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問題產生、存在的原因。認為「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方法的影響根深蒂固」;「缺乏教學理論的指導……滿足於指導方法上的『移植』……」;「教師習慣於『一言堂』的權威性發言」。因而「採取簡單的『大呼隆』的程式,不懂得引導學生自覺地去經歷作文的全過程」。同時,相應地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再如《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審視與對策》,作者首先指出並分析了當前農村小學作文「缺乏『農』味,個性不強」;「起步較晚,數量不足」;「訓練無序,方法不當」;「惡性循環,質量不高」。接著在對策中提出了「從農村小學作文教學整體入手,實現『三個轉變』」,其具體對策是:①訓練序列化;②內容擴大化;③形式多樣化;④習作量次化;⑤指導全程化;⑥方法科學化。二、經驗型論文經驗型論文是針對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體會,進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煉,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寫出的論文。這是中小學教師最常見的論文類型。撰寫這類論文,要把自己在經過認真實踐、探索、試驗中得出的成績、效果、體會、感受和認識,在總結經驗、選擇經驗、分析經驗、論證經驗的基礎上,把收獲最大的一點,體會認識最深的一點,做法最有成效的一點,抓住其本質,進行思考和發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論點;並在經過論證之後,使原有「經驗」轉化為具有總結性、獨創性、理論性的論文。如《要把學生引進客觀生活中去》,其題材就來源於作者親身實踐的真知灼見。作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創造力以適應教育要面向未來的要求,小語教學應把學生引進客觀生活中去。如何「引進」呢?作者提出了四個觀點:一是增強客觀生活對育人力度的認識,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格局;二是靈活引導學生認識教材與客觀生活的密切聯系;三是把握教材與客觀生活的聯系,組織教學活動;四是激發個體創造動機,協調教材與客觀生活的聯系。這四點實際上是作者教學的理論總結。再如《教導工作的五個實》,作者是從「中學教導處作為負責學校教學工作的行政機構,怎樣富有成效地開展工作」提出問題的。作者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思想要現實」、「計劃要落實」、「目標要落實」、「檢查要扎實」、「總結要真實」。這「五實」就是五個分論點。三、述評型論文述評型論文包括綜述性論文與評析性論文。它是在歸納總結別人在某一學術問題或某一研究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分析、評析,進而發表自己的見解的一種論文。包括讀後感、對新理論新觀點的闡述。撰寫這類論文,在選擇評述對象時,要考慮它的影響作用以及作者的興趣和能力;要加深對評述對象的理解,提高對評述對象的認識,並以教育方針、政策、法規以及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為准繩。在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採取先綜述情況(或觀點、或做法),在一一評析之後,再從整體、主流、本質上作總評價,或述評結合、一述一評。總之,都應具體提出自己的新發現、新見解或新構想。如《對教學規律反映的升華——評「有指導的嘗試原則」》,就是一篇以評述邱學華《試探「有指導的嘗試原則」》一文為評述對象的評述型論文。論文認為「『有指導的嘗試原則』是對教學規律反映的一次升華,是對教學論的發展」。作者緊扣邱學華的文章,提出了「『嘗試性原則』揭示了『教』與『學』概念的全面含義」、「『嘗試性原則』強化了『學』的動力,使『教』更有針對性」、「『嘗試教學』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等新見解,並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和有力的論證。這實際上是對邱學華「有指導的嘗試原則」進行的真實、具體、中肯、全面的評述,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再如《素質教育研究綜述》是一篇以評述素質教育研究為對象的評述型論文。作者綜觀「 80 年代後期素質教育研究在我國興起,到 90 年代伊始,這一研究逐漸形成了熱潮」的現狀,從「素質教育興起的背景」、「素質教育研究的現狀和熱點」、「素質教育研究發展的趨勢」等方面在講自己新發現、新見解的同時進行了評述。四、報告型論文報告型論文是指描述或闡述教育實踐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論文。主要有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實驗研究報告。(一)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對教育科研現象的調查情況,經過整理分析後的記錄。調查報告不是情況的羅列、材料的拼湊,而是揭示教育現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質的東西,是對材料的再加工、再創造。其形式有描述性報告、解釋性報告和建議性報告或描述與對象相結合的綜合性報告。調查報告的表述設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1 題目應以簡練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所要調查的對象、領域、方向等問題,題目應能概括全篇。2 導言亦即引言、總提、序言、前言。簡短扼要地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任務、時間、地點、對象、范圍等。