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體育教學中的水平目標水平目標的定義是什麼
初中教育的培養目標
(1) 德育方面:使學生具有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感情,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初步具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集體主義觀點,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響的能力,養成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新知識的精神。
(3)體育方面: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方法,養成講衛生的習慣,具有健康的體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愛好。
(5)勞動技術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擇業的一般常識,具有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② 幼兒園老師是女性的工作職位所涉及到的規劃方法是
一、對本班的保教工作全面負責,嚴格執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發生。負責、指導、協調本班幼兒安全、衛生保健、教育教學和財物保管等工作,保證全班工作的一致性,主持班務會,研究改進本班工作。
二、協調、溝通家長與班級工作人員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本班保教人員之間的關系。 三、主持研究全班每個孩子發展情況,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有效對本班幼兒良好思想品德及形為習慣的培養。對幼兒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積極處理班級幼兒的偶發事件,認真做好晨,午檢工作,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按照教學計劃認真備課,認真書寫教案,認真上好每節課,自製教具玩具,保證進班前做好一切准備工作,帶班時做到「人到,心到,手到」,盡心盡責,不斷改進教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五、幫助本班保育員改進教育和衛生保健工作。負責安排本班教師互相觀摩,取長補短。 六、及時傳達和貫徹領導的決定,積極保質保量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務,保證本班各項工作不拖後腿。
七、及時將本班成功的工作經驗和好的做法,積極地向外宣傳,與同事分享好。每周定期參加集體教研,備課,認真觀摩學習與點評,並寫好教研記錄。
八、認真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培養目標,結合教研組計劃及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個體差異,及時制定好班主任計劃,各種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周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並認真實施,調整,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做好各項活動的記載和效果記錄,並進行工作總結,反思,積累經驗。學期末做好總結。
九、主動積極向領導匯報本班工作,及時反饋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並對幼兒園的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每次能在活動中積極參加,並獻計獻策。
十、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系,了解幼兒家庭的教育環境,商討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定期向家長匯報班級工作,聽取家長建議。
③ 一年級思想品德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遵循區文教局、教研室和學校工作思路,以學習、宣傳、研究、實踐新課程標准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深入開展教研、科研活動,不斷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發展學生全面素質,努力開創魯迅小學教學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圍繞一個中心,即以學習、宣傳、研究、實踐新課程標准為中心,落實課程計劃,優化課堂教學過程。
2、突出兩個重點,即深入開展教研、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理論,研究教材教法,使先進理念更有效地轉化為教學實踐行為。
3、抓實三項工作,真正使學校教學工作做到有序、創新、有特色。
4、試行四項改革,實施教育創新。
三、主要措施
(一)圍繞一個中心,學習、宣傳、研究、實踐新課程標准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鼓勵教師自覺主動地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書籍--《新課程與學校發展》、《新課程與教師發展》、《新課程與學生發展》、《多元智能與課程改革》、《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等,通過組織專家講座輔導、讀書心得交流、教育教學前沿信息大碰撞等活動,幫助教師緊跟時代脈搏,確立新的現代教育觀,受到新的啟迪:
(1) 我們的課程改革應當以培養多元智能為重要目標;
(2) 我們的課程改革應當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3) 我們的課程改革應當樹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學生觀;
(4) 我們的課程改革應當樹立因材施教的教學觀;
