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數學教學常見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常見問題

發布時間:2020-12-21 19:27:23

⑴ 小學數學教學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

幼升小准備不是簡單的語數外啟蒙那麼簡單了,在上小學前可以嘗試版培養孩子一些小權學生的日常,讓他有相對足夠的時間來適應和准備小學生活。
語文:拼音基本學習;識字,是孩子閱讀學習的一個基礎。
數學:10以內加減法,基本數數。
英語:接觸過,會一些簡單的對話和單詞即可,零基礎的孩子也可以跟得上。
書寫水平:大班以後要有意識有步驟的訓練孩子書寫習慣。一定要會寫字,而是接觸過筆,訓練過手部肌肉,畫畫也是一種書寫,一定要有書寫的意識和基礎。
運動技能:很多小學在一年級都有明確的某項運動要求。
學習習慣:每節課45分鍾,寫作業的習慣,不遲到不曠課。
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的調整,自理能力,交際能力(主動表達)。
心理准備:對比幼兒園,師生比、師生關系都發生了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從家庭個性化標准向社會標准在轉移比重等等。

⑵ 常見的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有哪些

一般來說,第一個實質性的第二個設計科學形成四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5學生的認知特點。
您可以下載對科學教學設計

例如。

教學內容: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找規律。 「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推理等活動,學生們發現簡單的圖形排列的規律。
能夠用法律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覺得數學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3,學生的觀察,推理和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以及學生發現,欣賞,創造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發現規律,創造法律。
教具,學習工具准備:課件,每個學生的門票和白色,一盒彩色蠟筆,每組圍裙,不同顏色的鮮花和一台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播放音樂「生日快樂」課前。
老師:誰的生日?想知道嗎?我們知道的住宿將是在課堂上。
【設計意圖:播放生日快樂,營造氣氛,數學課堂的生活充滿了濃郁的味道。 】
創建的情況下,出台的法律
(課件農產品生日圖片)
師:散裝他兒子的生日,父親和小頭的圍裙媽媽為他的生日聚會,被放置水果。 (二集的的課件演示西瓜和菠蘿。)
老師:猜猜看,然後放在什麼? (西瓜,菠蘿),為什麼呢?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西瓜,菠蘿是一組)。
科摘要:如重新安排事情,如西瓜,菠蘿,西瓜,菠蘿,我們說,這是法律。的教訓,我們一起學習,尋找規律。 (揭示主題)
【設計意圖:情境可愛的大頭兒子的生日,所以學生們將水果,法律的感知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慾望。 】
其次,觀察到的交流發現,法
(課件出示生日派對圖)
老師:你看,生日派對會場布置,漂亮吧?

