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一年級的生字教學方法
小學一年級的生字教學方法:
1、運用形聲字的構字原理;
2、引入字謎,增強學生興趣;
3、集體編認字歌謠;
4、讀寫結合;
5、結合詞句認讀;
6、形近字比較識字。
2. 小學識字教學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小學識字教學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專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屬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3. 小學的識字教學有哪些方法
小學的識字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藉助實物、圖畫和動作表演識字。
圖畫、實物形象直觀,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識字教學過程中,凡是可以利用實物、圖畫(簡筆畫)、直觀教具展示的,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的生字,都可以運用此法。例如在《字與畫》單元教學中,我運用了這種方法,學生很快學會了「瓜、雲、雨、羊、牛、蟲、耳、網」等字。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表示動作的生字時,讓學生運用身體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進行識字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學習「搖、推、擺、掛、找「等字時,我引導學生創造合適的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記住了這些字。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記得牢,而且加深了對漢字的含義的理解,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一種識字方法。
二、歸類識字。
從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教學時,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對學生提高識字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例如:在學習《識字一 2》中,要認識的「樹、松、柏、楊、梨、枝、材」等字都是形聲字,都帶有「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系」。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的字,然後進行了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了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一課要認識的字中,我把「燈、廳、打」這三個生字一起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識記,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的回答還真的很出彩。有的學生說:「這三個生字都帶有『丁』,帶『火』的是『燈』,帶『廠』的是『廳』,帶『扌』的是『打』」。有的學生說:「因為有『火』才能點『燈』,用手才能『打』」。這樣把一些帶有共同點的字進行人為的歸類,通過比較,提高了識字的效果,也有利於學生區分形近字。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於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於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另外,歸類是識字教學中鞏固生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有很大幫助。在識字教學中要及時進行偏旁歸類(打、搖、擺、推、找、掛);稱謂歸類(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地名歸類(北京、山東、濟南、路鎮);人名歸類(丁丁、冬冬、明明)以及其他如動物、水果、蔬菜、物品等等的歸類。通過這樣分類,學生一目瞭然,加深了對生字的印象,並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聯系生活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於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生字「顏」時,由於學生還不認識「彥」和「頁」,在識字時,遇到了困難。這時,我適時引導「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舉著一雙雙小手,這個說:「我知道,這個『顏』是顏色的『顏』」。「五顏六色的顏也是這樣寫的」。那個說:「我也知道,這個『顏』是水彩顏料的『顏』」。„„學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來,生活的資源果然是無窮的,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於識字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游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游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也不錯。也可以將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比如學習「去」字,就是「丟」字掉了一筆就變成了「去」,「家」沒有了房蓋就成了「豕」。學習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熟識的語言因素或者聯系課文來幫助識字,同時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對於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四、通過游戲活動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好動,容易分心,很難長時間專注於某一事物,但對游戲情有獨鍾。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在識字教學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始終處於一種愉快的心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識字教學中採用的游戲方式有:開火車、歡樂對對碰、猜謎語、走迷宮、找朋友、巧配對、給字娃娃找家、送信、摘果子、闖關、壘房子、跨欄等,同時鼓勵學生自編句子、兒歌、謎語、故事等方式識字。例如:學習「拔」字,學生編出了小故事:幾位小朋友手握繩子拔河,「友」上邊的點就是小朋友頭上出的汗。多麼富有想像力的傑作啊!再如,學習「畫」字,學生編出了謎語「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學習「春」字時,編出了謎語「三人看日落」;學習「金」字時,編出了謎語「一個人,他姓王,兜里裝著兩塊糖」。在學習《識字 1》中,在鞏固階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讓學生同桌進行「歡樂對對碰」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把部件和漢字組成新的漢字,同桌互相拍手邊拍邊說「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學生也還可以自己進行拓展,比如「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門』一碰,們。」藉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樂趣和識記效果。又如開火車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聲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五、隨文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隨文識字,採取放錄音、范讀、領讀、指讀、默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多進行聽、看、想,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的有意識識記與無意識識記相結合,從而掌握漢字的讀寫,也為課外識字積累了材料,奠定了基礎。
六、學用結合識字。
識了字,就用來說,用來寫。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運用以達到識字的根本目的。如在學完漢語拼音後,我設立了「每日一句」活動。老師每日在黑板上寫上一句,讓學生去認、去說。隨著識字量的增加,讓學生寫一句,教師寫一句。學生在與老師的溝通、交流中進行識字。教師還可以在黑板上寫通知、寫作業,組織學生送名片、搜集資料圖片、找錯字等活動。利用上網、看電視、游覽、外出等機會積極識字,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識記習慣。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自主識字。
總之,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巧妙的採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樂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才會更加熱愛語言文字,並能逐步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為以後的語言文字知識、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主要有哪些
常見的有:圖解識字法、猜謎語識字法、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及部件識字法等. 1.圖解識字法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 「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情,與心情有關,所以加上「豎心旁」.利用形聲字的聲旁和形旁識記字,既利於掌握漢字的聲,又利於掌握漢字的形和理解漢字的義.
