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是什麼
如何持續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慾望,同時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和能力有足夠的認知。
❷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哪些困惑及對策
一、課堂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備課時按照教案進行抄襲,不仔細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對教材沒有進行深度挖掘與理解,結果一節課下來,如果問他本節課的重點是什麼,經常是說不出來。
2、在教學指導方面存在不足。在課堂上,有些教師也找到了語言訓練點,但是語言訓練不落實、不到位,花花動作多。教師不范讀,不板書,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而且還表現在課堂上不摳詞摳句,不糾正學生錯誤的語言,不辨析詞意,不辨析字形。脫離文本的議論紛紛太多,自由誦讀的琅琅書聲太少。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在教給學生認識生字的時候,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達到獨立學習的目的。
3、「合作」成了說法而不是做法。部分教師不管什麼教學內容,不問哪個年級,都要安排小組合作討論。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和過程缺乏應有的整體把握。有的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結果只能是學習合而不作,各自為戰,用個人意見替代小組觀念。有的沒有明確的分工,各自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隨性亂說一氣。有的小權威一言九鼎,學困生只能依賴盲從。還有的爭執吵鬧不休,溝通合作無從談起……
4、課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課件可以生動、形象的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但它畢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近年來,它卻因為部分教師的不當適用由配角的身份搖身變成了課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現為:信息超量,學生只能在五彩繽紛的信息包圍之中「如痴如醉」;整個課件都是已有的問題和「標准答案」,學生只能在課件的框架內戴著鐐銬跳舞;大量的動畫和音響,學生「樂不思課」,沖淡了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
5、課前備課不認真。教師在備課前不認真鑽研教材不深入研讀文本,照抄教案沒有自己的思考。結果造成教案設計雷同,沒有特性色彩。對於教案中出現的錯誤問題也一起教給學生。
❸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什麼困惑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有什麼困惑?
答:1.關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困惑
現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讓老師牽著鼻子走,學生累,老師更累。老師想方設法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創設情景似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可是久而久之,學生的興趣就沒有剛開始那麼濃了,有時候就是流於形式了。
如何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學習,真正提高學習效果,感受數學的美?
2.關於「小組學習」的困惑
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體現教學民主,能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從我教學實踐中感悟到: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看似簡單易學,但稍有不慎就會使課堂氣氛得不到較好的調控,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很多時候「合作」都只是流於形式,盲目跟從,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發展,教學《三導入新課後,教師先提出問題:學生四人一組討論研究,證明自己的猜想。學生馬上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但都是在說一些與此沒有多大關系的話。
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常常是好學生機會更多,扮演著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現象多;小組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現象,……等等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❹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有哪些
1、低年級數學課堂時間怎麼分配才合理?
2、游戲和互動佔多大比例合適?版
3、一年級剛來學校權,課堂紀律意識不夠可以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4、家庭作業應該怎麼布置才合適?特別是實踐作業這一塊,數學實踐作業可以布置一些什麼可行的?
5、數學游戲可以有哪些?
6、遇到有爭議的題目,孩子的答案和師的答案不一樣,是給判對還是錯呢?
❺ 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是什麼
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
一、音準問題
在歌唱教學中存在兩個較普遍的現象:1、全班齊唱時,總有一些同學的音調不準,聽起來很著急。2、學生獨唱時,很多學生不夠肯定也不夠自信跑調的現象嚴重。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一是有的學生總覺得音找不準,唱完上一句,下一句的起音就找不到了;還有的學生心理清楚怎樣唱,但是一唱出聲就不對了。歌唱教學中音準問題嚴重,使學生的歌聲缺乏美感,音準問題不解決,怎能讓歌唱深入學生的內心?怎能讓歌唱激起學生內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音準問題還會使學生對歌唱失去興趣。二是教師對學生歌唱音準的關注率很低,面對學生歌唱時音不準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師認為這么一點音準問題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師則是關注到音準問題了卻沒有有效的方法去解決,也就跳過去了。在歌唱教學中請學生獨唱的機會少,檢測少給學生唱歌的時間不夠多。導致學生在歌唱時對准確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不夠強。
解決音準問題的對策
(一)、常規聆聽。培養學生會聆聽、會比較、會評價、會調整的音樂學習習慣。
(二)個別檢測。培養學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在歌唱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演唱,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2、學生單獨演唱時找出錯誤並糾正;3、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歌唱知識技能欠缺。
