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教學故事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故事小學

發布時間:2020-12-21 22:30:12

⑴ 小學數學教學敘事故事

我和學生有個小秘密
新接到2年級語文實驗班數學,看到那些可愛小不點,我什麼都不擔心,就怕他們對數學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對語文的興趣實在濃厚,七、八歲能洋洋灑灑寫出千字文章,爸爸媽媽懲罰孩子的辦法是不讓他看書,想來都有點害怕!
開學以後,最擔心的事也就出現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對數學的「淡漠」,家長也和我交換意見,怎麼才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呢?實在的,面對一群聰明的孩子,怎樣才能讓他們喜歡數學呢?對我真是一個挑戰!
我除了上課盡量使用電教手段,做一些動畫,講一些故事,「放寬」對他們的管教,讓他們慢慢親近我外,我與學生還有一個小秘密。
只要有家長與我交換意見,我就給他們講:「學生對數學的沒有興趣,關鍵在於他們對數學的那份自信的喪失!我們要給予他們自信,他們才會喜歡數學!我打算把考題提前叫一些同學先做一遍」 。有的家長問我這樣好嗎?我說:「其實,考試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樣讓他們今後學得更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要考試的題都會在考前3到5天發布到網上,然後一個一個單獨對「需要自信」的學生說:「我們隔2天要考試,題老師已經發到網上,你去下來做吧!老師只對你一個人講了,千萬別給其他人說。」於是他們都回去認真的做了一次,還有家長幫忙,考試時他們再次輕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評講試卷時,我大大的表揚了一番突飛猛進的同學,那時我分明看到了他們開心的笑容!
一個學生在網上這樣寫到:「昨天, 姜老師把試卷發下來了,我看了一下,等級是A+,錯了兩道小問題,分數就說明是95分—99分,我唉聲嘆氣地說: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數是100,平時上課要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成績會越來越好。啊!這真是我最滿意的數學試卷啊。」還有學生這樣寫:「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們第一節是數學課,姜老師先問:你們是願意上課還是願意考試呀?有很多同學都說願意考試,姜老師一聽,就說:數學書放進書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們一聽,異口同聲地說:耶!數學考試嘍!一會兒,姜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題了,我做到最後一題的時候,我一看,哈哈!我全會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們都是數學有點「問題」的孩子,看到她們對數學自信的回歸,我心裡激動不已。就這樣,班裡幾個上期數學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績,上課他們特別的認真,作業雖不算很好,卻能較好的掌握新內容。
真正的單元測查更令我高興,上期班上補考也不及格的A同學也考了84分,他已經成為班上聽課認真、積極舉手的一員了,也成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過我和他的秘密還要進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⑵ 小學數學教育小故事

華羅庚從小聰明好學,念初中時,一天王維克老師給全班出了一道數學題,這是一回道出自《孫子算經》的題目答:「今朝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讀完題目後,王老師把目光掃向全班同學,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這物品是23個。」這個最先說出答案的同學就是少年華羅庚。華羅庚在解這道題時是這樣想的:從「七七數之剩二」開始,就是說,七數餘二,那麼七的倍數再加二定是這個數,這個數是7×3+2=23。

⑶ 求一篇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故事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內學容們算算看,題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⑷ 小學數學故事

阿凡提來抄到一個集襲市,正好遇見一個高利貸者在叫喊,「放金幣嘍!放金幣嘍!我的金幣可是個寶,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會變成1000金幣。」「我借一個金幣!」阿凡提決心懲罰這個愚弄百姓、貪得無厭的傢伙,為民除害。「那你每天得還我1000個金幣。」
「好,一言為定。我將連續15天借金幣,第1天借1個金幣,以後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後我還給你金幣,如果這15天之內,你後悔了,那麼我結的金幣就不能還給你了。」高利貸者一算計,立即眉開眼笑,一口答應。
不到15天,這個貪得無厭的高利貸者破產了。

答案:阿凡提15天向他借的金幣的個數依次是:1、2、4、8、16、32、64……這樣,阿凡提借的金幣一共是:1+2+4+8+…+16384=32767(個)阿凡提15天應該還給他的金幣是:1000×15=15000(個)這樣,高利貸者賠了17767個金幣。

⑸ 求一篇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故事.

