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作文教學案例

小學作文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8 16:42:53

A. 如何進行小學生趣味寫作教學案例

寫作是抄語文教學的重要模塊,這是長久實襲踐總結的真理。就語文學科而言,寫作在學生語文考試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文分數占據了試卷分數的很大一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學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學習,教師應該採取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對教師運用趣味教學進行簡要探究,並提出具體的趣味教學運用方法策略。

B. 作文教學案例的寫法

作文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
作文重點:學寫童話(訓練學生選材能力,學會寫童話)
課前准備:學生重溫經典童話故事,把握童話的特點,並創作童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激情導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安徒生童話名篇《皇帝的新裝》,又借機重新瀏覽了古今中外的童話名篇,把握了童話的特點,喚醒我們心中埋藏已久的童話情懷,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童話故事說出來。
二、教師利用大屏幕以「MTV」的形式讓學生欣賞一些童話的形象畫片。然後讓學生說出作者及童話名稱,並向同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及理由。
三、找三五名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童話及理由。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做精彩點評。
四、師生共同歸納童話的特點
純真的童心 大膽的想像
理想的寄託 美好的願望
五、講評學生的童話(採用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的方式)
1、學生以自薦或推薦的方式讀自己的童話(三到五篇為最佳)。
師:同學們在前段時間閱讀了童話,又創作了童話。今天,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同學們也看看我班「誰最有才」誰能獲「作文天才」的稱號?
2、一學生讀自己創作的《一條牛仔褲的自述》。
3、師:我來采訪你,你能把你的創作動機談一談嗎?
4、該生談自己的素材選擇源泉(來自網上)及自己創作童話的動機:以一條牛仔褲的所見所聞披露大學生奢侈浪費之風。
5、師生點評。
(教師可提示從內容、風格、特點幾方面講評)
6、第二個學生讀《狼愛上了羊》。
7、師:我知道你這篇作文選材取自網路歌曲,你想通過這篇童話告訴我們什麼?
8、生: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就要執著地追求下去,哪怕需要我們沖破世俗的城牆。
9、師:我希望你成為你作品中的狼的形象,有堅定的信念,而且還有為自己的理想而執著追求的意志。
10、第三名學生讀《歲月•年輪•鍾鼓樓》。
11、學生評:
甲:本文構思精巧,開頭巧用題記,引領全文,語言精美含蓄。
乙:本文集童話的特點於一身,有完美的語言,完美的結構,完美的內容,我認為本文的作者應該成為我班的「作文天才」。
六、小結
看了同學們創作的童話,又聽了幾篇童話,老師驚喜的發現,我的孩子們長大了,你們的作文能力在潛滋暗長,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們也在關注現實,也在思考生命的方式與價值。我們知道童話是假的,但童心是真的;我們也知道現在喜歡童話的人越來越少了,而童話帶給人們的意義卻是恆久的。願同學們帶著童話的情懷上路,因為純真是永恆的。
七、布置作業
將自己的童話再修改,把成稿寫到作文本上。
課後反思:
這是初一上學期的一節作文講評課,這節課學生歡呼雀躍,積極發言,踴躍地展示自我風采,他們主動推薦自己的作品,也能客觀而公正地評價別人的作文,他們能坦率地承認別人作文的長處,也能公正的指出別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課堂上洋溢著孩子們積極發言的氣氛,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節精彩的作文課;對教師而言,這也是一節成功的作文講評課,它讓孩子們快樂習作,又讓他們在習作中認真思考,將文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從文本到人本,體現了課標新理念。做為教者從備課者和聽課者兩個方面對本節課做如下總結:
一、讓學生感到創作的快樂
童話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文學題材,本次作文讓學生重溫小時候熟悉的童話故事,從中發現新的啟示和體會,讓他們感覺到童話的特點,進而再寫作文,讓學生對童話創作充滿信心,這個寫作的過程也就是快樂的過程。
二、進一步讓學生擴大選材的范圍
從學生所讀的三篇童話中,我們發現學生的選材面擴大,不再停留在文具盒裡的鉛筆與橡皮,也不再是小貓小狗會說話了,而是從網路上尋找素材,從歌曲中開啟思路,簡訊也讓他們倍受啟發,這無疑是一個成功的嘗試。因為學生作文的問題之一就是選材,這種方法擴大了選材的范圍,對學生作文思路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三、教師精彩的點評語言及採用的巧妙的點評方法
本節課教師的點評精當到位,要麼幽默含蓄的指出作文的不足,要麼激情地創造一個高潮。
使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講評方法,將點評與互評結合起來,從作文全篇、局部(一段或一句)亮點抓點評。學生個別評與師生共評結合起來,整節課在師生互動情況下展開。

