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教學論 劉樹仁的怎麼復習啊
333教育綜合是國家來統考,看源國家公布的大綱就好,而826小學課程與教學的2012年公布的參考書是《小學教學論》,劉樹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你可以隨時關注下南京師范大學文匯考研,那可以找到這本書,還有其他一些信息的,對你備考很有幫助的!
⑵ 如何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小學語文教學論
熟悉課標和教材,做到胸有成竹.因為小學的老師,可以把課標和教材放在一塊讀的,只有內這樣才能弄清楚我容要教什麼,我為什麼教,我如何教這樣一系列的問題.2、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做到有的放矢.不研究教材不行,那麼光研究教材肯定也是不行的,
⑶ 小學語文教學論作業
11、「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兩句詞描寫的是( )
A、春天景色 B、夏天景色 C、秋天景色 D、冬天景色
1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飛將」指的是( )A、漢朝名將霍去病 B、漢朝名將李廣 C、趙國名將廉頗 D、三國名將趙雲
13、下面不屬於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小說)的是( )
A、《紅樓夢》、B、《三國演義》、C、《聊齋志異》D、《西遊記》。
14、《西遊記》裡面的主人公孫悟空神通廣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孫悟空 B、齊天大聖 C、孫行者 D、美猴王
15、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是( )A、北京 B、羅馬 C、希臘 D、美國
17、「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節是指
A端午節 B重陽節 C春節
18「天涯共此時」是中央電視台海外頻道的一個特色欄目,這個欄目名稱出處誰 的詩句?
A李白 B白居易 C張九齡
19、「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人是
A顧炎武 B黃宗羲 C於謙
連線。
1.請給以下的作家作品正確連線。(4分)
魯迅 《塵埃落定》
冰心 《駱駝祥子》
老舍 《繁星·春水》
阿來 《朝花夕拾》
2、 請將下列城市和對應的國家以及相關的事物用線連起來。(5分)
威尼斯 法國 櫻花
巴黎 美國 故宮
北京 中國 香水
紐約 日本 小艇
東京 義大利 自由女神
四、常識填空題。1.我國人口數量在世界上排第( )位;現任國家主席是( )、現任國務院總理是( )。2.2004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是( ),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是( )。3.我國現在有兩個特別行政區,分別是( )和( )。我國現在有四個直轄市,分別是( )、( )、( )和( )。
4.「初唐四傑」是指 ( )、( )、( ) 、( )。
5.、「詩聖」是指 ( ),「詩仙」是指( ) ,「詩史」是指 ( )。
6.、李白和杜甫被稱為「李杜」,被稱為「小李杜」的是 ( )和( ) 。
7.我國最早的文字叫 。8. 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作者是: 。請寫出你知道的主人翁的名字: 。 9.我國漢字的「六書」是指: 、 、 、 、 、 。
10孔子姓孔,名 ;孫子姓孫,名 ;
11.我國國歌名叫《 》,曲作者是 。12.《水滸傳》中「倒拔垂楊柳」的人物是( )。
13.《三國演義》中「煮酒論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14.「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首詩提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無暇」指的是( )。
15、桃園結義是指( )、( )、( )三人
⑷ 學習和研究小學數學教學論的意義有哪些
1、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教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2、提出和思考小學數學教程與教學改革的問題;
3、提高數學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
圍繞這幾個要點進行一定闡釋就好了!!!
⑸ 1.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認為學習小學數學教學論有什麼價值
數學學科知識:這應該應該要具備較全面吧。不懂的要學會問。邊教邊進內修也是允許的。
教育學呢容,身為一個老師,應該是為學生奉獻的,老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老師應該抱著一顆在我眼裡沒有壞學生的心去對待學生。
心理學,當老師的,必須要學會忍,即使忍不住了,也不可以打學生,可以適當的批評,老師要能夠忍住學生的頑皮,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小學數學教學論這個不太懂,一個老師,可以容許有不會的題目,但要學會去學習,把不懂的完善,盡能力去給學生最好的回答。老師要放的下面子,不要有權威,自己做錯的題目要勇敢承認,不要因為面子怕下不了台說自己的答案是對的,這樣的話學生一般不會大膽去反駁老師,對的就變成錯的了。
⑹ 小學教學論為什麼要對班級教學進行改革
我也說不好,為什麼要對班級進行改革,這個教學論怎麼弄?
⑺ 《小學科學教學論》作業答案 北師大網路教育
1、A,2.A,3.B,4.A,5,D,6,B,7.A。8.D。9.B。10,A。11,A。12.A、13.D.14。B。15,D。
1特徵是啟發式教學,體現在實驗教學,圖片教學,提問教學等幾個方面。
2主導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多元性原則藝術性原則
1STS課程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實現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聯系。
一是在講述科學事實、概念和原理時,滲透有關的技術、成果及其相關的社會知識,使科學的學習滲透與之相關的技術應用和社會影響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時,了解這些知識分別在實際生活的什麼地方得到應用(科學與技術、社會)。
二是在講述技術內容時,闡述這一技術中所蘊涵或應用到的科學原理、這一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並指出科技發展史上這一技術的出現對科學進步所產生的推動作用,以及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正負影響(技術與科學、社會)。
三是講述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時,指出社會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分別用到哪些學科知識和技術,社會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可以轉化為哪些理論問題或技術問題,如何轉化(如把某些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或轉化為科學問題)。同時,指出在科技發展史上,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的出現對科學技術的需求,如何成為根本動力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社會與科學、技術)。
2一、主動性原則
主動性原則是指學生在科學教育過程中,通過主體意識的培養與確立,把課堂教學過程看作是自己自主學習與掌握知識的過程,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教學活動,達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的目的。
二、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是指學生在科學教育的學習活動中能堅持獨立性,以自主學習為主,不依賴別人。在行為上表現出能獨立地進行思考,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獨立地承擔並完成科學調查、探究、社會實踐等活動。
三、參與體驗原則
參與體驗原則,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學生在科學教育中,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和實踐活動,並表現為在發現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從中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一種積極傾向和主動行為。參與體驗包括參與意願、參與動機和參與能力三大要素。
四、實踐性原則
科學教育的實踐性原則要求學生從讀科學變為做科學,通過積極地動腦、動手、動口,探索、實際操作,親自獲取知識和經驗,並且運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和經驗,解決周圍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鍛煉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⑻ 小學教學論中四種廣義上的教學方法
小學教學論中四種廣義上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實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