1、高斯級數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嗎?高斯在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老師教完加法後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求學生算算看,題目是: 1+2+3+4………+96+97+98+99+100=? 本以為學生們必然會安靜好一陣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怎麼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將1加至100與100加至1;排成兩排想加,也就是說: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但算式重復兩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於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過了其他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

2、雞兔同籠你聽說過「雞兔同籠」的問題嗎?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只雞和兔? 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2)如果籠子里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贊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採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3、數學優秀小故事:門打開了,進來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劉建明先生請他坐下,小夥子自我介紹說:「我是內地的導游,叫於江,這次我帶領了個旅遊團到香港來旅遊,聽說您的大酒店環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住你們酒店。」 劉建明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歡迎光臨,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個大團。」 劉建明先生心裡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為一名導游,於江看出劉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記上心來,慢條斯理的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們團的人數,我們就住您們大酒店了。」 「您請說吧。」劉建明先生自信的說。 「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結果多出一個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再把分成的四個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建明先生馬上思考起來,他一定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字,應該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 於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都不錯,就是八十五個人。請說說你是怎麼算的?」 「人數最少的情況下是最後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 「好,我們今天就住這里了。」 「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 「我們這兒現在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麼住?」 「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 又出了個題目,劉建明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間,一間5人房間;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間,一間5人的,一共11間。於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後,非常滿意,馬上辦理了住宿手續。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復雜了點,但劉建明先生心裡還是十分高興的。
智斗豬八戒
話說唐僧師徒西天取經歸來,來到郭家村,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把他們當作除魔降妖的大英雄,不僅與他們合影留念,還拉他們到家裡作客。
面對村民的盛情款待,師徒們覺得過意不去,一有機會就幫助他們收割莊稼,耕田耙地。開始幾天豬八戒還挺賣力氣,可過不了幾天,好吃懶做的壞毛病又犯了。他覺得這樣幹活太辛苦了,師傅多舒服,只管坐著講經念佛就什麼都有了。其實師傅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要不是猴哥憑著他的火眼金睛和一身的本領,師傅恐怕連西天都去不了,更別說取經了。要是我也有這么一個徒弟,也能有一番作為,到那時,哈哈,我就可以享清福了。
於是八戒就開始張落起這件事來,沒幾天就召收了9個徒弟,他給他們取名:小一戒、小二戒…小九戒。按理說,現在八戒應該潛心修煉,專心教導徒弟了。可是他仍然惡習不改,經常帶著徒弟出去蹭吃蹭喝,吃得老百姓叫苦不迭。老百姓想著他們曾經為大家做的好事,誰也不好意思到悟空那裡告狀。就這樣,八戒們更是有恃無恐,大開吃戒,一頓要吃掉五、六百個饅頭,老百姓被他們吃得快揭不開鍋了。
鄰村有個叫靈芝的姑娘,她聰明伶俐,為人善良,經常用自己的智慧巧斗惡人。她聽了這件事後,決定懲治一下八戒們。她來到郭家村,開了一個飯鋪,八戒們聞訊趕來,靈芝姑娘假裝驚喜地說:「悟能師傅,你能到我的飯鋪,真是太榮幸了。以後你們就到我這兒來吃飯,不要到別的地方去了。」她停了一下說:「這兒有張圓桌,專門為你們准備的,你們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你們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費提供你們飯菜。但在此之前,你們每吃一頓飯,都必須為村裡的一戶村民做一件好事,你們看怎麼樣?」八戒們一聽這誘人的建議,興奮得不得了,連聲說好。於是他們每次都按約定的條件來吃飯,並記下入座次序。這樣過了幾年,新的次序仍然層出不窮,八戒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向悟空請教。悟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你這獃子,這么簡單的帳都算不過來,還想去沾便宜,你們是永遠也吃不到這頓免費飯菜的。」「難道我們吃二、三十年,還吃不到嗎?」悟空說:「那我就給你算算這筆帳吧。我們先從簡單的數算起。假設是三個人吃飯,我們先給他們編上1、2、3的序號,排列的次序就有6種,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個人吃鈑,第一個人坐著不動,其他三個人的座位就要變換六次,當四個人都輪流作為第一個人坐著不動時,總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種。按就樣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個人去吃飯,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種……10個人去吃鈑就會有3628800種不同的排列次序。因為每天要吃3頓鈑,用3628800÷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數:1209600天,也就是將近3320年。你們想想,你們能吃到這頓免費鈑菜嗎?」
經悟空這么一算,八戒頓時明白了靈芝姑娘的用意,不禁羞愧萬分。從此以後,八戒經常帶著徙弟們幫村民們幹活。他們又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喜歡。