附學生範文《歲月•年輪•鍾鼓樓》
歲月•年輪•鍾鼓樓
樺甸六中 七年級 歷思彤
指導教師:戴曉莉

鍾鼓樓高高的屹立在京城北面。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鍾樓在後,灰牆綠瓦。——題記
誕 生
從前,北京市的中軸線上,矗立著兩座大樓——鍾樓和鼓樓。元朝時它們就在這安家落戶,成了這里最雄偉,磅礴的景觀。每天來此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似乎所有人都已清楚鍾鼓樓的存在。
日暮時分,鍾鼓樓照例打著「叮、咚」的聲響,送走了來此觀望的人們。鍾樓長舒一口氣,用那渾厚的聲音對身旁的鼓樓說:「唉,伙計,瞧瞧我們現在的生活,多安逸,多舒適!再瞧瞧那破爛不堪的水泥板,又有什麼資格和我們媲美?」它輕蔑地瞥了一眼地上布滿苔蘚的水泥板,不屑一顧地說。「就是,瞧瞧咱這身衣服!金碧輝煌的,怕是那皇宮也比咱遜色幾分吶!而且每天有這么多人到此來觀光,他們仰視著我們的金碧輝煌,再低頭看看那水泥板,每天被那麼多人踩在腳下,弄得自己滿臉污痕。恐怕這輩子它也別想穿上我們穿的衣服,過上我們過的生活了!你說呢?伙計?」矮胖的鼓樓發出輕快的聲音。鍾樓點點頭,發出一聲聲響,響聲震徹天空,嚇走了落在屋頂上的鳥,嚇跑了房檐上的貓。
鍾鼓樓的年輕氣盛被水泥板看在眼裡,它想:「孩子啊,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成 長
鍾鼓樓就這樣相伴相隨,走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誰知,好景不長,一九OO年八國聯軍的入侵,使整個鍾鼓樓變了模樣。
一九OO年的一天,鍾鼓樓被「八國聯軍」強行掠奪,在火光中,硝煙里,鍾樓依晰地看見了鼓樓的面孔,鼓樓像在哭泣,烈火的燒灼下,它早已被熏黑。鍾樓用微弱的聲音尋找著鼓樓的氣息:「伙計,你還好嗎?」試探性的問話,鍾樓也不敢多說,因為它也已奄奄一息。「我…沒事…就是掉了幾塊磚,門也破了,樓上的鼓也沒了,剩的那一個上面還有凌亂的刀痕。你呢?伙計,你…怎樣…?」鍾樓不敢開口說話,因為侵略者的刺刀已經捅向它的身上,「哧」的一聲,門破了,「嘭」,大炮在鍾樓上留下個大洞,石磚「撲撲」地往下掉,掉得可以堆起一座小山;鍾樓看見自己破爛不堪的身體,淚流滿面,鼓樓此時也在哭,因為樓上的一角已被炸破,露出的石磚像是從血肉中支出的骨頭,張牙舞爪地翹著,讓人心寒……
鍾鼓樓在這半分鍾的時間里默默地俯視著腳下的一切和歷史中的自己。在差不多半分鍾里,歷史和命運就那麼無言地,似乎無動於衷地對望著。
水泥板看見了鍾鼓樓的遭遇,它默默地想:「孩子啊,好在時間能彌補傷痛,過幾天,就幾天,傷口就會癒合。」
長 大
經歷了上次劫難後,鍾鼓樓一下成熟許多,因為此時的它們已經沒有了可以炫耀的地方,斷臂殘垣也不再吸引人了。只剩下一些愛感傷歷史的人到這里逛逛,緬懷那些曾經被人們遺忘了的過去?同時也提醒著鍾鼓樓:時間在你身上流淌過。
一九二四年之後,鍾鼓再沒有響過,因為此時人們已不再需要它,也沒有必要將它重新修建,它就只能這樣矗立在時間的長河中,像一座豐碑,孤獨而寂寞。
歲月已在鍾鼓樓身上刻下年輪,一圈一圈,是不可逃避的軌跡,必須挨過。
鍾樓長嘆一聲:「唉,伙計,我們就要這樣老去?都說苦盡甘來,可現在還沒發現「甜」何處?」鼓樓聽後,亦長嘆一聲道:「伙計,人生不必轟轟烈烈,多幾分平淡反倒好啊!就像人們喝的茶,雖淡卻香啊!」鍾樓仰天長望,悲從中來。
水泥板看著此時蒼老的鍾鼓樓,心生感慨:「時光流逝似水匆匆,讓我們無法駐足而觀。」

