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勞動與技術 教學目標怎麼寫
目前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學回生應該學習答的知識內容及學習的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制定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制定本節課學習內容對學生意志、品質的鍛煉與培養。
㈡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目標怎麼寫
這題一定沒答案~!首先,減後的結果一定是倆位數;其次如果結果是專40幾,那麼減法中的屬倆位數必然都得比40大,比如第一個兩位數是40幾,但數字不能重復,所以後面的倆個兩位數就必然只能是50幾和60幾,而60幾減一個小於10的數怎麼能得到40幾呢;如果結果是其他的一樣用這種方法可知,答案不存在~
㈢ 如何撰寫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
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㈣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怎麼寫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要明確寫出三個維度 知識和能力:1..2.3... 過程和方法:1..2.3... 情感態度價值觀:1..2.3...
㈤ 怎麼寫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過程是由對象、目標、策略和評價四要素組成,其中,目標占據著核心地位。因內為教學目標是容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准確清晰,不僅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很大程度上也牽制了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學目標是制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評價和修改教學方案的依據,也表明了學生通過教學應達到的最低標准,因此反思目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非常必要。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是如何確定一課的教學目標,又如何有效地實施教學目標。教師就必須徹底改變思想,准確確定教學目標。那麼,課堂教學究竟該如何准確確定、落實教學目標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結合教學實踐作簡單的分析。
㈥ 怎樣寫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在前言部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在課程目標部分規定了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由四方面組成,即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離不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渠道,已經成為老師們的共識。但是怎樣通過課堂教學實現整體教學目標呢?「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老師們都比較重視,一般來說,不僅能定出具體的目標,而且在教學中實施,如何在教學中實施多元化整體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我想講一個一位青年教師找我備課過程中的小故事:
這位老師備課的內容是《標准》新教材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認識鍾表」。一開始就興致勃勃地給我講了她打算利用多媒體教學,作了很多「課件」,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鍾表,鍾表的指針可以活動的,非常精製,來教給學生認識鍾表。我不忍心地打斷了她的發言,問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她很坦率地說:「胡老師,我還沒寫呢?不過,我知道要讓學生認識整點和幾點半。」我又問她;「你知道《標准》中規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嗎?」青年教師回答說:「知道,那我再安排一些數學游戲和思考題吧,但是,要完成四方面的教學目標,一節課的時間不夠啊!」這時,我們又打開課本,課本中在認識鍾表這一部分,安排了「小明的一天」,呈現了代表了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的起床、上學路上,在課堂上,午餐、課外活動、睡覺六幅情境圖及鍾面上表示的時刻。這就說明我們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幫助學生認識鍾表。我問她:「你們班有同學認識鍾表嗎?」她說:「一半以上都認識,」那就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怎樣激發學生體會認識鍾表的必要性呢?青年教師有了好主意,她說:「我把課件中的鍾表附上背景,家庭房間內的鍾,學校大廳牆上的鍾,火車站門前的鍾……,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認識鍾表會給生活帶來很大方便,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利用課本中的情境圖,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這是幾時」。在全班交流時,我要請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這是6時,這是7時半。」我情不止禁地說:「這樣學生不僅能認識6時、7時半,就可以類推到7時、8時、……12時;8時半、9時半、……12時半,使學生初步接觸抽象、概括、推理等數學思想」。我們倆越說越興奮,青年教師說:「我還想聯系我們班學生生活的實際,他們正好上午8時上課,11時半放學,下午2時上課,3時半放學,讓學生在自己學具鍾面上撥一撥。」我也出了一個主意「在最後你可以讓學生撥7時半,再問一問學生早上7時半一般你在干什麼(一般在上學路上),晚上7時半一般你在干什麼(一般隨父母看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青年教師接著說:「我還可以利用課本上最後那幅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太陽大約幾時升起,幾時落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我們互相啟發,不知不覺夜幕降臨,青年教師告辭了,她高興地說:「我知道怎樣備課了,您能不能明天來聽我這節課」。我欣然答應,第二天,我如約走進課堂,青年教師顯得很輕松,同學們非常積極,課堂氣氛十分愉悅。下課了,青年教師走到我跟前,告訴我,時間一點也不緊,我知道怎樣制定和實施多元化教學目標了。她高興地把我送出校門外,我走在路上,心裡想:我們老師只要充分認識到實現數學課程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備課時要有實現整體目標這根弦,就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挖掘各方面的教學資源,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㈦ 小學語文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怎麼寫
答:掃除閱讀障礙(如,生字新詞的認讀),能讀通課文(應多讀幾遍課文,盡量做到讀流利);了解課文的大意(根據年級的教學要求,理清課文的脈絡,即:課文每部分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去概括。
㈧ 小學語文教案分兩課時,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怎麼寫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專意圖、完成教學任屬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㈨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怎麼寫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課程目標;
二是課堂教學目標;
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教學科目(學科)是教學內容的基本門類。課程是指各個教學科目與課外活動的綜合。
所謂課程目標,實際上就是在教育部各個學科的《課程標准》里,要求每個參與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認真關注的內容。
如:信息技術學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准》中,對課程目標的描述為: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並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課堂教學目標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的互動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分解、細化了的一小部分。當完成和落實了每一個課堂小教學目標的同時,課程需要關注的大目標也就實現了。
課堂教學目標在45分鍾之內,是可以達到的。不是理想目標那樣的遙遠,可望不可及。
平時人們常說的教學目標,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實際上指的就是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常常被人們簡化為:「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雙基」。那就是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後來,又勉強地加上了一個學科情感。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中的三個方面:①知識。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課堂教學目標,教案中的教學過程的撰寫,就可以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了。
教學目標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個教學環節,即:一對一的關系。教學目標也可以對應著教學過程的某幾個教學環節,即:一對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