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教學計劃性

教學計劃性

發布時間:2020-12-18 08:21:47

A. 淺談體育單元教學計劃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體育單元教學計劃概念
「單元教學計劃,是按照某一水平階段的教學計劃,把一項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與學的方法和手段、教學步驟、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因素,按照課次相互銜接、科學系統地進行編排而成的,反映教師對某一項教學內容的整體教學構思和設計,是對水平階段教學計劃的具體化。課時計劃是實施教學的依據。它是根據單元教學計劃的進程和要求,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訂的一節課的具體實施方案,反映教師對一節課教學過程的全部構思和設想。」
二、體育單元教學計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分析教材的合理性,使其具有效性
我國在地域和氣候上南北存在很明顯的差異,但教材的設計者往往不能顧及眾多因素,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不能達到面面俱到,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教師在制定單元教學計劃時必須分析教材的合理性,並從中選取適宜的教學內容,為實現單元教學目標服務,應注意場地、氣候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不能將夏季的游泳安排在冬季,也不可將冬季的滑雪安排在其他季節。還要根據課標精神選擇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要有利於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後都有所受益。
(二)注重知識和運動技能的連貫性,使其具有延續性
有一些教師在制定體育單元教學計劃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個人興趣來安排每個單元的教學計劃,而忽視了學生在學期之間、課的前後之間的斷層,導致學生各個運動項目都會一點,但各個運動項目都不精通,學生不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畢業後不再參與到體育中來,導致學生沒有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因此教師在單元教學計劃設計時首先就是考慮的應該是知識的延續性,它有利於學生形成比較系統、完整的理性思考,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的層次,幫助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它也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學習,使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好的連續性,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上產生斷層,使學生在通過幾個學年的學習後能夠較好的掌握一項運動技能,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奠定基礎。
(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單元的教學設計,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不僅需要腦力勞動還需要體力勞動。因此,只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程度和現有場地、器材等情況,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單元教學計劃,進而為每節課的實施提供指導。在每一次課結束後,根據單元教學和課的實施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在整個單元結束後對本單元的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進行細致評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根據以往經驗和學生反饋的情況做相應的修改。如此反復,最終將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單元教學計劃。
(四)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准
體育課程的教材運用不同於其它專業課程,它具有教材多、項目廣、項目之間獨立性強的特點,學生完成各個項目所表現出的技術水平與專項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因此,一個體育單元教學完成後,如何來評價學生對於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認真對待的。
對於教師,通過對學生成績的測量和評價來檢查教學效果,從而改進和調整今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對於學生,考核成績是對其學習質量的評價尺度,是學生自我評價的基本指標,考試分值是學生的技術水平和能力的鑒定。測量和評價結果是否客觀准確,主要是由考核標准決定的,所以,評價標準是否科學合理是考核工作的核心,制定科學合理評價標準是一個必須重視和注意的問題。
三、結語
體育單元教學在水平教學和課程教學之間承上啟下的作用決定了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體育單元教學計劃是課程實施的保障,體育教師只有明確單元教學的概念,充分考慮體育單元教學計劃設計的應注意的問題,經過在實踐中總結,總結之後再實踐的反復過程,才能制定出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體育單元教學計劃。

