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四年級教學論文

小學四年級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9 10:27:52

❶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論文

「對我來說什麼都可以變成數學。」數學家笛卡兒曾這樣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我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下過這樣的結論。的確,正如兩位前輩所說,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的腳步無處不在。
2006年已經接近尾聲了,迎面而來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商家打出的「滿400送400」,「滿300送300」的促銷招牌。「這真實惠!」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商場里人山人海,搶購成風。此情此景,真讓人以為回到了物資短缺的年代。實際上商家心裡早打好了如意算盤。俗話說:只有買虧,沒有賣虧,「滿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其中暗藏著數學問題,暗藏著商業機密,暗藏著許多玄機。
去年,我們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際在商場里「血拚」,當時是滿400送400元券。我們先用980元買了一件蘋果牌的皮夾克給爸爸,送來了800元購物券。我們並沒有過分浪費,花了298元券買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寧牌棉襖,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買了一件太子龍男裝(由於是購物券,不設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這是原來不打折時需要花的錢。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約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從前也做過服裝生意,我對服裝的進貨成本與銷售價的關系也有些了解。服裝的進價一般只佔建議零售價的20%~30%。隨著競爭的加劇和商場促銷力度越來越大,為了保持利潤,商家或廠家還不斷地把衣服的建議零售價標高。就如前幾天在電視中看見的一位消費者所說,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條尼料的褲子,三年前建議零售價還只是299元,今年標價變成了999元。這么一算,進價大概只有商場里售價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還穩賺三至五成的毛利。
廣告,廣告,便是廣而告之。許多人一窩蜂似的趕來搶購、血拚,商場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銷售量也快速增長。就按人流量是平時的三倍算,這里又出現了一個數學問題。假設平時人流量少時,一件商品按8折銷售。8折減去進價2折,標價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雖然現在「滿400送400元券」時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賺三至五成,但銷量起碼是平時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銷量來計算,3×3=9,與平時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賺50%。雖說這樣賣每件單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額卻因銷售量的增加而增長,更因大量銷售而加快了資金周轉,帶來額外的收益。
商品標價和促銷中有數學,購物消費中有數學,裝修房子有數學,織毛衣中有數學……總而言之,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滿意嗎?``祝你成功!~

❷ 小學四年級科學論文

小學自然教材是小學自然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實現小學自然教學目的的基矗如何發揮自然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實現教材的優化處理,是提高自然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把握教材是教材優化處理的重要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往往就題講題,就事論事,分不清輕重緩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發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教師沒有把握住教材。把握教材首先要從全局著眼,從整體上去認識教材。通過反復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教學參考資料,明確各部分教學內容在全套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研究全冊教材的所有知識點在各單元的分布情況;還要研究每一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確定出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並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認知結構,到了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學中才能駕輕就熟,寓繁於簡。

例如,研究四季是怎麼形成的,關鍵是掌握地球的公轉。因此,首先應該指導學生認識地球的公轉,而學生對於地球公轉的認識,是在四季星象不同的現象啟發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實驗能力。教學目的則是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球的運動除了自轉外還有公轉,四季變化是地球公轉過程中發生的。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四季形成教學,就會得心應手。

二、突出重點是教材優化處理的核心。
教師要抓住教材中本質的、主要的東西,經加工處理後,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出來,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些成份上去,並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對於課本中相對次要或起輔助作用的教學內容,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以適應教學的需要,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池塘和森林裡的生物》一課以前,學生對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已初步掌握,現在學習池塘和森林群落就有一定的基礎,教這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看書和插圖,研究這些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為什麼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之間有何其它聯系?」等方面。

自然教材中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面廣,教學中應把新授課的新知識突出出來,作為教學的重點。但是突出重點不是只抓重點而舍棄非重點,教學時必須注意利用學生的已有舊知識和已初步掌握的新知識,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發生點、銜接點和轉化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優化教材。

三、適當補充教材是教材優化處理的必要形式。
大自然中的現象紛繁復雜,小學自然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將所有自然現象羅列起來,只能選擇少量而且有較強典型性的內容。教學中如果僅僅局限於教材所提供的內容,往往會因新舊知識之間缺少必要的過渡知識,形成知識空白點,造成新知識學習的跨度大、難度高;或者因感性知識積累不足造成對理性知識理解和掌握的困難,等等。因此,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適當補充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教學《水的蒸發和沸騰》一課,教材中有兩幅游泳插圖,要求學生說出身上的水蒸發時有什麼感覺,進而得出水蒸發的規律。一般認為會游泳的學生都有這種體會,其實學生在游泳時對上岸後身上水蒸發的這種無意感覺沒有太深的印象,而對缺乏感性知識的學生直接讓他們說出對蒸發的體會和規律當然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時可以相應增加一個實驗,讓學生用水擦在手臂上(氣溫低時最好用75%的酒精代替水,效果更好),體會一下蒸發時、蒸發後的感覺,再回憶一下夏天游泳出遊泳池時和身上水曬干以後的感覺,進而得出水的蒸發規律。

