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的指心算和珠心算有啥區別呀怎樣給孩子講解容易聽懂呀
幼兒珠心算學習的特點:
1、算盤既是學具,又是玩具。
算盤是珠心算學習的主要載體,是學習珠心算的工具。但對於幼兒來說它是一種玩具,孩子喜歡的是撥撥玩玩的動作,喜歡看算盤上幾個算珠所呈現的千變萬化的數。他們是在撥、玩、說、想的過程中掌握珠心算的原理,發展數概念的。
2、以游戲為主要學習方法。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內在的活動動機,是幼兒自主的活動。因此在珠心算教學中要避免枯燥、單調的訓練,從游戲入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做的過程中,在操作的過程中來學習,通過游戲的方法把幼兒珠心算的學習變成「快樂學習」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撥珠練習前,為避免枯燥無味,採用游戲的形式,力求學得生動、有趣。把「小火車」開起來,是為了引導幼兒用拇指、食指做清盤訓練,通過玩,有計劃的加入學習目的。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數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教具才能吸引孩子。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食物引入——如:學習「3」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出示了三個蘋果,讓幼兒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同時請幼兒將三個蘋果請到算盤上,把數與珠合理的結合;在如「蘋果吃掉了」將「3」撥去。還有「4個橘子」「橘子吃光了」「6架飛機」「飛機飛走了」……。這些簡單的游戲,孩子們願意學,願意玩,在學中玩,玩中學,很快和算盤交上了朋友。
3、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智慧在兒童的手指尖上」。珠心算的訓練正好是通過雙手協調撥珠來進行的。利用算盤的直觀來引導幼兒進行實際的雙手操作,使幼兒通過雙手的活動,起到手腦並用的效果,促進幼兒左右腦平衡發展。同時快速記數、認數,計算準確、迅速要求幼兒眼耳手口共同參與,我們按照由易到難的規律,先簡後繁,循序漸進,從一位數逐步向兩位數邁進。然後進行聽數譯珠的訓練,由老師讀數,憑著聽覺和模擬撥珠動作的意識,產生聯系,形成條件反射,在大腦中浮現數字的算珠形象。並隨即在紙上畫出它的珠像圖。這種方法,使孩子們的注意力得到增強,意志力得到集中,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有效地培養幼兒記憶力、理解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強化了意志,增強分析、判斷能力。同時在幼兒全盤撥珠時,兒歌已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我們採用了一種新的撥珠方法。如:全盤撥入4時發現,算盤上出現了長方形;在撥入1,2,3,4;4,3,2,1時,算盤上出現了三角形……這些圖形的出現,重新激發了孩子的樂趣,孩子們一下子變出了很多圖形,思維、創造力、想像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培養了孩子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親子指心算」是大人和小孩一起玩的一種大腦接力游戲。在游戲中,將數學知識融進故事,並用手指來表達這些故事涉及的人物數量,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亞丁不是神童,只要父母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親子指心算』簡單易學,但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想讓孩子像亞丁一樣聰明伶俐,除了方法本身外,編故事和親子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孩子喜歡故事,所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教孩子學數學,至少孩子不會厭煩和排斥。在講故事中,孩子要入戲,也進行角色扮演,必須和家長一起互動,參與到計算中來。
據悉,為了讓更多的父母受益「親子指演算法」,目前,由亞丁講述、爸爸撰寫的《親子指心算——三、四歲玩會加減法》一書已由中國計量
