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生的連減法有什麼技巧
連減法通常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運算,不過,在實際計算時,有時可根據題目版的數目特權點,選用合理的計算方法,使計算簡便。連減法主要有下面兩種簡便演算法。
一、交換兩個減數的位置後再減
例1:1851-132-251= 851-251-132 =600-132=468
例2:6852-235-6352 = 6852-6352-235 = 500-235 =265
二、從被減數里減去幾個減數的和
例3:4791-1386-614 = 4791-(1386+614) = 4791-2000 =2791
例4:6524-312-212 =6524-(312+212) =6524-524 =6000
其實,計算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的和,也可以反過來用減法的運算性質,依次減去這兩個數,從而使計算簡便。
例5: 3082-(1082+519)=3082-1082-519 =2000-519 =1481
例6: 762-(117+362) =762-362-117 =400-117 =283
㈡ 小學生分減法怎麼做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什麼是相同數位(個位和個位;十位和十位;百位版和百位……),權然後用豎式表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如37+24(個位上:7和4對齊,十位上:3和2對齊,)接著就是從個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1.即;7+4=11,個位上寫1並向十位上進1;十位上:3+2=5,再加進上來的1就是6,在十位上寫6,所以,37+24=61.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濺起(如果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作10,再與原來的數加在一起,然後再減)。如34-27,個位上4-7不夠減,就向十位借1,這樣,個位上就是14了,14-7=7,個位上就寫7,(十位上本來是3,借掉1還剩2),十位上:2-2=0,這個0就不必寫了,(最高位上是0就不要寫了),所以:34-27=7
㈢ 如何教一年級的小學生學會10以上的加減法
了解抄 告訴孩子 數字很好玩 我們都知道9+9=18 那麼90+90=? 所以去掉後面的0 就看前面的數
最後在加上這個0 所以=180 什麼的 我現在16歲 但是我爸爸這樣教我 我從一年級就沒問題了 還會一些乘法呢.......
㈣ 小學一年級20以內的減法怎麼教
數學運算本身是枯燥抽象的,例如1+1=2,最終結果就是2不可能是3,沒有道理而言,孩子必須接受並記住產生條件反射,循序漸進,熟能生巧,反復練習,這個沒有捷徑的,只有這樣速度和正確率才能得到提高,你可以通過以下步驟試試:
1、10以內加減法需運算自如,速度快、正確率高,這是基礎;
2、先少後多,先從20以內加法開始,循序漸進;
3、20以內加法OK,再練習減法;
4、加減法都OK,最後練習加減法混在一起的題。但前提是家長一定要耐心,孩子煩躁你一定不能煩躁,因為對你而言很簡單但對孩子而言很難,這很正常的,我們要耐心持續的幫助孩子,讓他在數學運算方面越來越棒。
㈤ 怎樣教一年級小學生學數學加減法
1、首先10以內加減法是小學數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就好像乘除法計算中的「小內九九容」一樣,都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麼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可能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無法進入學習的狀態中去。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於孩子還小可能無法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那麼就先從興趣開始吧!
3、多多的聯系實際(知識來源於生活嘛)因為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經過加工總結出來的會有一些抽象。
4、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至於說,10減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說是6這個得靠練習,我覺得沒必要家長擔心,老師會教的,回家都給孩子念叨一下練習一下就好了。
㈥ 小學數學計算減法的步驟是什麼
借位計算
減法不一定要硬算,也可以簡算。這個方法適用於學前班、一年級的小孩學。例如:24-8=16
可以這樣想:借位14-8,先用10-8=2,再用2+4=6,差個位一定就是6,十位算就簡單了。就是說,借位後,去掉個位的數字先減,然後用減出來的數去加少減的個位的數,十位就不難了。
不過前提是被減數個位一定要比減數[1] 個位小才能簡算。
減法口訣表
10-1=9
10-2=8 9-1=8
10-3=7 9-2=7 8-1=7
10-4=6 9-3=6 8-2=6 7-1=6
10-5=5 9-4=5 8-3=5 7-2=5 6-1=5
10-6=4 9-5=4 8-4=4 7-3=4 6-2=4 5-1=4
10-7=3 9-6=3 8-5=3 7-4=3 6-3=3 5-2=3 4-1=3
10-8=2 9-7=2 8-6=2 7-5=2 6-4=2 5-3=2 4-2=2 3-1=2
10-9=1 9-8=1 8-7=1 7-6=1 6-5=1 5-4=1 4-3=1 3-2=1 2-1=1
㈦ 怎樣教一年級小學生學數學加減法
1、首先10以內加減法是小學數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就好像乘除法計算中的「小專九九」一樣,都屬是需要孩子去背的。那麼對於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可能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無法進入學習的狀態中去。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於孩子還小可能無法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那麼就先從興趣開始吧!
3、多多的聯系實際(知識來源於生活嘛)因為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經過加工總結出來的會有一些抽象。
4、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先讓孩子理解加和減的概念,找些道具,積木什麼的,演示給孩子看,理解了概念,孩子就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
至於說,10減去4孩子能不能立刻說是6這個得靠練習,我覺得沒必要家長擔心,老師會教的,回家都給孩子念叨一下練習一下就好了。
㈧ 小學二年級數學100以內減法教學設計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混合運算。
單元教學要求:
1. 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計算,並說明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單元教學重點:注重學生對兩位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筆算的計算過程及方法的理解。
單元教學重點:在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解決實際問題。
單元課時安排:
1、兩位數加一位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減一位數………………………………5課時左右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5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左右
第一課時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
課本P12---P13例1、例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掌握筆算的計演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准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11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准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二、合作交流,掌握演算法
1、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12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後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演算法。嘗試用多種演算法計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交流演算法並匯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並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麼?教師引導梳理。
五、布置作業
㈨ 小學加減法怎麼教怎麼給她解釋
答--您是說一年級新學生的講課。有適應的過程,孩子在幼兒園的大班阿姨就交簡單的1-10數了,就知道1個和2個的含義了,在小學一年級就是在學習的過程,就要按教課書來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