衰 老
只有見證過時間流逝的人方可追溯歲月的滄桑。現在,鍾鼓樓依舊矗立在貫穿全市的中軸線上,只不過,再過幾天它們將已離去……
市裡規劃在鍾鼓樓旁建一個花園小區,可鍾鼓樓太礙事,只得拆掉,這就意味著:曾經叱吒風雲的鍾鼓樓,不久將會化為一攤廢墟。
拆遷的前一天晚上,鍾樓與鼓樓徹夜長談。鍾樓道:「伙計,我今天終於通悟,我們的人生處處有「甜」,八國聯軍侵華那陣,不是我們向人們見證了他們的罪行?見證了歷史?現在的人們見到了我們,才了解了那段歷史。反過來,我們熬了幾百年,等到老了時,不也發現了時代的變化?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還有龐大的古建築群,那麼多新鮮的事被我們遇見,豈不是三生有幸?」鼓樓微笑著回答:「年輕時的我們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等我們長大了,成熟後,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狂妄的個性也已收斂,不過還想到新的世界去闖。可到老了時,才發現有些東西不能硬拼硬碰,於是我們塵埃落定,想順其自然地生活,可是通悟時卻已太晚。」
面對鼓樓的肺腑之言,鍾樓感慨萬千,想到有生之年能通悟人生之事,此生足矣。
水泥板無牽掛地閉上雙眼,看到孩子的成長,它也明白很多。明天,它也將同鍾鼓樓一樣,變成塵世間的一粒砂……
請記住:在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屹立著古老的鍾鼓樓。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鍾樓在後,灰牆綠瓦。鼓樓胖,鍾樓瘦。盡管它們現在已經不再鳴響晨鍾暮鼓了,但當它們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時,依舊巍然地意味著悠悠流逝的時間。

C.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啊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用一兩件事寫父母的愛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准》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溫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作文指導《小學語文作文教案》.
師:這是一段什麼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像.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二、說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並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D. 小學生作文輔導教案:如何輔導作文寫作

首先,要激好和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
1、從思想上,徹底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神秘感,扭轉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錯誤傾向.讓學生明白作文不是靠近堆沏華麗的詞彙藻,也不是搜集或編造重大的或離奇的故事.作文不過是用筆來說話,用明折曉暢的語言寫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實的思想感情.
2、用成就動機和趨雀動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成就動機是指一個人力求實現有價值的目標,以便獲得新的發展或地俠或贊揚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成就動機越強的學生,其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持性就震越強,就越能樂學.對於絕大多數人生觀、世界觀尚未成熟或剛剛孕育階段的青少年而主常表現為趨譽動機,即學生為贏得外界贊賞,獲得一定榮譽和身份,指向外來報償的一種學習動力.
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盡量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比如,開展優秀作品展,建立寫作之窗等活動,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進步的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他們嘗到成功 的喜悅 .
但趨譽動機支配下的學習行為,大凡只停留於熱情、沖動的水準上,其波動性和他約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應妥善利用,正確引導.
其次,要明確各年級作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學生認識事物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有一個發展過程.作文教學應循序漸進,進行扎扎實實地訓練.
語言的發展和思維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小學階段正外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針對這一規律,我們對各年級的作文教學應有不同的側重.
1、低年級著重訓練連詞造句的能力.
這一階段,不要求學生寫出的句子有多麼好、多麼優美,只要求通順就可以了.具體方法不是傳授詞法和句法,而是訓練學生語感,讓學生寫完一句話後,先讀一讀,自己聽一聽或同學之間互相聽,看句子通不通,不通就把它改掉.具體寫的內容,可以是按教師所給的詞造句,也可以是教師讓學生根據某一具體事特的某一點寫一句或幾句話.
2、中年級著重訓練連名成段的能力.
這是在低年級連詞造名訓練基礎上的發展和提高.剛開始教師可以針對某一事物提出幾個連續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每一問題答一句話,連貫成一段話.這樣與直接讓學生寫一段話比較,學生不會覺得太突然.經過這樣一個過渡後,學生覺得寫一段話不是很難,練起來也就順手多了.但是脫離老師給出的問題,學生自己寫一段話,敘述順序就可能不太恰當.我是這樣糾下的,首先寫完一段話後,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句與句之間是否連得起來,連不起來的,調整名子順序,再讀,再調整,直到自己認為通順了為止,然後同學之間互讀互改,通過這種方法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3、高年級著笪訓練連段成篇的能力.
這是在低、中年級訓練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這一時期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有中心」,圍繞中心組織的材料有詳有略.「有中心」的訓練是通過兩條途徑進行的,第一,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的教學,分析課文作作者的立意,從中受到啟發;第二,通過講評學生典型作文,因勢利異,這一時期作文「有中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寫文章有個主要意思就行,並不要求「中心明確」、「中心突出」,不然會使學生對作文望雨生畏,挫傷他們作文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是個有機的整體.每一年段的教學都是這個整體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這樣才能明確目標,年段為全局服務,使學生作文能力扎扎實實地逐步提高.
最後,多給以學生創造實踐機會.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有很多可寫的東西,但由於生活空間的局限性,選材內容往往局限於某幾個方面.這就要求我我們為學生參加學習實踐、社會實踐創造廣闊的天地,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材料,開闊視野,有更多的、更新鮮的東西去寫.
總之,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外科乎是在讓學生願寫、有東西可寫、懂得怎麼寫這幾方面下手.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