取勝的對策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下面有一個兩人做的游戲:輪流報數,報出的數不能超過8(也不能是0),把兩面三刀個人報出的數連加起來,誰報數後使和為88,誰就獲勝。如果讓你先報數,你第一次應該報幾才能一定獲勝?
分析:因為每人每次至少報1,最多報8,所以當某人報數之後,另一人必能找到一個數,使此數與某所報的數之和為9。依照規則,誰報數後使和為88,誰就獲勝,於是可推知,誰報數後和為79(=88-9),誰就獲勝。88=9×9+7,依次類推,誰報數後使和為16,誰就獲勝。進一步,誰先報7,誰就獲勝。於是得出先報者的取勝對策為:先報7,以後若對方報K(1≤K≤8),你就報(9-K)。這樣,當你報第10個數的時候,就會取得勝利。

蝸牛何時爬上井?
一隻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口枯井裡。它趴在井底哭了起來。一隻癩(
lai)蛤蟆爬過來,瓮聲瓮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太高了,掉到這里就只能在這生活了。我已經在這里過了多年了,很久沒有看到過太陽,就更別提想吃天鵝肉了!」蝸牛望著又老又丑的癩蛤蟆,心裡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紀,又背負著這么重的殼,怎麼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喝足了水,就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終於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著想著,它不知不覺地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在睡覺。它心裡一驚:「我怎麼離井底這么近?」原來,蝸牛睡著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緊牙又開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蝸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後堅強地蝸牛終於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需要用幾天時間就能爬上井台嗎?

⑹ 小學 數學 教學 故事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個徒弟的數學水平,於是他把徒弟們叫到面前,說:「徒兒們,現在我在版地上寫3個數,你權們誰能准確讀出來,我就把真經傳給他。」
唐僧首先寫出:23456。豬八戒迫不及待地說:「這個讀二三四五六!」唐僧搖了搖頭,說:「八戒,多位數的讀法是有規律的。每個數字從右到左依次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和萬位。只要從左到右把每個數字讀出來,並在後面加上萬、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後一個數字不要讀『個』。所以,23456讀作二萬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寫出:130567。孫悟空馬上說:「這太容易了,讀作十三萬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搖了搖頭,說:「遇到0,要特別注意,當一串數中間有0時,只要讀零就可以了,它後面的數位不要讀出來。所以這個數應該讀作十三萬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個數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說:「應該讀作十二萬零零三十四。」唐僧嘆了口氣,說:「如果一串數中有連續的幾個零,讀一個就可以了。所以這個數要讀成十二萬零三十四。徒兒們,你們的數學都學得不太好,還得繼續努力呀,真經暫時不能傳給你們呀!」