仔細觀察,什麼東西都排列整齊的圖片?什麼樣的法律?
先獨立思考,然後你發現在同一個表中談論。
師:誰在談論你。 (點擊課件)。
(燈籠排列整齊。)
老師:什麼樣的法律?全談。 (紫,紅,紫,紅)
老師:下一行是什麼顏色?
老師:誰又有了新的發現嗎?
定期(插花,一綠一紫------)
老師:你觀察得很仔細,然後行是什麼顏色的? (綠色)
老師:誰不尋常的發現呢?
(鵐排列整齊,紅方一側的黃色-----)
老師:下一行是什麼顏色? (紅色)
老師:誰擁有更多的發現嗎?
(兒童團隊定期)
師:讓我們談談你的看法。 (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
老師:你是從男孩開始,有不同的意見嗎? (A女孩和一個男孩)
老師:是的,這是一個圓形的團隊,我們可以從男孩開始,也從女孩開始。如果這台(出示課件),其次是男孩還是女孩? (女孩)
科摘要:找到法律彩旗,鮮花,燈籠,孩子們的團隊安排在會場。 (課件演示),如彩旗,一紅一黃,一綠一紫的花,燈籠紫色紅色和孩子們的團隊男人和一個女人被稱為一組,如果這個組的重復順序,只要我們一組,就能夠發現,這是法律。
【設計意圖:利用有趣的教學資源,學生觀察和發現自己,他們的概括,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
在演習中,適用的法律的激趣
1,塗有塗層
老師:生日派對開始,讓我們抓住准備的門票。 (出示門票)師課件:這是一種顏色變化規律門票,只要我們可以畫上的顏色入場。
兒童的門票和蠟筆,仔細觀察,找出規律,然後雙手塗有塗層。 (學生包衣票)
老師:第一行的彩色圖形安排在什麼樣的法律? (生於交流,報告)
第二行是什麼?第三行的法律嗎?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揭曉答案)
老師:你畫的是嗎?每一個孩子出生時,小出納員,畫上宣布,他是通過在同一個表中交換門票,畫錯了,他立即改正。 (生相互檢票)
教師:教師恭喜你已經取得的門票,我們現在可以進入會場,高興嗎?
2,做一做
部:小生日來了,所以我們祝他生日快樂,你唱,老師做動作,如果你不明白法律的行動,連同他們的老師。 (課件播放「生日快樂」和老師做動作的旋律,這樣的學生,我做什麼。)
老師:真的很聰明,很快就學會了老師的行動!您還可以了解老師喜歡編譯正採取行動?該小組商量商量,嘗試編譯一個編譯。 (團隊合作,安排的動作。)
老師:哪支球隊願意顯示? (全班展示)
老師:定期的動作真的很漂亮!
3猜猜看
科:大頭兒子看到,每個人都那麼聰明,他也來到了的問題考考你敢接受挑戰嗎? (課件出示87做一做命名的答案。)
【設計意圖:塗有塗層,使學生的興趣,做一做猜猜看活動,進一步感受到了法律,法律的應用,創造了一項法律,以提供一種思維方式。 】
四手創造的法律
如圖1所示,擺桿擺
老師:大頭兒子也比任何人都喜歡的小靈巧。請拿出白色,頭部來學習與擺動的鍾擺,在白紙上,並設計你喜歡的法律。 (學生雙手置於)。
師:讓我們欣賞作品的幾個孩子。 (實物展台報告)
老師:你把什麼樣的法律?然後擺動是什麼? (3作品)
老師:擺以下的兒童是美國,請把你的作品舉起,讓老師講課看看,回頭讓老師也很佩服。
老師:什麼描繪了精彩的繪畫作品!
2,粘貼
科:大頭兒子喜歡你的朋友,瞧,他來了。 (課件播放:孩子,謝謝你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晚上最後,我想送一份禮物給她的母親,你能幫我嗎?)
師:散裝他的兒子很懂事,體貼的母親。事實上,我們的孩子和母親的圍裙媽媽每天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吃了很多苦,作為孩子,我們必須愛他們的母親能做到這一點嗎?
老師:他兒子的禮物送給媽媽的圍裙,兒童定期圖案或花邊花型設計的大部分。元在第一組中,如何設計。 (在組內討論設計方案)
科:請各小組按照設計好的節目,分工協作完成的任務。 (集團合作,設計圍裙)
(分部邊檢查邊設計好圍裙粘在黑板上)
老師:什麼是漂亮的圍裙,是要告訴我們,你的團隊是如何設計的? (命名中的描述)
科:媽媽可高興了!圍裙,她誇你最聰明,最明智的!
【設計意圖:著名的教育家,先生,夏Gaizun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就像池塘里的生活不能沒有水一樣。及時的規律或蕾絲圍裙設計專業的學生喜歡移民,鞏固新知識,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激發學生的情感滲透感恩教育。 】
聯系生活,欣賞法
師:孩子們,最終黨的生日,他的兒子告別的大部分。
要談的課程中,您學到了什麼? (命名的回答)
師:其實,法律無處不在,你可以看看有什麼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普通的嗎? (命名的回答)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常規的圖片,欣賞。 (課件演示季節,霓虹燈,交通燈,日出,日落而息,交替定期屏)
科摘要:法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美的享受,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多動腦筋,就能夠創造更多的法律,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設計意圖:找到規律的生活,享受的法律,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的,充滿活力的課堂。 】

⑶ 淺談怎樣解決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

方法不當反映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就是完全由教師安排教學程序,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做好內一切准容備,無須學生更多的思考.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茫然被動的狀態,只為教師的教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比如,學習應用題時,教師不是讓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先給學生准備好解決問題要用到的知識.學習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先讓學生做兩步的和一步的應用題,再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所學的應用題了.學生解答新問題時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教師留給學生的只有繁難的計算.整節課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完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種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好辦法.