中年階段(3—6年級)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識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階段的唱歌教學不但要與讀譜知識相結合,而且要求學生在唱歌中對呼吸方法、發生技巧等知識逐步的掌握和運用,從三年級開始進入合唱教學,要求學生在節奏和曲調上有比較准確的把握。
解決歌唱知識技能的對策。
(一)呼吸訓練形象化
1、用畫線條來表示呼吸的強、弱、長、短。
在黑板上畫出各種線條,在畫線的同時讓學生發出「si」的聲音,並引導學生根據線條的粗、細、長、短用線條的走向進行呼吸練習。
2、用手勢等動作來指揮學生的呼吸
教師時快時慢做兩手掌打開收攏的動作,學生隨著教師的動作的變化進行氣息控制訓練。
(二)讀譜與音準訓練生動化
❻ 小學老師教學的主要困惑及相關策略
我主要就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優差生兼顧,以及平時作業中改錯 環節的落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都說人的手指頭十個都不一樣長,同一個媽生的孩子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每個班無論多麼整齊,都不會所有學生是一個水平。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有一些困惑。困惑之一:在課堂上,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成績好的無論是回答問題還是課堂作業都很快,思維靈敏。回答問題時容不得有些同學思考就說出了答案。課堂作業做得又快又對,當然我們老師得等多數學生做好了才安排新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優秀生做完了,無事可做,就會左顧右盼,甚至講點小話,這時的課堂紀律就不好控制。困惑之二:現在的書後面都有「拓展練兵場」,「思維體操」之類的思考題。思考題有的專家曾說把學生分成幾個層次,拿些學生不做,的確是個不錯的主義。可是,如何來界定他們的層次,這里就會傷有些學生的自尊心,並且學生都喜歡平等,有的成績好的學生就認為憑什麼我要比別人多做題。如果不硬性規定做,有的學生就不去做,當然包括有的成績好的學生。不做又不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硬性規定做吧,那些差點的學生去做又不合適。即使在講評思考題的時候也不能統一要求,差一點的學生聽得雲里霧里的。不讓他聽吧,他又會去影響其他同學。困惑之三:評講卷子和平時的作業評講。我們總發現在評講作業或卷子時,跟著老師思路走的恰好是那些懂了,都做對了,得高分的學生。而考得差的,錯得多的就是那些課堂上就不怎麼認真的學生,他們還時不時的講點小話,做點小動作。這時老師就會特別生氣,講是為那些不會的學生在講,聽卻是那些會做的學生在聽,不會的倒沒認真聽,沒認真領悟。所以往往會出現有的題目講了幾次,做過幾次,有的學生還不會的現象。
針對這樣一些困惑,大家都各抒己見,研究解決這些困惑的策略。
困惑之一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學困生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縮短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的差距。
在《廣州教學研究》的「關於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調查與思考」這篇文章中,有這樣的一個調查結果:76.47%的教師認為學困生上數學課時「邊聽邊玩」,學困生中也有52.63%認為自己上課「邊聽邊玩」;可見,教師和學困生的看法是比較一致的。而認為學困生根本不聽課的教師只佔17.65%;所以說,學困生上課邊聽邊玩,沒有專心聽課,造成課堂聽課效果不好是學困生學習困難的主觀原因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學困生的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兼顧優差生,達到整體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嘗試了多種做法。一、採用組與組比賽,注重小組合作學習:(1)在研究問題時,優秀生幫助學困生,教他們思考的方法,教他們如何表達思考過程;匯報時,優秀生和學困生共同合作完成,當學困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或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麼說時),可邀請優秀生幫助;匯報後,就能給他們組加分。(2)在做習題時,也採用比賽的形式,發動所有的優秀生去幫扶,每組最快做完的同學到老師處批改,如果全對,他(她)就是組長(負責批改全組同學的習題),組里其餘的優秀生做完,可馬上去幫助學困生,組長在老師指定的時間內全組都改完,那這組就可加分;半學期累計一次小組總分,教師就給予獎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能調動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除外,也減少了教師輔導學困生的人數,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更需要輔導的學生身上。二、簡單的問題多提問學困生。如復習舊知時,就多給他們表演的機會。三、復雜的問題多讓學困生復述。如遇新知、難題時就可採用這種方式。
困惑之二,既然是屬於思考題,就主要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不做強性要求。自由參與是學生自覺、自為、自主地從事自己的學習活動,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進行自由的思考,並在此基礎上不受外在壓制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參與學習目標的確立,參與學習內容的選擇、擴展、深入,參與反思,參與提問,參與討論,參與探究,參與發言等等。沒有自由參與的課堂生態,教師絕對主宰教學的進程,生成性教學是不可想像的。
困惑之三,在講評卷子和作業時,可以讓都對的學生到教室外去適當的休息。或者是安排他們做自己喜歡的題目。比如可以做一點奧數之類的題目。這樣的安排,對那些聰明能乾的學生是一種肯定和獎勵,
讓他們學就學個塌實,玩就玩個痛快!如果讓他們留在教室聽他們已經懂了的內容,他們會覺得枯燥無味而且還會講小話做小動作,甚至影響周圍那些不會的學生。而留在教室的學生,人少且可以針對性的講解,讓他們把不懂或者說不透切的知識掌握。
通過以上的幾點做法,感覺學生的學習態度較好,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既讓優生能體會到他的優秀,同時也幫助了學困生,也讓學困生在直接的幫助下盡快地掌握該學的知識。讓全班都沉慶在學習的喜悅中,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讓人人都學有價值的數學,讓數學成為人生中美麗的音符!
❼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惑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孩子收益終身,尤其是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孩子從一個天真頑劣的小孩到一個真正接受知識的小學生,從各個方面進行要求規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孩子成績優異的關鍵,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補習小學數學的五大技巧。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教育時代,孩子們的大腦不僅僅是課上的40分鍾,而是要勇於積極的探索,在給孩子補習小學數學的時候著眼於以上幾點,加上對課本知識的結合,孩子的成績定會有所提高,於此同時孩子更多的學習到的是掌握知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