(5) 我們的課程改革應當樹立多元多維的評價觀。
2、深入研究,不斷探討。以網上學術論壇、新課程大家談等形式,組織教師開展大討論,使教師明白我們課堂學習的主人是每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教師應當更多地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應當不斷地給予積極的評價,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自己思想、表述自己觀點、實現自己思維飛躍的舞台,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學習自信心,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欣賞者、支持者和引領者。
3、活動體驗,加深認識。採用綜合活動與分科活動並舉,面上交流與點上探討結合,接受掌握與科研深化銜接的多種方法,使活動能滿足多方需要,使處於不同"最近發展區"內的教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本學年,擬舉行一次"新課程通識培訓",一次"我與新課程"研討會,一次"綜合實踐課"觀摩活動,一次一年級新課程教學研究觀摩活動。
4、有的放矢,重點突破。一年級是新課程實施的第一年,課程設置體現出較強的綜合性,要積極創造條件,重點加強一年級教師的培訓,使他們進一步明晰新課程標准理念,提高對新課程的把握能力,盡快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如何上好這門新課,有許多新問題有待探索解決。本學年,擬邀請市教研室主任、《綜合實踐活動》教材主編李新老師給全體教師作"如何上好綜合實踐課"專題講座,並在教研組內開展一次大討論,內容為:(1)如何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2)如何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3)如何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4)如何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開展一次綜合實踐課觀摩活動,幫助老師盡快上好這門課,上精這門課。
(二)突出兩個重點,即深入開展教研、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理論,研究教材教法,使先進理念更有效地轉化為教學實踐行為。
1、深入開展教學研究。
(1)健全網路,創設平台。進一步完善學科組,學校、學區三級教研網路,力求"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四重視。教研活動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時、定內容、定研究課題;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原始資料積累,有效果,有教研組活動總結。學科教研組要經常性地開展學習有關理論,互相聽課、評課,疑難問題探討等小型多樣的活動,形成"平時隨時研,隔周重點研"的教研氛圍,使教研活動做到目標明確,研究深入,扎實有效。本學期,要重點抓好每個教研組每學期兩次的"備課、說課、上課、評課"系列教研活動。
(2)依託載體,展亮成果。本學期要以區教研室組織的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綜合素質大比武為載體,來展示魯小青年教師的教學風采。通過新分配、新調入老師上匯報課,舉行觀摩課、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形式,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學研究,展亮魯小教學品牌。
(3)合作研討,學科交流。在上學期開展兩校區集體研課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兩校區隔周一次的協作研討活動。加強兩校區之間、學科之間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學習研究教學理論,探討教材教法,通過"對話、交流、互動",使互動式、參與式教研成為主流。在積極構建反思型教研活動的基礎上,本學年將試行"學科分單元協作研討--個人備課--資源共享--個性化使用"的備課模式,實行備課資源的適度共享。
2、充分發揮科研先導的作用
積極走科研與教研相結合的道路,從日常教學中的難點、疑點、熱點入手,組織教師展開研究、探索。本學年,重點做好以下五項工作:
(1)推出教科研主題活動。一學年擬安排四次活動:說說"我的教學故事";"我與新課程"座談會;"我發現的教學問題"演講;"對一堂課的反思"研討會。
(2)加強教科研信息交流。利用校園網路優勢和《朝花》報,及時反映教科研動態,以利於掌握信息、借鑒運用先進的理念;同時,還要及時刊登教師的教學論文、精彩教學片段、教學設計、教學隨筆等,以利於互相交流,互相提高。
(3)加強教科員隊伍建設。要求每位教科員一學年精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寫好一篇教學論文,上好一節示範課;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並能主動與上課老師交換意見,及時發現精彩片段並在校園網上公布;在教科研活動中擔任主角。
(4)抓好課題研究。本學年,將採用"雙攻"(合攻團體課題、主攻重點課題);"雙抓"(抓好示範課題研究、抓好典型課題研究)的策略,著重做好一個國家"十五"規劃課題、三個國家子課題、一個省級重點課題、三個市級課題、五個縣級課題的研究,力爭出成果。
(5)推廣科研成果。寫好課題階段性總結和論文,積極向各級報刊投稿;以校園網、《朝花》報為宣傳窗口,對教師、對外推廣科研成果。
(三)抓實三項工作,真正使學校教學工作做到有序、創新、有特色。
1、實行科學的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1)實行目標管理。期初,教導處、教研組、教師個人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工作計劃,確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並付諸實施;期中、期末,對照目標分項檢查,做到有的放矢,目標明確。
(2)實行規范管理。全面推廣"魯小教學管理規范"、"教研組工作規范"、"學科教師教學規范",強化流程管理。以"創建教育強區"為契機,對相關的教學、教研資料以及學生的學籍資料進行重新整理、歸類,實行統一管理,做到手續齊全,資料詳實。