B. 怎樣教幼兒珠心算
方法要循序漸進哦: 一、確定科學的教學與訓練途徑
C. 求幼兒園九珠珠心算的入門教學流程,雖然買了教材但是很小學化,最好附帶教案 謝謝
響亮珠心算的教材教案挺不錯,我用的就是響亮的教案,可以嘗試一下
D. 幼兒園珠心算教案
教案:1認識算盤 學姿勢 認識算盤 學姿勢 目的: 認識算盤各部分的名稱、學會打算盤姿勢; 內容: 1、認識算盤各部分名稱; 2、會正確撥珠姿勢; 3、學會撥 1、 2、3、 4、5。 難點:珠姐姐與珠弟弟的意義。 准備:大算盤一個;珠姐、弟的卡通圖、 1、 2、 3、 4、5珠像圖; 《森林幼兒園》 過程: 一、認識算盤 1、發算盤;師生自我介紹; 2、引出算盤,介紹算盤的作用; 3、引出〈〈森林幼兒園〉〉,通過故事,向幼兒介紹房 子的結構,認識珠姐姐珠弟弟,並了解其意義; 4、《森林幼兒園》與老師的大算盤比較,引出框、 梁、檔、珠,強調珠姐弟的意義; 5、兒歌〈〈認識算盤〉〉「一把算盤四邊框``````````」, 並讓幼兒在小算盤找框、梁、檔、珠; 6、教幼兒認識個位點和個位檔。 讓幼兒上廁所,休息,手指操(手指變變變) 二、 打算盤的姿勢 表演交警動作引出主題——打算盤也有正確的姿勢,姿勢正 確了打算盤才會又快又好 1、算盤的位置(算盤放在桌子的 中間,距離桌沿一拳頭遠。) 2、身體姿勢:(有動作);練習:可用角色游戲(司令與士 兵);教兒歌(打算盤,並不難````````) 三、 練習撥1——5 單撥數 1、1——4的指法:右手放在個位檔,左手放一旁,右手大拇 指撥入1,食指撥去1。2、3、4撥入撥去同1的指法,邊教邊 讓幼兒跟著練習。可練習聽撥、說撥,老師巡視檢查。 2、5的指法:右手食指撥入,撥去。 連撥數 3、游戲:打機關槍「啪、啪、啪。」(注意4變5的指法) 4、出珠像圖,並認識,注意區分1和5。 作業:練習1——4。
E. 幼兒園珠心算口訣表
以下是具體的五珠珠心算加減法口訣: 珠0心算加法口訣 珠心算減法口訣 1.滿5加 1.破5減 下加1不夠,雙下補9 下減1不夠,雙上補9 下加2不夠,雙下補8 下減2不夠,雙上補8 下加3不夠,雙下補7 下減3不夠,雙上補7 下加4不夠,雙下補6 下減4不夠,雙上補6 2.進位加(能用補數) 2.退...位減(能用補數) 本檔不夠加 1,進1去9 本檔不夠減1,退1加9 本檔不夠加 2,進1去8 本檔不夠減2,退1加8 本檔不夠加 3,進1去7 本檔不夠減3,退1加7 本檔不夠加 4,進1去6 本檔不夠減4,退1加6 本檔不夠加 5,進1去5 本檔不夠減5,退1加5 本檔不夠加 6,進1去4 本檔不夠減6,退1加4 本檔不夠加 7,進1去3 本檔不夠減7,退1加3 本檔不夠加 8,進1去2 本檔不夠減8,退1加2 本檔不夠加 9,進1去1 本檔不夠減9,退1加1 3.進位加(不能用補數) 3.退位減(不能用補數) 本檔不夠加9,不能去 1,進1雙上9 本檔不夠減9,不能去1,退1雙下9 本檔不夠加8,不能去 2,進1雙上8 本檔不夠減8,不能去2,退1雙下8 本檔不夠加7,不能去 3,進1雙上7 本檔不夠減7,不能去3,退1雙下7 本檔不夠加6,不能去 4,進1雙上6 本檔不夠減6,
F. 最新的幼兒園珠心算口訣
其實口訣呢都是換湯不換葯的,把以前的口訣轉化為現在的滑滑梯、開飛機主要是提內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如容果你在家輔導的話滿五加的都是請大哥哥滑滑梯的(大哥哥就是補數來的。如:1----9 2---8 3---7 4--6)比如:4+1 加1不夠加所以要請1的大哥哥9來滑滑梯,以此類推。
對於破五減就是請大哥哥開飛機,如5-1,減1不夠減所以請1的大哥哥9來開飛機,減2,減3,減4都是一樣的
G. 幼兒園的指心算和珠心算有啥區別呀怎樣給孩子講解容易聽懂呀
幼兒珠心算學習的特點:1、算盤既是學具,又是玩具。算盤是珠心算學習的主要載體,是學習珠心算的工具。但對於幼兒來說它是一種玩具,孩子喜歡的是撥撥玩玩的動作,喜歡看算盤上幾個算珠所呈現的千變萬化的數。他們是在撥、玩、說、想的過程中掌握珠心算的原理,發展數概念的。2、以游戲為主要學習方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內在的活動動機,是幼兒自主的活動。因此在珠心算教學中要避免枯燥、單調的訓練,從游戲入手,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做的過程中,在操作的過程中來學習,通過游戲的方法把幼兒珠心算的學習變成「快樂學習」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撥珠練習前,為避免枯燥無味,採用游戲的形式,力求學得生動、有趣。把「小火車」開起來,是為了引導幼兒用拇指、食指做清盤訓練,通過玩,有計劃的加入學習目的。