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音樂片段教學教案怎麼寫
教學內容:學唱第七課歌曲《在葡萄架下》第一段歌詞。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圓潤的聲音學會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感受帶有切分節奏的歌曲,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點:學習歌曲,並使學生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
教學難點:能准確地唱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教具准備:課件、電子琴、鈴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剛才同學們學唱了《在葡萄架下》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認為哪句最難唱呢?
重點解決難點樂句「邊疆兒童多快樂」一句的演唱。(出示課件)
2/4 22 23|4 65|54 05|3 10|
①學生談談此句音樂情緒和意境的表達。
②聽老師范唱,體驗演唱中「聲斷氣不斷」的演唱表現技巧和感受其真摯的情感表達。
③學生模唱,體驗與表現。採取集體演唱和個別學生演唱的方式進行。
師:好聽的旋律如果加入適當的裝飾音更好,會讓旋律更富有個性和生命力,我們來試一試。(加入下滑音記號、強音記號以及波音記號,逐一練唱、解決。)(板書)
2、師:這首歌曲有一種節奏在曲中多次出現,是哪種節奏呢?
板書:× × × | × × × |
教師用鈴鼓引導學生打節奏,感受切分節奏帶來的舞蹈動感。
二、學唱歌曲
1、朗讀歌詞
師;葡萄園里一片豐收的景象,人們在緊張忙碌著,剛才他們歡快的歌聲告訴了大家什麼呢?(學生輕聲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襯詞「來來來……」可以按節奏來讀。)
(1)這首歌里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他們在哪兒過隊日?隊日里都有哪些活動呢?
(3)歌詞中說到的手鼓和冬不拉是兩種民族樂器,請看課件。
2、看屏幕,聽錄音范唱。
3、你們想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來學唱歌詞呢?
4、再聽歌曲,跟著輕聲哼唱歌詞。(師生共同評價後教師范唱歌曲《在葡萄架下》,學生跟唱。)
5、一部分學生唱歌譜,一部分學生唱歌詞。(生生互評,教師評價。)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現
1、分析歌曲體驗情緒
在這葡萄豐收的季節里,人們載歌載舞歡慶豐收,相信通過剛才的演唱大家已經能體會到歌曲的情緒了。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歌曲的情緒是熱烈歡快的……)
第一二樂句前面出現了下滑音,你覺得它是表現什麼情緒,能唱一唱嗎?(表現「我」的家在美麗的吐魯番的自豪心情。)
第三樂句也有下滑音而且加入了強音記號。(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這是為了表達少先隊員熱烈奔放的情感,而且這里運用襯詞加上帶切分的節奏,使豐收的場面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第四樂句有豐富的力度記號,為什麼漸強後突然減弱這樣處理呢?(表現新疆兒童發自心底里的快活……)
你能用有表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來表現少先隊員的情緒嗎?(全班**演唱。)
四、小結
師:今天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表情地學唱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在葡萄架下》,體驗了歌曲歡快的情緒。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了解更多其它民族的音樂,熱愛我們祖國的音樂文化。
Ⅱ 小學美術試講萬能稿
要太著急、剛開始第一次都是這樣的,不要緊張,放鬆點就會發揮好,這點很重要,不過面試試講有兩種;一種是有學生參與的課堂,如果讓你講一節課那你講的時間在十五分鍾左右,學生練習的時間在二十分鍾,最後總結展示有三五分鍾就行了,第二種是沒有學生參與的模擬課堂,這在南方現在面試用的比較多,就是十五分鍾左右,沒有學生.也不是說課.和上課一樣,只是每個環節都不能少,只是一個人連問世帶答就是了.
