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筆貓畫法的介紹
工筆貓畫法是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邢誠愛
❷ 工筆貓畫法的作者簡介
邢誠愛來,字甫元。1960年生源於河北省滄州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工藝美術師。
自幼酷愛繪畫藝術,1977年考入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畢業後又到魯迅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深造,使之更加豐富了對中西方繪畫藝術的理解,在動物畫方面,博採眾長,吸收傳統中國畫的筆、墨、色,溶進西方立體空間造型理念,經過不斷努力探索,創造出一種屬於自己特有的表現方法,從而延伸了中國工筆動物畫的寫實技巧,讓傳統的筆觸繪制出了今天的工筆動物畫。
數年來創作了大量的工筆動物畫,作品尤以貓、狗、虎見長。曾在法國、日本、香港、澳門、內地大展中展出獲獎或被出版、收藏。
❸ 畫工筆貓的畫家都有誰
邢誠愛、盧芳
花鳥畫家於非闇、陳之佛、喻繼高、蘇百鈞、田雲鵬
北京畫院安華平畫孔雀一絕
人物工筆畫畫家何家英,項維仁
綜合類工筆畫畫家的任重,
花鳥畫畫家周彥生、周中耀、田世光、龔文楨
動物畫畫家馮大中.
❹ 以「烈日高照」寫一篇300字左右的描寫片段作文,要求單兼用白描勾勤和工筆貓摹
烈日下的瓜農
火烤似的熾熱,正午,陽光挑釁般的喧囂著它的威力。馬路邊上停著一輛農用的三輪車,滿滿一車西瓜。我嚷著:「媽媽,買個西瓜吧。」媽媽抱起了一個,四處打量,不見賣瓜人。「誰的瓜?」媽媽喊了幾聲,仍然沒看到有誰來。我和媽媽抱著瓜找了一圈,這時,我注意到車下趴著一個人,手裡還拿著一本書,正專心致志地看呢。
「喂,賣不賣瓜呀?」媽媽的話里帶著幾分不耐煩。這人才猛然抬起頭,連忙收起書,從車子下面鑽出來,年輕的臉上堆著歉意:「對不起,沒聽到。」然後,利索地把台秤搬出來,接過媽媽的瓜。我撿起車下的書,是一本高三數學。就隨口問:「你是學生?」他靦腆地一笑:「是啊,今年畢業。這不,暑假幫爸媽賣瓜,為上大學掙點學費。」「這么熱的天,真不容易啊。怎麼不找個涼快點的地方,鑽到車底下,多不安全呀。」媽媽輕輕地問。「車底下是天然避暑勝地,可以遮陽。」他憨憨地笑了,一臉汗水的臉滿是淳樸。買瓜時,媽媽執意要多給錢,他固執地不要。
「人可以貧窮但要有志,可以接受恩賜但要感恩。」媽媽一邊騎車一邊說。走很遠了,我還回頭看到那滿滿一車綠綠的瓜,以及車底下廢寢忘食的瓜農哥哥。
點評:小作者從一個在烈日下邊學習邊幫爸媽賣瓜掙學費的特殊「瓜農」身上發現了志氣和感恩,最後用媽媽的話點出主題,可謂水到渠成,文中的對話描寫親切、真實,意味深長。
❺ 怎麼畫工筆貓
工筆貓咪的畫法:
①畫貓口訣:畫貓先畫頭,畫眼貴在靈,貓眼要傳神,貓眼立嘴邊,貓頭分兩耳,畫貓注動態,靈活是關鍵,動靜和坐卧,關鍵在於眼,貓耳鼻注細節,意在撲食性,貓足尾有走勢,貓須眉掌貓動,平日多觀查,切莫忽略此,抓取和竄躍,變化在貓須中。
②畫貓眼:貓眼一天三變,要畫活貓就先學會畫貓眼,眼畫不好,貓就無神也。一般小貓出生後三到四個月,眼睛瞳孔才會隨光而變。畫貓眼一般先用洋紅加赭石和墨勾出眼框,後再用洋紅加胭脂烘染。老貓色須重些,小貓眼框輕些略顯嫩些。平視眼框要圓,向上看時要上平下圓,向下看時要下平上圓,從旁邊看時略顯三角形。貓眼框勾好後,就畫貓眼球和瞳孔。比如畫黃貓的眼睛用赭石墨畫瞳孔,再用淡赭由眼框向里畫眼球,越到中間越淡,最後用石黃畫瞳孔,深處用重花青略加墨畫,最後用花青加墨畫一豎線。瞳孔四周略加些光,貓瞳孔高光處留些白。畫眼要記住一定要清爽透明,要把小貓咪的眼睛畫的炯炯有神就行。
③畫貓鼻:貓鼻是動態的表現,一定要注意透視關系,要表現出其動感。畫貓鼻不要用實線,虛線勾。用洋紅和胭脂虛勾後再行烘染,老貓色要重,小貓色要輕。
④畫貓嘴:貓咪一般是不張口的,不獵物時它是不會露牙的。偶然小貓發怒里也會張大口。平時注意多觀查把小貓咪的可愛之處才能捕捉到,畫貓嘴用胭脂和赭石從鼻端下邊,左右分成八字形。貓在舔東西時才露舌,畫舌用洋紅和胭脂,色以鮮淡為佳。