B. 遵循事先安排好的教學計劃的重要性

一. 背景內容包括:1. 說明使用的教材名稱。2. 前一節課,為這節課做了哪些鋪墊。3. 本節課為下次課做哪些准備。二. 教學目標設計:1. 知識與技能:a.學習的知識。 b.應掌握知識的方法及程度2.過程與方法: 過程我認為應從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去設計:即從學生的感覺→思維→知識、智慧的過程,這是認識過程,也是智力活動;是知識技能的具體運用。 方法:即教法和學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備課的又一項重要任務。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採取的一種活動方式。教學方法具有多層次、多形式。但總體上可分為單一性和綜合性兩大類。兩者密不可分,缺一項都不成其為真正合理的學習過程。 單一性教學方法是狹義上的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或用口述、或用提問、或用演示、或讓學生自學、討論、練習等單一活動的方法所進行的教學。 綜合性教學方法是一種廣義上教學方法,它是把教學原則、教學形式、課堂結構、教學手段,單一的教學方法等包括在內,又能有完整地反映教學過程的教學方法。如魏書生創造的「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六步教學法等屬於綜合性教學法。教師備課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法(屬於單一的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掌握學習教學法、程序教學法、發現法等(屬於綜合性教學法)。 備學法: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師的學法指導應遵從5項原則:⑴. 體現自主性(不強制灌輸,而重在引導點悟)⑵. 體現針對性(不主觀臆想,掌握學情,有的放矢)⑶. 體現操作性(不繁瑣籠統抽象,操作方法具體明確)⑷. 體現差異性(不搞一刀切,區分對象分類指導)⑸. 體現鞏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復強化,長期訓練)。學法指導方法:應體現多層次多形式,通常有5種形式:⑴. 滲透指導(教師在課堂上見縫插針,隨時滲透。)⑵. 講授指導(向學生直接講授學法知識。)⑶. 交流指導(教師組織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經驗,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⑷. 點撥指導(學生在學習迷茫時,教師給以恰當點撥提示。)⑸. 示範指導(有些方法僅靠教師講解是不夠的,必要時教師要做示範,讓學生效仿。)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這是學生感受——情緒——意志、性格(包括行為)的過程。是情感過程,是非智力活動。三. 教學重點、難點(略)四. 學習環境設計 是指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知識所提供的教學環境。如:教師為學生准備的軟體、或課件、或評價表……五. 教學理念的思考 簡單地敘述你在這節課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在什麼理論支撐下設計完成的。闡述你的一些認識(或看法)或是具體實現的過程。六. 具體的教學過程(略)七. 板書設計 要簡捷地反映出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線索。 談如何寫好教案 備課是講課的前提,是講好課的基礎,教案則是備課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可以反映教師在整個教學中的總體設計和思路,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學態度認真與否的重要尺度。因此寫好教案對於教師授課十分重要。 寫好教案主要應當掌握三個基本環節: 一是要掌握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吃透教材。每個學年、每個學科都有明確的教學目的,這個教學目的是通過每節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來實現的。要完成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必須以教學大綱為准繩、以教科書為依據,明確每節課的重點、難點,以期教學時有據可依,得心應手。 二是了解學生。兵家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若想教學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學生,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是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寫好教案,為上好課做充分准備。 教案的內容應包括: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4.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門藝術,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5.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為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 6.訓練內容。練習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更是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是何性質,都應在課堂上安排練習時間,而不應滿堂灌。 7.小結和作業。一個好的教案應有始有終。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則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復習、理解、消化授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實踐證明,課堂上的缺陷和漏洞總是與備課不充分、不細致,教案的書寫不全面有關。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往往需花費十倍於它的或更多的時間作準備。認真寫好教案是合格教師的基本功。

C. 課程表安排遵循哪些原則

課程表安排遵循的原則:整體性原則、遷移性原則、生理適宜原則。其中:回

1、整體性答原則:要著眼全局,統籌安排好課程計劃所規定的每一門課程,使之處於能發揮最佳效果的恰當位置。

2、遷移性原則:充分考慮各門學科之間相互影響的性質和特點,利用心理學上的遷移規律,促使課程之間正遷移,防止負遷移現象的發生。

3、生理適宜原則:課程的安排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的大腦功能和身體機能都得到平衡和健康的發展。

(3)教學計劃性擴展閱讀:

課程表(簡稱為課表)分為兩種:一是學生使用的;二是教師使用的。學生使用的課表與任課師使用的課表在設計結構上都是一個簡單的二維表格,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填寫的內容有所不同。

課程表需要的元素有「標題、日期、課序、課程」四方面。標題是指類如「XX學校XX班」一類的介紹內容及「好好學習」等提示性話語。日期是周X,上下午也可以反映在課表上。