E.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案例

小學四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案例

設計思路:小學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的問題。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排比句准確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怎樣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教學步驟:
片段1:
師:(大屏幕展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根據此排比句修改過的陳述句,學生比較。並說一說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句子1:母愛是什麼?母愛是早上出門前一句叮囑「好好學習」;母愛是回家之後一頓香噴噴的飯菜;母愛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母愛是……
句子2:母親每天早上都要對我們不厭其煩地說「好好學習」,除了上班,還要做家務。媽媽真累啊,我愛我的媽媽!
生1:排比句更順口,更流利。
生2:我讀排比句似乎更能表達我對母親的愛。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強烈。
生3:後面用了一個省略號似乎還沒有說完。而陳述句是平鋪直敘,感情一般。
師:很好,你們能比較出排比句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麼不把它用在我們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課題)
(評論:導入直接入題,既節省時間,讓學生很快地明白本堂課要學習的內容,而且對一般的陳述句和排比句進行了比較,初步感受了排比句的妙處。)
片段2:
師: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句子嗎?(大屏幕展示句子)
希望是春天剛探出頭的小草;希望是春天歸來的燕子;希望是
;希望是 ;希望是 ……
生1:希望是春天剛展開笑臉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剛紮好辮子的柳樹
生3:希望是春雪覆蓋下努力生長的麥苗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趕快把這個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作文本上,並向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評論:用學生熟悉的春天的景物作為此排比句的原材料,再加上擬人的修辭手法。學生想像的翅膀被打開了,相應的精妙的句子應運而生。無不另人為他們質朴的童心拍手叫好,學生把自己所說的排比句寫在作文本上,讀著這和兒歌一樣朗朗上口的句子,特別有興趣)
片段3:出示多個課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點。學生歸納出:
1、 幾個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
片段4:
師:請補充下列句子,並說說這個排比句還有什麼獨特之處?
句子:難道友誼不是你哭泣時一句輕聲地安慰嗎?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
難道友誼 ……
生1:難道友誼不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嗎?
生2:難道友誼不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嗎?
生3:難道友誼不是你摔倒時伸出的一隻溫暖的手嗎?
生4:難道友誼不是雨天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嗎?
……
生:這個排比句他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
師:觀察得真仔細啊!我們都知道,反問是一種修辭手法,那誰還能說一說,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問句之外還能用什麼修辭手法呢?
生:比喻,擬人,設問等等。
師:那你能上面這個「排比句+反問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設問句」的句子呢?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之後回答:
生:友誼是什麼?友誼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
(評論:此過程通過對排比句中另外的修辭手法的觀察,讓學生明白了排比句只是一個架子,在這個框架內可以填充各種各樣的內容。學生在補充句子的同時,通過同學及老師贊許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的感覺,找到積極發言的快樂。同時也找到了拿捏文字的樂趣。)
片段5:
師: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旅遊觀光區,一家三口正高高興興地坐在纜車上觀賞周圍群山的風景。突然纜車繩索斷裂,三個人隨即掉入水潭,說時遲,那時快,爸爸用雙手將女兒舉過頭頂,努力舉出水面。女兒才沒被水淹沒,而她最愛的爸爸媽媽卻永遠地離開了她……(播放音樂FLASH韓紅演唱的《天亮了》)
學生欣賞
師(深情地):事後,小女孩時時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傷心。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邊,你會怎樣安慰這個小女孩呢?請用上排比句。
學生思考並書寫。
生1:爸爸離開你了嗎?沒有。你就是他生命的延續;媽媽離開你了嗎?沒有。她在天堂看著你要好好活下去;老師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她)希望你振作起來,好好學習;同學離開你了嗎?沒有。他們都在盼著你回家。
生2:別再難過了!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別再難過!
噩夢已經消失,世界依然美好;別再難過!爸媽沒有離開,他們只是去遠行……
(評論:寫作本就是為生活的感悟而寫。它不應該被命令所挾持,被煩悶所壓迫,被平淡所充斥。弄清這個目的,再經由老師精心安排的場景再現,先帶動學生情感。此時,我看到了學生眼中有閃亮的淚花。再鼓勵學生用排比句安慰別人,情已至,話已滿。在此情形下寫出的排比句就會少了干澀,多了感情。少了幼稚,多了成熟。水到渠成!另外也讓學生明白「人情練達即文章」的道理。)
教學反思
一、 課程資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需要性原則、教育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先性原則。這樣,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在生活中選取語文課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僅僅停留在語文教科書上。一段音樂,一個故事,甚至一道數學題,一副畫,都是課程資源。
二、 小學階段不一定只遵循寫整篇作文的模式。適當地給學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練習。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於記敘文,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詩歌,填宋詞。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三、 現代教育更充滿人性美。重視了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中如果沒有了「人」,就是毀滅的教育。本課中學生精彩而質朴的靈氣是這堂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四、 因時間關系,本課只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語言魅力。還要靠老師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利用課程資源,增加練習機會,以加深學生對排比句的印象。鞏固學生運用排比句的能力。

