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教師教學論文格式是怎樣的
×××× 大 學
畢業設計(論文)
(頁面設置:論文版心大小為155mm×245mm,頁邊距:上2.6cm,下2.6cm,左.5cm,右2cm,行間距20磅,裝訂線位置左,裝訂線1cm,)
此處為論文題目,黑體2號字
摘 要
正文略
關鍵詞: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之間分號隔開,並加一個空格)
第1章 緒 論
1.1 本論文的背景和意義
引用文獻標示應置於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號字體[1]。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直接說明時,其序號應該用4號字與正文排齊,如「由文獻[8,10~14]可知」
1.2 本論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進展
1.3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
1.4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2章 各章題序及標題小2號黑體
2.1 各節點一級題序及標題小3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2.1.1 各節的二級題序及標題4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2.1.1.1 各節的三級題序及標題小4號黑體
正文另起一段,數字與標題之間空一格
1. 款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2字元,標題與正文空一格
(1)項標題 正文接排,本行縮進1字元,標題與正文空一格。
(2)項標題
2. 款標題
2.2 頁眉、頁腳說明
在版心上邊線隔一行加粗線,寬0.8mm(約2.27磅),其上居中列印頁眉。頁眉內容一律用「西南交通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字型大小用小四號黑體。頁碼置於頁眉右端,採用形式為:第M頁,具體設置參考模板。
2.3 段落、字體說明
每段首行縮進2字元,行距固定值20磅。正文用小4號宋體,西文和數字用小4號Times New Roman。按照GB3100~3102及GB7159-87的規定使用,即物理量符號、物理常量、變數符號(如:a(t) , (i-1)Tht< , m>
2.4 公式、插圖和插表說明
(公式居中寫,公式末不加標點,序號按章節編排,如有「假定,解」字樣,文字空兩格寫,若有對公式變數的說明,以分號結束。公式中用斜線表示「除」的關系時應採用括弧,以免含糊不清,如1/(bcosx)。通常「乘」的關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寫成(a/b)cosx。具體格式如下)
假定 (2-1)
式中 R—幅度;
θ—相位;
fc—載波頻率;
(插圖圖題於圖下,小4號宋體,圖中若有分圖時,分圖號用a)、b)等置於分圖之下。插圖與其圖題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寫於兩頁。插圖處的該頁空白不夠排寫該圖整體時,則可將其後文字部分提前排寫,將圖移到次頁最前面。)
a)分圖a b)分圖b
圖2-2 圖題
(插表表序與表名置於表上,小4號宋體,若有分頁,需在另一頁第一行添加續表。數字空缺的格內加「-」(佔2個數字寬度)。表內文字或數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時,採用通欄處理方式。表內文字說明,起行空一格、轉行頂格、句末不加標點。)
表2-1 形狀變化特徵值及相應比例
形狀模型變化: 特徵值編號特徵值比例1比例210.01064259.62%59.62%20.00230512.91%72.53%30.0013477.55%80.08%40.0006833.83%83.91%50.0006453.62%87.52%60.0003922.20%70.0003241.82%91.54%80.0002381.34%92.87%續表特徵值編號特徵值比例1比例29------100.0002051.15%95.30%
結 論
正文略
致 謝
正文略
參考文獻
(參考的中文文獻排在前面,英文文獻排在後面。作者與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寫「等,編著」等字樣,如果版次是第一版,則省略。沒有引用書籍文字則不寫引用起止頁,且以「 . 」結束)
(著作圖書文獻)
[1] 作者,作者. 書名.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2] 作者. 書名. 出版社,出版年.
(翻譯圖書文獻)
[3] 作者. 書名. 譯者. 版次.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刊物文獻)
[4] 作者. 文章名. 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文獻)
[5] 作者. 文章名. 編者名. 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份.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6]
(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
[7] 研究生名. 學位論文題目. 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別. 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附 錄 1 標題
(對需要收錄於畢業設計(論文)中且又不適合書寫正文中的附加數據、資料、詳細公式推導等有特色的內容,可作為附錄排寫)
(以上內容來源於學術堂)
㈡ 淺談幼兒園幼兒教學應如何與生活結合論文
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的探討論文
摘要:幼兒的生活是其活動也是其經驗。要將幼兒生活與幼兒教學有效結合起來,首先要予以其生活充分關注,包括生活中各種問題、困難,以及每個發展歷程,為其創造良好發展機會,盡量做到生活化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其從生活中學習,獲得積極、健康成長的良好空間。本文主要探討幼兒教育與生活結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育;生活經驗;教學策略
由於一直受到傳統幼兒教育影響,當前,我國幼兒教育實踐中尚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包括如幼教目標偏差,重知識傳授、技能發展等。鑒於這些問題,眾多幼兒教育專家倡導要讓教育回歸生活,必須做到幼兒教學生活化。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強調教育需回歸生活,其不僅只是某種口號,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應該貫徹落實的宗旨。
一、幼兒教育與生活結合的重要意義
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和幼兒教育要求來說,要合理安排教育知識與方法,不但要全方面了解幼兒,更要避免脫離其認知范圍。任何知識的基礎都是生活,因此,必須堅持提高幼兒學習興趣,使其保持輕松狀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這一教學中心思想。幼兒教育與生活實際的結合,能夠讓幼兒深刻理解學習內容,且與其思維模式、學習心理相符,還能利於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增強其邏輯思考能力與生活觀念,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幼兒教育要實現生活化,首先是要在課堂上再現生動的生活情景,全面調動其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幼兒教育生活化的定義即將教育與生活相結合,在教育中合理把握幼兒學習的心理特徵,將生活引入課堂來激發培養其學習興趣和邏輯思考能力。