要注意將調查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必要性交代清楚,使讀者了解概況,初步掌握主旨,引起關注。調查方法要詳細說明,要寫明是普遍調查或是非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是隨機取樣、機械取樣、還是分層取樣,調查方式是開調查會還是訪問或問卷……以使人相信調查的科學性、真實性,體現調查的價值。3 主體這是調查的正文部分。這部分要把調查來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出若干項目,分條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明確。盡可能用數據或圖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強說服力,一目瞭然。寫作安排先後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大致有如下幾種寫法:按調查順序逐點來寫;按被調查單位的人和事的產生、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來寫,以體現其規律性;將兩種事物加以對比,以顯示其是非、優劣,找出其差異;按內容的特點分門別類逐一敘述,這種安排較為常見。最後,要寫清楚調查的結果。4 討論或建議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可以對結果作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5 結論歸納結論,即交代調查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6 列出參考資料即在寫調查過程中,參考、引用了哪些資料(將篇目名稱、作者、出版單位、日期),目的在於對所寫負責,並給讀者提供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資料作者的勞動。(二)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經驗總結是一種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經驗總結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別是學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一種主要形式。例如學校行政領導總結學校管理工作經驗,學校教師總結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經驗。他們通過對自己從事的經驗活動進行回顧、反省、分析、思考,認識和發現教育措施、教育現象與教育效果之間的聯系,從而為日後或他人類似的工作提供借鑒。教育經驗總結是通過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經歷」過的、所「體驗」到的東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則、規律的精神產品。經過這一番加工,使經驗產生質的飛躍。教育經驗總結報告的基本內容如下:1 開頭開頭部分可以對所總結的經驗活動作一簡單回顧,使讀者對情況的前前後後有個清晰的線索;也可以談談與該經驗所針對的問題有關的理論背景或現實背景,從而增強該經驗的意義和價值,並引起讀者注意。2 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實施過程和主要效果在教育實踐中可能做過的具體工作很多,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許許多多的情況,這些都是總結的素材。但總結進文章的應經過精心選擇,所精心選擇的事實、現象應按一定的邏輯關系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規律性的,易於為人接受的東西。內容的組織要依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可以按照教育過程歷時的先後和環節、步驟間的遞進關系安排寫作順序,這是縱向思路;也可按照教育過程中諸因素的並列關系來安排寫作順序,這是橫向思路。縱橫可以交錯。3 對於做法與效果的理論分析先進經驗之所以行之有效,其重要原因是它符合心理和教育規律。盡管教師在工作實踐中有時不一定有意識地運用這些規律,但總結時則有必要提升到理論的高度來分析、思考,分析這些事實現象的原因、意義和作用,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規律。這樣才能增強經驗的科學性和價值。理論上的分析可以以體會的形式列出幾點,也可以穿插在上一部分關於做法、效果的介紹中。4 對於今後發揚成績、克服不足、完善經驗的設想或建議這部分無需多費筆墨,稍為談談即可。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考慮,或者從整個文章的思路發展來看,無需這方面的內容,也不必勉強加上這個尾巴。(三)教育實驗研究報告嚴格的實驗研究要設置干預變數,即自變數,以影響因變數。但由於學校研究者缺乏有關真實實驗研究的常識與技術;學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然化的環境下進行,各種變數的控制十分困難;再加上學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學狀況,提高辦學效益,而不是尋求普遍性的理論原則。盡管一些打著「教育實驗」旗號的這種研究引起學者們對「什麼是教育實驗」的爭論,但他們確確實實地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推動著教育改革的前進。從許多發表的報告或論文看,它們表現出如下特點:( 1 )對研究背景、對象、變數、假設的交代。( 2 )說明實驗效果的數據資料。如果缺乏充分具體的數據,可以以許多事實來說明效果。( 3 )對教育措施、步驟、方法的交代。在實驗報告中,對教育措施、步驟、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簡潔的語言把它們作為自變數進行交代。