小學自然教材中需要補充教學內容的地方很多,教學中應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習的特點和規律,補充適當數量、貼近教學、針對性強的內容。但應注意,補充的內容不應拓寬教學范圍,拔高教學要求。

四、發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是教材優化處理的重點。
教材中的智力因素是很豐富的,實驗中有,課後習題中也有,高年級教材中有,低年級教材中也有。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並充分發揮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每個學生都在智力和能力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教材中每個自然現象都要求學生思考,這里就包含著智力因素。

例如,第四冊教材中《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嗎?》一課是這樣編排的:小林在幫助媽媽把灶火扇旺時,看到煙囪中冒出的煙氣和水鍋中的「白氣」消散到空氣中的情形,於是心裡產生了問題:「空氣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嗎?」你能幫助小林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針對教材的要求,教師設計了一個實驗:蠟燭在水槽內鍾罩里燃燒。實驗時讓學生分析以下現象:(1)蠟燭先還燃著,不一會兒就熄滅了,這說明了什麼?(2)蠟燭熄滅後,玻璃鍾罩里的水面上升的水只佔據一小部分空間,其餘大部分空間還有氣體占據著。這個事實說明了什麼?這樣在實驗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分析思考,便能夠順利歸納類推出「空氣不是一種單純的氣體」。

❸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寫哪些方面的比較好,適合四年級學生的

1、課堂前置,將課堂上要學習的知識提前讓學生知道、了解、學習,也就是預習,雖然三年級時,我們已開始了預習,效果還是不錯,到了四年級有所放鬆,甚至停滯。一個原因是老師沒有把預習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沒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總是擔心同學沒有預習或預習不透徹,總是放不開手,課堂上還是要從前到後完完整整的講解,這樣預習的作用只是讓認真預習的學生重復學習了一遍,不認真預習的同學應付一下,這樣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勢必形成預習不預習一個樣,反正老師上課還要講的,因此,預習時個別學生來說就流於形式。另一個原因是沒有有效及時的檢查形式。對於預習作業只限於預習本上的檢查批改等,只能了解會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會的有多少,對於孩子到底自學會了多少。還存在哪些問題疑難還是未知,所以,對課堂的指導意義不大,所以,本期打算重視預習,改變預習方式,將課堂知識前置,每天新課預習要求有三,其一,閱讀數學教材,將例題讀通、讀清、讀懂,其二,談談我們的收獲,我知道了要寫出答案,其三,要試著做後面配套的習題,其四,我的疑問困惑是什麼?檢測方式:先出幾道本課的檢測題,讓學生試做,有多少人作對,有多少人做錯一目瞭然,問題處在和地方也暴露出來了,針對問題以及預習中學生的疑難才進行知識的講解,這樣才能在錯誤中找到根源,在疑難處點撥達到畫龍點睛之效,也給學生留下深刻牢固

❹ 誰有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像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
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善於創造就必須善於想像。想像力對於一個人
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
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像補充和
領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
者》學習古詩後,請同學們想像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
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
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
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
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
依依不捨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
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
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
解詩文。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
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
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
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
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
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採取科
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
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
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吧!

❺ 小學語文四年級教學論文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像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
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善於創造就必須善於想像。想像力對於一個人
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
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像補充和
領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
者》學習古詩後,請同學們想像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
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
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
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
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
依依不捨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
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
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
解詩文。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
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
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
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
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
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採取科
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
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
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吧!

❻ 如何上好小學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論文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課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大舉措,是新的教育教學觀、課程價值觀在課程教學領域的具體體現。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課程,具有現實性、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自學性等特點。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如何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讓這門課程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呢?我覺得在知識、技能及實踐等方面都應具有更高的標准。

❼ 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什麼是真正的教學質量

教學一節來好的語文課其實就自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與作業等方面的優化.
1、導入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將相和》將是大將,本文是指趙國大將軍廉頗,相是指宰相,本文是指趙國宰相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是和好,那麼肯定有有矛盾的時候,那麼他們有什麼矛盾,為什麼會有這個矛盾,又是什麼情況讓他們和好了?一下子就導入了課文核心.有的導語聽見很美,但與課文沒有多少聯系,游離於課文之外,這樣的導課我們寧可不要,也不要強加.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語文化,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❽ 怎樣寫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論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

一般的語文課堂都有導入,激情導入便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我們寫作課堂也版能用激情導入。課前激發情,權不僅可以讓孩子為情感流露做好充分的准備,還能為我們下一步教學做好扎實的鋪墊,一舉兩得。這節課上,筆者充分運用了生活的力量,激情導入。用最平常的鏡頭道出每一位父母愛孩子的心,可是我們的孩子似乎早已習慣這種愛。另外在時間上,也很及時,對於早上的事情孩子們還是能夠細細地回想,可以說,筆者做了盤「新鮮」的感情菜。學生為此,寫作的興趣也極大提高。