(3)實行量化管理。為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從事教科研的積極性,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擬每學年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處理教材的能力、課堂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學工作業績等,進行量化考核,在考核的基礎上,評出"十佳教學之星",給予一定的獎勵。
(4)實行分層管理。按照"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獲得有差異的發展"的操作思路,實行分層管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漸進的質量觀,達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對學困生試行"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方法,建立學困生檔案,進行質量跟蹤檢測,使他們獲得力所能及的發展。同時,使尖子生獲得最好的發展,充分關注中間生的發展,力求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
2、成立教師發展學校,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1)建立"魯小教師發展學校"這一組織,以"開放、合作"作為校本培訓的切入 口,制定校本師資培訓計劃,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較為廣闊的空間。
(2)結合新課改,開展一次"自我設計、正確定位"為目標的"教師個人職業生涯"設計活動。
(3)創建教師文化,營造學習氛圍。通過設立學術論壇、教育者沙龍、建立教師讀書會、創建教師網上交流平台等學習型組織,讓教師在平等的對話、交流中得到提高,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本學年,擬舉行"魯小教師網路知識擂台賽"、"魯小教師教育理念、教育觀念碰撞會"。
(4)校本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本學年,按照"學校出菜單,教師點擊菜單、學校來買單"的方式,為教師提供個性化、套餐式培訓,滿足教師個性化的需求。
3、強化雙語教學,凸現英語特色。
本學年,按照"全面發展,英語見長"的操作
④ 小學生怎麼寫體育鍛煉計劃
積極鼓勵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努力提高全校學生的體鍛達標合格率。本學期版關回注起始答年級學生行為權習慣,思想品德狀況,學生要堅持形成體育鍛煉規范化要求。
要不斷加強對教學教材的研究,重視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本學期積極開展教學基本工操練。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從上課的儀表服裝、備課教案、課前的准備開始。
以據學生的特點,要主動與年級組之間配合協調,利用一些休息時間,包括中午、放學後等時間,組織年級間和班間的體育競賽,促進學生積極鍛煉身體,激勵學生為班級爭光,培養學生的榮譽感。
⑤ 小學體育老師工作內容是什麼
小學體育老師工作內容:
1、認真鑽研教材,深入調查學生,每學期開始時,根據《體育與保健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及氣候和場地器材條件,制定好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和進度。並於課前按統一的格式要求寫好教案。(包括雨天)。
2、課前必須准備好器材、場地布置(體育課應在操場上上),教師必須穿著運動服裝和球鞋,學生應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如需學生帶好的運動器具,要事先通知。
3、每一節體育課要注意結合體鍛標準的內容,並使體育課考核成績的項目與達標一致,做到課內外結合,與體鍛達標結合。
4、體育課內也要注意對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病假學生可根據其身體狀況在操場內適當活動。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要注意以教育為主,不可讓其留在教室內自行活動。
5、按時、定點、定內容、定人員抓好運動隊的訓練,提高技能水平;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運動會;組織學生參加市區各類運動會,爭取好成績。
(5)小學品德教學工作計劃擴展閱讀:
1、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工作,教書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
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
2、「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改革開放已經開辟了廣闊市場,學校教師也應結合實際要求,大力提倡愛崗敬業,發揚公而忘私,無私奉獻,教書育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本職工作,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有—種強烈的使命感。
網路-老師
網路-教師資格證
⑥ 2019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上半年面試時間什麼時候
2019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上半年面試時間為5月18日-19日,2019年全國中小學教內師資格證考試下半年容面試時間為2020年1月4日-5日。
(6)小學品德教學工作計劃擴展閱讀:面試審查要點
申請幼兒園教師資格的,面試主要考查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交流溝通、思維品質、了解幼兒、技能技巧、評價反思等教育教學基本素養和技能。申請小學、中學教師資格的,面試主要考查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