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班禮儀教育《做早操》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排隊時要做到先來後到,依次排列,依序而行,不應插隊,插隊是無禮的。
2、通過看圖學兒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及概括能力。
3、使幼兒體會兒歌的美好氛圍,每天早起做早操,開開心心地幼兒園。
活動准備:
掛圖,兒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聽!快起立,我們一起做一做吧!高興嗎?剛才我們做的是什麼?(早操)
二、基本部分
1、師:寶貝!老師也帶來了一首《做早操》的兒歌。我們邊看圖片,邊聽兒歌,圖片中出現了哪個小動物?(小貓,小雞,小狗,小鴨)
師:它正在做什麼運動?(早操)什麼時侯才做早操?(早上)引出「早上空氣真正好!我們大家來早操」(幼兒跟讀2遍)。
師:我們做早操是怎麼做的呀?(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幼兒跟讀兩遍。
師:我們為什麼要做早操呢?(鍛煉身體)
師:對了,(天天鍛煉身體好)幼兒跟讀兩遍。
2、剛才我們說的詩歌就叫做「做早操」老師讀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師幼加上動作完整地讀兩三遍兒歌。
3、師讓2-3位幼兒試著獨自表演兒歌。
附兒歌:《做早操》
早上空氣真正好,
我們大家來早操。
伸伸臂,彎彎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早操身體好!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開心嗎?今天學了什麼兒歌?以後每天早上小朋友都要早早來到幼兒園,我們一起做早操鍛煉身體,可不許睡懶覺嘍!
❷ 如何培養幼兒禮儀
如何培養幼兒的文明禮儀?
一、優化教育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環境對幼兒文明語言的形成,禮貌行為的發展有重要的示範、熏陶、感染作用。幼兒園要注重創設優美整潔、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校園里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教室里干凈、清爽;休息室溫馨、整潔。
樓梯、游戲室的牆面上張貼「上下樓梯請靠右」、「您好」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語條幅;走廊上創設文明禮儀文化長廊;圖書區投放文明禮儀方面的書籍和圖片……清新的校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能讓幼兒身心愉悅,精神飽滿,潛移默化中促進其良好的思想素養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融入游戲活動,陶冶禮儀情操。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游戲是最佳的方式。教師要根據幼兒生理、心理和教學目標的需求,適時開展益智、益體、益德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對待周圍人和事的正確態度,發展其觀察、語言、想像和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三、密切家園聯系,強化禮儀習慣。
禮儀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園」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消除幼兒兩面性行為的有效途徑。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讓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有關知識;讓家長有針對性地了解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教師要定期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目標和動態,尋求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互動和一致性。
❸ 幼兒園禮儀教育教師指導行為有哪些
幼兒園教師行為禮儀大全
與家長溝通禮儀
一、家長會與家長接待禮儀
1、家長會目的
(1)與家長溝通,加深雙方對幼兒的了解。
(2)向家長宣傳,幫助家長正確地教育子女。
(3)向家長展示,讓家長認識老師、理解老師,從而支持老師的工作。
2、家長會禮儀
(1)提前書面通知家長。
(2)努力創設和諧氛圍,注重情感作用。
(3)與家長平等交流,友好協商。
(4)多給家長發言的機會。
(5)重視會後反饋。
3、家訪禮儀
(1)提前與家長預約,不可勉強家長。
(2)守時守約,若因事不能准時赴約,要設法告知家長,以免家長久候。
(3)講究敲門的藝術。若是雨天,不可將濕淋淋的雨傘帶進室內。
(4)家訪時如遇有新客來訪,家長做介紹時,應起立向來客問候。
(5)跟家長談話,語言要客氣。對幼兒多表揚少批評。
(6)家訪時,以真誠為貴,不可借家訪解決私事或收受「禮物」。
(7)家長未提出邀請,不要在幼兒家裡隨意參觀。但可以要求看看幼兒的房間,以示關心,並對幼兒做些了解。
(8)家訪時間不宜過長,達到預期目的,即應告辭。
二、與家長日常溝通禮儀
1、與家長溝通禮儀
(1)熱情接待來園的幼兒家長。家長來訪教師要立即起身,問明來意。
(2)談話時要控制音量並保持距離,認真傾聽家長的敘述。
(3)營造寬松的氛圍,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4)對孩子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既肯定優點與進步也要真誠地提出不足之處。
(5)交談時不要與別的幼兒比較。談完後要肯定溝通收獲。
❹ 如何制定幼兒園禮儀課程教學目標
是這樣啊!完全可以安排在一起的,利用這次教師節和中秋節在一起的機會,靈活利用給孩子們上一堂豐富多彩的禮儀學習課,半天時間應該足夠了,下午老師可以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