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幼兒園"體育游戲"教學
一、積極創設和開發游戲情境,讓幼兒充分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情節有趣,形式活潑多樣,適合幼兒生理特點,易於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和參與的興趣和願望。在組織幼兒體育游戲時,我們常常通過各種游戲形式,或賦予情節,或營造競爭氛圍,使運動器具和材料「活」起來,使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例如在「跳繩」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跳繩,先讓幼兒自由選擇然後分散玩,教師觀察幼兒的玩法。在分散活動中,一些幼兒有創意地想出了許多玩跳繩的方法,有二人搖繩,一人或多人跳的,也有一人跳的,還有一人跳前面帶一人或前後各帶一人的跳法。一人跳有雙腳跳、單腳跳、跑跳、蹲跳等。當幼兒盡情地玩耍後,我們讓玩得有特點的幼兒來介紹自己的玩法,組織幼兒集體進行練習,或將好的方法告訴其他幼兒,引導他們自己進行練習。在游戲中,幼兒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中,他們自己選擇游戲方式,准備玩具材料,協商角色,構思情節,控制游戲環境,制定游戲規則,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游戲才能。因此,體育游戲充滿著無窮趣味,是幼兒快樂的源泉。幼兒只有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形成活潑、向上的性格,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領域的學習。
二、在創造性游戲中開發幼兒智力
幼兒年齡小,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既要注意設置情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又要重視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獲取經驗。在體育游戲中,「樂教」只是手段,「樂學」才是目的。在體育游戲中,我經常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開展創造性游戲活動,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幼兒的年齡一般為五六歲,他們的理解能力相比小班幼兒有了提高,逐漸萌發出獨立思考的意識,開始注意事物的形體而不僅僅是顏色,精力也更加集中,對趣味性強的游戲能專心致志地玩很長時間。這時期的幼兒已不再滿足於對外界事物的簡單模仿,他們開始能夠零零碎碎地講述小時候的故事,能夠用積木搭建出人和動物的形象,能夠用黏土造出房子的輪廓,做出大象的鼻子、動物的腦袋、人的雙手等。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活動時,可以給幼兒選擇一些智力型玩具,如橡皮泥、積木、智力拆裝車、繪圖板、計算玩具等;還可以開展一些簡單的棋類、球類活動,讓幼兒的智能和運動技能得到同時發展。
三、積極開展民間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民間游戲一直以來深受幼兒的喜愛,它既能較好地滿足幼兒好玩、好動、好模仿的心理特點,又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孩子們來說,民間游戲「石頭、剪刀、布」是一個非常熟悉的、簡單又有趣的游戲。這個游戲最值得推薦的地方是,它不需要任何輔助材料就可以讓幼兒玩得非常開心,所以廣為流傳。通過小班和中班的學習,幼兒會用手或者腳來玩「石頭、剪刀、布」「邁大步」等游戲,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也會用「石頭、剪刀、布」來解決。游戲的特徵在於它一方面服務於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使幼兒得到滿足和快樂。「石頭、剪刀、布」是愉悅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游戲,幼兒從哥哥姐姐那兒學到後,來到幼兒園把這個游戲教給教師和其他小朋友,大家在積極的互動中互相影響。在游戲中,由於教師的加入,幼兒的參與性更高。在這種游戲中,幼兒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情感得到良好的發展,合作意識得到培養,主體地位得到體現。
四、組織競賽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熱愛集體的意識和能力
爭強好勝是幼兒的天性。為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我們把每班幼兒按人數的多少分成若干組,讓幼兒以比賽的形式參加體育活動。每組幼兒為了使自己的組最後能取得勝利,都爭先恐後地去參加活動,我們就是利用幼兒這種不甘落後的心理,運用爭勝法於體育教育中。比如,在大班體育游戲活動「運球游戲」中,幼兒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運球比賽,球不僅要在直線內側運,還要繞障礙運,更要運過斜坡。這可能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在練習過程中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少了以往因失球而偷懶的現象。比賽中,首先,教師盡量把身體基礎、運動能力差距不大的小組安排在一起比賽,以體現公平競爭的精神。其次,教師要強調比賽規則,要求幼兒自覺遵守。幼兒們情緒高昂,競爭激烈,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情況到處可見。為使每一位幼兒都有成功感,教師給每一組幼兒都發了獎,鼓勵他們不斷努力,並繼續取得好成績。這樣,幼兒充分享受到了競賽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培養了愛集體、愛同伴、守規則的意識和能力。
在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精心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不僅可以使孩子們在快樂、有趣的活動中增強體質,獲得自信和成就感,還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達到在快樂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快樂的教學目標。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活動中體驗生活,體驗成功,體驗快樂,願我們的體育游戲之花越開越美,願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㈡ 如何上好幼兒園體育課