❾ 小學四年級數學論文 範文

小學數學課改論文
——如何設計數學家庭作業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擺在全體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如何設計好數學家庭作業,給學生提供富於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層次性的作業材料,提供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機會,是提高數學家庭作業的質量,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環。
一、作業內容生活化,呈現開放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真正的數學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復雜的數字游戲,它有著實實在在、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要使孩子感到喜聞樂見。另外,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不僅有利於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如: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後的安排學生的作業是:(1)去超市找一找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2)調查:1根火腿腸、一包方便麵、一瓶礦泉水、一袋黃酒、一個雞蛋等的重量。(3)和爸爸媽媽一起先猜一猜1千克的花生大約有多少粒?然後稱一稱,數一數。又如教完「百分數應用題」後的作業:(1)小紅的媽媽准備買4千克蘋果,每千克蘋果6.5元,如果買5千克或者5千克以上可按八折優惠,小紅的媽媽可以怎樣買?(2)小強家准備買一台彩電,爸爸事先去兩大商場調查了一下,情況如下表:
    品牌
商場 彩  電  A 彩  電  B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銷售台數 返修台數 返修率
文峰商場 60 2   25 1  
華聯商廈 80 1   125 2  
合    計            
爸爸請小強根據調查情況確定買哪一種彩電?(如果班級學生整體水平較高,可以布置學生自行調查,並得出結論)從中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作業過程活動化,突出實踐性。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學生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才能感悟出數學的真諦,才能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於創新的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在課堂上、書本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才能變得豐滿、深刻。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也表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和學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不如動手操作更能將有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和能力。因此,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應該活動化、具有實踐性,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感受、探索、應用所學知識,自主完善知識建構。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後,安排這樣兩道題:(1)通過度量、計算,求出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外殼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製造一個火柴盒的內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2)如果每平方米牆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夠嗎?(本題學生要知道先測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長、寬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積,最好還應扣除門窗的面積,然後再計算出100千克油漆夠不夠。)通過這兩題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能進一步了解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加深學生對數學價值的認識,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三、作業形式多樣化,具有趣味性。
「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皮亞傑語)。作業本來是一種操作(operation),它不僅限於書面作業,它還可以是一項活動,也可以是一件製作。我們的作業設計正應還其本來面目。
1、書面作業要創新,要講究圖文並茂,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對話」、情境圖等形式,做到「寓做作業於興趣中」。例如:教學「加和減」後,設計的家庭作業有:
(1)填表
被減數 38 86 40 52
減  數 27 38 23 9
差        

一隻書包38元

我付50元
 
①  汽車玩具圖   比   玩具手槍圖    貴多少元?    □○□=□ 
 
②  洋娃娃圖     比  汽車玩具圖    便宜多少元?  □○□=□
③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2、布置閱讀一些數學故事、數學知識(數學家庭作業還要注重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開展一些數學游戲活動,做到「寓做作業於游戲中」。。比如像《小學生數學報》《小學數學》等報刊書籍中有很多數學童話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夥伴們」、「八戒分桃」等)、數學游戲(如數學跳棋、搶「30」游戲、模擬購物等)、數學發現與數學史的知識(如高斯求和、畢達哥拉斯定律等)。
3、設計一些操作、實踐活動,開展社會調查,做到「寓做作業於實踐中」。例如:學了統計之後,可以布置調查所在的居民小區(或村民小組)各戶的月用水量和用電量,並完成相應的統計表或者調查報告。又例如學習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知識後,組織學生開展「學雷峰,做好事」活動(修理學校、敬老院、鄰居家的桌椅,保護被大風颳倒的小樹苗等)。
4、設計一些製作或者創作,做到「寓做作業於創作中」。例如教學「有趣的七巧板」後,布置學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圖案。又例如學了「圓的認識」以後,布置學生用若干個圓創造一幅美麗的圖案。(如:奧運五環圖、肥豬「嘟嘟」等)
 
四、作業數量個性化,迭現層次性。
《數學課程標准》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是用各自獨特的組合方式把各種智力組合在一起並以不同的智力來學習的。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而教育的內容、形式、要求必須有多樣性。為了讓學生能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參與學習,家庭作業的設計增加了選擇性、層次感,把作業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家庭作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難易程度及數量各不相同的題目,一般可分為必做題(A類學生完成)、選做題(B類學生完成)、挑戰題(C類學生完成)。例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後,設計出3道必做題(已知長和寬,求周長的基本題);2道選做題:(1)學校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100米,比寬長40米。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2)量出家裡的書桌或者飯桌的長和寬,並求出它的周長;1道挑戰題:用一根長20厘米的線,你能圍出幾個不同大小的長方形?就是同一層次的題目,例如上述2道選做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同學之間或者和爸爸媽媽討論、交流、合作)、或者咨詢完成(向家長、老師請教)等。
總之,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個性化的,它應該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它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准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願這個禮物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級教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