F.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六年級作文指導課)
教學設計理念:
為學生提供材料,在感同身受中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引導學生從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深層次去思考、去表達,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
教學目標預設:
1、引導學生根據材料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有機滲透語言訓練,提升表情達意的能力。
2、了解大自然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家園,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預設:
一、課前談話,啟動情緒
1、師問:同學們,今年多大了?屬什麼?狗、雞是動物中的兩種,下面考考大家,你能說出多少有關動物的成語或歇後語呢?
2、學生交流成語或歇後語。
3、小結:描寫動物的語言還真多,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今天我們上一節以「人與動物」為話題的作文訓練課。
二、感受動物,激發情感
1、師述:剛才我發現,一說起動物,你們的眼睛就亮了。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番。有個要求,請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你看到的畫面。
●課件出示一段趣味盎然的動物錄像片。
●畫面定格:各種姿態各異的動物。
2、學生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看到的畫面,老師隨機點撥,適當評價,鼓勵學生說得准確、生動、形象。
3、師述:一個個形象生動的詞透著你們對動物的喜愛,來,拿起你的筆,用一二句話描寫一下你眼中的動物世界。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
4、學生交流,老師立足動物世界的特點進行簡評。
三、感悟材料,表達情感
1、師述:你們眼中的動物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趣味盎然、令人神往。下面我們再次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下。想想哪一個畫面最感動你?
●課件播放一段大象母-子情深的感人錄像。
2、學生交流感受。
3、師述:動物之間的這份愛感動了你們,也感動了老師。還有兩則故事,我想把它推薦給大家,請你認真讀讀,用心感悟,相信你的感悟會越來越深。
●提供文字材料,學生自主閱讀(材料附後)。
4、交流對第一則故事《義鼠救主》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5、師小結:我們發現動物不僅有親情,還有靈性的,它也會知恩圖報。從《海豚領航》的故事中,你又有新的發現嗎?
●學生交流對《海豚領航》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6、師述:由此看來,動物不僅有感情有靈性,還可以幫助人類,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有的人是怎樣對待這些可愛又可敬的生命呢?
●課件播放盜獵者殘殺野生〔小學作文指導課教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G. 如何修改作文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一件令人難忘的事》五年級是下冊第四組的作文。這個單元作者主要回講訴了一個個感答人至深的故事。如《再見了,親人》講訴了志願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時的情景,《金色的魚鉤》刻畫了老紅軍戰士忠於黨,關心同志為同志獻出寶貴生命的高大形象,《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恪盡職守,英勇獻身,不徇私情,舍己為人的老支書。《夢想的力量》中六歲的瑞恩,聰明,善良堅持不懈。這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是作者抓住細致的描寫刻畫出來的,本單元我們就是要學習作者細致的描寫手法來寫一件令我感動的事。

因為小學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例如這個單元中重點練習的細致的描寫。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描寫不夠細致,選材沒能緊扣中心的問題。我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比喻,擬人,以及細致的描寫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H. 小學作文開頭指導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了解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在活動中掌握作文開頭的寫作方法。
3.使學生能寫出誘人的開頭。
活動設想
在具體的收集、整理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學會專題研究的方法,掌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活動安排
1.讓學生認識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2.教師收集學生平時的作文開頭,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
3.學生收集自己認為寫得好的作文開頭。
4.把收集到的好的作文開頭與自己的作文開頭比較,找出自己作文開頭存在的問題。
5.查找資料,了解如何寫好作文開頭的方法。
6.當堂練習,把握寫作作文開頭的方法。
7.聯系多媒體教室,展示實際活動的成果。
8.總結活動的得失。
活動的具體過程
1.讓學生認識到寫好作文開頭的重要性
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里的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托爾斯泰是很重視作品的開頭的,《戰爭與和平》的開頭,他先後經過15次的反復修改,才感到滿意。《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他曾經用了十種不同的寫法,最後才確定下來的。古人認為文章的結構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那意思是說,開頭要像鳳凰的腦袋,漂亮、優美。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學們也一定有這樣的經歷:一個題目拿到手,卻總是動筆艱難,可一旦開了頭,尤其是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後,寫起文章來往往洋洋灑灑,文思泉湧,一氣呵成。文章的開頭就是整篇文章的門面。商店的門面漂亮,就能吸引來很多顧客;文章的開頭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讀者。特別是考場作文,有人統計過,高考閱卷時,老師們在一篇作文上逗留的時間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說有的作文老師們還看不到29秒。在這么短時間里,你用什麼辦法使老師能認真看你的作文,沒有好的開頭行嗎?「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好的開頭,文章寫起來就順暢的多了。
2.多媒體展示學生平時寫的作文開頭。(略)
3.當堂調查學生在寫作文開頭時的表現情況。收集、整理如下:
寫作文開頭時,不知道作文開頭的技巧。
根據作文題目隨便寫作文的開頭。
只知道可以用倒敘的方法。
邊寫邊想,沒有思路。
模仿範文的開頭。
就是寫不好作文的開頭。
4.多媒體展示學生收集的精美作文開頭:(共收集五十篇,這里僅摘十篇)
假如那天她一如既往地不走這條僻靜的小胡同,假如那天她對小胡同里所有的細枝末節視若無睹,那麼……(《骨肉奇緣》)作者:熊熊,初二(4)邵長東)
童年的記憶像一片長滿花花草草的森林,林子里的樹長得很茂盛。陽光從樹葉間的空隙里灑下來,照在路上,留下一個個暗影或光斑。
我知道我永遠都不可能騎著馬走進西藏,讓那滾燙的炊煙從我肩上烙下幸福的花形。我不知道帳篷在哪裡,我不能分辨炊煙從哪個山頭升起。我在這里渺小,身體沉重,雙目被雪域的光芒刺得無法睜開。
(選自《生活隨想》初二(4)牛傳筱)
人生有無數的煩惱:大至生老病死,小至工作不順,辦事不利……各種人對煩惱有各自的見解和處理方法。而我最推崇大仲馬,他對煩惱只平平淡淡地說:「人生是串無數的小煩惱組成的念珠,懂得人生價值的人會笑著數完這串念珠的。」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笑對煩惱。 (摘自《獲獎作文·笑對煩惱》初二(5)王瑞雪)