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數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教具才能吸引孩子。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將食物引入——如:學習「3」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出示了三個蘋果,讓幼兒感知數與物的關系;同時請幼兒將三個蘋果請到算盤上,把數與珠合理的結合;在如「蘋果吃掉了」將「3」撥去。還有「4個橘子」「橘子吃光了」「6架飛機」「飛機飛走了」……。這些簡單的游戲,孩子們願意學,願意玩,在學中玩,玩中學,很快和算盤交上了朋友。3、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的智慧在兒童的手指尖上」。珠心算的訓練正好是通過雙手協調撥珠來進行的。利用算盤的直觀來引導幼兒進行實際的雙手操作,使幼兒通過雙手的活動,起到手腦並用的效果,促進幼兒左右腦平衡發展。同時快速記數、認數,計算準確、迅速要求幼兒眼耳手口共同參與,我們按照由易到難的規律,先簡後繁,循序漸進,從一位數逐步向兩位數邁進。然後進行聽數譯珠的訓練,由老師讀數,憑著聽覺和模擬撥珠動作的意識,產生聯系,形成條件反射,在大腦中浮現數字的算珠形象。並隨即在紙上畫出它的珠像圖。這種方法,使孩子們的注意力得到增強,意志力得到集中,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有效地培養幼兒記憶力、理解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強化了意志,增強分析、判斷能力。同時在幼兒全盤撥珠時,兒歌已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我們採用了一種新的撥珠方法。如:全盤撥入4時發現,算盤上出現了長方形;在撥入1,2,3,4;4,3,2,1時,算盤上出現了三角形……這些圖形的出現,重新激發了孩子的樂趣,孩子們一下子變出了很多圖形,思維、創造力、想像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培養了孩子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親子指心算」是大人和小孩一起玩的一種大腦接力游戲。在游戲中,將數學知識融進故事,並用手指來表達這些故事涉及的人物數量,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亞丁不是神童,只要父母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親子指心算』簡單易學,但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想讓孩子像亞丁一樣聰明伶俐,除了方法本身外,編故事和親子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孩子喜歡故事,所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教孩子學數學,至少孩子不會厭煩和排斥。在講故事中,孩子要入戲,也進行角色扮演,必須和家長一起互動,參與到計算中來。據悉,為了讓更多的父母受益「親子指演算法」,目前,由亞丁講述、爸爸撰寫的《親子指心算——三、四歲玩會加減法》一書已由中國計量出版社出版。
H. 珠心算課程教學幾種方法
它是在珠算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教學方法的科學結晶。我園自1997年以來,珠心算教學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它對於開發兒童智力,鍛煉和培養兒童非智力因素品質,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和思維表達都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幾年來,在幼兒珠心算教育上取得明顯的成效。但本人認為在理論上、實踐上都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研究,以求不斷地完善兒童非智力因素品質,提高兒童的記憶力和思維表達能力。 一、根據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由於珠心算教學沒有系統的教材,再加上幼兒年齡小,不可能按小學的模式來上課,本人經過反復實踐研究而得出結論:即珠心算教學必須堅持興趣性和實踐性原則。首先,我們安排了對算盤的認識,在對算盤結構的認識中,編一首兒歌來幫助幼兒在腦中建立算盤印象,小小算盤珠兒多,我用小手輕輕撥,框梁擋珠來組成,左手右手要配合。