當別人推著孩子「雞血」那些長大後根本用不著的課程時,更有遠見的家長願意花重金送孩子玩運動。盡管他們心裡有數,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夠孩子受用一生。
讓孩子積極上好體育課並不代表你希望他未來能憑體育特長獲得獎學金,或者成為專業的運動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體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系,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然而研究卻表明,從體育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㈢ 幼兒園體育教學計劃
體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教授幼兒一些身體練習的基本形式,是增進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情緒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徑。它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也不同於一般的身體鍛煉,而是一種全方位的教育。在傳授幼兒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完善幼兒人格和個性,發展智力,更為終身健康打下基礎。 然而目前國內體育教學活動仍存在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 ①片面理解體育教育目標,未能全面發展幼兒的能力。活動往往重視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卻容易忽視對幼兒道德情感、個性、社會性的教育。 ②體育活動訓練化、機械化,總是以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正確方法」的傳授者,未能實現幼兒主動、快樂和個性全面發展。 ③活動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活動內容的設計缺乏科學性,從而造成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濃或運動量不足。 一、活動目標的設計 1.各年級階段目標是制訂該年級階段幼兒體育教學活動目標的主要依據。例如:小班變換方向跑的要求是幼兒能沿場地周圍跑,那麼教學活動目標的制訂就不能超出這個水平,否則容易使幼兒造成身心疲憊,對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和信心,得不償失。 2.體育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是制訂活動目標的直接依據。例如:以探索體育器械或玩具的玩法為主的教學活動,其目標往往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通過模仿角色以游戲形式組織的教學活動,在增強幼兒體質的同時日標更強調讓幼兒體驗各種情緒或情感。 3.上次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是制訂下次活動日標的重要依據。教師要了解幼兒對上次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或增加新的較難的活動內容。 二、活動內容的設計 1、在設計活動內容時,要考慮目標的需要,要從目標引發到教學內容選擇上,這是很有好處和符合邏輯的。首先是目標設計得要合理,再考慮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及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2.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幼兒的身心發展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因而學齡兒童或成人進行的體育活動內容不適合幼兒,即使有類似的活動項目,也不能有相同的要求。 3.考慮活動課時與場地器材。在設計活動內容時,傳授幼兒知識和技能,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等活動內容的選擇顯得甚為重要。要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性、基礎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活動內容。還要考慮到場地器材的現實條件。有些幼兒園活動場地小,器械種類和數量也不多,這就需要我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物和廢棄物品,如利用小板凳、桌子、米袋、報紙、垃圾袋、硬紙板以及廢棄果奶瓶、易拉罐、長統襪等物品進行教學。 三、活動方法的設計 在設計活動時,還應注意方法的科學性。我們可以根據知識內容的性質和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用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選用是否科學關繫到教學目標實施效果的優劣。 1、主動探索法。主動探索法是教師提供活動材料,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玩法,然後請幼兒示範自己的玩法,最後經教師指導練習鞏固動作。這種方法注重以「兒童為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感覺活動的輕松性、愉快性,真正形成「快樂體育」的理念,適合現今體育教改方向。 2、榜樣激勵法。一是教師的表率作用。「身教重於言教」,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率對幼兒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對幼兒個性和良好品質的形成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所以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可忽視。二是同伴的影響作用。幼兒的能力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所以幼兒在活動時,教師要創造機會,鼓勵幼兒相互交流,使能力弱的幼兒在得到他人啟發的同時獲得成功,以增強自信心。 