一直以為侃價是俗不可耐的事。每次買東西,都裝成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一問價便付錢。看到小商販們狡黠的一笑,心裡才明白自己已被人「宰割」,可就是愛面子,咬牙認了。
(《第一次侃價》初二(5)郭彥君)
我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去看海。媽媽說:「去吧,孩子,畫卷上沒有真正的海。」於是,我終於領略到了海的豐姿。
(《海》初二(6)趙紅靜)
夜深了,勞動了一天的人們帶著香甜的夢沉睡了。窗外,深藍色的夜空綴滿了寶石般的星星,銀盤似的月亮鋪灑下皎潔的月光,靜靜的院落融化在清涼的月光中,我不由自主地走到小院中。
(摘自《小院夜色》初二(6)代麗君)
離別故鄉已多年,許多事情在記憶中,故鄉的賽龍舟卻濃縮著我對故鄉的情結,銘刻在我的記憶里。
(摘自《故鄉端午賽龍舟》初二(6)范軍)
歷史是人類的足跡,記載著風風雨雨,文明是社會的進步的標志,閃爍著智慧的汗水。中華神州,文明悠久五千年,她的輝煌,她的燦爛,讓炎黃子孫驕傲自豪,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摘自《新安晚報》初二(6)汪洋)
清晨,陽光撒滿大地,蔚藍而高遠的天上悠閑地飛著幾片白雲。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著這美好的一切,心裡卻萬分沉重.一切的一切在我眼裡彷彿都蒙上了一層灰色。我是在想昨天晚上發生的那件事,它令我萬分後悔。
(摘自《我真後悔》初二(6)崔漩)
朋友,你讀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嗎?你不為詞中「山舞銀蛇,原馳臘象」的勝景陶醉嗎?你聆聽過如雷貫耳的朔風嗎?如果你是溫柔細膩的南方人,那你一定對北方的隆冬充滿熱切的嚮往吧,請你隨著我的拙筆暢游一番吧!
(初二(6)班 馬文娟)
面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後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觀。 (摘自馬國福《一笑而過》初二(6) 姚夢雅)
5.把學生平時寫的作文開頭和收集的作文開頭進行比較,分析學生作文開頭存在的問題:
不能概括文章主體的內容。
不會使用任何一種作文開頭的技巧。
說一些與主體內容無關的繞彎子的話。
沒有文采,不吸引人。
開頭過長,造成頭重腳輕的局面。
只會使用敘述一種表達方式,不會使用修辭。
開頭概括的內容過小,不能統領全文。
6.查找資料;了解寫好作文開頭的常用方法,用多媒體展示,教師分析、講解
{1}直接式:一般同學總喜歡在開頭上繞來繞去,說些不著邊的話,既浪費許多筆墨,又影響表達效果。實際上有許多優秀的記敘文,一般都是直接進入事件的記敘。如都德的《最後一課》,契訶夫的《變色龍》,開頭都是簡潔明了,一開始就將讀者帶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讓讀者的思緒隨故事情節的展開而起伏。
{2}點題式:文章一開頭就入題。開頭揭示題旨,入題快,利於引導讀者把握文章的中心。北京十二中初中分校的學生葉杉有一篇習作《我的父親》,其開頭這樣寫道:「人們自古以來歌頌偉大的母親,我卻更加喜愛我的父親。母愛彷彿是陽光,溫暖,無微不至。而父愛彷彿是無邊無際的海洋,寬廣、遼闊,似乎能包容一切。」從這第一段,我們很清楚作者要歌頌的是誰,歌頌的內容是什麼。語文課本中,這樣開頭的文章不少。《八隻小貓》的開頭:「我並不喜歡活的或者別的什麼貓,但對家裡八隻景德鎮的瓷器小貓有些例外。它們是在江西瓷品展覽會上與我見面的,我一看那清新可喜的樣子就愛上了。」緊扣題目,點明了「八隻小貓」的來歷及作者對小貓的感情。
{3}交代式:這種方式用在記敘文的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等有關信息。例如,莫懷戚的《散步》第一段:「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關於小組集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作文,開頭做出這樣的交代:「今天,是我們第二次集體出遊。我和六位同學大清早就頂著風走上大街,奔赴實踐地點。」對參加活動的人員作出詳細交代,為下文事件的展開和人物的出場埋下了伏筆。
{4}回憶式:初中學生寫的文章絕大多數是敘述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所以,採用回憶式開頭就很白然,易於使自己寫作時回憶起過去的一幕幕,也有助於將讀者引入故事中。冰心的《小橘燈》、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師》,這些大作家的作品都是這樣開頭的。《小橘燈》的開頭只短短一句:「這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簡潔而實用。學生的作文,這樣的開頭最多。如:「今天,我坐公交車回學校,不料,在公交車上發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
{5}渲染式:是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為下文的故事情節展開烘托氣氛,也能引發故事情節的推進。這種方式用好了,容易顯示作者的功力。王願堅的《七根火柴》,記敘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時兩個戰士圍繞「七根火柴」發生的故事。文章開頭對草原上惡劣自然環境的描寫,對故事的展開及主題的表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彭荊風的《驛路梨花》也是如此,開頭就交代山之高大險峻、連綿不斷及暮色沉沉,很自然地令讀者想到:山路夜行太危險,趕快找落腳地,這樣的山路,哪兒會有落腳地呢?這樣的段首,不僅吸引讀者眼球,更為「小茅屋」的出現做了很好的鋪墊,對表現主題極為有利。

