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一年級語文《我上學了》教案。
《我上學了》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看圖說話、兒歌誦讀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 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2. 在口述圖畫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 結合圖片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三.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觀察圖片,練習說話。
1.出示圖片一:
(1)提問:你看到圖片上有什麼?(學生看到什麼就說什麼,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要求立正站好,聲音洪亮。)
(2)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可以由遠及近,也可 以由近及遠,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3)先問一問,哪些同學登過八達嶺長城,然後簡單介紹一下
(4)提問:圖中的小朋友為什麼和我們穿著不一樣?(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民族教育,使學生懂得全國各地的小朋友都要在9月1日這天開學。)
2. 出示圖片二:
(1)提問:你看到圖片上有什麼?(引導學生按照觀察順序說一說,要求立正站好,聲音洪亮。)
(2)提問:圖中的小朋友來到了哪座城市?你怎麼知道的?
課中休息
(三)朗讀兒歌:
1. 示範立書姿勢,教立書兒歌:身體坐正直,手拿書的兩個下角,微微向外傾斜。
2. 教師范讀全文。
3.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隨時糾正學生的立書姿勢。
(四)明確語文學習內容
1. 提問:這節課你做了什麼?
2. 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最後幾幅圖,明確語文學習的任務。
(五)總結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以游戲為主線「活」化課堂教學——《aieiui》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ai ei ui》是義務教材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復韻母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但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語文課程標准》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我就讓游戲貫穿整個課堂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樂學氛圍,從而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使孩子們在會心的笑聲中動手動腦,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