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師公開課的目的和意義
上公開課是每位幼兒教師從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歷,是幼兒教師職稱評定、各種晉升少不了的重要內容。因此,如何上好公開課,是每位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目標。本文針對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作以討論與思考。
一、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的具體意義。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公開課是必經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有效地反映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日後的發展方向。而對於幼兒園公開課的有效活動准備的意義就在於,公開課的課堂主題一般與平常的上課形式不同,幼兒往往會在適應新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而做好有效活動准備,就可以預防突發狀況的產生。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積極地加以引導。
二、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有效引起幼兒學習興趣。在幼兒園的公開課中,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積極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傳達相應的教學知識,還需要幼兒的相應配合,才能將幼兒園公開課的效果有效提高。所以,幼兒園的教師要根據幼兒個性特點來開展公開課活動。就比如說,幼兒園的教師在平時上課的時候,需要隨時觀察幼兒的上課表現,以及隨時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記錄,以此來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並在幼兒園公開課的時候,將這樣的元素與公開課主題相結合,可以加強幼兒在公開課中的參與度。公開課不光是教師一個人的公開課,同時也需要幼兒進行積極配合,所以幼兒園的教師在進行公開課的活動准備時,重視幼兒的個性需求也十分重要。
(二)提升公開課活動的內在含義,有效達成幼兒教育目標。通過幼兒園公開課來檢測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質量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開創新穎的教學方式,提升幼兒教育課程中的內在含義,從而有效地達成幼兒教育目標。在做公開課活動准備的時候,不僅要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還要升華主題,通過對公開課活動的進一步延伸,有效達成教育目標。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公開課的活動准備時,需要考慮周全,將課堂內容更加真實化,通過幼兒的幫助了解到更多的主題信息。
(三)創設公開課主題情境教室,有效渲染課堂教學情感。物質環境的准備為幼兒發現知識、接受知識、建構知識奠定了基礎,創設情境這一點尤其重要。通過創設公開課主題情境,對教室進行有效渲染之後,才能加強主題公開課的教育意義。幼兒園教師在情境創設的時候,需要將主題公開課通過有效准備,並且需要展示在新綱要的引領下,以及以幼兒為主,培養幼兒學習,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㈡ 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幼兒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期
幼兒的身體正在迅速發育,幼兒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力量,並在不斷的活動中顯現這種力量。但另一方面,他們的身體還極不成熟,動作發展還不協調,自我保護能力還很差,易受疾病、事故的傷害。
2、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
研究表明,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大腦與智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兒童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對智力的影響特別大。若在這一時期內,對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顯提高。
3、幼兒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期
幼兒時期,兒童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並逐漸形成。這時他們的可塑性強,自我評價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長、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因此,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4、幼兒時期是性教育的關鍵期
3歲左右的兒童,開始產生性別意識,這是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幼兒能夠正確將自己的性別與社會要求的性別角色對應起來,他們的心理就能夠正常發展。
5、幼兒時期是開發思維培養的最好時機
由於幼兒思維、情感的特點,他們喜歡用形象、聲音、色彩、身體動作等來思考和表達。從這一特點出發,幼兒教育以美熏陶、感染幼兒,滿足其愛美的天性,萌發其美感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慾望,發展他們藝術的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
(2)幼兒園教學意義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的要點
1、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准,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
2、給孩子選擇權
在一定范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通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3、通過游戲學習
兒童通過接觸具體的、模擬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游戲使兒童放鬆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
4、一起做感興趣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游戲。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經歷,盡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類東西。
㈢ 幼兒園教研的目的與意義
首先,幼兒園教研的目的不是為了構建關於兒童發展和幼兒園教研的新理論,發現新的教育教學規律。教研和科研不同,科研的目的多是為了在基礎理論層面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追究,而教研,顧名思義是教學研究的意思,是針對某一具體教學行為、教學活動、教學事件和教學段落的研討和分析,其目的不在於構建理論,不在於發現新的教學規律,而在於如何運用這些教學規律對當前的教學活動和教學事件進行分析、評估和探查,進而發現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採取的改正策略,等等。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師盡管總體學歷達標率不算低,但幼兒園教師因為本身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加之科學研究水平整體不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園進行科學研究的活動。
其次,幼兒園教研活動不是為了解決幼兒園教學領域普遍的、本質性的問題。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普遍採用案例教學或活動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學實踐,這種一定程度上的同質性為教研成果的推廣提供了條件,但這並不能決定幼兒園教研的目的定向。幼兒園教研活動應該立足於本園、立足於具體的教學事件和教學活動,這才是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根基。至於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教研成果,並不應該成為幼兒園教研之初的目的。
再次,幼兒園教研活動不是為了獲取教學活動之外的任何事物。幼兒園教研活動必須遵循的第一因素是教育性,任何脫離了這一原則的教研活動都應該被拒絕。其實這一規定性對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是為了表現教研管理人員或園長的高明,而在於創造一個民主、公平的研討環境,讓各位參與教研的主體都能暢所欲言,既不是為了獲取言說的快感,也不是為了獲得高明的稱號,所以應該以理性的討論為引導,在此基礎上著眼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價值、開展流程、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㈣ 觀察對幼兒園教育的意義
觀察,是洞悉孩子行為發出的具體動機必要動作。幼兒園教育也可以說成幼兒教育,無論是文化教育還是心理教育。兒童的世界,大人並不能主觀上去判斷,而是通過孩子日常行為去解析,得到結論,這是從心理上進行幼兒教育。那麼課程呢?每一個孩子對於數字邏輯,音樂,運動的潛能是有所不同的,開啟孩子多元職能發展非常重要。讓...孩子減少一些常態下的發展,挖掘潛能優勢,讓其發展更具特色 (歌德教育)
㈤ 幼兒園時期的教學,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我國的義務教育其實是從小學到初中開始的,那麼許多人不知道幼兒園時期為什麼也要進行教學,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只是看著別人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學,自己也需要送他去,其實幼兒時期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而是通過玩耍和游戲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
並且在幼兒園期間,教師會引導孩子學會自己生活,比如自己系鞋帶,自己穿衣服甚至自己吃飯,其實這都能讓孩子擁有自主自立的能力,由此看來,幼兒園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
㈥ 幼兒園教學活動對幼兒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活動可以促進小朋友的積極性,激發小朋友踴躍參與,積極表現,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陽光開朗,用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同時促進小朋友們間的友誼等等,作用還是很多的,希望幫得到你,望採納哦
㈦ 幼兒園時期的教學,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不少的學生和家長都認,高中時期的教育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緊張的時間段,關系著孩子的未來與前途。但事實上,幼兒園時期的教育,也能夠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樣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環節。
在三歲這個年齡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初步階段。正是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幼兒園當中,老師的知識教授,加上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過程當中,也有出於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其實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這個階段,並不能夠學到多麼深奧的知識,但是性格的養成要比學習知識更為重要,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優秀的計教學團隊豐富,豐富的教學資源,加上一些合理的課程安排,都能夠讓孩子的性格得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