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生十三五規劃內容表格形式
鋼鐵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主要措施: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調整回進出口稅率,提高部分答高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穩定國際市場份額;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
Ⅱ 十三五規劃教材是什麼
1、十三五規劃教材就是國家列入第十三個五年計劃里的教材。我國國家發展規劃每五年更新一次,教育也包括在裡面,每5年我們教育用的教材就會重新規劃一次,做一些改動,以做到與時俱進
2、十三五規劃教材編寫都不一樣,但都大同小異,各省市教育局和高校都可以參與,比如醫學類十三五規劃教材是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持編寫,全國26所中醫葯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承擔出版工作的。
3、十三五規劃教材出版後封面上有十三五的標志,另外新聞出版總署cip的界面也有顯示,可以用來評職稱加分,可以作為教師的一項職業生涯的榮譽。
4、2017年1月5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70%,其中三大主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到80%以上。
(2)小學十三五教學規劃擴展閱讀:
1、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遴選公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均可提出申請,課題內容重點圍繞關系「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2、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充分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推動『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實施」進行交流。
3、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推動規劃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將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Ⅲ 如何貫徹落實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
一是創新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創新發展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過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才能實現由大到強。如果說,黨的十八大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那麼五中全會則進一步強調了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和基點地位。內涵也大為拓展,由過去強調的科技創新,發展為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創新,涉及到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等諸多層面。
二是協調發展。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面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以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包括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協調發展等。五中全會堅持科學發展觀,提出協調發展理念,除了城鄉區域協調、經濟社會協調,還提出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從字面看,統籌指的是統一籌劃,與兼顧相連,有主次之分,兼顧部分處於無足輕重的地位,容易被忽視,而協調指的是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各種關系處於同等重要地位,沒有主次之分。協調發展與五個統籌相比,范圍更廣,要求更高。
三是綠色發展。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作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包括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目標;把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五中全會公報將生態環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如首次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並成為基本國策,生態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標,美麗中國寫入五年規劃。
Ⅳ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總共實現了哪些目標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積極進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實現。
劉昌亞表示,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不斷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出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完成了《民辦教育促進法》《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和9部教育規章制定工作,完成全部中央部屬高等學校章程核准工作。」劉昌亞說。
與此同時,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取消了部本級行政審批事項12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全部取消。放權31所高校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推動下放高校職稱評審權和直屬高校外事審批權,積極擴大高校科研相關自主權。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在持續優化教師管理機制方面,任友群介紹,通過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加強下放後監管工作,穩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稱評審改革,設置正高級職稱,打破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天花板」,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啟動「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增強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發展活力。
「通過謀劃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印發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進一步挖潛創新加強中小學教職工管理有關政策,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教師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任友群說。
此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包括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進高職分類招生考試,深化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推進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考試,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實施「強基計劃」,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等。
劉昌亞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認真總結「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經驗基礎上,科學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開好局、起好步,為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Ⅳ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哪些促進
一是保基本。規劃提出要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著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覆蓋面和質量水平,「十三五」時期將實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重點是要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擴大實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擴大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范圍,實現「兩免一補」城鄉全覆蓋,讓老百姓享受更加均衡和優質的義務教育。
二是補短板。首先,要補齊區域不平衡的短板。新增教育資源重點向中西部、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和邊疆地區傾斜,加快提高這些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其次,要補齊農村地區教育短板。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高鄉村教師隊伍素質,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第三,要補齊教育體系的短板。針對高中階段教育尚未普及、學前教育入學率偏低的問題,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制,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入園機會和保教保育質量;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重點提升中西部地區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水平。
三是精準幫扶。規劃提出保障經濟困難群體平等受教育權利。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實施教育脫貧攻堅行動,讓貧困家庭子女通過教育擺脫貧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面向殘疾少年兒童,辦好特殊教育,通過隨班就讀、在特教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為殘疾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做好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工作,進一步完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就學和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健全服務體系,實行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服務政策。
同時,規劃還提出繼續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保障招生考試公平公正。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農村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學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
Ⅵ 小學十三五發展規劃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努力提升學校辦學整體水平,校園軟硬體設施進一步完善,師資質量穩步提高,力爭達到辦學理念新、校園環境美、師資隊伍素質高,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文明和諧學校。
Ⅶ 玫瑰園小學「十三五」規劃調查問卷(家長版)
買的人家的牌子,用了兩三個朝天小學的退休教師,實際上是民辦學校。我女兒之前就在那裡上學。客觀地說,硬體設施還可以,師資嘛當然不能跟朝天小學比,不過,學校是採用的朝天小學的教學模式。
Ⅷ 如何制定「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編制
一、引言
進入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各所高校基本都在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藍圖,已經編制完成或正在編制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黨在十八大報告中[1]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到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隨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2]的實施執行,各所高等院校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尤其是在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將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進行單列,作為專項建設規劃進行編制。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以往學校的發展規劃包含一個總體規劃、四個專項規劃,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學「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四小:學科(專業)建設規劃、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校園建設規劃、科技發展規劃,校園信息化建設放在校園建設規劃中進行。在十三五規劃編制框架中,學校的發展規劃調整為一個總體規劃、七個專項規劃,即一大:西安科技大學「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七小: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專業建設與本科教育教學發展規劃、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科技發展規劃、校園建設規劃、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在我們調研的大部分同類高校中,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一般都是首次進行專項規劃的編制,在編制過程中如何科學合理編制,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尤其是行業劃轉的高校,具有行業背景,如何考慮行業的發展態勢等等問題需要探討。蔣東興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與「十三五」對策建議[3]中指出:「2016年我國將進入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時期,各項工作將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展開。對我國教育信息化來說,「十三五」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既是深入發展期,又是創新試驗期,要在做好推廣普及的基礎上,推動融合與創新。」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在編制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為例,詳細介紹和分析我校在編制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思考。
二、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編制依據及背景探討
1.編制依據
(1)教育信息化規劃的編制離不開上級部門的規劃和學校總體的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一般在編制過程中大多數高校都會遵循如下的規劃作為依據和參考: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3)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4)國務院《關於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等類似的國家層面的規劃。
(2)作為省屬高校一般也要參照本省的規劃情況,比如,我校地處陝西省,我們在編制規劃時參考了:
1)陝西省《陝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
2)陝教保〔2015〕4號——關於印發《陝西省高校管理數據融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3)關於印發《陝西省高等學校信息化建設標准(試行)》的通知;
4)陝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徵求意見稿);
5)《陝西省智慧教育建設技術標准和數據規范》(陝教保〔2014〕11號)等等系列文件精神。
(3)我校是當時隸屬原煤炭工業部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劃轉陝西省。目前學校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實施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陝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因此在編制過程中我們同時參照了: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3)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煤礦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
2.編制背景
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一次革命性變化[4,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6]將教育信息化提升為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現如今,物聯網、雲計算、虛擬化、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和新應用迅猛發展,宣布著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7]。作為社會信息化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新常態,成為推動高校教育現代化和國際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育信息化必然需要考慮當今技術的發展背景。
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當前學校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迫切需要通過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校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是學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制定和實施《西安科技大學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建設覆蓋全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對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科研能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與水平,支撐校園文化傳承,實現我校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