⑷ 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逐步深入,一些課堂教學問題也隨之出現。下面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分別加以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1. 情境創設不恰當。 關於「創設情境」,有些課只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創設情境,與本節課所學內容關系不大;有些課雖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沒有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可以提出的問題太多,利用價值不大;有些乾脆就是把課本情境圖片做成課件,費力、費時而效果不大。 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服務, 既要有趣又要有數學價值,並與本節課密切相關,還要有利於激起學生的疑問,能從中提出本節課要探索的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組織學生探索這個問題,從而進入探究過程。
2.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而現在,我們在數學課堂上看到幾乎都是小組合作學習,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公開課、觀摩課教學中。學生圍成一圈,當教師號令一下「現在開始合作」,學生馬上動了起來,有的小組內所有學生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有的小組學生連合作干什麼還沒有搞明白,教師又說「停止」,學生則馬上恢復原狀。過一會兒,當聽到教師的號令則又再來一次「合作」。當教師說「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內每個學生馬上都開始了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教室里很是熱鬧,可小組內誰也沒有聽清同伴的發言,有的甚至連自己說了什麼都不清楚;當教師讓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時,總有個別學生「代表」了全組,成了專門的「發言人」,更多的學生只是旁觀者。 小組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不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組學習只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因此,合作與交流首先應該是作為一種意識來激發,其次是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在數學課堂進程中適合採用小組學習的時機一般有:個體操作條件不充分需要幫忙時,獨立探索有困難需要相互啟發時,形成不同意見有分歧需要交換時,學生爭著發言教師不能滿足其表現欲時,等等。
3、教材使用率過低。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廣大教師的課程觀、教材觀也在不斷變化,但由於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走入了誤區。多數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都沒有安排看書閱讀或練習的環節。一節課下來課件代替了課本。 其實,每一本教材都凝聚著眾多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從主題圖到情境創設,從例題到練習,都是根據課程標准要求精心挑選和設計的。課本是我們的教學之本,更是學生的學習之本。有些概念性、規律性的東西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是否完整、准確,讓學生看書更系統准確。練習題目在書上,學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開教材使用。我們課堂教學提倡返璞歸真,課堂教學使用教材這是實事求是,這才是最真實的課,省時高效,何樂而不為。作為教師,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於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不是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是合理的開發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4、只關注預設,不注重生成 。 大多的課堂教師在課前已經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來,上課以後按照預設展開教學,只關注她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對於學生的回答出現的錯誤顧及不暇,學生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不予理睬。這是典型的完成任務式教學,走過場。這樣的課,讓人聽完總覺得有些缺憾--課堂生成不夠。 真實的課堂不是靠預設可以完成的。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共同構成了教學。學生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教師要善待學生的錯誤或個性見解,及時抓住契機,把它們轉化為寶貴的教學資源。

⑸ 如何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常見疑難問題

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熱;一、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教學設計一定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知;二、在教學中,教師要能較好地整合資源並創造性地運;教師要較好地理解教材的意圖,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三、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如何解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常見疑難問題?
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熱點難點。通過多年的摸索,我認為解決這些熱點難點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教學設計一定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體現充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需要數學的理念。並且教師在課堂上要有進行積極創新改革的精神,突破傳統教學,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
二、在教學中,教師要能較好地整合資源並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教師要較好地理解教材的意圖,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此外,還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三、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應用不同的思路去探究與解決問題,並從中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堂上,教師要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這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在強化應用的過程中形成與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終身受益。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利用數學思維方法去思考問題。
(2)利用數學關系等。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數學價值。
五、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
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多樣化的方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如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等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而且還注意到多種方式的有機結合和優化組合。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哪一種學習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每一種學習方式都有其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實現以一種方式為主,多種方式為輔;或者多種方式優化組合。
六、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表現出良好的數學素養。
課堂上,教師要從學生的發言中,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夯實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功底。鼓勵學生多發言,學生的發言比老師的講解更加重要。這有賴於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方面: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二是學生方面: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也進一步檢驗教師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管怎樣 ,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只有找准疑難問題的突破口,我們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⑹ 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常見的疑難問題有哪些

