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科內容及其體系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教學指導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規定了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技能的范圍、深度與體系結構;教學進度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學員學業成績和評估教練員教學質量的重要准則。
教學大綱是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課題和條目敘述該學科的主要內容的教學指導文件。它根據教學計劃,規定每個學員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實際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規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47條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教學大綱進行培訓,確保培訓質量」。教學計劃中小學、一般要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即指導性教學計劃。在具體授課中,教練員要制定課程教學計劃,即實施性教學計劃。鑒於機動車駕駛員駕駛技能培訓的特殊性,國家制定了教學大綱,其中包含了指導性教學計劃的內容(1995年交通部發布的教學大綱即配有教學計劃;2001年交通部7號令同時配有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在駕校具體執行教學大綱和指導性教學計劃時,可以制定具有實際執行意義的實施性教學計劃。
駕校的實施性教學計劃可以包含培訓目標、培訓對象、課程設置和順序、教學要求、培訓方式、教學方法、教學學時等一些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文件。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系指教學過程中同師生發生交互作用、服務於教學目的達成的動態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學校給學員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也叫課程。中國現在把規定教學內容的文件稱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它們是教學內容的具體化。
⑵ 什麼是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什麼是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體現國家對教育的回統一要求,是學校答組織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電大的教學計劃分為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指導性教學計劃是中央電大按照國家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規格組織學科專家統一制定的,它規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教務管理、修業年限與畢業、教學計劃進程表和課程說明等,經教育部審批後下達執行。
實施性教學計劃是省級電大根據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的要求制定的,供學校教學工作中具體執行。實施性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程,是按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中的規定設置和實施的。選修課程的設置,省級電大可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調整,並對自開課程提出具體規定和要求。
⑶ 如何區分課程目標,課程計劃,課程設計,教學計劃,培養目標這些概念,要通俗易懂
課程目標:學校課程在特定階段的預期結果是指導整個課程開發過程的最關鍵的標准。
課程計劃:對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它綜合安排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學科,學科設置順序和時間分配,以及學期、年限。休假部。
課程設計: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實踐,一般由教師、指導、學生設計。
教學計劃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的別稱。
培養目標:指各級學校和各學術階段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它是根據國家教育目標、學校性質和任務對培養對象的特殊要求。它是整體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來實現。
課程是指學校主體的總和、過程和安排。課程是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規劃與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結。
廣義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全部教育內容和教育過程。它包括學校教師教授的所有課程和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觀是指某一學科。
課程目標從課程的角度規定了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設計的直接目標,是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確定課程目標,才能確定課程計劃和教學目標。
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反映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課程設計有利於基本知識的理解、邏輯思維的鍛煉、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學術態度的培養。
⑷ 教學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的目的,教學的流程,教學的工具,還有就是授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等。
⑸ 什麼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課程計劃也稱為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與編排的總體規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對學校的教學和各種教育活動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門類及活動,以及它們的開設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課程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辦學的基本綱領和主要依據,是編制課程標准和編寫教科書的依據,也是督導、評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
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學科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5)教學計劃是擴展閱讀:
近代以來,特別是在實行學科課程的條件下,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教育結構不斷發生變革,現代教育和教學理論主張對教學計劃的結構實行改革。
除了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在工具課和一般科學知識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普通教育課和職業教育課之間應相互滲透。
在新知識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只有必修課而無選修課的單一結構不能適應學生個性才能的發展和知識多樣性的要求,適當增設選修課,已成為發展的趨勢,一些選修課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成為必修課。
為了防止學生負擔過重,須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難度,控制教學時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不同學科和活動的特點,也可適當改變每節課均為40分鍾(或45、50分鍾)的固定課時制,試驗活動課時制。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81年 3月頒發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 (表1)、1981年4月頒發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表4)。
編訂教學計劃是一項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由有關的科學家、教育實際工作者、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幹部共同研究編訂教學計劃,將會提高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見課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計劃
⑹ 什麼是教學計劃
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內學習方式的容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它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總的結構,並對有關學校的教學、教育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
(6)教學計劃是擴展閱讀
除了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在工具課和一般科學知識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普通教育課和職業教育課之間應相互滲透。
教學質量管理為保證培養規格,促使教學效果達到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所規定的要求,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指導、控制的活動。是教學管理的核心。
一般程序:確定教學質量的標准,主要依據教學目標,使之分解、具體化;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檢查和評價,通過與教育質量標準的對照比較,發現問題,改進教學;進行教學質量分析,找出解決或改進教學的路線和方法;進行教學質量控制,依據分析結果,實施改進措施。
⑺ 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區別是什麼
教學大綱:復
指學校每門學科制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包括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學大綱還包括參考書目、教學儀器、直觀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學大綱的教材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應是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教學大綱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教學計劃:
(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⑻ 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嗎
教學計劃是老叫法,課程計劃是新課改以後的叫法,二者大體一致,但是如果單選題同時出現,選擇課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