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才能做好高中英語教學的備課工作
一、整體把握教材
整體把握教材是高中英語教師進行備課的首要工作,是從宏觀上了解和認識高中英語教學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乃至大中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的地位、作用、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一個過程,教師可以從下面幾個地方入手展開這一方面的備課。
1.通讀當前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領會高中英語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明確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仔細研讀《課程標准》中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的具體內容和標准,弄清各個級別中對上述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結合所提供的具體教學案例去領悟實施建議中的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建議、教材編寫和使用的建議,以全面領會《課程標准》。
2.通讀或瀏覽當前高中英語教材,了解全部高中英語教材的基本內容和結構;重點閱讀當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冊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學要求和在整個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大致了解一下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3.在以上兩步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學生情況編寫切合實際的學期教學計劃。學期教學計劃應包括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育教學目標、方法措施、教學進度安排、教學活動安排等內容。
二、單元備課
單元備課是在對教材整體把握的基礎上,以一個單元為單位進行備課,是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的過渡。單元備課要求教師將宏觀的、總體的教學要求分解成相對具體的教學任務,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具體的教學過程去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單元備課既要求教師從宏觀駕馭教材,又要求教師能從微觀的角度去具體地分析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制定教學模式,搜集整理相關教學材料、合理安排課時等等。具體說來,單元備課應做到以下幾步。
1.仔細閱讀教材,熟悉教材內容,弄清本單元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分析本單元與其它單元之間的聯系,理清單元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
2.閱讀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進一步理清單元教材的結構,明確教材編寫意圖,閱讀相關背景材料,借鑒其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3.根據教師個人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師教學用書的指導,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單元教學思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時分配方案等。在這一步驟中,教師在教學重難點的選擇中,一是要做到具體,應該具體到像詞彙、短語、句子這樣的層面;二是要做到全面,力爭不要遺漏任何重難點;三是要切合實際,要根據學生的學情來確定教學難點與教學的重點。
4.瀏覽二至三種與教材配套的教輔用書,廣泛涉獵其中的文化背景知識、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教學例句、教學案例等教學材料。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媒體查閱與收集相關資料,為編寫課時教案做好知識與方法的儲備。
5.准備配套的媒體材料。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提前准備好幻燈片、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等配套的媒體材料。
6.准備好配套的單元練習、單元測試與單元課外活動。
三、編寫課時教案
編寫課時教案是單元備課的進一步細化與具體化,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也是教師駕馭教材能力、教育教學水平的集中體現。它要求教師從非常細微的、具體的知識點入手,採用科學方法和手段去組織和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落實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由於高中英語教學仍然以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為主線,所以高中英語的備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師既要重視具體語言知識及其相關內容的准備,又要做好具體教學方法的准備。可見,高中英語課時教案的編寫是一項繁瑣而復雜的工作,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知識,靈活處理教材的能力,還需要教師細心、耐心。要具體編寫好一個課時教案,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步驟。
1.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這一步驟是教師編寫課時教案時首先應考慮的問題,課時的教學內容的安排要適量,重點要突出,難點要適當分散。
2.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的選用與設計。教師應根據確定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法,選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應做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媒體之間的協調統一。
3.設計教學步驟,編寫課時教案的具體內容。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教師將具體的教學內容,分成若幹部分,結合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編寫出具體而詳細的教學步驟。在高中英語課時教案的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兼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力求詳實、准確、全面,因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涉及到從語音、詞彙、短語、句子、語法、段落、篇章、語言交際、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要想做到教學內容提要的詳實、准確和全面並非易事,要求教師仔細研究每一課時教材的具體內容,廣泛查閱各種教學資料、詞典等工具書,精選各種背景材料、優美典型的例句等教學材料。由於高中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所以教學方法也顯得尤為重要,應該把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每一個教學步驟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4.備作業與習題。作業與習題的准備也是課時教案編寫的內容之一,要精選作業與練習,作 業與練習的選擇要有明確的目的,要考慮其有效性和科學性。