{6}引用式:《人民的勤務員》是典型的引用式開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看到這句話,人們馬上會想到雷鋒,雷鋒用實踐很好地詮釋了他的這一座右銘。而這一段話也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就本文來說,它既點題,又是全文的中心。當然,引用對於不同文章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或引用名言警句,點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語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詩歌,喚起讀者共鳴;或引用俗語諺語,說明事理。在議論文中,常見的方法是引用名言導出話題。
{7}「開門見山」式。
「開門見山」是一種應用得很普遍的開頭方法。它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就因為一開頭就直入主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時間彌足珍貴,看文章的人都希望盡快地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倘若在開頭處拐彎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題外轉悠,那麼,即使內容再好,也難以激起讀者閱讀下去的興趣。對我們考場作文來說,閱卷教師承擔著繁重的閱卷任務,一個「開門見山」直入文題的、「不蔓不枝」的開頭,一定可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好感,使閱卷人對你的作文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有助於你在考試中獲得理想的成績。「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在我們初中語文課本中極常見,可謂俯首可拾,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己兩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開篇點題,為下文寫寄寓深摯父愛的「背影」設伏。「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茅盾《白楊禮贊》)開篇第一句明確了贊頌的對象白楊樹,定準了全文的情感基調———贊頌。「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高爾基《海燕》)開頭首先交代了海燕勇敢高飛的戰斗環境,接著從「色」(黑色)、「形」(閃電)、「神」(高傲)三個方面,顯現了海燕迅猛高飛的戰斗英姿。以「開門見山」式開頭獲得成功的作文很多,下面列舉幾例:
看到這個題目,我內心深處不禁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表達了女兒對媽媽的贊許和欽佩之情。要是兩年前,我可要為媽媽喝倒彩了。(《作文》雜志,1999年第十期)這是1999年「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初中組一等獎得主蔣靖菲同學的《掌聲響起》的開頭部分。這個開頭開門見山,同時欲揚先抑,又為下文設伏並構成懸念。
我的家鄉四面環山,到處蘆葦叢生。秋天一到,蘆葦花爭相開放,把家鄉掩映在一片花海里,很是好看。(同上 二等獎 郭慧芳《家鄉的蘆葦花》)
我九歲那年的春天,父親買回一頭黑水牛。他說:「咱家田多,農忙季節,沒頭牛不行。待這牛長大了,就用它來耕地。」(同上 二等獎 任美娟《與牛結緣》)
忘不了她那張給我鼓勵的笑臉,忘不了她激發我上進的朴實的話語,忘不了她曾給我生命中帶來的一片綠色。忘不了她,我至親的愛友。(《忘不了她》)
{8}「寫景烘托」式
畫家畫月亮,如果孤零零地只畫出一個月亮,就會顯得十分單調,甚至會神采匱乏。如果在月亮周圍勾上幾縷雲彩,以雲托月,情況就會大不一樣,那個月亮就會格外有神,這種技法,就是「烘托」。作文也需要這種技法。作為一名初中生,考試大多為寫人敘事類作文,一個好的「寫景烘托」式的開頭,有利於為人物的摹刻和事情的敘述設置入情的氛圍。作為一種實用的作文技法,在初中語文課本中也有許多典範的例子。如: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是小說《驛路梨花》的開頭。以對山的描寫為情節的展開鋪墊。如此大山,暮色又迫臨,對行進在路途中的人,夜間的住宿確乎是一個必須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他們的心情該是多麼焦急啊!由此可見,對小茅屋的主人的猜度與贊美等一系列的情節張本鋪墊,是為「寫景烘托」式開頭。