兒歌形象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易於接受,幼兒的珠心算教學不但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還要有一定的系列,使得所進行的教育呈既有輔墊又有深化的螺旋上升的狀態。從認識算盤結構開始,到認識術語,了解常規以及手指分工、撥珠的方法,每一環節都要仔細安排,認真教學,讓幼兒對算盤基本概念有了深刻印象後,再進行加減練習,加強教學後復習,使孩子們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學習,從而達到開發腦潛能的目的。 二、根據教學內容,寓教於樂 幼兒珠心算教學中珠算知識的傳輸,常規的形成,動作操練的養成,需要多種手段的交互使用,因此,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經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 提高興趣法。恩格斯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把算盤做為玩具,進行各種游戲,增加幼兒對算盤的感性認識,還可採用有趣的活動,如舉辦各種形式的比賽,請珠算小選手做表演、小魔術、利用區角活動等激起幼兒學好珠心算的願望,提高訓練的效果。 (二) 形象教學法。算盤具有半具體、半抽象的特點。幼兒看得見摸得著,便於幼兒形成數群的表象,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運用算盤以外,還要輔以實物、卡片、點字圖、數字大轉盤等直觀教具,並採用情境化教學手段,使具體實物過渡到半具體半抽象的算珠,再過渡到數,這樣使形象逐步抽象,符合幼兒思維的規律。 (三) 循序漸進法。珠心算教學也和其他教學活動一樣,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根據幼兒原有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及年齡特點,注重由簡單到復雜、由形象到抽象這樣一個過程。面向全體幼兒因材施教,不可急於求成,以免幼兒失去學習珠心算的興趣。同時也要注重幼兒個體的發展水平。 (四) 游戲競賽法。游戲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競賽又能使幼兒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並激發孩子不甘落後的競爭意識,便於准確快速地操作,可促進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因此應經常搞一些競賽活動,如搶紅旗、爬樓梯、爭紅花等游戲競賽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活躍教學氣氛,而且幼兒也學得快、記得牢、興趣濃、容易堅持,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家園互動,提高效率 幼兒教育絕不僅僅是幼兒園教育,幼兒園不能關起門來辦園,必須走家園合作的路子,建立起家庭和幼兒園密切配合的立體教育模式。幼兒園和家庭是一車兩輪,必須同步調、同方向,才能促進幼兒的發展。 家長配合在珠心算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珠心算是特色教育,為了讓家長對珠心算教學有所了解,要邀請家長來園觀看幼兒珠心算表演,向家長開放珠心算觀摩教學,以熱情的態度,積極的行動幫助家長協助教學,召開家長會、出點子、想辦法、交流經驗,積極配合共同督促,使幼兒的珠心算能上一個新的台階。 四、培養幼兒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1、開啟幼兒智慧大門的金鑰匙。教師的職能重點在開發幼兒智力,而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因素的綜合。珠心算教學需要有意識地開發智力,如:聽心算一位數10筆,首先要幼兒注意集中,否則不能輸入信息,老師念得越快,幼兒的注意力就越要集中,學生也必須算得更快,思維能力的准確和速度也逐步提高 。科學家培根說過:一切知識只不過是記憶。人類一切智慧都根源於記憶,而珠心算學習可以把記憶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珠心算教學不僅讓孩子的手、眼、耳、口配合協調,而且左右兩個半球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也交替使用,有利於智力的開發,幼兒雙手撥珠,在撥、看、聽訓練中要求動作規范、准確、迅速、力度適中,可以到手腦並用的作用,提高了觸覺、視覺、聽覺的靈敏度,促進了幼兒思維鍛煉,促使幼兒整體智力水平的提高,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2、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質。