二、幼兒教學與生活結合的策略
(一)挖掘幼兒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不分晝夜的進行,在幼兒生活中擁有大量具有生活教育價值的素材,這些均有待幼兒教師的合理挖掘。比如,幼兒洗手、用餐等過程中,教師均可加以引導,教會幼兒正確的方法,使其學會彼此謙讓,當小夥伴洗手時後來者應在旁等候,避免爭先恐後;並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可以帶幼兒參觀食堂,或是幫忙整理蔬菜、學習點心製作方法等,讓幼兒產生良好的勞動體驗,進而學會勤儉節約,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將飯菜認真吃完。
(二)開展生活化區域活動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幼兒園逐漸改變了既往單純角色游戲與學科教學模式,逐漸加重了區域活動、綜合化課程的比例。而這種教學無疑能為幼兒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充分體現出幼兒自主性,促進其全面能力發展。綜合化課程更強調幼兒生活實踐,有助於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鑒於目前我國幼兒園中多以獨生子女為主,往往缺乏較強的生活能力,基本上幼兒在家中都屬於「小皇帝」,無法做到獨立洗漱、進餐、如廁等。歸根究底,是由於幼兒父母忙於工作難以騰出時間照顧幼兒,更為節省自己的時間而直接幫幼兒做事;或是部分幼兒主要由外公外婆等照顧,祖輩常常對其溺愛,管教並不嚴格,進而嚴重加大包辦代替現象。為此,開展生活化區域活動,圍繞幼兒生活組織活動,以自由寬松的環境激發幼兒參與熱情。通過創設與幼兒相適應的活動區域,並將日常生活滲入活動中,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成人勞動等,發展增強其實踐能力與生活能力,這樣方可使其自然、獨立、快樂和創造生活。
(三)設計多樣化游戲活動
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極大,同時幼兒在游戲中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這對幼兒各種心理、運動器官與個性品質的發展形成具有積極促進意義。游戲不但是其日常生活中占據最多時間、發生最多次的一種活動,但不包括基本生存所需的活動。因此,幼兒教育要充分與生活、游戲相結合,充分滿足幼兒全面發展訴求,使其積累大量對身心發展有益的經驗。眾所周知,游戲具有社會性、虛構性、自主性等特徵,這與幼兒學習及身心特點不謀而合,也能反映出幼兒的各方面特徵,滿足其社會性、生理、情感和生理的發展要求,更能符合其自我肯定與表現的需要。游戲在滿足幼兒訴求的同時,還能帶給幼兒快樂,使其對游戲活動產生強烈興趣,然後在兩種情緒體驗不斷作用、補充下,充分促進支持其進行游戲。由此可見,幼兒最佳學習手段即游戲。比如,組織幼兒開展「玩紙箱」活動,鼓勵幼兒自己想像玩法,充分豐富培養幼兒想像力與創造性,並在幼兒鑽、搖紙箱時,鍛煉發展其肌肉與動作,再引導其在紙箱內放入物品,以小組為單位抬動紙箱等,促進幼兒養成良好合作精神。
(四)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
作息習慣包括作息能力與作息規律。後者則主要指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最好做到相對固定,養成科學作息時間習慣。前者涉及面相對廣闊,比如休息前進行洗漱等,這就是一種作息能力,同時還要清楚臉盆毛巾、牙刷牙膏、洗發露等擺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並且早起後要自己穿戴衣物,但要注意避免穿錯穿反,還要合理整理床鋪,自主疊放被褥等。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享受其樂趣,更能充分理解何為良好作息,並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實現觸類旁通。此外,這樣還能有效調動幼兒積極性,讓幼兒抱以良好心態參與其中。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幼兒生活化教育對幼兒了解掌握生活與知識至關重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推廣這種教學模式,也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正確指導,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幫助幼兒養成合理科學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馮珺.幼兒生活教育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6):120-120
[2]楊瓊.關於幼兒生活教學的價值取向探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6):228-228.264
[3]王娟.論如何實現幼兒教學生活化[J]教育界,2015,(28):161-161.149
㈢ 如何開展幼兒園數學教學論文
開展幼兒園數學教學,要以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為主,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㈣ 幼兒園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談談怎樣觀察幼兒
這個題目你不會寫嗎,很簡單的,可以給你一個樣板,也可以直接用的
㈤ 論文:淺談如何輕松開展幼兒園數學活動
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培養幼兒數學思維,。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㈥ 幼兒園教學論文《如何做好家長工作》
一、尊重理解、建立信任
做好家長工作,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面對一個班的家長,首先要做到了解,這位家長是什麼性格,脾氣如何?做什麼工作的?在家裡對孩子是否上心等問題都是身為老師的我們需要了解到的。平時班裡發的一些家園配合的工作,有些家長對此不理解、不配合,以前的我會感到生氣與委屈。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家長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會更容易解決。也許是他們忙於工作,也許因他們沒有進行過系統、專業的育兒培訓,不知道該如何配合。我們可以對部分家長加以說明或進行提醒, 家長會更樂意配合。
第二點是尊重,要表現出對他們的尊重,平時要有善意、發自內心的微笑,不能冷眼相對、愛理不理。例如,在來園環節,是每天接觸家長的時候,在這個環節中有點老師會出現不知說什麼沉默的情況,這樣不好,會讓家長覺得你很冷漠,甚至認為對孩子不關心,在這里你可以主動跟孩子問好,簡單說一說孩子的近況,例如這個孩子前段時間生病,今天才來可以問問孩子的狀況怎麼樣,是否需要用葯,飲食方面有什麼主意的。關愛每個孩子,使家長能放心將孩子交到我們手上。尊重家長、給予理解,逐步與家長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從而形成融洽的教育氣氛。
二、平等對待、真誠溝通
溝通是家長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