5.備板書與課堂教學用語。在編寫課時教案的同時,教師應根據內容設計出相應的課堂板書,備課時也應想一想課堂上可能會用到的教學用語,思考一下這些課堂教學用語以怎樣的方式表達效果更好。
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對教師備課和教學的一種自我評價,是一個總結經驗和教訓而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過程。把教學反思納入備課,作為備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使教學反思經常化,也可以使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備課質量。
1.記錄好教學札記、教後感。做好教學札記,以便查缺補漏,有利於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與教學效率。寫好教後感,教師可以在總結中,發現自己的教學閃光點和教學缺陷,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提煉整理教學反思,撰寫教研教學論文。在經常堅持記教學札記和教後感的基礎上發現一些共性的、有規律的教育教學現象,加以分析和總結,撰寫論文。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的高中英語教學工件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為這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體,是高中英語教師在備課中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做法。希望能供與各位英語教師參考,以共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⑵ 高一學習計劃
我該上大學了 對於高中生 我是這樣過來的:
高一玩 高二學 高三沖刺
高一的學校活動特別多 還有就是剛進入高中生活嘛 要和同學熟悉 你就敞開了玩 學習上能過去就行了~
高二分科後就要好好學了 你要學文科還好 文科只要下功夫 高三學都不晚 我就是文科 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的
理科就不同了 上課一定要認真聽 這是最主要的 作業不抄是不可能的 嘿嘿 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平常要多做題 即使學的不差 最好找個補習老師 鞏固一下基礎 英語很重要 理科生就靠英語和物理拉分 可物理沒幾個人能學好 所以英語要加油學
高三嘛 就是沖刺了 天天做題 考試 這個時候 你是文科生 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這一年你如果你努力了 分數提高150沒問題 當然主要是數學 會多少就抓多少 別想樣樣精通 我就是數學差 高三就把自己會的好好抓了一下 高考考了79 這可是我最高分了~ (我是青海的 但可是重點高中的呦~呵呵 79 在文科生里算高的了~)
可理科就沒什麼辦法了 因為已經定型了 成績上不會有多大改變 我們有好多同學就高三理轉文了
還有 語文要背的課文 不需要全被 把那種常出現的句子背下來就可以了(經驗之談)
英語單詞 你去買一本高考詞彙字典 常看那上面的單詞 就OK
祝好運~
⑶ 高一英語第一學期教學計劃
、教學指導思想
認真鑽研新課標,樹立新觀念,探索新教法,以落實教學常規,規范教學行為為重點,以大興教科研之風,走科教興校之路為抓手,以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推行先學
後教當堂訓練為突破口,在學校教學
計劃
指導下進行工作。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繼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全面培養聽、說、讀、寫四會能力,
理解、分析和閱讀的能力,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
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做好初高中的教學銜接工作,讓學生了解和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3
、在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4
、優化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使他們能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學生英語整體水平還可以,上課基本能配合老師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學習氛圍較濃,但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基礎偏差。因此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班級情況准備採用分層
授課和分層布置作業使每一位學生得到提高。
四.教學內容
本學期主要學習英語必修一和必修二。要求學生重點掌握每個單元中的黑體詞語以及出現的重要句型;語法主要為;定語從句(
I
)(
II
)和時態。
五、主要工作
1
、全面做好初高中銜接工作。高中學段和初中學段在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和
學習
方式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幫助高中學生了解這
些差異,引導他們盡快適應高中的
學習
與生活,是擺在新學期我們高一
教師
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務。
2.
從每個單元中抽出初中學習過的重點動詞、名詞,作為知識預備,掃清學習障礙。
3
、
認真研究新課程標准,
認真研究新教材,
認真實施學校推行的先學後教
,
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備課、
上課,
認真進行自習輔導和批改作業。
4
、單詞一直是學生的難點、薄弱點,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要重視詞彙教學,狠抓單詞的記憶與鞏固以及對詞彙的意義與用法的掌握。使學生掌
握科學的單詞記憶方法和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
5
、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從高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除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外,還堅持每周兩次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集體練聽力。
6
、堅持每周一次作文訓練,訓練題材、方法力求多樣化,並能及時進行講評。鼓勵學生寫英文日記,對個別英語特差的學生盡量多批改、多指導。
7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也是高考的重頭戲。在單元教學中專門抽出一節課作為閱讀課,並且有計劃的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8
、開展
英語
課外活動,提高
學習
興趣:
1
)、開展課外
英語
競賽活動:如開展
英語
口語(演講)競賽、
英語
朗誦比賽、詞彙默寫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以活動促教學。
2
)、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創設語言環境。如利用晚修課時間讓學生觀看經典英文影片。
9.
