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上一次琵琶小課400元錢貴不貴
按中央音樂學院或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級別來說,這個價位不算貴。但個人認為,如果您的內孩子幾年內不容以考學為目的(考音樂學院附小或附中),而只是單純為了學琴,目前不一定要跟這個級別的老師學,請個音樂學院大學在校生或者中等音樂學校的專業教師來教也就夠了,課時費大概在1小時100—200之間。當然這之前最好了解下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成績,畢竟學樂器最怕走偏了路,一旦養成不良演奏習慣再改起來會更花時間和精力!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㈡ 關於琵琶入門
琵琶學習技巧
1、彈跳:初學者首先接觸到的指法就是「彈挑」,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與面板呈斜狀即小指側處的腕關節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拇、食兩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齊。
2、掃拂:運用「拂」的技法時,先由雙挑開始,依次變為三根弦、四根弦,在進行到四根弦時,右手要達到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往回拂時猶如「鐵針刺手」觸痛般自然把手縮回,彈奏出的聲音才會整齊、剛勁、有力。
3、輪指:在琵琶常用指法中是較難練習的一種,也是琵琶的特色技法,在初學者中往往較難達到5個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平均。
4、搖指:用小手臂的三分之一處壓在琴右下方的圓角處,用以進行支撐和固定,手腕立起,右手自然下垂,右肩稍做往外傾斜的調整,福萊多食指稍用力頂起,靠手腕靈活的轉動產生速度,著力點同樣在手指上。
5、滾奏:即快速彈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來,轉動動作不宜過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來進行彈奏,指甲觸弦面積不宜過大,並使指甲尖觸弦。速度和力度在於手指而不是手腕,所以手腕需要放鬆,手指有摩擦的感覺,彈奏出的聲音才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琵琶的系弦方法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細分別稱為纏弦、老弦、中弦、子弦。
頭部有四個弦軫分別列在琵琶兩側,每側兩個,由上至下分別稱為纏弦軫、老弦軫、中弦軫、 子弦軫。
系弦時,某一條弦必須匝系在規定的一隻軫子上,即纏弦系在纏弦軫上、老弦系在老弦軫上、中弦系在中弦軫上、子弦系在子弦軫上,不可隨意匝系。
弦的上端匝系在軫子上,下端穿系在覆手上。覆手上有四個弦孔。系弦時,先將弦下端系在覆手上。
穿系在覆手上的方法可分為四個動作:
第一、先將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內,末端余出二市寸許;
第二、將弦的末端在弦身後兜轉來;
第三、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處弦身下兜轉來;
第四、最後把弦的末端拉緊成結,嵌在弦孔內,並把弦身向上拉緊。
(2)琵琶小學教學擴展閱讀: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
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㈢ 學琵琶有哪些需要准備的
你得首先你得有音樂的天賦。最基本的一些音樂的知識,你得知道,因為,學琵琶你得會那個撥弦,你得,最起碼你得知道這些都是代表哪些音樂,你要是沒有這些音樂知識的話,你根本就會學不成這個琵琶。
㈣ 關於學琵琶的問題
1 入門並不難,琵琶有四根弦,調好弦後,有固定把位和音高,學習一兩個月後就能彈一些小兒歌(《新年好》、《八月桂花遍地開》《四季歌》等),關鍵要堅持練琴,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有效練琴。
2 便宜的五六百,那隻是最初級的練習琴,音色和質感肯定要稍差一些。如果你只是想試試能不能學,用這類琴入門完全沒問題。要是覺得自己能堅持下來,可以考慮更高價位的,一次性到位,視個人情況而定。
3 琵琶屬於民樂,要求簡譜。
4 應該找老師,樂器不同於文化課,誰也不知道你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沒有老師指導,只會走彎路,一旦形成不好的習慣,還不好改。另外,簡譜的學習也需要老師的指導。可以找學校學琵琶的學生教你,一來比較方便,二來價格也會便宜很多。更重要的一點,琵琶需要經常調弦,初學者如果沒有老師幫你調好,那就別彈了,根本聽不下去···
5 琵琶的彈奏需要戴義甲(假指甲),手指只要不是超出正常范圍的短,就都沒問題。
6 看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付出的勞動和收獲成正比。如果你想成大師的話,晚了。
7 還好,不是很難聽,看個人喜好,本人覺得和古箏差不多,當然要是你彈奏的方法不對,聲音就很難聽了。
補充:本人學音樂教育,主修鋼琴,大一時選修琵琶。以上屬個人所見···
㈤ 廣州琵琶老師,最好的教學水平在哪~
嗯·~《《月泉琵琶》》不錯~~~
㈥ 琵琶好學嗎 入門要多久
我現在已經考過十級勒。但我是小學二年級開始學的。琵琶的話還是內小時候開始學比容較容易,如果大一點的話就怕不能堅持。
琵琶需要速度和力度,如果放棄一段時間再學,肯定還有付出很多的。如果真的下決心學了,就要一口氣學到底。
如果你下決心要學的話,就不要在乎入門多久了。如果學一個樂器只學入門的話,很可惜的。
㈦ 我想學琵琶,是初學。。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就是抄耐心。琵琶不比古箏,基礎襲是很枯躁很枯躁的,我若不是家長看著,估計也學不下來,一個半月左右,你不要想彈曲子,每個必保至少兩個小時的基本功。你要是堅持下來,以下的就OK了!
