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多少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比大小)》教案教學設計
課題:比多少(比大小)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2、 培養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二、預計教學時間: 1 節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的大小
三、教具學具准備
猴子分水果圖,猴子、梨、香蕉、桃子圖片。
三、教學活動
(一)呈現課本主題圖,組織學生觀察,教師創設故事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1、 有一天,猴子靈靈過生日,他請了好朋友來家裡慶祝。它一共請了幾個朋友?它為大家准備了什麼水果?每種水果各有幾個?怎樣整理可以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種水果夠吃,那種水果不夠吃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思考)
(二)動手操作,學習「〉」、「〈」、「=」
1、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2、學生展示自己擺放的結果,師生共同擺出書中的象形圖,並寫上相應的數字
3、學習「3=3」
(1)一隻小猴子說:我喜歡吃桃子,可我們每人能吃到一個桃子嗎?
(2)一個猴子吃一個桃,3隻猴子要吃3個桃子。桃子夠嗎?猴子的只數和桃子的各數由什麼關系?(它們一樣多,同樣多、相等)
(3)教師:表示兩種東西一樣多,我們可以用符號「=」表示,並在圖下面寫上「3=3」並教讀這個式子。
4、學習「3〉2」
方法與前面相同,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說說大於號的形狀,
5、學習「3<4」
方法與前面相同。與小於號比較,藉助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記憶大於號的用法,如「大嘴對大數,尖角對小數」等。
6、區分「〉」和「<」
(1)區分兩種符號
用手勢表示不同等符號,教師說名稱,學生用手勢表示
(2)教師說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來
(3)5以內的數字比大小,填上正確的符號
(三)小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2、我們比較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比較物體多少的時候,可以用一個對應一個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 鞏固練習
Ⅱ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
學目標1.通過學生觀察,抄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通過小組活動探討對比高矮的不同辦法。2.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在小組活動中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頁、10頁,及練習一的第6、8題。教具、學具准備1.15袋不同的物品。
Ⅲ 小學數學教案:《比多少》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1、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准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並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准備去干什麼?誰來猜一猜?
師:那麼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麼說?(放錄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備去參加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
(學生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老師介紹大於號,學生書空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麼說?
板書:3<5介紹小於號 4、小於號與大於號有什麼不同?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
5、現在,你能用大於號、小於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後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學生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學生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學生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麼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Ⅳ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
《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一年級數學上冊《比多少》。
【教學目標】
1、利用遠教資源和學生學具操作,讓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並會結合生活說一說。
2、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助合作精神和運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比較方法的掌握。
【教學資源】
教師:農村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
(視頻、PPT課件、拓展資料等)
學生: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誰能說一說你都看過哪些動畫片?大家看過的動畫片可真不少,今天呀鮑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想看嗎?下面請欣賞童話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
播放動畫視頻00:35-01:37(約1分鍾)
二、新知探究
通過剛才的動畫片,誰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出示PPT課件:
1、一共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幾塊磚呢?想一想:小兔和磚誰多誰少呢?為什麼?
△利用PPT課件邊講解邊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進行觀察、比較,從而發現沒有多餘的,充分感知「同樣多」。
2、小朋友們,繼續在圖上找一找,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呢?你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嗎?
3、剛才有個小朋友說,小豬和木頭同樣多,你們同意嗎?
誰能來說一說?
△利用PPT課件演示,突出一一對應法,讓學生看到小豬少,木頭多。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三、實踐鞏固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都喜歡呀,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游戲:
1、擺學具:
要求:同桌兩人為一組。①擺的同樣多。
②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
2、排隊游戲。
四、聯系生活
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的知識,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呢?
五、知識應用
通過練習、鞏固一一對應法比多少。
1、小猴子和小花貓誰多一些?――視頻11:45(靜態)
2、小公雞和小鴨子誰少一些?――視頻13:05(靜態)
3、哪一盒的蛋糕多一些?――視頻14:08(靜態)
六、知識拓展
遠教資源-拓展資料:
怎樣做才公平
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正在緊張地進行著。現在進行的是兔子拔河比賽,裁判員剛要吹哨,隊伍中忽然有人喊了一聲:「這樣比不公平。」裁判員一看,確實不公平。
小朋友,你覺得這樣比公平嗎?該怎樣辦呢?