困惑一:觀念陳舊,方式封閉
對策:發散思維,實行開放式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名義上是開放式的,教師主動讓學生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學生與教師的合作使教師很滿意。如一些教師在教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第一冊第"#頁「$以內的加法」時,先讓學生看圖片回答:%&'左邊的小朋友手裡拿著幾個紙鶴!%"'右邊的小朋友手裡拿著幾個紙鶴!%#'一共有幾個紙鶴!接著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算式後,再用同樣方法教學#(&)$。最後教師指揮學生完成書上的做一做,教師說一學生動手做一,教師說二學生動手做二……這些老師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學生還是在老師的框子內轉動,這種過於統一、注重封閉的教學都是不利於他們的發展的,不但桎梏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而且在心理上依賴或習慣於跟著老師走。
小學生發散思維活動的展開,其重要的一點是要能改變已形成的思維定勢。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在進行抽象的思維活動過程中,由於身心的特徵等原因,往往難以擺脫已有的思維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個體乃至於群體)的思維定勢往往影響了對新問題的解決,從而產生錯覺。所以要培養與發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必須十分注意培養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如,進行語言敘述的變式訓練,即讓學生依據一句話改變敘述形式為幾句話。這將有利於學生不囿於已有的思維定勢,使學生在訓練中逐漸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方法與能力。
新課程教學體現的是開放的文化,只有開放才有空間,才有選擇,才有合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求知,學生能想的讓他們想,能說的讓他們說,能做的讓他們做,真正實行開放式教學,以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困惑二:定理背誦,缺乏理解
對策:自主構建,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小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一些教師為了讓孩子們更快地掌握知識,就要求他們背公式、背定理,這一拔苗助長的做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們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而且使他們對數學產生了恐懼甚至是厭惡。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不同的人對同一客觀對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正如奧蘇伯爾所說:「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是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同化和順應。」不同的認知結構導致新知識的固著點、同化和順應的途徑、方式、方法、習慣自然各不相同。因此,課程標准多次指出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這一思想。只有這樣獲得的數學才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活的知識,有用的知識。
在實踐中我們看到,有的學生擅長於用形象思維立體地理解數學;有的學生更趨向於用邏輯思維抽象地理解數學。因此,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在適應學生思維特點的基礎上,理解數學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如《時間》一課中,有學生對1時——1時半這一過程是這樣理解地:長長瘦瘦的是分針是叔叔,他跑步跑得快;而那個矮矮胖胖的時針是老公公,他跑得慢。叔叔已經跑半圈了,老公公還只有跑了一小格里的一半。顯然,孩子是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數學的,所以很容易掌握。
因此,只有自主建構過的才是學生自己的,教師教給學生的東西對學生來說存在著距離感,不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得有多深刻和透徹。對於學生來講,他們需要的是經過重組後在頭腦中留下的真正屬於自己的那些東西。由此可見,學生需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數學,而不是單純地死記硬背。
困惑三:方法單一,效率低下
對策:貼近生活,增強實用性
為什麼學生越學越沒有了靈氣和活力?為什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能體驗到快樂?我們發現有的教師不善於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往往習慣於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認為只要學生在做題時都能做對,那就是好的教學。把本應活潑的課堂變成了傳授知識、灌輸知識的課堂。
據香港的一項針對當地學生的調查表明,學生以數字、符號、公式等來形容數學,將數學簡化成運算. 亦有一些響應帶有「課堂數學」的強烈影子,例如認為數學是「用公式計算」和「背方法」的學科,以及「很多計算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答案」和「答案准確」等,這大概是由於他們的數學觀多來自於課堂教學,而「課堂數學」大多是教導學生如何去運用定理和公式,題目答案唯一。而談到數學具有實用性的功能只有30%的學生。
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應盡量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直接去提煉數學問題,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聯系品德與生活課中的超市購物這一情境,規定每個小朋友只能帶20元,又羅列了一些孩子們喜歡的商品,然後要求他們去購買。孩子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購買方案。緊接著又問,如果只能買三樣東西,並且不能超過15元,你會選擇哪三樣?最後再問,如果要用最少的錢買數量最多的東西又該怎麼買?這一系列問題的設計,激起了孩子們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常見問題的興趣。正如古羅馬教育家魯塔克指出:兒童的心靈「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這就是說,只有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種,才能感動學生學習科學;在數學課程中只有超越「科學世界」,關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動學生學習數學。
困惑四:處理教材,捨本逐末
對策:根據實際,恰當處理
傳統教學強調「教師應當緊扣教材」,而新課標強調必要時適當地突破教材。後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結合學生實際和當地環境,小則更換一些簡便易行的題目,大則適當地改變教科書中某些課時的編排次序等,這確實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然而,有的教師認為新課程標准提倡創造性處理教材,不但把教科書上的教學內容搞得支離破碎、無重點,並且將教科書上很好的內容也處理掉了。
如有位老師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不利用課本上的題目,不按照教材編排意圖,而是先出示一個長方體實物,讓學生觀察並掌握特徵,然後出示一個正方體實物用同樣的方法教給學生。最後教師問學生:「正方體是一種怎樣的長方體!」學生都答不上來,教師只能自己說出「特殊的」三個字。這樣的教學表面上看起來是教師把教材處理後進行教學,是新觀念下的教學行為,但實際上是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對立起來讓學生學,把課本上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密切聯系的「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等重要句子都給「處理」掉了,造成了不良後果。因此,筆者認為,教學中教師不能盲目追求處理教材「熱」,以致捨本逐末,而要根據實際的需要恰當地處理教材,以求高效率。