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環節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利用教材優勢給學生創造更廣闊的語言交際環境,以識字和發展語言同步為目的,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
我要說的是「開放式識字」 :
1.識字資源的開放
多途徑激趣,以愉悅的情緒識字。利用教材資源,營造愉悅識字氛圍。在教學時,我們正確認識教材作為識字載體的功能,注意以其豐富的韻味活躍氣氛,以其生動的情境調動情緒,學生就可以在愉悅的情境中輕松識字。
2.識字形式的開放
創設游戲情境,激發識字熱情。在識字教學中,根據課文特點,把識字任務制定成不同的游戲方案,激起學生的識字熱情。在編謎中教師巧妙地滲透了識字方法,學生那種愉悅的識字情感體驗得到了強化。還可以根據每課生字的特點,把兒歌、表演、畫圖等多種游戲形式引進課堂,讓學生喜歡識字。
3.識字方法的開放
盡管我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地識字、創造性地識字,但如果忽視了識字教學的靈魂,任由學生怎麼識記都行,那麼要想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難了。因此,應重視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滲透一些漢字學知識,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准確地理解掌握漢字的形、義,還能讓學生充分領略我國漢字文化所蘊含的無限風光。
4.識字環境的開放
我們主要利用這三種識字環境:
(1)在家庭環境中識字。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在農村,家長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們要向家長作好宣傳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如:孩子喜歡看電視,對電視中常出現的字,家長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認一認,經常問一問,考一考;對孩子喜歡的畫報、圖書、卡片進行親子閱讀……總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機教孩子識字。
(2)在社會環境中識字。引導學生在上學途中認大街上的廣告牌、牆體廣告、各個村的村名等,再憑借教材有意識地引導,促成學生在社會生活環境中識字的習慣。
(3)在學校環境中識字。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校園里撲面而來的校名、小學生守則、班級名、同學名、課程表、黑板報等文化設施,都是學生豐富的識字素材。教師應做個有心人,經常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學生就會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熟悉環境與識字認字結合起來。
5.識字評價的開放
學生的識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於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同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識字過程以成長記錄袋的評價結合起來。
6. 如何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松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如何開展低年級識字教學作如下探索:
1.以問題激發興趣,開展識字教學
興趣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大門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如:請看黃老師教學的公開課,師:我們一起來識字,這是什麼?(出示「一束鮮花」圖片),生:一束鮮花。師:對,這就是詞語「一束鮮花」。把這個詞語讀兩遍。生:一束鮮花、一束鮮花。師:翹舌音「束」再讀准確些。生:一束鮮花。師又出示圖片,認讀「一頂帽子、一面鏡子、一杯牛奶、一串珍珠」等詞,特別強調讀准後鼻音的「頂、鏡」這兩個字。師:中國的漢字多有特點呀!「鮮花」為什麼用「一束」而不用「一條」?帽子為什麼說「一頂」而不說「一個」?你看,我們中國漢語表達的方式真是豐富多樣!師再出示若干寫著數量詞的卡片讓生生認讀:一隻雞、一張紙、一頭牛、一匹馬、一粒米……邊讀邊提示這些動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詞。點評:他在帶領學生讀了一組組使用不同量詞的詞語後,通過一個個「為什麼」,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求知心理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把學生引入漢字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
2.用直觀聯想法,開展識字教學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一些獨體象形字,如:日、月、子、井、網等都是人們生活中所見到的物體,在進行教學時,對這些描繪事物形狀的字,要盡最大限度應用這些獨體字組合進行聯想記憶,聯系以前學過的帶有這些字組合的漢字,學生學會的就不只是這一個字了。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巴」字時,讓學生聯想之前學過的「爸、把、爬」字,學生溫習了前面學過的,還能拓展到文中常見的「吧、疤、笆」字上,這樣學生自然對識字產生了興趣,並能更高效地完成識字過程。利用聯系形聲字進行教學,能更有效地擴大識字量。漢字形聲字構成有六種:外形內聲,如「園」字;內形外聲,如「聞」字;上形下聲,如「草」字;下形上聲,如「剪」字;左形右聲,如「爬」字;右形左聲,如「戰」字。學生在識記時,通過形或聲,讀出、寫出所用的漢字,比死記硬背更有效。
3.識字、說話結合起來,巧妙運用漢字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寫話中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人們都知道學以致用的道理,「學」是為生活、學習、工作更好地服務的。在教、學、生字中,注重學生將學到的新字組成詞語進行說話訓練。①課堂中將與學生生活實際、體驗較近的生字,由學生自由地選擇與生字有關的事物進行組詞說話。如:用「教室、學校」等親眼目睹的事物、日常生活用品,及自己能感受體驗的「溫暖的、高興地」等詞語來激發學生說話的沖動和慾望,有機地將識字與說話融為一體。②每當學生學完一課生字後,布置去發現,找一找。如: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這個字,要求學生用「我在什麼地方看到這個字」,把人物、什麼地方看到的說清楚,還能用它組個詞結合生活說一句話。③學生運用學過的字和想像中的事物來說話。如:把自己小時候的事及不開心的、快樂的、高興的事、看到聽到的新鮮事和看到的兒童影視等都真心地告訴學生,為學生提供悄悄話范圍,從而達到運用所學漢字目的。