上課的時候盡量讓自己放鬆,不要緊張,准備要充分,自然些、大方地講、語言組織要簡潔、通俗易懂、另外、可以准備點小游戲、腦筋急轉彎等活路一下課堂氣氛、也可以讓自己放鬆些,學生的興趣也起來了,和你配合就會很好,上起來就好多了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
下面我將從 教材分析、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學法、
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這堂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講述。
一、教材分析:這是一節 ,它在課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對以前課程的延伸,也是對以後課程的提高。因為這都是對材料的認識與理解、並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的課程,意在為學生打開一片探索和創作的天地,本課以大量的 為主線、輔以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從應用與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進行審美創造的願望。
二、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提高物以致用、審美、創新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 的學習,培養了
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我定為一下內容:
1、教學重點:掌握 ,學習
2、教學難點:通過學習 掌握了
四、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我主要採用「啟發,引導」法,利用多媒體,教具,掛圖,實物的展示讓學生感受 的魅力。
並不斷的採用欣賞,啟迪,討論,展示交流相結合的教育方法,並注重個別差異,因人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五、學法指導: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六、根據以上內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導課:
新授: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2、授課結束,布置作業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製作,
作業展評:我將採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手法,鼓勵同學們大膽的把自己的做平拿到講台上來展示,
然後讓作者自己說一下自己的構思想法,自評結束後請其他的同學互評說一下你最喜歡的是哪幅作品,並說出你的理由,並加以評價。
最後教師評價總結,因為每個學生創作設計的都是獨特的,我們應該對每個學生抱以熱切積極的期望,並從各個角度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與長處。
課堂的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 拓展,延伸,根據新課標的指出教材不是我們唯一教學的資源,課堂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渠道,因此在這一環節讓學生拓展知識面,為下節課做好准備。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Ⅲ 小學美術說課稿模板
美術課《童年》說課稿
連雲港市墟溝小學 張曉青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節美術欣賞課《童年》,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童年》是小學美術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五冊中的一課。《童年》是人生中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總是充滿著無限的感慨。這節美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六幅不同時期、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關於童年的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卻給我們展現了一部歷史的畫卷。從宋朝的《瑞陽嬰戲圖》、清朝的《歡天喜地》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斗中成長》,解放後的《翻身奴隸的兒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現形式涉及年畫、雕塑、中國畫、油畫、攝影。其中不僅僅給了我們美術方面的信息,更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景,一種通過美術作品了解社會生活變遷的學習情景。在這里,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現於生活,贊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並給生活以導向和啟迪。鑒於此,我設計了以下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回憶童年、觀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樂。
(2)能力目標
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情況,學會通過觀察童年體裁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1)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
(2)認識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給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3、教學難點
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及對藝術作品相關歷史背景的了解。
二、說教法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接受能力,針對和利用小學生形象思維發達的特點,本節課我主要採取了創設情景、觀察欣賞、思考討論、延伸比較等方法進行教學,並運用多媒體課件這一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枯燥的講解變為生動直觀的課件展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形象是切入點,是關鍵,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討論自己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疑點難點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從而讓學生逐步走進作品,感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技巧。
四、說教學過程
1、游戲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邊唱邊做《丟手絹》的游戲,游戲之後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貴的童年紀念品,給同桌講講童年的故事,並請一兩名同學給大家講講自己童年的故事。
(這樣設計是創設情景,利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引發學生對童年美好時光的回憶,為後面對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鋪墊。)
2、初步感受,提出欣賞要求
教師針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我們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鮮活的童年景象。多媒體逐個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說說你最喜歡那幅畫。
(這樣做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審美情景,對所欣賞的作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3、分組學習,交流審美心得
(1)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作品分成六個小組。
(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抓住第一感覺,為自主學習做鋪墊,通過自願分組的形式,體現自主學習的初步嘗試。)
(2)分組之後,教師把每組的問題發給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討論。
A、《瑞陽嬰戲圖》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麼?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識?
B、《歡天喜地》組: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你能表演一下嗎?你想了解這幅作品哪些知識?
C、《戰斗中成長》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欣賞作品後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這么想?
D、《翻身奴隸的女兒》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個民族的人?從哪兒可以看出來?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會想什麼?為什麼這樣想?
E、《冬天的陽光》組:你知道這是一件什麼形式的藝術作品嗎?你了解雕塑嗎?為什麼起這個名字?