實施新課程過程中,需要教師按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設計教學方法。教師首先應當反思一下,以往我是怎樣教學的,通常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這樣的教學方法的特徵是什麼?是否有助於學生發展,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再看一些教學改革的案例,就會發現,原來教學還可以這樣組織,學生還可以這樣學習。思考一下,以往教學中學生是什麼角色,教師是什麼角色,是不是可以嘗試改變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並想一想,如果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之後會發生什麼。把思考付諸於行動之後,迎刃而解地不單單只是困惑……

一、教學觀念轉變難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封閉,名義上是開放式的,教師主動讓學生回答問題、動手操作等。這些老師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其實學生還是在老師設定的框子內轉動。這種教學嚴重桎梏了學生思維的發展。那麼,教師應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教學呢?

二、合作學習收效難
小組合作學習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但是很多教
師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只是流於形式,表現在:時間上沒有保證,一個問題給學生討論,學生才開始說就打住,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問題不分難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討論的很容易的問題也拿來討論,浪費時間;交流缺乏平等,所謂的合作學習,變成了幾個優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數學生成了看客;說是主動探討,實際是被動應付。老師一聲令下,大家開始討論,並不是發自學生內心的需要。這樣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呢?

三、解決問題過程難
「應用題」歷來是數學教材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應用題教學是在新理念指導下從目標、內容到教法的一次全方位改革。《課標》中把應用題確定為「發展性領域」中的「解決問題」。所謂「解決問題」是綜合性、創造性地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方法解決新問題的過程。相應地,新教材中已經不再單獨設立應用題教學的章節,往往以計算伴隨著應用相融合的形式編排。這就對一線教師頭腦中長期存在的對應用題的傳統認識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給一線教師帶來了困惑。新課程背景下的應用題應該怎樣教學呢?

四、優差學生共進難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明顯的變化,師生平等,教學民
主已成風氣,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課堂局面已經形成。但由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好學生的機會更多,得到了超常的發揮,學困生成了旁觀者,得不到獨立思考和表現的機會,獲益少。這樣,學生的成長也就形成了兩極分化。在數學教學中,究竟該如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共同進步,得到全面的發展呢?