⑺ 小學數學教學故事2000字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高斯告訴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是說: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復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 從此以後高斯 小學的學習 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 數學基礎 ,更讓他成為——數學天才!蒲豐試驗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數學魔術家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台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工作人員寫出一個201位的大數,讓求這個數的23次方根。運算結果,沙貢塔娜只用了50秒鍾就向觀眾報出了正確的答案。而計算機為了得出同樣的答數,必須輸入兩萬條指令,再進行計算,花費的時間比沙貢塔娜要多得多。這一奇聞,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沙貢塔娜被稱為「數學魔術家」。工作到最後一天的華羅庚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從小喜歡數學,而且非常聰明。1930年,19歲的華羅庚到清華大學讀書。華羅庚在清華四年中,在熊慶來教授的指導下,刻苦學習,一連發表了十幾篇論文,後來又被派到 英國留學 ,獲得博士學位。他對數論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他特別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走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動員群眾把優選法用於農業生產。記者在一次采訪時問他:「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後一天。」他的確為科學辛勞工作的最後一天,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⑻ 淺談如何運用小故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故事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的發展與鍛煉,是對於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推進。本文將結合實例具體談談故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以故事作為教學導入
故事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能夠發揮很積極的作用,這首先源於學生們對於故事的喜愛與熱衷,在教學中適當穿插有意思的小故事,不僅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們對於課堂教學更為投入。以故事作為教學導入同樣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故事的導入不僅簡單易懂,還能夠迅速將學生們帶到教學情境中,讓大家的注意力更為專注。尤其是對於那些有一定難度或者學生們理解與記憶普遍存在障礙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在常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接受往往存在一定難度,如果能夠將知識點融入到故事中往往能夠極大地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對於知識點的理解吸收更直觀。
「乘法口訣表」是學生們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內容,透過平時的觀察我發現,很多學生在背誦乘法口訣時存在著一些障礙。的確,想要讓學生們記住這些他們並不理解的計算規律與法則,對於小學生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為了幫學生們一定程度化解這個難題,教學過程中我會有意識地引入和乘法口訣相關的小故事: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在和學生們講述乘法口訣表的歷史淵源時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對於故事性內容學生們通常都十分喜愛。以這樣的小故事為教學導入是很有意義的,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們對於背誦乘法口訣表的抵觸心理,從故事中也能夠給學生們揭示一些口訣表的由來,讓大家在背誦時難度更低。這對於學生們的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二、用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們在聽故事時通常都非常投入,並且能夠迅速進入故事情境中。如果故事中有一些思考問題學生們往往也非常願意參與,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有意思的數學故事通常能夠很好地將一些知識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學生們在聽故事的同時就已經參與思考,並且隨著故事的推進逐漸進行相關探究。這個過程很有意義,能夠讓學生自發地展開對於相關問題的自主探究,這對於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都很有成效,也是故事教學的意義所在。
某次課堂上我給大家講了如下小故事: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隨後數了數共30隻猴子,於是算了起來:100÷30=3……1,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地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小猴子們很感激,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他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自己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獃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很多學生聽完這個故事後都哈哈大笑,當我問到「八戒到底吃了幾個山桃」時,不少學生都能夠馬上答道:是10個。藉助這個故事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思維也高速運轉,正是在這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才能夠讓大家快速而准確地找到答案,這是故事教學對於數學課堂的推進良好體現。
三、透過故事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故事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展開研習探究。許多數學小故事中暗含的知識點其實是有一定深度的,然而,當將這些教學內容融入故事情境中後首先能夠降低學生們對於相關知識點理解上的難度,在此基礎上還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思考。這充分體現出故事教學的優越性。
某次課堂上我給大家講了數學天才高斯小時候的故事: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為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是:1+2+3+…+97+98+99+100=?老師心裡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時卻被高斯叫住了,原來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嗎?
大家在聽完這個小故事後都目瞪口呆,對於最後提出的這個問題也非常感興趣。許多學生都在非常積極地思考著,然而,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學生們卻很難馬上想到答案。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契機,在故事的引入後學生們對於這個「高深」的問題都充滿了興趣,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當我給學生們講述相關運算規律時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思維也異常活躍,當我給大家介紹到1+2+3+…+97+98+99+100=(1+100)+(2+99)+(3+98)+(4+97)…=101×50=5050時,大家都十分驚訝,在感嘆高斯聰明的同時也感嘆著數學課程的精妙,內心對於數學課程的興趣也在一點點加深。
故事能夠非常有效地推進小學數學課程的有效教學。故事不僅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大家對於課堂教學更為投入,故事中還能夠很好地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也得到有效鍛煉。故事教學對於小學數學課程有著非常好的輔助作用,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故事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