珠心算學習要求一快、二准。長期的學習練習,孩子們也想放棄,但是被心中高度責任感所激勵,促使孩子們放棄貪玩的念頭,最後獲得成功。這個過程是一個自我剋制的過程,是一種成功的享受,這個過程使他們獲得自信,使他們相信只有不懈努力,終會獲得成功。珠心算的學習,培養了孩子認真、細致的作風和態度,培養了他們持之以恆的意識。這些品質的培養遠遠超過了計算本身,更促進了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實踐證明在幼兒園中,進行珠心算教學是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智力開發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可使孩子更聰明、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更充實的挖掘,並能有效的提高幼兒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I. 幼兒園教珠心算有必要嗎
幼兒沒有必要復一定學珠心算,要根據制具體情況及條件來確定。
珠心算的學習,原則上年齡愈低愈好,因為人類智力腦細胞的成長,三歲以前已完成70﹪,四歲至12歲成長至100﹪。珠心算的學習過程,須透過算盤操作的熟練,來激化影像的建立,而腦細胞的滋長,便是影像建立的原動力。反之,成人的腦細胞,因已定型,無法藉助珠心算的學習,使自己智力、思維力、記憶力、 想像力,更活絡成長,即無法產生心算的影像。
但在生理構造上,珠心算的學習是屬於技術性很強的操作學習,身體的協調與平衡是異常重要。過小學習,由於雙手小肌肉神經協調與感官平衡尚未定型,常有姿態不正或握筆不良等算廦產生,以市場上師資良莠不齊,教學觀念不正確引導,更可能破壞學習者的「數感」,將來要重新產生自信心,可能事倍功半。
因此,建議學習入門年齡以4足歲至12足歲之間最適宜。
J. 幼兒園珠心算的幾大要點
一)
1.認識算盤,了解各部位名稱,學會打算盤的姿勢及正確握筆的方法。
2.0~10的認識,盤式圖,珠象圖,指法學習,想珠及組成分解。
3.直加直減:
先是在算盤上練習,一位數3~6筆加減混合算
一位數模擬心算
兩位數模擬心算
三位數2~3筆不同數字不進位加減
(二)
1.滿五加,破五減(下五去湊,上湊去五),掌握湊數概念(兩數相加合為5互稱為湊數)算盤上練習心算
2.進位加退位減,掌握補數概念(和起來為10的兩個數互為補數,)算盤心算
(三)
1.破5進位加,退位滿5減
2.破5進位加,退位滿5減心算
3.兩位數3~5筆加減算心算
再來說說學珠心算的利弊:
優:1.有利於提高記憶能力、培養注意力,珠心算速度的快慢、正確率的高低,關鍵在於腦中算盤的保持時間的長短、痕跡的深淺等等。2.有利於提高計算技能
弊:1.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孩子很難靜下心來,教具較少。2.孩子對量的概念以及量與數的結合的概念掌握不是很好。3.由於珠心算是在珠算純熟的基礎上在腦子里打算盤,而後形成條件反射,直接心算得出結果的一種速演算法,因此,要學好珠心算,首先必須熟練掌握珠算。這就會使一些已經會簡單加減心算的孩子由於無法熟練進行珠算,在腦中形成不了珠象圖而導致無法進行珠心算。
我的建議:
1.學珠心算較枯燥,孩子很難坐得住,且需要家長在課後能復習練習,否則課程跟不上。珠心算課程的緊密聯系性很強,上一堂顆沒掌握,下一堂課就跟不上以致形成,惡性循環,
2.已經學會加減的孩子就很難擺脫原有的數學概念,而去想像算盤進行珠算。這會給學珠心算帶來很大的不利,在做簡單運算時家長會搞不懂他到底心腦中有沒有算盤。而到連加連減時,知道他心中並無算盤,還是以過往的經驗運算已經晚了。
3.數學和珠心算的區別:學數學則相對有趣些,且課於課之間的練習並不是特別重要,它的教學體系,有利於孩子建立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交給孩子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及技能,發展孩子的智力,可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數學興趣,但這些在現階段家長可能感覺不是很明顯,不像珠心算上完之後,孩子能很迅速的算出,多筆加減運算,因此,數學強調是一個方法,幫助建立自己學習的能力,而珠心算則是一種技巧的訓練。兩者的教學目標和結果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