⑺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逐步深入,一些課堂教學問題也隨之出現。下面針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分別加以分析,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1. 情境創設不恰當。
關於「創設情境」,有些課只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創設情境,與本節課所學內容關系不大;有些課雖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沒有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可以提出的問題太多,利用價值不大;有些乾脆就是把課本情境圖片做成課件,費力、費時而效果不大。
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為學生學習服務, 既要有趣又要有數學價值,並與本節課密切相關,還要有利於激起學生的疑問,能從中提出本節課要探索的數學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組織學生探索這個問題,從而進入探究過程。
2.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而現在,我們在數學課堂上看到幾乎都是小組合作學習,這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公開課、觀摩課教學中。學生圍成一圈,當教師號令一下「現在開始合作」,學生馬上動了起來,有的小組內所有學生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有的小組學生連合作干什麼還沒有搞明白,教師又說「停止」,學生則馬上恢復原狀。過一會兒,當聽到教師的號令則又再來一次「合作」。當教師說「現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小組內每個學生馬上都開始了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教室里很是熱鬧,可小組內誰也沒有聽清同伴的發言,有的甚至連自己說了什麼都不清楚;當教師讓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時,總有個別學生「代表」了全組,成了專門的「發言人」,更多的學生只是旁觀者。
小組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能有效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不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組學習只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因此,合作與交流首先應該是作為一種意識來激發,其次是作為一種能力來培養。在數學課堂進程中適合採用小組學習的時機一般有:個體操作條件不充分需要幫忙時,獨立探索有困難需要相互啟發時,形成不同意見有分歧需要交換時,學生爭著發言教師不能滿足其表現欲時,等等。
3、教材使用率過低。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廣大教師的課程觀、教材觀也在不斷變化,但由於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走入了誤區。多數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都沒有安排看書閱讀或練習的環節。一節課下來課件代替了課本。
其實,每一本教材都凝聚著眾多專家的智慧和心血,從主題圖到情境創設,從例題到練習,都是根據課程標准要求精心挑選和設計的。課本是我們的教學之本,更是學生的學習之本。有些概念性、規律性的東西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是否完整、准確,讓學生看書更系統准確。練習題目在書上,學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開教材使用。我們課堂教學提倡返璞歸真,課堂教學使用教材這是實事求是,這才是最真實的課,省時高效,何樂而不為。作為教師,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於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不是教材忠實的執行者,而是合理的開發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4、只關注預設,不注重生成 。
大多的課堂教師在課前已經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來,上課以後按照預設展開教學,只關注她的教學環節進展情況,對於學生的回答出現的錯誤顧及不暇,學生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不予理睬。這是典型的完成任務式教學,走過場。這樣的課,讓人聽完總覺得有些缺憾——課堂生成不夠。
真實的課堂不是靠預設可以完成的。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共同構成了教學。學生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教師要善待學生的錯誤或個性見解,及時抓住契機,把它們轉化為寶貴的教學資源。

⑻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小學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學生對這個工具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小學數學基礎就會很回差.
一是:各種運算答法則掌握不牢固,計算的速度慢、准確性差.;
二是:數學思維定勢嚴重,缺乏變通,解答問題的方法單一,更是缺乏發散、求異的創新思維;
三是:解題思路不清晰,不能形成數學語言,邏輯推理能力差,不能熟練的運用公式、定律、定理;
四是:數學應用能力差,主要表現在解應用題的過程中.

⑼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小學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學生對這個工具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小內學數學基礎就會很差。容
一是:各種運演算法則掌握不牢固,計算的速度慢、准確性差.;
二是:數學思維定勢嚴重,缺乏變通,解答問題的方法單一,更是缺乏發散、求異的創新思維;
三是:解題思路不清晰,不能形成數學語言,邏輯推理能力差,不能熟練的運用公式、定律、定理;
四是:數學應用能力差,主要表現在解應用題的過程中。

⑽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不是奧數的話的話,教材上的有:
一元一次方程(相遇問題,追及問題,水流問題)
百分比(利潤、成本、售價的關系)
簡單統計
分數、小數的四次運算
幾何是在初中才學到的
主要就是這些有點問題,其他的都很簡單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常見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