因材施教。學生的
英語
水平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在備課的環節中,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和題目,讓他們在課
堂上都能活動起來,都有事情可做。課外輔導方面,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使他們都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學習方法。「讓優等生深化學習吃得飽,讓中等生全面學
習吃得好,讓學困生側重學習吃得了」。總之,關注兩極分化,避免過早分流和掉隊,幫扶工作從高一就應著手排查,措施應得當,既有知識上的,也要有學法、心理層面
上的幫扶。
⑷ 怎樣寫學習計劃書
我這里有一份總結,雖然是總結,但是稍微改改就可以用的:(這是其中有用的部分)
第一,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能夠當堂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和同學商量,或者向老師請教。
第二,改進了學習方法。為了改進學習方法,我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計劃:(1)做好課前預習。也就是要擠出時間,把老師還沒有講過的內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語文課,要先把生字認會,把課文讀熟;對課文要能分清層次,說出段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2)上課要積極發言。對於沒有聽懂的問題,要敢於舉手提問。(3)每天的家庭作業,做完後先讓家長檢查一遍,把做錯了的和不會做的,讓家長講一講,把以前做錯了的題目,經常拿出來看一看,復習復習。(4)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中午吃完飯,看半個小時課外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只要有時間,再看幾篇作文。
第三,課外學習不放鬆。能夠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到少年宮去學習作文、奧數、英語和書法,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各門功課都取得了好的成績。參加少兒書法大賽,還獲得了特金獎。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這學期的各門功課,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同時自己也被評為優秀班幹部。
雖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我決不驕傲,還要繼續努力,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下學期還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⑸ 高二英語教學計劃
什麼版本的教材呀
⑹ 外研版高一上英語教學計劃
開(飯),上(菜) author n. 作家;作者 club n. 俱樂部;社團 Francisco外研版英語必內修一的單詞 Mole 1 academic [, k 'demik] adj. 學術容的
⑺ 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應該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給予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想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首要的就是要緊緊地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
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英語學習動機是影響外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推動並促使漫長的外語學習過程持續下去。不管學生出於何種動機,只要他們確立了學習目標,他們就會為實現這一目標去制定計劃,並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學習,進而逐漸對英語產生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由於各班的學生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給優等生布置較難的學習任務,輔助他們設立較高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發掘優生的潛力。對差生則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確定容易實現的近期學習目標。強烈的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習目標,尤其是最容易實現的近期學習目標,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此外,教師在上課時要善於利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去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課、抄筆記,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對於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肯定,從而鼓舞學生的鬥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根據語言「約定俗成」的特點,教師應該多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聽、說、讀、寫,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自己去理解感知、去實踐,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才加以詳細講解。教師要及時並經常性地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就會注意力高度集中,下課之後也會積極地去學習。因為教師隨時都有可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去檢查他們生詞的記憶、課文的背誦、文章的理解或者是口語的表達等,他們為了顧全面子,也會下決心去學習。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會慢慢養成。
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由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鼓勵學生質疑、創新和探索,不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從小就習慣了抄筆記、被動記憶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因而自主學習的意識很欠缺。因此,老師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念,增強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使之學會學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克服依賴心理,使其對自己的語言學習進行重新定位。如果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無疑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向學生闡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消除他們對教師的過度依賴心理。要讓學生明白,只有他們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要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要讓他們明白,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雖然教師的教在外語學習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學生自己。當然,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實踐的習慣,要讓他們明白,通過自己親自去感知、分析、推理、歸納、綜合之後,所學會的東西要比老師講解後的理解更加深刻,記憶更加持久。特別是對於口語的學習,學生只有通過反復練習講英語,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改正錯誤,才有可能形成語感,進而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熟能生巧。學生只有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才會進行自主學習。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策略訓練。學習策略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策略指導,使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善於學習的學生能充分利用學習策略,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非常重要。通過學習策略的訓練,學生掌握各種學習策略技巧,如閱讀技巧、聽力技巧、寫作技巧等;養成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督學習、對學習進行反思、評估等良好習慣,從而逐漸走向自主學習。成功的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講究學習策略的。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傳授學習策略。例如:採用比較法或者是根據詞的前後綴去記憶單詞;通過背誦――復述――對話的策略去訓練英語口語;通過牢記語法規則,然後在閱讀句子和文章的過程中用進一步歸納總結的方法去理解記憶語法;帶著問題去閱讀,從上下文去猜測生詞的含義;根據記憶和遺忘的心理規律進行合理的復習等等。其次,教師要訓練學生的學習策略,讓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根據不同的內容不斷地、有意識地去使用有效的策略,並逐漸形成更加適合於他們自己的獨特的學習策略,從而慢慢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每個教學環節上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每位教師的教育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們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自己豐富而獨特的內心世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不但可以有效地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減輕學習負擔,減少學習困難,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終生應該「怎樣學」,培養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能獨立思考的學習者。每個單元我都會要求學生進行預習,要求每個學生能從預習中發現問題,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出自己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去摸索對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並有意識地幫助他們了解詞彙學習策略、聽說的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的策略等等。學生只要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才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拓寬學習渠道,使英語學習不斷發展和進步。