也可以以較主要的篇幅詳細地介紹過程、方法。( 4 )研究結論與理論的思考。五、學位論文目前在職攻讀學位的老師越來越多,也開始關注學位論文這一文體。撰寫這類論文,選題要求比較嚴格,一般篇幅較長、分量較重,論題必須與之相適應;它所提出的論點,就是對論題的創新見解;選用的材料要達到必要、確實、新穎、充分、協調的選材標准;它特別強調新事實、新理論、新數字、新動態,整個內容要富於很強的理論性、創造性、論證性,以體現濃郁的理論色彩;在結構上,可參照一般學術論文構成的基本型安排整體結構。我們可以從下列附件中了解其基本特點。附:西安交通大學學位論文規范 (試行稿)西交研[ 2004 ] 56 號學位論文是學位申請人為取得博士或碩士學位,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的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學術性研究論文,是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文獻資料。為規范學位論文撰寫,保證學位論文質量,根據國家有關標准和本校實際,特製定本規范。1 規格及字體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一般使用標准簡化漢字,排版採取緊湊格式,不允許留有大量空白。正文採用小 4 號宋體(參考文獻為 5 號宋體),紙張為 A4 ( 21 × 29 7cm )標准格式,雙面復印。2 論文順序論文順序依次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主要符號表、正文(含結論)、致謝、參考文獻、附錄、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含發表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學位論文知識產權權屬聲明。從正文到最後,每一頁的最上方有頁眉。頁眉用 5 號宋體,居中排列。頁眉以各章節名稱(起始章節起)與「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或「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字樣標示,奇數頁頁眉為章節名,偶數頁頁眉為「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或「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頁碼從正文開始按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頁碼位於頁面底端(頁腳),對齊方式為「外側」。3 論文規范( 1 )封面。論文封面採用全校統一格式,博士學位論文的封面為綠色,碩士學位論文封面為藍色,同等學力碩士學位論文封面為黃色,專業學位研究生(含兩課教師、中職教師)學位論文封面為灰色。論文封面必須填寫分類號,分類號可在圖書館查閱獲得。研究生學位論文如屬保密論文,須在封面上方規定欄內註明相應的密級(可分為秘密、機密和絕密三類),並向研究生院提交經本人、導師及學院(系、部、中心)主管院長簽字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申請保密備案表」。「備案表」可由研究生院主頁上直接下載。申請保密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由學院負責保管,解密後交至研究生院再行轉呈校錢學森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等有關單位存檔。論文題目應是既能概括整個論文的中心內容,又能引人注目。論文題目不能超過 35 個漢字。學科專業的填寫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專業目錄中的專業為准,一般為二級學科,按一級學科培養的則填一級學科。( 2 )中文摘要。論文摘要由題頭、摘要正文、關鍵詞、論文類型等部分組成。題頭在首頁的左上方,包括論文題目、學科專業、學位申請人及指導教師姓名。摘要正文 1000 字左右,一般包括: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作者獨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相應結果的概括性敘述);獲得的主要結論(這是本摘要的中心內容);碩士學位論文摘要應突出論文的新見解,博士學位論文摘要應突出論文的創新點。論文關鍵詞的選取要簡明扼要,切忌羅列過多。論文類型包括: a 理論研究 b 應用基礎 c 應用研究 d 研究報告 e 軟體開發 f 設計報告 g 案例分析 h 調研報告 i 其他。( 3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的內容和格式必須一致。中文「摘要」的英文譯名統一為「 Abstract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處不要求學位申請者及指導教師簽字。( 4 )目錄。目錄是論文的提綱,可以幫助讀者查閱所希望了解的內容。目錄中應有頁號,頁號從正文開始直至全文結束。( 5 )主要符號表。如果論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號、標志、縮略詞、專門計量單位、自定義名詞和術語等,應將全文中常用的這些符號及意義列出。如果上述符號和縮略詞使用數量不多,可以不設專門的主要符號表,而在論文中出現時加以說明。論文中主要符號應全部採用法定單位,特別要嚴格執行 GB3100-3102 : 93 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單位名稱的書寫,可以採用國際通用符號,也可以用中文名稱,但全文應統一,不要兩種混用。( 6 )正文。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寫作內容可因研究課題性質而不同,工科一般可包括:前言、理論分析、實驗裝置和測試方式、實驗結果分析、討論及與理論計算結果的比較(須詳細闡述創新點或新見解)、結論。文科一般可包括:前言、論證部分(包括理論推理和實證分析)、討論與結論。碩士學位論文不少於 3 萬字,博士學位論文不少於 5 萬字。