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啊
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教學教具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通過新穎的教學法讓孩子達到你的教育目標,完成教材基本教學內容,拓展任務是讓孩子通過感受音樂,認識美好、丑惡、感恩、等等等等,希望能幫到你
2. 幼師公開課的目的和意義
上公開課是每位幼兒教師從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經歷,是幼兒教師職稱評定、各種晉升少不了的重要內容。因此,如何上好公開課,是每位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目標。本文針對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作以討論與思考。
一、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的具體意義。
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公開課是必經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有效地反映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日後的發展方向。而對於幼兒園公開課的有效活動准備的意義就在於,公開課的課堂主題一般與平常的上課形式不同,幼兒往往會在適應新的教學方式的同時,出現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而做好有效活動准備,就可以預防突發狀況的產生。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積極地加以引導。
二、幼兒園公開課有效活動准備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符合幼兒特點的活動,有效引起幼兒學習興趣。在幼兒園的公開課中,不僅需要幼兒園教師積極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傳達相應的教學知識,還需要幼兒的相應配合,才能將幼兒園公開課的效果有效提高。所以,幼兒園的教師要根據幼兒個性特點來開展公開課活動。就比如說,幼兒園的教師在平時上課的時候,需要隨時觀察幼兒的上課表現,以及隨時對幼兒的活動進行記錄,以此來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並在幼兒園公開課的時候,將這樣的元素與公開課主題相結合,可以加強幼兒在公開課中的參與度。公開課不光是教師一個人的公開課,同時也需要幼兒進行積極配合,所以幼兒園的教師在進行公開課的活動准備時,重視幼兒的個性需求也十分重要。
(二)提升公開課活動的內在含義,有效達成幼兒教育目標。通過幼兒園公開課來檢測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質量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開創新穎的教學方式,提升幼兒教育課程中的內在含義,從而有效地達成幼兒教育目標。在做公開課活動准備的時候,不僅要對課堂活動進行設計,還要升華主題,通過對公開課活動的進一步延伸,有效達成教育目標。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公開課的活動准備時,需要考慮周全,將課堂內容更加真實化,通過幼兒的幫助了解到更多的主題信息。
(三)創設公開課主題情境教室,有效渲染課堂教學情感。物質環境的准備為幼兒發現知識、接受知識、建構知識奠定了基礎,創設情境這一點尤其重要。通過創設公開課主題情境,對教室進行有效渲染之後,才能加強主題公開課的教育意義。幼兒園教師在情境創設的時候,需要將主題公開課通過有效准備,並且需要展示在新綱要的引領下,以及以幼兒為主,培養幼兒學習,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3. 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一般包括那三個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目標有智力開發,身體體能鍛煉,陌生環境的適應力,家庭到集體生活的過渡,自主獨立性的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開發以及團隊合作的訓練等,其中智力開發是最為重要的。
語言表達能力的開發,團隊合作的訓練:在智力開發,體能鍛煉,以及適應獨立能力的培養的過程中,也要不忘培養孩子學會與人交流,學會自主表達情感。與此同時,也要引導孩子之間的互幫互阻,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協助他們從身心上逐漸強壯起來。
因此,教育要從幼小階段抓起。幼兒園教育雖然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其重要性遠遠不會低於九年義務教育。重視幼教,重視抓基礎,未來孩子才能更優秀,更具競爭力!
4. 幼兒園教育評價的目的
1;促進幼兒的發展 2;促進教師的自身成長 3;促進課程本身的發展 幼兒教育評價是指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教師的教育教學進行價值判斷
5. 幼兒在幼兒園應該學些什麼幼兒園的教學目的是什麼
除了基本的數學、語文、英語、音樂、繪畫等知識外,孩子可以學會過集體生活。
6. 幼兒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幼兒教育的意義,也可以視作是教育目的 一、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二、開發大腦潛力,促進智力發展 三、發展個性,促進人格的健康發展 四、培育美感,促進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 幼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 親,你說的學前教育專業不就是幼兒園嘛?幼兒教育目的一般都是以幼兒園為主體,社會與家庭為輔助共同實現的,你說的不要幼兒園的是什麼意思啊?還是你要早教的?
7.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意義
幼兒園的教育意義就是促進幼兒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版習慣和生活習慣權,培養幼兒對社會、對集體、對別人、對自己的正確態度,激發幼兒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對創造的強烈願望,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幼兒的美感。
幼兒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展的有目的的活動,如幼兒在成人的指導下看電視、做家務、參加社會活動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而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
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
8. 幼兒園教研的目的與意義
首先,幼兒園教研的目的不是為了構建關於兒童發展和幼兒園教研的新理論,發現新的教育教學規律。教研和科研不同,科研的目的多是為了在基礎理論層面對事物的本質進行追究,而教研,顧名思義是教學研究的意思,是針對某一具體教學行為、教學活動、教學事件和教學段落的研討和分析,其目的不在於構建理論,不在於發現新的教學規律,而在於如何運用這些教學規律對當前的教學活動和教學事件進行分析、評估和探查,進而發現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採取的改正策略,等等。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師盡管總體學歷達標率不算低,但幼兒園教師因為本身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加之科學研究水平整體不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園進行科學研究的活動。
其次,幼兒園教研活動不是為了解決幼兒園教學領域普遍的、本質性的問題。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普遍採用案例教學或活動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學實踐,這種一定程度上的同質性為教研成果的推廣提供了條件,但這並不能決定幼兒園教研的目的定向。幼兒園教研活動應該立足於本園、立足於具體的教學事件和教學活動,這才是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根基。至於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教研成果,並不應該成為幼兒園教研之初的目的。
再次,幼兒園教研活動不是為了獲取教學活動之外的任何事物。幼兒園教研活動必須遵循的第一因素是教育性,任何脫離了這一原則的教研活動都應該被拒絕。其實這一規定性對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幼兒園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是為了表現教研管理人員或園長的高明,而在於創造一個民主、公平的研討環境,讓各位參與教研的主體都能暢所欲言,既不是為了獲取言說的快感,也不是為了獲得高明的稱號,所以應該以理性的討論為引導,在此基礎上著眼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價值、開展流程、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9. 幼兒園教學的特點有哪些
①生活化。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決定了幼兒園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廣泛性,也決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學原則。
對於幼兒來講,除了認識周圍世界、啟迪其心智的學習內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態度;和能力,如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學習。但是這樣廣泛的學習內容不可能僅僅依靠教師設計、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完成,也不可能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實現,兒童只能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交往中學習交往。
即使是認知方面的學習,也要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兒園課程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的特徵——課程的內容來自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貫穿於幼兒的每日生活。
②游戲化。
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
游戲從本質上來看,是幼兒自身的一種自由自發的主體性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基本的學習方式。所以,游戲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
③潛在性。從本質上講,幼兒園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幼兒園課程也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基本的學習領域,但是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不是體現在課表、教材、課堂中,而是體現在生活、游戲和其他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中。
雖然怎樣創設環境,怎樣支持幼兒的探索學習,都是教師根據幼兒園課程的目的、內容要求精心設計的,但這些內容、目的和要求僅僅存在於教師的意識和行動中,幼兒並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環境、活動、材料和教師的行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也就是說,幼兒園課程蘊含在環境、材料、活動和教師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