⑤畫貓耳:貓耳平時經常會來回動,畫貓耳內部用洋紅加墨和赭石,由內向處畫出,再用白粉畫些白毛,要自然交錯,畫出靜如動的感覺。
⑥畫貓足和爪:貓足和爪是最靈活的部位,難度較大。畫貓爪用赭墨略加洋紅,由趾向下勾畫,勾勒出利爪出來。
⑦畫貓須眉:這是最後關鍵部分,畫貓須眉用濃粉勾,用筆一定要有力,挺拔。不可拖泥帶水,勾時要利落果斷。用小狼毫筆勾為好。
⑧畫貓毛和尾:貓尾千姿百態,各式各樣。一般畫貓尾運筆從根部入手,兩頭輕中間重,呈彎月狀。可以將毛筆用剪刀剪齊,然後蘸色或墨來畫,效果很好。這就是畫貓常用的「披毛法」。運筆要根據貓毛的長勢一排排畫出松軟的貓毛,大家可以多體驗一下就很快掌握此法。貓毛結構畫好後,就進行分染,就是工筆畫中的「三礬九染」,染也是關鍵,毛茸茸的感覺就是染出來的。每層分染都要等前面干後再染,這樣色層感覺好。貓毛顯得毛茸茸一樣。
⑨畫貓用紙和顏色:畫工筆小貓用紙是中國畫的畫紙:生宣,熟宣,皮紙,色紙等。礬絹也可以畫工筆小貓咪,一般經驗是用熟宣和礬絹來畫效果最佳。畫中國畫工筆小貓選用:馬利牌十二色的中國畫顏料,墨選用一得閣墨或自己研磨的墨均可。
⑩配景:一般畫小貓用的配景多半都是梅蘭竹菊之類,還有一些小山,蝴蝶牡丹等。金魚之類也可以做配景。襯小貓的景不能過大,過猛。
❻ 畫工筆貓加背景該用那種宣紙
工筆畫一般使用熟宣。紅星的不錯。
另附:
如何鑒別熟宣紙的好壞?
在商店裡買紙,不能試的情況下,可以用眼睛和手或者是鼻子來鑒別熟宣紙的好壞嗎?
用手觸摸``看紙張的堅韌程度``你可以用手揉一個紙角看看它的表面是否一下子就折皺了``一般宣紙皺了不會有硬角都是軟角來的`
宣紙的選用
質地柔韌厚密: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色彩潔白: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牋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後能放在故宮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潔白不潔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澀適中: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於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這個可憑視覺與觸覺分辨,就不多談了。
吸墨適度: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於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牋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僅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
據碑帖擇紙:臨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僅要注意到筆,紙也是條件之一。擇紙先辨其吸墨性,視真跡的入紙程度而定,入紙多則選用強吸墨紙,反之便選較弱者。若無法窺知入墨實況,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風俗辨之,鋒芒顯露,神彩奕奕者,多用牋紙類;溫潤含蓄,風華內斂者,則可選用宣紙類。
依個性擇紙:當然,個人的喜好也是該考慮的,否則若買回不愛用的紙,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運筆急者,宜選強吸墨紙,其墨方能入紙,行筆遲緩者,則可選弱吸墨紙,不然墨團躍然紙上,可不大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