建立學生自主評價、教師評價,與家長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在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中,學生的自主評價應佔主要地位;學生的自主評價是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正確、客觀的自主評價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人身觀,有利於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也離不開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的參與,尤其在學生尚未形成有效自我評價能力的初期,教師與家長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其意義主要在於在學習者/學生對自我做出消極評價,妨礙其進一步發展時,教師與家長站在另一個角度在理性地找出不足的同時,更多地找出其積極因素及閃光點。學生自主評價的方式有書面總結,小結,分析報告,口頭匯報等等。教師的評價方法有日常觀察,書面作業反饋,口頭匯報反饋,檢測等。
高中英語教師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以確保課程改革創新的順利進行我在上新教材的課堂上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獲得滿足感與成功感。而且,我把感情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努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⑻ 2007年高一英語教學計劃
高一英語教學計劃
一、課程目標
高中英語新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習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
高一年級(課標六級)英語課程目標:
1. 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動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
2. 能理解口頭或書面材料中表達的觀點,並且能簡單發表自己的見解。
3. 能有效地使用口頭或書面語言描述個人經歷。
4.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策劃、組織和實施英語學習活動。
5. 能主動利用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學習。
6. 能初步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自我評價,調整自己學習目標和策略。
7. 能體會交際中所使用語言的文化內涵和背景。
高一年級(課標七級)英語課程目標:
1. 有明確和持續的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意識。
2. 能就熟悉的話題交流信息,提出問題並且陳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3. 能讀懂供高中學生閱讀的英文原著簡寫本及英語報刊。
4. 具有初步的實用寫作能力,例如:事務通知和邀請信等。
5. 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計劃、組織和實施語言實踐活動。
6. 能主動擴展和利用學習資源,從多渠道獲取信息,並能利用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清楚和有條理的表達。
7. 具有較強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能力,基本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8. 理解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
二、 課程內容
完成牛津英語第三第四模塊的全部內容。
適當增加泛聽、泛讀內容。
(六級泛讀累計18萬詞以上,七級泛讀累計23萬詞以上。)
(七級詞彙目標:學會使用2400-2500個單詞和300-4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了解英語單詞的詞義變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現的詞彙。)
三、 課程進度
1. 第一階段 第1 — 9周 Modal III
2. 第10--11 周期中復習(統練)
3. 第二階段 第12--18周 Modal IV
4. 第19--21 周期末復習(檢測)
教學內容安排
第1周
Mole1 Unit1 Welcome to the unit
第2周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I, 《English Weekly》
第3周
Grammar II, Task, Project, 《English Weekly》
第4周
Exercises, Tests; Mole1 Unit2 Welcome to the unit
第5周
Reading, Word Power, 《English Weekly》
第6周
第7周
Grammar, Task, 《English Weekly》
第8周
Project, Tests, 《English Weekly》
第9周
Mole1 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第10周
Grammar, Task, Project, 《English Weekly》
第11周
《English Weekly》,Mainly Revision
第12周
《English Weekly》,Mainly Revision
第13周
Mole2 Unit1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Exercises
第14周
Word Power, Grammar, 《English Weekly》
第15周
Task, Project, Test, 《English Weekly》
第16周
Mole2 Unit2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Exercises
第17周
Word Power, Grammar, 《English Weekly》
第18周
Task, Project, Test, 《English Weekly》
第19周
Mole2 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Exercises
第20周
Word Power, Grammar, 《English Weekly》
第21周
Task, Project, Test, 《English Weekly》
第22-24周
《English Weekly》,Mainly Revisions
四、 課程建議
1、根據高中學生學業發展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應該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寬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高中英語教學要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特點的英語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3、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活動設計有利於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
4、課程設計有利於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
5、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6、評價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四)新教材使用建議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教師要善於結合教學實際的需求,靈活地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捨或調整。
1、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刪減。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
中,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補充,以使教材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對教材適當補充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對教材進行取捨時,不應該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2、替換教學內容和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對教材
中不太合適的內容或活動進行替換。例如:某一單元閱讀理解練習題設計得不合理或不適合自己的學生,則可以用自己設計的練習題進行替換。
3、擴展教學內容或活動步驟。教材中,某些教學活動的過高或過低現象時有發生,如果認為某些活動過難,可以增加幾個准備性或提示的步驟,從而降低活動的難度;如果活動太容易,教師可以對原有的活動進行延伸,比如: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討論或辯論、增加詞彙訓練或進行寫作訓練等。
4、調整教學順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某件重要的事情,教材中有一個內容相關的單元,如果在延續性和難度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把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5、調整教學方法。由於客觀條件的差異、學生現有水平的差異以及教學實際情況的差異,有時教材推薦或建議的教學方法不一定適合實際教學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調整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