語句要精練通順,條理清楚,文字、圖表清晰整齊。前言部分主要論述論文的立項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研究思路、技術路線等。結論部分著重總結出論文的創新點或新見解及研究展望。論文中的插圖要精選,具有自明性,切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圖要清楚,但坐標比例不要過分放大,同一圖上不同曲線的點要分別用不同形狀標出;圖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同正文表述所用一致;圖序與圖名應居中置於圖的下方。論文中的表格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表序及表題應置於表的上方。論文中的公式編號應用括弧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圖、表中的字體以 5 號字為准。如排列過密,用 5 號字有困難時,可小於 5 號字,但不得小於 7 號字。圖、表、公式等與正文之間要有 6 磅的行間距。文中的圖、表、附註、公式一律採用阿拉伯數字分章(或連續)編號。如:圖 2-5 ,表 3-2 ,公式( 5-1 )等。若圖或表中有附註,採用英文小寫字母順序編號,附註寫在圖或表的下方。正文層次要清楚,標題要簡明扼要。第一章××××(居中書寫)1 1 ×××× 1 1 1 ××××1 2 ×××× 1 2 1 ××××( 7 )致謝。致謝中主要感謝導師和對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和幫助的人士和單位。致謝言語應謙虛誠懇,實事求是。( 8 )參考文獻。學位論文中列出的參考文獻格式應符合國家標准《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GB7714-1987 ,列出的參考文獻務必實事求是,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必須列出,未引用的文獻不得出現。參考文獻序號按所引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引用文獻應在論文中的引用處加註文獻序號,並加註方括弧。參考文獻按如下格式列出:學術著作:[序號]著者 書名[ M ] 版本(初版不寫) 翻譯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學術期刊:[序號]著者 篇名 刊名[ J ](外文刊名可按標准縮寫並省略縮寫點) 出版年,卷號 (期號):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著者 篇名 主編 論文集名[ C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科技報告:[序號]著者 題名[ R ] 報告題名,編號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著者 題名[ D ] 保存地點:保存單位,授予年 專利文獻:[序號]專利申請者 題名[ P ] 國別 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 出版日期 技術標准:[序號]起草責任者 標准代號標准順序號 - 發布年標准名稱[ S ]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報紙文獻:[序號]著者 文獻題名[ N ] 報紙名 出版日期(版面次序) 電子文獻:[序號]著者 文獻題名 電子文獻類型標示 / 載體類型標示 文獻網址或出處,更新引用日期 ( 9 )附錄。以下內容可置於附錄之內:①放在正文內過分冗長的公式推導;②以方便他人閱讀所需要的輔助性教學工具或表格;③重復性數據和圖表;④程序說明和程序全文;⑤調查問卷等。( 10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①與學位論文相關的主要學術論文及專著,列出格式與本規范中( 8 )參考文獻部分格式相同。②與學位論文相關的主要科研獲獎,列出格式為:獲獎項目名稱,獲獎名稱及等級,發獎機構,獲獎時間,獲獎人(排名情況)。③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專利,列出格式為:專利名稱,專利號,專利國別,授權時間,持專利人(排名情況)。④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其他成果。( 11 )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學位論文知識產權權屬聲明。學位論文製作完畢後,學位申請人及其導師均須簽署「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知識產權權屬聲明」。「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知識產權權屬聲明」標准文本如下:學位論文獨創性聲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系在導師指導下本人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確標注或得到許可。論文內容未包含法律意義上已屬於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於其他學位申請的論文或成果。本人如違反上述聲明,願意承擔以下責任和後果:1 交回學校授予的學位證書;2 學校可在相關媒體上對作者本人的行為進行通報;3 本人按照學校規定的方式,對因不當取得學位給學校造成的名譽損害,進行公開道歉。4 本人負責因論文成果不實產生的法律糾紛。論文作者簽名:日期:年月日學位論文知識產權權屬聲明本人在導師指導下所完成的論文及相關的職務作品,知識產權歸屬學校。學校享有以任何方式發表、復制、公開閱覽、借閱以及申請專利等權利。本人離校後發表或使用學位論文或與該論文直接相關的學術論文或成果時,署名單位仍然為西安交通大學。論文作者簽名:日期:年月日導師簽名:日期:年月日(本聲明的版權歸西安交通大學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任何個人不得擅自使用)4 本規范自 2004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原《西安交通大學學位論文規范》停止執行。