3、兒歌輔助法。兒歌輔助法就是把動作的基本要領或游戲規則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教給幼兒,使幼兒在理解兒歌的同時記憶了動作的要領或游戲的規則。這種方法比較生動、形象,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也容易掌握。 幼兒體育教育是以健康為目標,以衛生科學、體育科學為內容的教育,也是向幼兒進行保護自己身體和促進心理健康的教育。 小班幼兒身體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各個組織都柔嫩,其身體素質還相當薄弱;同時,他們又處於生長發育十分迅速的時期,這有利於幼兒培養發展良好的身體素質。教師為他們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則有利於幼兒形成有益終身的健康行為方式。 首先: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 可以用豐富的知識、動作和行為練習、講解示範、體育游戲,訓練行為,培養習慣等方式進行。 其次: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發揮健康教育的各種功能。 1、 結合日常生活進行 日常生活每一個環節都有可以用來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例如:怎樣上廁所,就可以隨機進行;又例如: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可通過戶外游戲時進行滲透。體格鍛煉通過早操、體游、運動器材等進行…… 2、 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 使其變得生動活潑,符合幼兒心理特點。例如:將健康知識用兒歌形式傳授等…… 最後:在培養幼兒健康行為過程中,要集體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先針對群體進行教育,改變整個群體的行為衛生習慣,來影響個體行為的形成,「大家都這樣,我也要這樣」。再針對個別特殊幼兒多提醒、多關心、多指導,使整體幼兒獲得全面的健康教育。 在制定本計劃的最後,還要考慮到幼兒健康教育必須得到家庭的積極配合,才能使幼兒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附具體的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一、 體能 1、 能運用各項基本動作做游戲 指定范圍內走和跑;四散走和跑;在直線、曲線上走和跑;雙腳向上跳、投擲、爬行等。 2、 基本體操 會聽音樂做模仿操;會一個跟一個排隊;會一個跟一個走圈。 3、 體育器械的運用及操作 會玩滑梯、盪椅、攀登架等大型體育體育器材;會滾球、傳球;會騎三輪車等。 4、 願意參加三浴 5、 願意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及游戲 二、 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1、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會愉快進餐,不挑食,初步培養良好進餐習慣;會主動喝水,初步懂得不吃零食的道理;能按時睡覺、起床、進餐等;不害怕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生病時願意接受治療。 2、 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 會保持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衛生、學會盥洗方法;會使用自己的毛巾、杯子;能保持周圍環境清潔、初步知道環保的意義;認識身體器官的名稱及作用,初步了解保護方法;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 三、 自我保護 了解過馬路、坐車、玩戶外活動器材時要注意安全;幫助幼兒了解生活起居方面的安全知識;知道不把異物放入耳、鼻、口內;知道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㈣ 幼兒園的體育課,應該上什麼內容好怎麼上
拍皮球,跳圈兒,滾輪胎,最最經典的,不會玩膩的是:老狼,老狼幾點了。
㈤ 在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體育游戲
小朋友體質弱,而且自我保護意識較差,所以在項目選擇上要格外注意
㈥ 幼兒園體育教學主要發展幼兒哪些方面
《指南》實施的基本原則: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回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答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基於此,《幼兒發展指南課程》選擇了對幼兒來說最重要、最基本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科學、藝術和社會)來構建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內容,《幼兒發展指南課程》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更多詳細網路搜索「佔大幼兒發展指南」
㈦ 名詞解釋什麼叫幼兒園體育教學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任務
1、鍛煉幼兒身體,促進其正常發育,提高幼兒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其體質。
2、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
3、培養幼兒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
1、基本動作:走、跑、跳、投、平衡、鑽、爬、攀登等動作。
2、基本體操:①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②排隊和變換隊形
3、體育游戲:以發展各種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並有一定的角色、情節和規則。
祝你生活愉快,學習進步!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如果滿意記得採納哦,謝謝~~~
㈧ 幼兒園體育課 怎麼上
大中小托各有不同的活動方式。你需要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