4.在「玩」中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師要找准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7」時,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含義時讓孩子們「搭一搭、演一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復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游戲。如:「斗」字的筆順,口令如下:「斗」字怎麼寫?「斗」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復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游戲。
5.引導朗讀促進識字,從而進行美感教育
朗讀是創設美好意境的很好形式。根據課文的特點,運用范讀、引讀、齊讀、體會讀、自讀等多種形式來引導感悟文中意境美。 如:教學《觀潮》時,重點「潮來之時」,①讓學生體會讀,根據理解有感情地讀喜歡的句子,給學生自悟機會和空間。接著指名讀、評議、復讀,讓讀得不好的學生再讀。 ②師范讀,讓學生注意師讀時的眼神、體態、手勢變化等。③模仿觀潮沸騰人群,跳著、叫著、揮舞著手進行朗讀。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潮來之時「浩浩盪盪、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壯觀場面。又如:教學《桂林山水》中描寫桂林的山:A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巨象、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B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影水中;C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會栽倒下來。點評:作者運用排比句式,語句對稱工整,通過引讀、齊讀、議讀、分小組讀等朗讀方式教學,促進了學生識字,從而進行美感教育。
6.用寫作擴大識字范圍,鞏固識字效果
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讓學生練習寫一兩句話,或者兩三句話,學生能夠做,而且願意做。因此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我增加了寫話方面的要求。如:在低年級課文中有很多圖畫,讓學生看圖說出一些詞語,再說一句話,然後再寫一句話。從說詞開始到寫句,從寫一句話到寫兩句、三句,從寫幾句到寫一段。逐步加大難度,以他們原有識字量為基礎,逐步擴大識字范圍,鞏固識字效果。在教會學生會查字典後,自己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自己想認識哪些字也可以查字典。有時家庭作業就是寫一寫自己的家是什麼樣?自己的父母是做什麼的?你喜歡什麼?
7.開展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學生識字。如;教學《做什麼事最快樂》時,配合課文內容,製作生動的課件,在課件中,一隻可愛的蜻蛙,正要過河!河中間有一片片碧綠的荷葉,荷葉上是這一課正要認識的生字。在學生被吸引時,師:這只小蜻蛙想過河,遇到了困難,同學們願意幫幫它嗎?生生:願意!師:好,大家一起行動吧!用最好方法記住荷葉上的字,蜻蛙就能跳過河。生生積極性很高,識記方法很多,看著自己幫助蜻蛙一步一步跳過河,臉上喜悅不喻言表,當代替蜻蛙感謝幫忙時,全班沸騰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整個識字的過程,學生的情緒始終很高,同時把學生引向廣闊生活空間去識字。點評: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學生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像和思維的空間。
總之,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結合學生思維特點,調動多種感官,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參與識字教學,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讓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和獨立探索、大膽想像,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愛學」的境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這樣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會變的很容易,師也樂得輕松、自在。
7. 小學生識字有幾種方法
小學生識字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
(7)小學生字教學擴展閱讀:
識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í zì,意思是認識文字,指如何把具象化的事物在腦中與抽象化的文字聯系起來。識字方法主要有象形識字法,階梯想像識字法,隨文識字法等等。
研究發現孩子一般從三歲開始,形狀知覺的發展是最快的。3-7歲間,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正確的認識和區別圖形的百分率逐漸提高。不過在3-4歲的時候,孩子對於圖形知覺是最敏感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文字也是一種圖形,所以說現代文字也是一種圖形,只不過他是一種特殊的圖形而已。正因如此,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學習識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8. 小學生語文識字教學方法
1、花樣猜字謎。
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猜字謎比賽」,教師出示兩類字謎:一類比較簡單,一類較難一些。哪個組猜對的謎語最多,哪個小組獲勝,最終老師會評選「冠軍組」、「亞軍組」、「季軍組」三個小組,對應的還有其他獎勵的獎品。在匯報生字的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上台給大家表演。可以任意選擇一個生字進行表演,一位同學做動作,另一位同學猜是哪一個字。如在教學動物名稱時,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動作與外形特徵。這樣給學生創造表演機會,加深對動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記住動物的名字。最後哪個小組猜出的字最多,哪個小組獲勝。學生可以在快樂的學習中識記生字,享受識字樂趣。
2、開火車識字。
把學生按照小組形式分成一列列小火車,教師出示生字,讓學生按順序識字。哪個生字讀錯了,這輛火車就會暫停,選其他小組成員進行改正,待改正過來再重新接著開。看哪列火車中途沒有失誤能夠順利到達終點,並賦予「動力火車」稱號。同時結合「造句小達人」的方式,即以個人為單位,在教學詞語的過程中,適當選擇幾個詞語造句,看誰造的句子最多,造句造得最多的就可以成為「造句小達人」,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在句子中熟記生字或詞語。
9. 小學語文課,教學生字的方法有哪些
各個年級不同,低年級的先讓他們以比較形象的方式去記住字形,像我們漢字裡面是象形字,會意字,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中年級就可以用對比的方式讓他們多區別字形,多查字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