研究生院2004 年 7 月 23 日六、敘事研究報告(一)敘事研究與敘事研究報告的出現20 世紀 80 年代,加拿大的幾位課程論學者認為:教師從事實踐性研究的最好方法,是說出和不斷說出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他們積極倡導下,敘事研究開始作為教師的研究方法運用於教育領域,緣於這一研究方法的實用價值,很快引起了教師培訓系統等多方面的關注。所謂「敘事」( narrative ),就是敘述故事。在西方的敘事學( narratology )定義中,是指對「述說」的研究,一般是指文學、電影等藝術作品的研究。在教育領域,敘事用來描述教育教學活動的事實、經驗、資料數據、過程等,反映人們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在人類的日常生活領域,「敘事」反映的是人們對自己生活事件相關的認知結構,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周圍的世界。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謂敘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敘述自己的研究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提出來後我是如何想方設法去解釋問題的;設計好解決問題的方案後我在具體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麼障礙,問題真的被解決了嗎?如果問題沒有被解決或沒有很好地被解決,我後來又採取了什麼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麼新的問題?教育敘事研究的要點:( 1 )敘事應該有一個主題。敘事的「主題」是從某個或幾個教學事件中產生,而不是將某個理論問題作為一個「帽子」,然後選擇幾個教學案例作為例證。( 2 )教育敘事形成的報告是一種「教育記敘文」而不是傳統的教育「論文」。這種教育「記敘文」比傳統的教育「論文」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並由此而體現它的研究價值。( 3 )敘事研究報告以「敘述」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礎上寫的,「夾敘夾議」,能夠更真實、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過程和作者的思考。( 4 )教育敘事對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既是一種指導參與式培訓,又是一種探究式培訓。過去,一談到寫論文,我們就想到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好像只有學術論文才是研究的唯一文體,實際並非如此。學術論文屬於專業研究者的一種文體。在學術論文中,我們需要有鮮明的觀點,需要層層論證,需要有步步為營的推理,需要有邏輯鮮明的秩序,需要引用大量的國內外參考文獻,這是學術論文的一般性要求,但這種文體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恰恰是不適用的。比如一個教師佔有資料的空間與視野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對國內外相關問題的研究文獻作綜述與梳理,他所提出的相關論證,是在自己的經驗當中對事物的邏輯判斷,也並不像專業研究者那樣層次分明,學術論文這種文體與中小學教師有關,但不是主要的文體形態。其他的一些文體形態,也可以歸諸「論文」范疇,只不過它不是以「學術」為主要取向的,教育敘事研究報告,同樣也是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而這些樣式是與具體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體的實踐結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鮮明的有情節的事件結合在一起的,體現教學的全過程,反映的是教師的心路歷程,提升的是教師的相關經驗。這種非常鮮活、豐富、多樣的文體形式,屬於教師,正像學術論文這種文體屬於專業研究者一樣。專業研究者長於用專業
④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論文
現代小學教師專業情意探討
摘要:專業情意是小學教師專業素養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驅動力系統。但是很多現實表明當代我國小學教師的專業情意狀況不容樂觀。
本文首先從緣起、涵義、結構、功能以及小學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等方面對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的內涵進行了認定;其次,以江蘇省鹽城市小學教師為例,結合問卷調查、訪談和觀察的情況,分析了所存在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小學教師專業理念模糊不清,專業行為與之脫節;專業情操低迷,對待工作和學生缺乏熱情;自我職業認同程度較低,自主專業發展意識不強,接著探討了影響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發展的原因;最後從建立社會支持網路、改進學校管理方式、改善教師自身職業心態三方面提出提升小學教師專業情意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師
專業情意
Abstract:
Professional
aff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which
is
the
inner
drive
system
to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teaching.