時間是晚上八點。太陽雖然早已下落,但暑氣並沒有收斂。沒有風,公園里哪些屹立著的古樹是靜靜的.樹葉也是靜靜的。露天的勞動劇場也是靜靜的。(葉君健《看戲》)以「靜」烘託人們等待開戲的寧靜氣氛。不僅如此,而且與後文梅蘭芳表演時山呼海嘯的場景對比,表現出藝術穿透性,反襯梅蘭芳高超的表演技藝。
「干千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山之邊,梯田裡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高風《金黃的大斗笠》)
同樣,學生們因採用「寫景烘托」式開頭而成功的文章也為數不少,如:
「公元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天空下起暴雨。地上透亮的水泡,圓了又破,破了又圓,一張一合地哭訴著一位世紀老人的溘然長逝。水泡聲千百次地重復著一個永遠的名字:冰心。」(樊瑞《百年冰心》見《作文》1999年第十期)
「我的頭發濕了,渾身沾滿了泥漿。清明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際無聲地飄落在荒涼的山野上。我踩著泥濘艱難地走著,尋找著,任憑雨水灑在頭上、臉上、身上……」(胡波《又逢清明節》見李曉明、毛劍冰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寫人散文》)
「3月26日晚18:55時,天邊最後一抹晚霞尚未褪盡,周末的鋼城還沉浸在一片熱鬧歡快的氛圍中。十里鋼城,電車、巴士、的士穿梭不已,自行車的鈴鐺聲,汽車的嗽叭聲,小攤販的叫賣聲,時起時伏。大大小小的百貨店、食品店、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有誰能料想到,這將是一個血色黃昏。(江俐《血色黃昏—「3·26」車禍紀實》見王競前、宋怡明編「金榜作文系列叢書」《記事散文》)
當然,好的作文開頭技法決非僅此八種,但如果同學們熟練掌握並能結合文題恰當選用一種開頭技法,一定會對作文質量的提高裨益良多。古人把文章好的開頭稱為「鳳頭」,相信同學們能夠寫出一些讓人視為「鳳頭」的開頭。
7.教師選出幾個話題作文材料,學生按照上述的作文開頭方法,從不同角度練習作文開頭。
{1}話題作文材料(略)
{2}學生作文開頭練習收集、整理、點評。(略)
五、本次活動綜述和教育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歷時四周,雖然主要是在初二(6)班進行的活動,也得到了初二(5)和初二(4)班的部分學生的響應,在此對於他們的參與表示感謝。
從活動的過程來看,很多學生很喜
歡參加這類活動,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比老師一味地講解如何寫作文更有意思。」但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不少問題,學生手中的東西太少,他們所收集的資料,大都是《小學生作文選》上的一些東西,名著幾乎沒有涉及到。在新課程標准下,這是很值得我們教師關注的地方,學生的活動范圍狹小,學生沒有書看,或者學生沒有時間看書,這都是制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頸。因此,我在活動的後期就明確提出:不要再看小學生的作文,要看名家的作品。
從活動的效果上看,這次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活動目標。從活動之前學生所寫的作文開頭和活動之後學生聽寫的作文開頭的比較中,我們能看到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至少知道在寫作文開頭的時候,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使作文的開頭美起來。特別是八種常見的作文開頭的研究,成為學生無意識寫作向有意識寫作的一個大的轉變。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從活動的方法上看,這次活動還是以老師為主。特別在對材料的收集、整理上,學生沒有獨立的思路,缺少專題研究的方法。主動性也不大理想,有些資料的收集,需要老師催促多次才能完成。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做過此類的活動,不知道參與活動的方法。因此,我們下一階段還應該花點時間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活動的思路和方法,使活動變成以學生為主,老師起指導作用的活動。

閱讀全文

與小學作文教學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