Ⅳ 人教版小學一年數學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通過聽童話故事,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具准備: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圖片,小豬頭圖片,磚頭圖片,木頭圖片.
學具准備:鉛筆、橡皮、梨片圖、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提問題
故事:三隻小豬長大了,要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生活了.他們各自蓋了一間小房子.大哥蓋了一間草房子,二哥蓋了一間木頭房子,小弟蓋了一間磚頭房子.房子蓋好了,他們高高興興搬進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來了一隻又餓又渴的大灰狼,他先來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勁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給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裡.可大灰狼又使勁一吹,結果二哥的木頭房子也給吹垮了.沒辦法,哥倆趕緊逃到小弟家裡.這次不管大灰狼怎麼吹,磚頭房子一動也不動.後來,三隻小豬一起動腦筋趕走了那隻壞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豎起大拇指說:「還是磚頭房子最堅固.」
這一天,天氣可好了,河裡的小魚高興地在水裡游來游去,咦!為什麼那邊的草地上那麼熱鬧?小魚「嘩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來三隻熱心的小豬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幹得可歡呢!小房子很快就蓋好啦.那邊的石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1.教學「同樣多」.
教師:同學們,今天想給你們講個故事,想聽嗎?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個豬兄弟》.
教師放錄音《三個豬兄弟》,聽後回答.(一邊看書一邊回答.)
(1)三個豬兄弟為什麼要幫小兔蓋房子?
進行德育教育: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好客.
(2)圖上有幾只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3)一隻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餘的磚頭?有沒有多餘的小兔?
學生回答後教師說明:一隻小兔對著一塊磚,沒有多餘的小兔,也沒有多餘的磚頭.我們就說:小兔和磚頭同樣多.(板書:和同樣多.)
學生模仿說一遍.不要求學生和來勢說得一模一樣,只要能完整說明意思即可.
(4)圖上還有哪些物體同樣多呢?(隨意比較)
2.操作.(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1)教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六塊橡皮後,請學生對著橡皮擺鉛筆,要求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
指1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課桌上擺.最後學生看自己擺的和投影儀上擺的是否一樣.
(2)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
在梨片(5個)下面擺蘋果片,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教師和學習有困難學生一起擺弄,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擺好後回答:梨片有幾個?一個蘋果片對著一個梨片……有沒有多餘的.梨片和蘋果片怎樣呢?
3.教學「多些、少些」.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豬頭圖片,木頭圖片.
(2)一個小豬頭對著一根木頭比,最後有沒有多餘的小豬頭?有沒有多餘的木頭?是小豬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後請小組長代表回答.教師板書:多、少.
Ⅵ 人教版 小學數學 一年級 比多少 教學設計
2012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准備課比多少》教學設計教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准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里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卜、3個蘋果、4隻小兔、3隻小豬、4根木頭、4隻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里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小兔: 小豬: 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小兔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3大於號 3<4 小於號 小組讀寫大於號與小於號 ⑵、同桌相互說一說:動畫片中還有什麼比什麼多或什麼比什麼少? 小結 三、鞏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樣多的連起來。 2、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⑴、一個同學擺,同桌擺的和他同樣多。 ⑵、同桌合作,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樣擺,我們才能一眼就看出誰多誰少呢? ⑶、說說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誰多誰少。誰最多,誰最少呢? 3、動腦筋:誰能用最少的時間分清圖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5、試一試(四杯水的深淺不一樣)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麼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四、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較時,一定要一個對著一個比,就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Ⅶ 如何對: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比多少》教學設計進行修訂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比多少》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 《比多少》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麼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2、創設情景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滲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一數,有幾只小兔?每隻小兔搬了幾塊磚?
第二環節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隻小兔,1隻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裡?
課件操作(1隻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和磚的塊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麼?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數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隻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隻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餘,而木頭有多餘,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比小豬的只數多,小豬的只數比木頭的根數少。(板書「多 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現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後面打對。
3. 在少的後面打對。
4.動手操作。
(1)聽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後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麼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課你又有什麼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並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五、課後作業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板書設計
同樣多
(兔子和磚 蘋果和小豬 小兔和蘿卜)
小兔比小豬多 小豬比小兔少
小兔比金魚多 金魚比小兔少
Ⅷ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比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准備課》的第二節《比多少》。教科書6——專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屬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2.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教學難點:會比幾個物體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