還要就是多多聽多多看琵琶的教學及曲子,培養樂感是極為重要的!!
同是琵琶學者,加油了!
㈧ 初學者怎麼學習琵琶
自學有點困難哦!因為琵琶的彈奏有很多的技巧,我知道有什麼輪指、揉、 4指輪、 5指輪、掃等等好多呢
㈨ 學琵琶有哪些要領
琵琶的演奏技巧技法豐富多彩,基本可以分為右手技法與左手技法,其中前者包括彈、挑、滾、分、摭、勾搭、輪、掃、拂、搖、鳳點頭等,後者包括按音、換把、跳把、過弦、打音、帶音、吟、揉、推、拉、綽、注、絞弦、顫音、頓音、泛音等。這些繁復且有難度的技巧技法在演奏中都有嚴格的要求,所以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師本身的演奏基本功與教學方法。這些基本技巧技能的養成除了需要教師的專業指導之外,更需要學生課外持之以恆的不斷練習。在諸如此類技巧技法的教授與訓練中,每位教師均有自己的觀點與方法,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多年的演奏與教學經驗來歸納一下在琵琶初學階段需要練習和掌握的一些演奏技巧與技法及其要訣。
一、彈挑
在初學階段,首先接觸到的指法就是「彈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讓學生在入門階段就練好「彈挑」,教師首先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教授,使之形成一個正確良好的「習慣」,其次教師還必須要求學生在音色上下功夫。我們知道,琵琶發出的音色分為「樂音」和「噪音」,其中「樂音」佔主要位置,它是我們在彈奏中使用到的最基本的聲音;「噪音」是在琵琶演奏中運用特殊技巧所發出的聲音,如「絞弦」、「煞音」、「摘音」以及一些模仿打擊樂的擊板聲等。我在「彈挑」部分對初學者主要進行兩個階段的訓練:第一部分為「固定彈挑」,第二部分為「手腕彈挑」。其目的是為了讓初學者能更好的掌握此種演奏技法,並為干凈、透亮的音色做鋪墊,為今後演奏基本功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就分別來談談這兩個階段訓練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1.固定彈挑
初學者在練習和運用這一技法時往往容易出現以下問題:手型未做好就開始彈奏;大指與食指分開;彈奏時使用到手指的最後一個關節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容易導致音色薄且硬的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正確地進行彈挑。
在彈的時候,首先將右手握圓,虎口呈龍眼狀(圓形),然後將食指前兩個關節打直向左邊面板彈出,彈出後虎口呈鳳眼狀(長型),手指的指向應朝向面板,而不是往正前方。這樣彈出的聲音厚實、干凈。彈完後手指收回,恢復彈前手型。
在挑的時候如要這樣進行,右手在握圓的情況下,大指第一個關節打直觸碰琴弦並發出聲音,挑起後,大指觸弦處不能超過第二根琴弦的高度。挑完後收回,恢復挑前手型。
以上介紹的是「彈挑」的基本技巧,除此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必須在連續練習時學會找到手指彈完後的鬆弛狀態,而且在運用這一組合彈奏時指甲的觸弦位置都應在指甲尖上,力點在手指尖上,並力求使所彈奏出的聲音均勻豐滿。
2.手腕彈挑
此技法的演奏是在練習好「固定彈挑」的基礎上,加以手腕進行彈挑。「固定彈挑」發出的聲音比較「死板」,而手腕彈挑所彈奏出的聲音則清脆柔和。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在用手腕進行彈挑時的動作過大,並且指甲在琴弦上停留時間過長,手腕始終處於緊張用力的狀態。這樣,彈奏出的聲音就達不到清脆柔和的效果。
手腕彈挑的正確彈奏方法是,手指的彈奏方法不變,但手腕需要處於放鬆狀態,在彈奏時讓手腕猶如煽扇子一樣小幅度地轉動,同時指甲在琴弦上要快速而且果斷地進行彈奏,並且都集中在一個點上。
在這里特別需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因為手腕的加入而使得彈挑成為上下彈奏。
二、雙彈挑
許多初學者在運用雙彈挑技法時無法使兩個音達到整齊輕巧的程度,總是出現「前後音」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初學者在進行雙彈挑時「不敢下手」,手指在琴弦上形成往下滑拉式的彈法,這樣就形成了「拉」的彈奏法,彈出的聲音肯定達不到雙彈挑
㈩ 我小學大概兩年級的時候學琵琶 到六年級考完十級之後就沒碰過 現在要高二了也沒多少時間
我是個琵琶教師。我有些建議給你。還再彈的話你看看是要不要繼續再深造下去內了。我建議你一個容暑假的時間不用說再去學習新的曲目。也不用說去再學習了。你只要恢復一下自己以前彈過的曲目。意思就是說呢。你只要復習一下你以前拿手的一首曲目就可以了。或者兩首也可以。因為到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對你重要的比賽。要是那時候你無法拿出一首完美的作品。那你學來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我建議你不要再學習其他的新的曲目了。只要復習。繼續把自己拿手的曲目、作品,做到最好。以上是本人的建議。要是還有疑問的話。歡迎你隨時來問我。