F、《金色童年》組:這是一組什麼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語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嗎?她的笑容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所提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比如說: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識?欣賞作品後你感受到了什麼?這些問題涉及到了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衣著來體會,另外,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還有些問題是關於作品的藝術形式,這些問題的設計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小組討論後,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針對藝術形式重點引導,比如,國畫、年畫、油畫及雕塑的不同特點,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在欣賞《戰斗中成長》,播放電影《小兵張嘎》片段,在欣賞《翻身奴隸的兒女》時播放《農奴》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社會歷史的變遷。
(通過組級交流,使全體學生共同分享各組的學習體會,提高小組化自主學習的實效性。)
4、教學延伸,珍惜美好童年
(1)比較《歡天喜地》、《瑞陽嬰戲圖》和《翻身奴隸的兒女》這三幅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特點?
(通過作品間的橫向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國畫的一般特點,從而使他們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珍惜優秀民族藝術的態度。)
(2)對比《戰斗中成長》、《冬天的陽光》和《金色童年》表現形式的不同,他們對快樂的理解相同嗎?
(通過解讀作品中「快樂與幸福」的內涵,培養學生珍惜和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體現美術教育的人文性。)
(3)試著把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並說出理由。
(這是一種縱向排序,使學生透過藝術作品了解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並使他們認識到藝術作品是時代的反映與生活的記錄。以上設計通過作品之間的對比,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4)聯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感受。
(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培養學生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種框架型的板書,把教材中要欣賞的六幅作品的名稱按年代排序寫下來,並在後面註明它的藝術形式,設計簡單明了,涵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Ⅳ 如何撰寫片段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來內容包括以下十項:自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Ⅳ 如何進行小學片段教學
片段教學與一節完整課的准備和教學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要有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清晰的教學思路、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體現學科的特點
Ⅵ 片段教學設計怎麼寫
語文教學設計可以分詳案和大綱,如果你只是為了讓自己記住教學內容,可以直接寫大綱。如果要上交你的講課內容,我認為還是要詳案。把你的教學環節寫的詳細些,包括你設計的導入語,你需要提出的問題(有時也可以寫出學生將要回答的內容),過程(寫出你每個段落的詳細講解過程,需要提出的問題),板書設計。
如果你要選擇一個段落來講的話,也是要寫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一般來講,要講一個段落,也是本課的重點段落,你的教學設計也要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來講解,抓住本課的重難點詳細講解,其他的段落略講。一般來說,講課也要遵循總分總,即使是講課文的一個段落,也要把課文其他的內容帶一帶。詳略得當。
Ⅶ 小學美術片斷教學與其它學科有什麼異同點
美術課堂教學測試(片斷教學)與一節完整的美術課的准備和教學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它是一節完整美術課的濃縮。要有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清晰的教學思路、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體現美術課的特點,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加強學生美術基本功的練習,掌握繪畫構圖、手工製作要領,提高美術技能等等。
一般美術課日常教學的基本步驟,主要體現五大步: 第一步:生活——導入課題——激發聯想,趣味引入——初入情境。第二步:引導欣賞——了解所學,掌握方法——演繹情境。第三步:學生創作——鞏固所學,完整創作——再現情境。第四步:作業展評——評頭品足 提高升華——升華情境。第五步:課堂小結——學以致用,再激創作——發散情境——生活。那麼,作為美術課堂教學測試(片斷教學)的步驟,執教者可依照日常教學步驟予以進行,也可在課堂教學測試(片斷教學)時,根據評委要求將第四或第五步予以省略。最關鍵的是要做到安排合理,條理清楚。
以虛景為例,片斷教學沒有學生,師生互動無從實現,執教者要努力創設一種正常的教學情境,猶如表演「單口相聲」。教學時,執教者既是老師,有時候也要充當學生和旁白講解。'
12以上的美術教學片段出現的大點在語文片段教學中也同樣適用,不同的在於,每個學科的教學目標的不同,基本功展示的方式不同。再大的方向上是一致不可以唱獨角戲要有教學情境,要展示良好的基本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