But
a
lot
of
facts
show
that
the
situation
is
not
so
ideal.
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affe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ts
origin,
meaning,
structure,
function
and
their
occupation
particularity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of
teachers
in
Yancheng
city
.Quite
a
few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on't
know
professional
concepts
clearly
enough
,
therefore
their
behaviors
don't
fit
close
;
many
of
them,
whose
professional
affection
is
low
,are
lack
of
passion
towards
their
work
and
students
;
the
level
of
their
professional
http://www.txlunwenw.com/article_show.asp?pageid=1103
identity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n't
high.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thesis
tri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advancing
the
level
of
the
social
supporting
system,
enhancing
the
school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ir
attitude
on
vo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eacher;professional
affection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望採納
⑤ 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論文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要當一個好老師,要有一顆奉獻心,一種樂在教壇獻青春的陽光精神。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先人喻教師為蠟燭,未免太悲涼。我稱之為陽光,則有了生命的動感。教學是一種精神產品,精神產品有時是無法以金錢衡量的。古有武訓行乞辦學,今有無數教師默默無聞育新人。為此,我覺得每天應該以陽光心情進入教室,送給學生快樂,送給學生光明。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教師必須具備不斷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科學的預見能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能力、實踐與交流能力、捕捉和使用現代信息的能力。未來教師應博學多識,做到「給學生一碗水,自己有長流水」。學習現代最新的科學理論,了解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及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以教學為已任,努力鑽研業務,潛心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案,講究授課方法,掌握教學規律,使自己培養的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教師才能贏得廣大學生的贊譽。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擁有良好的道德規范,形成人格魅力。古人雲: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我們是孩子們道德借鑒的鏡子。余漪老師常常用「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鞭策自己,她認為做人師不是做書匠,對孩子不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於言教,可見老師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從人格當中來的,這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當井噴發生時,重慶開縣的優秀教師們用他們的人格和生命譜寫的贊歌。「長大我也要當這樣的老師」多麼質朴的話語,它深深震撼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的心靈,讓我們看到孩子已真正從靈魂深處讀懂了老師。這些普通的老師行為也再次告訴了我們,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是一種來自人格的魅力! 用真心做一名人民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那麼就要用真心去對待它。正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只有真心對待,才能獲得相應的收獲。而真心對待又具體體現在敬業與勤業。默默地付出換來的是桃李滿天下,獲得的是無數學生的敬重和愛戴。 用愛心做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要有一顆愛心。
⑥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落實的途徑有哪些
論文提交成果的方式有研究報告、論文集、專著、電腦軟體等。
研究報告、論文的完成時限一般為1-2年,專著一般為2-3年。除重要的基礎研究外,鼓勵以研究報告、論文為項目的最終成果形式。研究報告為項目的系統總結報告,不要求發表和採納證明,結項時提交列印稿件;論文集是已發表文章的集合,可以對論文系統梳理後裝訂成冊,但提交的論文必須是已經正式發表或取得用稿通知才能作為結項成果;專著必須已完成但尚未出版的書稿列印件,通過評審才能正式出版;電腦軟體可作為輔助性的結項材料,一般情況下以前三種結項形式為主,不主張單獨以電腦軟體結項。
⑦ 小學教師怎樣進行教學論文寫作
一、明確一種認識
寫論文,是教師提升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是教師自己能夠把握回的成長方式。從關注的內容看答研究教學、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從論文的形式看理論探討型、實證研究型、經驗總結型(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隨筆、個案分析)
二、把握兩大原則
1.角度要小
建議:宜小不宜大,小題大做。
2.觀點要新(1) 不選熱門話題(2) 不講膚淺觀點建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