課序可以分為上下午次序和一日次序兩種,上下午是指上午的課序到下午重新計數,一日是指在一天中都使用一個課序。課程自不用說,是反映課程名稱的元素。

D. 如何制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計劃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確定研究主題,制訂好實施計劃。而主題的專選擇屬要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與自我愛好的聯系。實際上,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方案、計劃以及具體實施,最好自始至終由學生自己完成。

E. 什麼是課程計劃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課程計劃也稱為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與編排的總體規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對學校的教學和各種教育活動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門類及活動,以及它們的開設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課程計劃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辦學的基本綱領和主要依據,是編制課程標准和編寫教科書的依據,也是督導、評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

課程計劃的構成要素有:學科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5)教學計劃性擴展閱讀:

近代以來,特別是在實行學科課程的條件下,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教育結構不斷發生變革,現代教育和教學理論主張對教學計劃的結構實行改革。

除了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藝術活動和社會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在工具課和一般科學知識課、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普通教育課和職業教育課之間應相互滲透。

在新知識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只有必修課而無選修課的單一結構不能適應學生個性才能的發展和知識多樣性的要求,適當增設選修課,已成為發展的趨勢,一些選修課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成為必修課。

為了防止學生負擔過重,須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難度,控制教學時數,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不同學科和活動的特點,也可適當改變每節課均為40分鍾(或45、50分鍾)的固定課時制,試驗活動課時制。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81年 3月頒發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 (表1)、1981年4月頒發的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表4)。

編訂教學計劃是一項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由有關的科學家、教育實際工作者、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幹部共同研究編訂教學計劃,將會提高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見課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計劃



F. 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形式編定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什麼

【育萃教育為你解答】教學大綱可能會更准確一些。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回科以綱答要的形式編訂的、有關學科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學科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若將提干修改為: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准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則最佳選項為B。
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的行為主體是教師,如何教,後者強調的是行為主體學生如何通過學習過程達到目標。

G. 劉老師對教學計劃針對性與教導主任發生爭執,現在想緩和 該怎麼做

老師在教學來計劃上,和教導源主任發生爭執,我想是因為溝通不暢。
老師針對教學計劃,如果有異議,可以跟教導處協商,雙方都沒有必要言辭激烈。溝通方式方法有問題,可能就不只是跟教導主任有矛盾,跟其他同事相處,也許也也有問題。
採取委婉的溝通方式,很重要。
認可我的回答,請點贊和採納。

H. 「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分別是什麼

什麼是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體現國家對教育的統一內要求,是學校組容織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電大的教學計劃分為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指導性教學計劃是中央電大按照國家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規格組織學科專家統一制定的,它規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教務管理、修業年限與畢業、教學計劃進程表和課程說明等,經教育部審批後下達執行。
實施性教學計劃是省級電大根據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的要求制定的,供學校教學工作中具體執行。實施性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程,是按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中的規定設置和實施的。選修課程的設置,省級電大可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調整,並對自開課程提出具體規定和要求。

I. 什麼是螺旋式課程這份課程計劃的螺旋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螺旋式課程有何優缺

全市的課程就是需要他不斷的螺旋式上升,可以經常的巡迴,但是每一次復習的時候都是在上升的階段。

J. 什麼是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什麼是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體現國家對教育的回統一要求,是學校答組織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電大的教學計劃分為指導性教學計劃和實施性教學計劃。

指導性教學計劃是中央電大按照國家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規格組織學科專家統一制定的,它規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及規格、課程設置、教學教務管理、修業年限與畢業、教學計劃進程表和課程說明等,經教育部審批後下達執行。
實施性教學計劃是省級電大根據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的要求制定的,供學校教學工作中具體執行。實施性教學計劃中的必修課程,是按中央電大指導性教學計劃中的規定設置和實施的。選修課程的設置,省級電大可結合本地實際進行調整,並對自開課程提出具體規定和要求。

閱讀全文

與教學計劃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